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作者:牧之野
来源:牧之野
文章已获授权
今天,一位好友给我发了一张图,大概意思就是经济多么不好,工作多么难找,信息多么混乱,甚至一些根深蒂固的历史信息也被质疑,似乎过去一切笃定的东西都变了,靠不住。
她发,说明赞同这里面的观点,也说明她自己也是在迷茫和混乱之中。
其实,她就是觉得卷、累,但根本不知道是到底以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而且我想,混乱的可能不止是她,而代表了当下很多人的精神状态。

当冲击一波波无底线袭来,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世界。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白宫宣称将对包括电动汽车、电脑芯片、医疗用品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白宫官网发布的声明表示,拜登政府将继续保留其前任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并加大对其他商品的关税力度。白宫宣称,新措施将影响价值18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钢铁和铝材、半导体、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和起重机等。根据白宫官网,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
过去很多歌颂美国“自由民主”“公平交易”灯塔的公知好久都没法说话了,不论是加息阳谋、硅谷银行定向爆破,还是亚裔细分法案,不论是明强tiktok,到编造产能过剩概念到加关税,如今的世界头号强国吃相难看到公知都已经到了公知都没法洗白的地步。
这就是你们最爱的自己背包的、亲民的白头发女性精英来了之后做的事情。
就是明摆告诉你,揍你了,忍着。
我其实一点都不反感耶伦,我也写过基辛格,写那么多真话只是想说,各为其主,我完全可以理解。
基辛格来的不祥之兆

她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不简单
我所做的,就是拆穿刻意的伪善和谎言,希望以下面为代表的一些国人明白一个道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你靠近就能得到欣赏,不是你屈膝就能避免遭殃,不是你背叛还能得到原谅,不是你想逃避就能安全观望。
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如果一个国家能做到如此霸凌,你觉得求饶有用么?
它非常清楚,我们不可能对等去打特斯拉或者苹果,我们不仅不会对等报复,我们还要向全世界展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给与给优惠的条件。
竞争不过就上手段,这就是美国一直倡导的“公平”。

所以,为什么海外有些润出去的屁股还没坐热,现在又开始往回跑。因为他们很清楚最后的命运会是什么样。
从来就没有什么世界公民。

好在国家和我们的很多企业不像公知、润人,像华为、比亚迪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早就看清了这一套,早就在踏实做准备。

美国市场,不要也罢。

tiktok,禁了也不能卖。
这些回旋镖,最终都会一个个砸在美元霸权上。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楚一个道理:

以后的路,真的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经历了两次“西学中用”,一次是和苏联合作,一次是融入美元体系。

在全盘苏华的过程中,我们的楼房、工厂、外语、武器、教育、机构设置、作战方式甚至连北京的老莫,都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
我们如此想摆脱落后,如此相信他人,以至于到处都是苏联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得到一种“有人罩着”的安全感,我们的工人会很幸福的被招到苏联工厂上班。

这就是“依附红利”。
你当小弟或者当狗腿子,让渡一部分主权换来经济上的支持,这便是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选择的路。

我相信国内有很多很多的人都会在内心觉得,只要过个安稳日子,哪怕当美国的殖民地又怕什么呢?

这便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想法。

前些天在做反犹太人意识法案调研的时候,我委托读者群的读者朋友去询问一下现在在美国朋友的反馈,取几十个样本,看到底影响有多大。
结果,只要是朋友问的是海外中国人的,99%都是“没感觉”、“不关心”;而有七八个家里配偶是外国人的,100%都有鲜明的支持态度。
所以我总说,
羊就是再“底线思维”,也不会懂狼的逻辑。
殖民地,不是想当就当的。

我们不是小国可以卖身,这么大的国家,就像苏联一样,你再怎么跪,它都是要分裂你,搞乱你。
这就是最终宿命。
但是,独立自主,就要付出代价。
这就是中国人的选择。
而说起殖民地,全世界那么多殖民地,除了新加坡什么的,有几个发展起来的呢?
你看世界好像各国都有各国的异域风情,似乎一切岁月安好,什么中东好像还很富裕很安逸,可是没人告诉你一个道理:

没有工业化、没有军事力量的保护,再多的钱都是挨宰的命。
第二次享受“依附红利”的这几十年里,我们的民众都太信忽悠,觉得我们就真的融入世界了,真觉得“经济就是压舱石”,觉得“中美是夫妻”。

一直到现在,刀都伸到脖子那儿了,很多人还在幻想,还在侥幸。

除了军事上很可能爆发“热战”,在工业化这条道路上,所有的路也都被堵死了。

就是,不要指望在从任何角度大规模获得发达国家的科技帮助。
科技树必须自己点。
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进行深刻的改革,我们的科研也必须要进行深刻的改革,那种跑项目,攀名头,假学术,轻基础研究的问题不改,中国很难实现科技的革新式跃迁。
对此,我们只能寄希望新时代的于敏和钱学森了。

其他的,谁都别指望。

这些年,我们做了极大的决心,很多的工作,才有了现在转型的变化。

黄奇帆最近有篇讲话,可以去搜一下。
5月8日上午,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以“新格局下中国开放的新特征、新趋势”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中国这十来年,对外开放的经济趋势是令人兴奋的。其成果和效果远超过去几十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结构。第二,是这个国家制造业制造产品的方式对全世界的影响。第三,国家的开放度也体现在,是不是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
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是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约1.5万亿美元,在当时有7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箱包、玩具和轻工产品。其中,有20%多是机电产品、电子类产品。
而到了202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6.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3.3万亿美元。不仅在出口量上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更关键的是结构。在这3.3万亿美元中,90%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也就是近3万亿美元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从70%多降至10%。
但其实这10年,从2012年-2022年,我们每年引进外资在 1400 多亿美元,比过去十年平均每年增加20%。另一个,大家又会讲到,是不是前五年比较高,最近的五年相对低,因为最近五年又是打贸易战,又是疫情。但实际上,最近五年中国引进外资平均每年是1600亿美元,而前几年,2010 年- 2016 年期间,大体上是 1300 亿美元左右。
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就是我们这些年转变的可喜成绩。
也是告诉大家,过去,我们中国人累死累活的钱,绝大多数,都被产业链上游拿走了,赢者通吃。
可,没办法,我们吃的就是依附红利,就是残渣冷饭,都在给别人打工,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分配体系不完善,先富的人没有几个帮后富的,反而润了,这是必经过程,谁叫你落后呢。

而只有我们中华儿女都意识到以后的路真的无人可帮,意识到冲突不可避免,而所有的冲刺都是为了生存的时候,才不会像我朋友那样焦虑迷茫,才可能凝结最广泛的力量,迸发最强大的动力。
没有了“依附红利”肯定是不舒服,独立自主必然付出代价,再加上是在追赶,但,再差那都是自己的东西,不担心被别人拿走。
普京马上就要来了,不知道当他踏入如今的中国,看到繁荣强盛、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时,内心是什么感受。
其实我们并没多厉害,我们只是比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更早意识到一个道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