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亲人”能弥补我们
缺失的亲情关系吗?
很多人发现,今年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很多“电子亲人”博主。“电子爸妈治好我的精神内耗”一度成为热搜词条。“电子亲人”主要以“电子父母”为主,也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姨等长辈身份。他们称自己的粉丝为“儿子”“女儿”“宝贝”“乖乖”,在账号上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日常交流,教授做饭、洗碗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他们情绪稳定、温柔自省,总是能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回应;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理解孩子的难处,对孩子的困境只有包容没有责备。和“电子亲人”互动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不可或缺的“原生家庭代餐”。
在“电子亲人”这里,年轻人得到了真实生活中没有的优质亲情,集体感慨:“原来这就是被捧在手心的感觉。”“我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被好好对待了。”他们信任“电子亲人”,愿意以孩子的身份在留言里吐露心声、诉苦、撒娇。
即使知道这样的“电子亲人”背后可能有机构运营,得到的回应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仍然愿意投入真情。因为这就是他们真实的情感需求
与“电子亲人”的互动和真实的亲情关系有哪些本质区别?“电子亲人”能弥补童年没有得到的亲情缺憾吗?相比其他关系替代品,“电子亲人”有哪些特点?
与“电子亲人”之间的
虚拟关系是静态的
心理学中有个词汇叫“内隐协商”,意思是两个人在一种非言语的默契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角色关系。假设你是我的朋友,你今天对我倾诉,我感觉到你在脆弱的状态下,我可能就会做一个倾听者。你跟我分享你的情绪,流露你的脆弱,这个时候我的位置肯定会偏平辈,是类似鼓励者、安慰者的角色。
但亲情关系里的身份是限定的。对于父母,我们必然是一个孩子,我们希望得到一个孩子渴望得到的那种情感回应。这是一个本质差别。
所谓的“电子亲人”,更有可能创造一种投射性的吸引。比如一个人从小和外婆关系很亲,他可能更容易去感受一个“电子亲人”是外婆的形象,或者是复现曾经在和外婆关系里最重要的那种体验。而这种关系,相对于其他,则是一种静态的关系。

“电子亲人”的利与弊
电子亲人如此“火”的原因,一方面,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让许多年轻人饱受孤独和焦虑的困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许难以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和依靠,而互联网则像一个温暖的港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便捷的平台,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共鸣和安慰。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也促使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建立亲密关系。在某些家庭教育中,父母可能更注重孩子的学业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更可能在网络上寻找理解和支持,通过自我养育的方式,塑造出一种健康的情感成长模式。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电子亲人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社交媒体,年轻人可以轻松地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心灵的感悟。这种互动不仅拓宽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
然而,正如每枚硬币都有两面,电子亲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人的孤独感,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过度依赖电子亲人可能导致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逐渐退化。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与现实世界互动的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此外,电子亲人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令人堪忧。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电子亲人关系面临各种挑战,如信任危机、沟通障碍等。一旦这种关系出现问题或破裂,年轻人可能会再次陷入孤独和失落的境地。
因此,对于年轻人而言,如何在享受电子亲人带来的便利和温暖的同时,保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平衡显得尤为重要。他们需要明白,电子亲人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真正的情感成长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仍需依赖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和实践。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温暖和支持。学校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年轻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素养。
总之,电子亲人和自我养育现象是当代年轻人对情感需求和社交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虽然这种新型亲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人的孤独感,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现象,引导年轻人保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平衡,以实现健康的情感成长和社交发展。
文案|圆圆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圆圆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