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众事物的青睐,往往标志着他们独特的品味、自我判断的坚定和不在意他人眼光的勇气。选择一台70万的电动车的车主们就是如此。他们不会受大众趋势的裹挟,而是在诸多选项中择取了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那一个。这份笃定,来自对自己、对选项的双重了解,也来自对未知的信心。
阅历、思考、经济等方面的积淀,赋予他们更多空间,能够跟随自己的内心,踏上未知的路途,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和自由。
文|罗兰
编辑|楚明
穿越火线
陈华生毕生难忘的一段经历,是在1997年,作为一名军人乘坐东风军用汽车去香港。他在香港服役5年,军队的高强度训练锻造了他强大的意志力和体魄。
离开部队,生命中仍然有许多火线要去跨越。陈华生觉得,世界很大,应该多尝试,多体验,尤其在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一些需要体力支持的探索,「躺床上刷手机,80岁也可以」他喜欢上了越野,每年总有一两个月驾车在路上。
陈华生的越野之旅是急行军式的。每次开车几千公里,他不会中途停下来休息游玩,而是一口气开到目的地,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很少跟别人组队,因为少有人能承受这样的强度。爬山和远距离徒步时也是这样。体力濒临极限时,就靠军旅生涯培养出的「不放弃」的意志力支撑。
2013年,陈华生单人单车进入罗布泊无人区。因为下载的轨迹地图和自己的GPS发生冲突无法使用,三天后只能返程。他想顺着原先的车辙返回,但近处的车辙已经被风沙抹去。最后,陈华生依靠丰富的越野经验,采用绕圈寻找车辙的方式才平安返程。
这次历险后,陈华生格外重视安全问题。每次出行,补给品他都按双倍的量准备,全面检查车况和随行设备更是必须。即便如此,在路上陈华生仍然不时感到焦虑。尤其到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加油不方便时,陈华生总会担心车辆的续航问题。
两年前,猛士科技发布了M-Terrain概念车的预告,陈华生一看就特别感兴趣。当年乘坐东风军车的记忆犹在,他对这个品牌有天然的信任和亲近感。次年,这款车的设计理念及部分性能数据相继公布,陈华生觉得十分匹配自己的需求,开始四处寻找购买渠道。最终,他成为线上盲定猛士917创始版的车主之一。
在猛士汽车APP的社区里,陈华生写下过一句话:「买了一台车而已,却有种生活翻开新篇章的感觉。」提车后,他发现猛士的动力和安全表现都超出预期。他之前曾开车去当地一处风景区,陡坡下雨后路滑,需要先将车往后倒一些才能冲上去。再开猛士917去,很轻松就上了坡顶,在半坡停车后再起步时也不需要动力储备。
一次,陈华生在市内开车,市区遭遇海水倒灌,路面积水将近1米深,很多车陷在积水里无法动弹。陈华生启动了猛士917的涉水模式,顺利地驭水而过。「那会儿真的很自豪,甚至有点得瑟」,他笑称。猛士车身高,不容易被淹,即使涉水,发动机也不会受影响。
有了这个可靠的伙伴,陈华生感到,自己探索世界的疆界拓展得更宽了。去年10月,他驾驶猛士917上山露营,晚上临时想下山买吃的。山上雾大,能见度很低,路也很窄,猛士的夜视功能帮助他驾车下了山。「我信赖它就像信赖战友一样。」陈华生制订了到新疆、西藏的自驾行计划,准备和猛士一起出发,为的是把「曾经向往的路变成走过的路。」猛士917增程版本的续航超过1000公里,让他可以放心地踏上旅程。
除了猛士自身的卓越性能之外,猛士品牌贴心的售后服务带给陈华生多一重的信心。买车不久,车上小桌板因为使用不当出了点问题,陈华生在专属的服务群里随口说了一句,厂家马上派技术人员从武汉飞到深圳为他修理。花了几分钟处理好后,技术人员告诉陈华生,自己要立刻飞去新疆为另一位客户服务。
