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瓣 @曾于里
原标题:一个“高段位”骗子,是怎么形成的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由申奥执导,井柏然、周依然领衔主演的信息差犯罪剧《新生》近期上线,并于网飞同步播出。
这部剧在收视率和讨论度上持续火热,并在5月11日登顶网飞日榜,超过了霸榜多日的韩剧《眼泪女王》。

从《孤注一掷》到《新生》,申奥导演有些巧合地在两部作品中均由聚焦社会议题与人性善恶。
今天,就让豆友@曾于里 来为我们聊聊它。

新生

导演: 申奥
编剧: 申奥 / 张艺凡 / 高博洋 / 郑林
主演: 井柏然 / 周依然 / 王砚辉 / 黄觉 / 张艺凡
类型: 剧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4-05-06(中国大陆)
集数: 10
单集片长: 45分钟
*温馨提示:本文有剧透
剧集开篇就是一场关于费可(井柏然 饰)的追思会,女记者何珊(周依然 饰)与四位陌生人一同受邀。
他们的共同身份是“骗局受害者”,费可是一名手法高超的骗子。
费可(井柏然 饰)
《新生》的故事引人入胜,“暴风雪山庄”经典模式下,几个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受骗故事。
如同拼图中的一块,随着剧情推进,这些碎片逐渐拼凑出费可的真实面孔。
五个人齐聚,讲述与费可的故事
这个拼图形象已经清晰:费可是个骗子。
剧情在揭晓他如何行骗的同时,也在追问:他何以成为一名“高段位”骗子?
当几个人纷纷拿出手机,翻出微信通讯里的“费可”,他们惊讶地发现:五个人的微信里,有五个“费可”。
五个人的微信里,五个不同的“费可”
费可始终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着不同的形象。
事实上,我们对于这种“扮演”并不陌生,这种“扮演”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质、价值观、情感和思想,这些构成了一个人的本质或“真我”。
这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部分,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精神世界。
然而,在社会互动中,人们不仅仅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还会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职业角色等,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在某些情境下,我们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情绪表达甚至思维方式,以更好地符合特定社会角色的期待或达成某种社交目的。
比如,我们在朋友圈里往往会营造更好的形象;我们在社交平台上除了“大号”外,也拥有各种“小号”……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这种“扮演”并不是欺骗。
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许,这是人类社交本能的一部分。
譬如,通过发布精心挑选的内容,个体试图塑造一个能够吸引关注和正面评价的形象,从而满足内心的归属感和自尊需求。
又如,对于有些人而言,分享积极的生活片段也是一种情感调节机制,帮助他们聚焦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个人情绪。
费可的“扮演”不同,他的“扮演”彻彻底底是一种欺骗。
剧集的第三集相当精彩。
费可在第一、二集中,对富家千金的各种欺骗,都可以在第三集里他与金融公司高管程浩(黄觉 饰)的交际中找到“凭证”。
观众会有恍然大悟的快感——原来他欺骗的“素材”,都是这么来的啊。
第一集,费可迷惑富家千金时,说自己是哥大的,还能说出哥大校门口的中餐厅
第三集揭晓答案,原来哥大的经历是程浩的,费可从他这里“偷来”的。
费可“高段位”的诈骗,首先源于他扭曲的人性。
他将身边那些信任他的人视为达成目的的工具,而非具有情感和价值的独立个体。
无论是富家千金还是金融高管,费可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只是为了操纵和控制对方,以获取个人利益。
他滥用他们的信任。费可针对每个人的特定需求或欲望,量身打造不同的“骗术”,迅速建立起受害者的信任,再利用这份信任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并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和对受害者情感的伤害。
费可望向对方的眼神太有迷惑性了
完全可以猜测,费可在情感上存在巨大缺失,他难以建立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于是一再通过欺骗来寻求一种虚假的情感连接,填补内心的空虚。
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导致恶性循环。
只是,费可成为一名“高段位”的骗子,全部责任都在他身上吗?每个人在费可追思会上的讲述,说的是全部事实吗?
更大的可能是,叙述者的讲述是罗生门式的。
叙述者在复述事件时,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甚至美化。他们倾向于展现自己最有利的一面,即便是面对罪行和道德困境。
甚至,讲述者的行为曾经偏离常态的道德标准,事后通过叙述来重构这些行为,使其符合社会期待或个人的道德观念,进一步展现人性中既渴望得到社会认同又试图逃避指责的矛盾。
比如在矿业老总陈树发(王砚辉 饰)的讲述中,是女儿头脑发热、一心想要嫁给费可,他拦都拦不住。
陈树发(王砚辉 饰)起初强烈反对,女儿与费可交往
但观众在剧情中看到的是,陈树发一开始确实因为费可的“穷小子”身份而排斥他。
不过,当陈树发被费可“官二代”的身份所蒙骗、认为费可的家世背景对于自己的矿业生意有帮助,他对费可的态度立即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知道费可家境不错后,陈树发的态度立即转变
由此,陈树发女儿与费可的婚姻,真的是女儿心甘情愿的吗?
如果是,她的婚礼上,何珊何以听到她在卫生间抽泣?女儿抑郁症自杀,陈树发真的没有责任吗?
几个人在费可追思会上的讲述,不仅揭露真相的多面性,也深刻反映他们为了自我保护、合理化行为、维护尊严和利益而采取的美化策略。
换句话说,费可的诈骗是真,但他们受骗并非完全没有责任。
当罗生门叙事的另一面被揭露出来,观众会发现:在费可的人性堕落过程中,他所遭遇的这些人的“不真诚”——或直接诱导他犯罪,或通过他们的行为、言语间接验证了费可的负面世界观,也在加剧着费可对人性的悲观认知,无形中滋养他内心的黑暗面,促使那些不良特质得以生长和强化,让费可在诈骗的弯路上越走越远。
这绝非为费可的犯错开脱,也不是“受害者有罪论”,而是深入挖掘人性的多面性,特别是对欲望、贪婪、复仇、救赎等复杂情感的细腻描绘。
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窥见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引导观众自我反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因贪婪、虚荣等弱点而陷入困境。
并可能导致他人对于人性产生失望、甚至由此坠落人性的深渊,从而激发观众对个人责任和自我提升的重视。
或许这也是《新生》这个剧名“新生”之意,希望观众经由这个深刻的人性故事而获得一种“新生”——学会真正的自我接纳,拥抱自己的真实性,理解并欣赏自己的独特价值。
不刻意“扮演”,不受外界评价左右;在社交互动中保持真实与赤诚。
这种真诚不仅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连接,也能造就一个健康的、支持性的社交环境——避免一个“高段位”骗子形成,也就能避免一些人上当受骗。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