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文益
来源:罗文益
文章已获授权
人活到一定岁数就会明白,人生中的很多问题,就是那么硬,你不得不打开脑子,狠狠地面对它、思考它。
比如说结婚生子,你当然可以不结婚也不生子,但这和你选择结婚生子一样,都是一个对你人生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你不管选择哪一边,都等于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间线、多元宇宙,所以不管如何选择,都是非常重大、需要慎重考虑的事。
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比如说老龄化与这些年的社保改革,也非常重大,它降临的时候,不管怎么选择、怎么解决,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间线,此后的一切连锁效应,都将影响从最微观的你我个人,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然,这话扯得有点太宏大叙事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我们这些还在赚钱、缴社保(或者不缴社保)的年轻人、中年人来说,有个东西叫“社保缴费基数”,也就是计算你每年该缴纳多少社保的基准,这个基数一旦上涨或者下调,或者计算时候的比例一旦改变,那你每年缴纳的社保费直接就不同。
而这个“社保缴费基数”,每年夏天公布,具体是多少,依据是去年全省的平均工资,比如湖南省的基数是6755元/月,比2023年涨了7.5%。假如你在湖南打工,你每个月的工资不到这个数,那就按照6755*60%作为最低标准,来算你每个月缴的钱;如果你的工资远远超过了6755元,比如一个月67550,那你缴纳的社保基数也有个天花板,就是6755*300%。
这里面你会觉得肉疼的地方在哪呢?
第一个,社保缴费基数这些年一直在涨,理由是这些年它的参考校准——中国人的平均工资一直在涨,涨一点,对你来说,就是你每年缴纳社保的钱就增加一点;
第二个,对你的工作单位来说,社保缴费基数涨了,单位代缴的社保费也增加了。哪怕你单位是按照本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给你缴纳社保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很不乐意招一个“要缴社保”的高薪员工,于是乎很多人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只能找一个没有五险一金的工作;
当然,咱作为年轻人,或者正在打拼赚钱的中年人,从咱的利益出发,当然想要少交社保的钱,不愿意这个基数涨——平均工资按照1000块算不行吗?毕竟有数据说全中国有好几亿人月均收入不足1000啊。
随之而来的后果也很简单,就是每年上缴的社保费大幅减少,那些现在拿社保费的,也就是拿养老金的老人们惨了,他们到手的钱少了。再算长远一点,我们以后也会变成老人,如果社保费一直很低,我们以后也没钱养老。
你看,这里面就切了两次蛋糕:
第一次,在现在缴社保费的年轻人,和吃养老金的老人们之间切蛋糕,你多我就少,切的都是对方的肉;
第二次,在“现在的你”和“老年的你”之间切蛋糕。现在爽(少交钱)以后就穷;当然,更惨的是,现在穷(多交钱),老了很可能也爽不起来,因为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以后一个年轻人要养好多老人,到那个时候,养老金的亏空肯定是比较大的,咱作为老年人,可能还得出来打工养活自己,就像今天的日本。
而除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之前拼刀切肉,还有另外的切法,也跟我们每个人相关。
第一个,是企业和政府之间切
道理很简单,社保费,对企业来说是大头,很多企业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力成本,比如51社保发布了个报告,叫《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37.4%的公司,人力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30%—50%”,有11.4%的企业人力成本占比超过了50%,也就是公司成本的绝对大头。
显然,社保缴费基数、省内平均工资的标准一旦上涨,那么企业的利润率可能会直接下降3%-5%。
这对企业来说,负担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很多企业,恐怕都很难保证每年的利润率比去年涨个3%-5%吧?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是打工的,让企业多出血那当然乐意,但咱想想,要交的社保费增加了,现在的环境赚钱又那么难,你说企业会咋办?很自然就会裁人,或者至少会降薪。
一旦被裁,特别是中年人,社保也断缴了,这又是个麻烦事,这时候你可能回想:哪怕有个工作呢?
第二个,各个省之间,也在切肉
比如说社保缴费的大户,北上广深,每年收到的社保费都是有结余的,这些结余又怎么办呢?全国一盘棋,当然会拿去补贴那些社保费已经亏空的,比如说,东三省。
东三省为啥社保费亏空严重?因为年轻人都润了,但作为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多,已经领先了好几个版本,凸显出“当一个年轻人要养很多老年人”的时候,社保、养老问题是有多么严重。
各省之间,虽然都是中央统筹协调,但咱知道,协调的过程里,又有各种取舍。这里面两种切蛋糕的说法都有道理,首先是人口流出导致社保费减少的“穷省”,他们的说法是,我们的人口都被吸血了,是我们的人在你那打工,给你交社保,所以我们该分大头;
对于人口流入、社保费富余的“富省”来说,他们的说法是,是因为我们制度创新、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才能吸血各地人才,根本原因是我们本地制度创新、人杰地灵,凭什么要给你分大头?