开着猛士917出行,常有人过来围观这台车,称赞它硬朗强劲的外观。总有人问是进口车吗,陈华生回答,是国产车,语气中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自豪。不过,虽然他由衷地喜爱猛士,却并不会像对待自己别的车一样,经常精心清洗。「这台车沾上泥巴更好看。」陈华生觉得。「它更适合在丛林里,无人区里,戈壁滩泥泞的路上。」
等风来
「楼佳宁准备完毕,申请起飞」。
说出这句话时,楼佳宁正站在山崖边上。脚下悬崖百丈,头顶是广阔的天空。那是飞鸟的领地,也是造物者为人类划下的禁区。
和陈华生的结实健壮不同,楼佳宁看上去温文内敛,但同样有勇于冒险的内核。他渴望飞翔。几年前,由于疫情出行受限,喜欢旅行的楼佳宁只能在居住城市附近走走,无意中发现有滑翔伞训练。他曾在旅游景点体验过,很喜欢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于是到俱乐部报了名,开始从头学习滑翔伞。
旁人或许会认为,这是楼佳宁的又一次冒险。毕竟,他曾从事虚拟数字资产投资,短期内经历了资产价值的大起大落;42岁,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体制,因为想多一些人生体验。迥异于主流印象中中年的沉稳、保守,冒险似乎是楼佳宁的喜好。
楼佳宁却知道,自己并不喜欢冲动冒险。那些看来兵行险着的决定,背后都经过了审慎的考量和周密的准备。用楼佳宁的话说,「要做有计划的冒险」。
在旅游景点,玩滑翔伞是被教练保护着飞上三五分钟,拍几张空中的照片,很酷,也不算难。但要自己控制装备,独立飞行几十分钟则是另一件事。「买个伞包就站在山上往下跳是不行的」,要学的东西很多。楼佳宁兴致勃勃地说起如何分辨云的种类:沉积云、湍急云和卷积云分别是什么形状,对应着怎样的天气趋势,以及怎样判断风速。
一年多后,楼佳宁可以尝试自己飞了。天气晴好时,他常常开车前往起飞场。但到了山上,天气可能下雨或转阴,就不能飞,需要「等待和耐心。」
和飞机这样与自然力量对抗的机械设备不同,滑翔伞本身没有动力,完全由飞行者根据空气动力状况调整伞翼来改变轨迹。楼佳宁总结,相比「控制」,飞滑翔伞更准确的做法是「顺势而为」。顺着空气的流动,山脉的走势起伏调整,飞往自己的目的地。
2023年,楼佳宁去了新疆那拉提景区。同行的有一起学习滑翔伞的伙伴,教练和保障人员。11人坐车到山脚下,初夏的5月,那拉提山上的雪却还没有融化。背上装备,一行人开始爬雪山。山上没有路,500米的垂直高度格外遥不可及。「太累了,气喘如牛。」还没到起飞场,楼佳宁就决定,如果天气不好不能飞,下山时就把装备一路滚下去,因为他已经背不动了。
幸运的是,山顶的天气很适宜。巨大的伞身在楼佳宁身后张开,在空中俯视整个大地,像一幅巨画终于展开它的全貌,毫无保留地捧出每一点美丽。风穿过楼佳宁的身体,同伴的伞花飘在四周。他们相互大喊「兄弟」,飞过顶部的积雪,飞过半山腰绵延成片的云松,再往下飞过一片湖泊,最后降落到草地上。
除了美景和如风的自由感,这项运动里令楼佳宁印象深刻的还有人与装备间以安全相托的密切关系。「起飞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装备。」相似的感受,在半年后驾驶猛士917电动车去新疆时,楼佳宁又体验了一次。
当时,楼佳宁刚买猛士917不久,就启动了从杭州到新疆的自驾游。买这辆车的过程,看上去也像一次冒险——一天晚上他闲逛时经过猛士汽车的门店,被这款车的外型吸引,进去向销售了解了基本情况。回家后,楼佳宁又查了查相关的数据资料,第二天就下了订单。
楼佳宁开电动汽车已有多年,也是首批特斯拉车主,很喜欢电动汽车响应快、敏捷度高的特质。他日常开的电动汽车更适合在城市内驾驶,一直想买一辆越野电动汽车,方便远途自驾。猛士917的外观和性能指标都很符合楼佳宁的要求,终身质保的承诺和军工背景也加深了他对品牌的信任度。买下这辆车的决定虽然迅速,仍是楼佳宁习惯的「有计划的冒险」。
开着猛士917,楼佳宁得到的第一次认可来自女儿。女儿上高中,正值喜欢和父母唱反调的青春期,楼佳宁之前开家里别的车去接她,女儿都是不屑一顾的样子。这一次,她难得地肯定了父亲的眼光:「这车不错。」
