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干细胞治疗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干细胞的再生能力,通过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技术对于许多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领衔,携手生物谷、安捷伦共同推出《“乘风破浪” | 2024东方干细胞系列空中讲坛》,分别邀请干细胞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定期开展学术研究探讨,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尽管面临挑战,但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前景依然充满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干细胞治疗将在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2024年5月15日14:00-16:00,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领衔,携手生物谷、安捷伦共同举办东方干细胞系列空中讲坛第一期:干细胞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本期空中讲坛将聚焦呼吸系统疾病再生医学转化研究进展的临床研究、多平台细胞分析检测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等内容,相信将予以行业同行启迪。
快来扫码免费报名!
嘉宾阵容
左 为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长聘教授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长聘教授,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与基因治疗分会副会长、党组书记,上海张江超级器官研发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转化基地)主任,浙江省江南干细胞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教育界别)。先后入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及中组部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浙江省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专家、江西省双千计划专家等人才计划。担任国自然优青基金、国自然国际合作基金、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揭榜挂帅”等项目负责人。兼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山特聘”教授,国家卫健委移植与免疫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国家卫健委尘肺病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校企双创委员会委员,Gene Therapy、Clinical Precision Medicine等SCI期刊编委等学术职务。 
团队深入开展基于成体干细胞的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再生修复与功能增强研究。提出器官再生是其发育过程重演的创新理论,开创了R-Clone药品级前体细胞分离扩增技术,负责三项国家卫健委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主导完成世界上首个肺前体细胞移植临床试验。论文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JRCCM、EMBO Mol Med等期刊上, 单篇通讯作者论文被引超1700次。开发的全球首创肺前体细胞1类新药REGEND001获国家药监局批件进入II期临床,目前已成功完成上百例患者受损肺脏的再生修复治疗。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度十大进展”,入选2023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发布的全球年度三大重要进展, 2024年团队慢阻肺细胞治疗成果登上《科学》官网首页。个人2018年获国家刊物官方评选为“中国年度十大创新先锋”, 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家创业先锋”榜单Top5,  2023年入选树兰基金会“生命科学新力量年度人物”。
郭忠良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呼吸内科 主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呼吸内科主任、国家药物临床呼吸专业学组负责人、上海医学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基金1项,浦东新区社发局课题1项。2015年获得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人)。近年来主要从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领域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Immunology letters”、“Mediators Inflammation”、“pediatric pulmonology”、“respiratory physiology & neurobiology”、“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急诊医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6篇。参编“呼吸科常见病用药处方分析”、“急诊医学教程”等学术专著2本。
林鹤鸣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经理
林鹤鸣,细胞生物学硕士,武汉大学。安捷伦CST(Commercial Solution Team) 产品应用工程师,拥有多年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技术支持经验。主要负责细胞显微成像分析、细胞毒性、细胞能量代谢等相关产品,在类器官、中和抗体、生物活性分析、药物筛选等多个方向协助用户开发方案。
石静
安捷伦生物(杭州)有限公司 临床产品应用专家
石静,就职于安捷伦生物(杭州)有限公司,临床产品应用专家,主要从事流式细胞仪及其临床应用项目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工作。具备十余年流式细胞仪临床应用的工作经验和背景,擅长多色流式细胞术的检测方案的制定、数据分析和报告解读,对于流式细胞术在疾病的分型诊断、免疫评估和监测等方面具备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