而如果你觉得各省之间就这么打嘴炮,看起来好像确实人畜无害,那就天真了,其实还有些桌面下的手段。
比如说,“穷省”为了刺激经济,可以打着“市场化”的旗号,给本地的企业减负,像是降低本地企业的缴纳比例、对那些偷奸耍滑逃社保费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再全国大统筹下,“富省”就得补贴“穷省”,为人家的“市场化”、“减负”买单。
——对于当地来说,那个给当地减税降费的人,可能是“青天大老爷”,但是对于外省的打工人来说,他就是钻空子偷自己社保费的贼人强盗。
你说,这里面的利益与善恶有多难分?
其实吧,我在写本文之前,是看了《财新周刊》最新的一期讲社保改革的杂志的,本来是摩拳擦掌,准备开喷社保以及养老这本“烂账”的。
结果各种资料看下来,才知道:社保这笔“烂账”之所以烂,是因为它就是最真实的、最残酷的切蛋糕
切蛋糕,就是这样,你多一点,我就少一点,你满意了,代价就是我不满意。
——切蛋糕,就是切肉。
作为年轻人,以及缴纳社保的人来说,我的立场,当然是喷那些拿养老金,特别是高额养老金的人,我可以举一大堆例子,来说明当前社保机制对老年人的偏爱。
——实际上我之前就写过(财政供养下,谁的饭碗最铁?),就提到各地对于养老金的支付,优先级非常高,远高于老师的工资、政府债务的利息、当前公务员的工资这些。
如此一来,按照关注本号的年龄分段,大家算是有了嘴替,对于社保的不满算是有了情绪发泄口。
但情绪发泄完之后呢?如果今天没有给老年人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5年之后,当最新的一批“交社保的”变成了“吃社保的”,这些“新的老人”的态度又该如何?
按照年龄分段,最年轻的,最该不满意,因为自己现在属于纯粹的“供养者”,几十年后养老的事儿,跟今天的你我有何关系?
但是呢,年龄越大,对于社保缴费的态度就逐渐软化了,因为过不了多久,自己也会变成“吃社保的”,如果现在给老年人分配的减少了,那就是在切自己的肉。
这就叫:
屁股决定脑袋

举个例子来说,法国的养老金改革,以及作为支线的“延迟退休”,这两年就在全国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很多年轻人发挥了革命老区的运动精神,冲上了法国街头,誓要马克龙滚蛋,烧了不知道多少辆汽车;但看法国的老年人,屁股始终很稳定,一句话不说,用选票、议案来斗争,誓要争取更多养老金。
要知道,今天这些从年轻人身上切肉的老年人,当年也是在巴黎街头激扬澎湃的“小将”呢。
总而言之,当我们身在局里,才知道破局的困难。
按下葫芦又起瓢;要补西墙,就得拆了东墙。
有些新的解决方法,是继续从别的地方切割,比如说从国企的利润上切割,或者从离退休人员高额的退休金上切割;或者市场化,把社保基金引入股市,就像美国那样,作为股市的“稳定支柱”,达到双赢。
我不是国企的,我当然拍手称快,但我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别的隐形代价,而且这代价可能需要我用另外的成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去支付;
从体制内高额的养老金上切割,确实能切下来一块,但那些人说实话也不多,总量很难填补宏观的亏空,只能提供点情绪价值;
对于“社保基金作为稳定器进入股市”来说,这个就更显然了,股市有风险,社保基金能保证稳赚不赔吗?
还有些解决办法,是把蛋糕做大,比如说,提高生育率,这样未来缴社保的年轻人就多了;再比如说,继续扩大产业、出海,粉碎发达国家的产业,这样未来的财富总量就大,老人怎么也能分一杯羹。
但显然,这俩“办法”根本不叫办法,应该叫愿望,美好的愿望。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管今天怎么看社保,我们最后都是随波逐流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交”、“少交”、“不交”的选择,但我觉得,在我们未来,就像“结不结婚”一样,都有为之后悔的理由。
——每个人都清楚,但每个人都无可奈何,这大概就是人生的苦味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