独自驾车去新疆的途中,尤其在进入广袤荒凉的地域后,楼佳宁再度感受到飞滑翔伞时对装备的依靠。猛士917重达3吨多,外形粗旷,线条硬朗,没有采用所谓「流线型」设计。楼佳宁认为,这是一种自信的体现:「知道空气阻力有影响,但它不在乎。」
不在乎,是因为猛士917动力强劲,响应和扭矩等性能都十分出色。5000多公里跑下来,楼佳宁觉得它像个「灵活的胖子」,兼具力量和灵敏精密。天山大峡谷里有的弯道半径非常狭窄,楼佳宁使用猛士917的后轮主动转向功能,总能自如地通过。楼佳宁生活在杭州,自嘲是没有雪地驾驶经验的「小白」,经过沙漠、雪地时,开启猛士917的相应驾驶模式,就能轻松驾驭,不用担心行车安全。
在此之前,楼佳宁没有越野经验。敢于第一次越野行就去新疆,是因为他有一颗充满冒险精神的心。和一些在乎目的地的自驾者不同,楼佳宁更看重路上的过程。飞滑翔伞时也是这样,他曾说「学滑翔伞不要把目标放在上天上面,在风来之前的学习和准备阶段,我已经感受到快乐。」女儿初中毕业被保送到重点高中,旁人都很羡慕,楼佳宁却让女儿放弃。因为他认为学习的过程、解决了什么难题才是最重要的。
他曾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对别人的羡慕之中」,在过程中享受快乐,等风来时就顺势起飞。现在,猛士917成了助力楼佳宁的风,送他去更远的地方。
同行者
有时,前行不一定指的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从个人生活的小天地里走出,更多地看到他人,帮助他人,向世界传递善意,同样是人生进取的重要方式。
方平就是这样做的。
在深圳,很多人都知道方平。他有很多头衔:公益组织深圳公羊会救援队队长、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白金十分钟急救公益科普宣讲师、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培训讲师……背后是他十余年如一日枕戈待命的热心与坚持。只要出门,方平就随时处于准备实施救援的状态。
他为路上碰到的车祸受伤的外卖员处理过伤口,用海姆立克法让吃东西被噎住的孩子脱离险境,开车时见到路边一位女士晕倒,他立刻带上设备跳下车实施急救。他在车后窗上贴了一行字「我是应急第一响应人,如果有需要请截停我」;车上还放了一台AED设备,后车牌旁边贴着绿色的AED急救标识:紧急情况,可破窗使用。
方平并不从事医务工作,他是一名资深金融从业者,在深圳已经生活了40年。与救援结缘,起因得追溯到他小时候。方平从小练田径,时间久了难免遭遇伤病,他就摸索着给自己治,慢慢积累了一些处理常见伤的经验。成年后虽然没有专职搞体育,方平仍然保持着运动的习惯,尤其喜欢跑步、踢球和铁人三项。
2012年,方平到广州参加马拉松比赛,第一次接触到赛事中的急救。能够把过往的救治经验和喜欢的运动结合,令方平很感兴趣。他专门学习了急救知识,考了相关资质证书。不久,深圳举办马拉松比赛,第一次公开招募急救跑者,方平报了名,从此踏上了救援之路。
马拉松比赛里,常见的身体问题包括抽筋、拉伤、电解质紊乱等。急救跑者并不固定待在某个地方,而是和其他参赛者一起跑。方平会有意压低速度,留意周围是否有跑者身体出现问题,需要救援。
他最难忘的一次救援发生在清远市的比赛中。当时,方平前方100多米处的一位跑者突然倒地,方平冲过去,发现跑者心脏骤停,立即给对方做心肺复苏。大约3分钟后,志愿者送来了AED设备。开始除颤后,跑者很快醒来,并被随即赶到的救护车送去医院。十几天后,跑者病愈出院。
当晚,方平直到凌晨4点还没入睡。救人后的紧张、兴奋、激动冲击着他,令他强烈感受到作为一名救援者的价值。从此,方平去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都会报名做急救跑者,觉得这比单纯完成比赛「更有意义」。
2018年,深圳公羊救援队长找到方平,希望由他来组建救援队。方平了解到,公羊会2003年成立于杭州,2008年汶川地震时组建了救援队,有多年的公益救援经验。现在,深圳公羊救援队组建一支立足本地的救援队伍,看中了方平的专业度和投入度。
