图:Fabian Lavater
房子现在算是进入了冰冻时段。
普通人纷纷观望,选择不买房。
导致政府不得不直接下场了。
今天有个新闻值得关注——
杭州临安区计划收购一批商品房,作为公租房。
定了两个条件:
1)
整幢整幢地收购——
单套面积不超过70平米。
2)配有足够的车位。
计不少城市会效仿这种做法。
现在新楼盘卖不动;政府本来也要建保障房。
买新房当保障房,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地方政府的动作只能说开胃菜,很多人在盯高层动作。

最近有消息说——
“国家层面可能会考虑出钱,统一收储大量库存楼盘,那些新建的,卖不出去的房。”
这几天地产股稍有反弹,正是因为这个传言。
消息还未证实。
新房之外,挺多地方已经下场在收购旧房。
典型如郑州,要直接收购5000套旧房;
东以旧换新,拿到的钱直接抵扣新房的房款。
当然,哪怕官方直接抄底,房很难因此上涨。
顶多是盘活盘活成交,「去去库存」。
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房地产体量太大,这比救A股难多了;尽力缝补,不那么糟糕而已。
而且——
如果政府要收储的话,房价肯定越便宜越好。
这样能花小钱办大事。
说起糟心的房价。

很多人没注意到,今年法拍房的价格变得「十分美丽」。
中指研究院做的研究显示,法拍房成交最多的50个城市,今年1季度的成交折价率是76%。
也就是说法拍房的成交价格,降达到了市场评估价的7.6折。
去年同期是82.5%。
法拍房的折扣力度越来越大。
流拍率也变高了很多。
今年1季度成交的法拍房里,有52%是二拍才成交的。
我在阿里拍卖上看到一套北京的法拍房。
恰好我有朋友就住这个小区,环境挺好。旁边就是龙湖天街,吃的特别多;还有医院、公园等配套。
但这套法拍房好惨,无人过问。
目前一拍已流拍。
房子如果一拍卖不掉,会进入二拍。
一般而言,一拍起拍价会是市场价七八折。进入二拍后,房子还要打骨折,通常是市场价五六折。
这么一看——
对于买家而言,现在法拍房的捡漏概率还挺高
以卖房人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卖房人已经被刀得很惨了。
有的卖房人已经很迟疑,要不要把房子清掉。
其实会有一套评估标准。

可以供参考下。
首先,看自己房子租金回报。
如果房子好租出去,租金回报率能达到2%以上,又是核心地段的房子的话——
不妨把它看作一项收息资产,先持有收息。
不着急在泥沙俱下的情况下变现。
(除非有润,或者别的打算)
其次,看看自己现金流。
如果手中的现金流能撑住未来两三年的经济用度支出,那可以不急着甩卖。
...

但是,有的人背负了重债。
如果手中现金流紧张,甚至拆东墙补西墙的话,这样的话要划尽早变卖。
目前环境下,大家一定要打好家庭财务上的「余量」。
如果遇到危机后,进行应对,会很仓促
可能被大刀——
不得不超低价甩卖变现资产。
我有认识的朋友,今年因为行业萧条,收入减少,又因为欠了银行的信用卡,已经完全腾挪不开。
不得不变卖自己名下的车辆变现。
车商很“社会人”。眼见她心急,便大刀砍价,比正常值低多了;
今天刷到一个女生发的小红书,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女生以前是标准的中产家庭,老公高薪,自己全职带娃,在北京有两套房。
但后来,老公失业两年,两套北京房子均有房贷。
今年以来,房子几乎全面断供。
这几个月夫妻二人一直在断尾求生,该卖的卖,该抛的抛。
挂了一套房在卖,但不舍得挂低价…
但怎么说呢——

如果优柔寡断,硬生生拖最差的阶段。
进入法拍,甚至二拍...
可能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面对不乐观的情况,还是得铁腕决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