方平欣然接过了这份责任。这意味着更广泛的救援范围,更充沛的价值感,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更严格的训练。作为队长,他要挑选合格的队员:有救援资质,且能完成铁人三项,退伍军人优先。方平解释,救援是一项专业而艰苦的工作,不能仅凭一腔热血。
加入公羊救援队是方平的新起点。每年,他都要带领30多名队员到杭州参加培训,学习地震救援、城市搜索、水域救援等技能。培训大约一周到10天左右,完全模拟受灾现场。每天早上8点开始训练,晚上9点结束,吃简单的盒饭,睡帐篷,即使冬天也不例外。
「最喜欢哪个训练项目?」
「一个都不喜欢。」方平笑道。一方面,他希望这些训练最好都不要真正派上用场;另一方面,训练的确「很累、很脏」。例如水域救援,是把放着假人的报废车沉到水下,救援人员要潜水下去,破开车窗,拉开门,把「人」救出来。因为要训练队员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训练时的水域都是又脏又臭的。方平半开玩笑:都说西湖美,自己在杭州见到的却全是臭水沟。
还有方平觉得特别费劲的狭小空间破拆,专门针对地震后形成的狭小空间救援。把重达20吨的水泥块顶起来,形成一个宽40公分的狭小空间,「像下水道似的」。救援人员钻进去,用工具锯断水泥块里的钢筋,把水泥块破开,将里面的假人拉出来。这一切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空间里狭窄憋闷,开始切割水泥块后更是灰尘飞扬,方平蜷缩着,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操作,与死神争夺时间。
几年来,方平和队友参与过河北涿州、河南、潮汕地区的洪灾救援等项目。去年,深圳开展救援队大比武,公羊救援队在6支参赛队伍中名列榜首。
除了救援,开展急救科普也是方平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成为「救援名人」后,学校、企业、机关等很多社会机构邀请他去做科普公益讲座。「只要邀请,我就去。」他给自己定的任务是一年讲100场,如今已经快接近150场了。为了防止听众和自己产生疲劳心理,方平总是不断更新讲座内容,加入新案例,增加实操体验。
深圳每年都组织救援装备展,让救援人员熟悉新的装备,方便应用到实践中。2023年的救援装备展,方平带去了自己的新装备——猛士917,作为救援保障车展示。现场的人全都放下别的设备,过来围观这台越野车。
买下这辆车,方平是看中它强劲的动力、灵巧的控制系统,以及适应砂石、水域等多种复杂环境的能力,能够为救援提供强大的保障。此前他有队友曾开着自家的进口车去灾区救援,灾民误认为救援队都是官方的,质疑官方为什么开进口车。方平说,以后开猛士917去救援,能让灾民有强大的安全感。
今年春节期间,远在国外的方平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有人在他的猛士车附近发病倒地,旁边的人看到车身上贴着AED标志和方平的电话,打来问他。方平用猛士汽车APP的远程遥控功能打开了车门,让对方赶紧取出AED去救人。
现在,猛士917是整个深圳公羊救援队的备用车,随时待命。方平让队友们都试驾过,嘱咐他们,如果需要救援时自己不在,也尽管开着猛士去。不用在意磕了碰了,「车是照顾人的,不是人照顾车」。
想象着猛士917畅行在各式道路上,风霜雨雪都无法阻挡,方平就觉得,公益路上,自己又多了一个可靠的同行者。
峰顶之美
如果说方平选择了看到他人,范先生就是选择了开掘自己。这趟同样未知的旅程始于范先生不用再工作后。一个人如果不工作,他会如何生活呢?四处旅行、自驾去远方,大概是很多人的想象。范先生也是这么想的。
先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范先生,自认是个i人,喜欢宅在家里,朋友也不多。不用上班后,他反倒觉得,应该多走出去,和不同的人接触,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顺理成章地,范先生发展出了爬山、徒步的爱好。
多年下来,范先生去过许多地方,结识了不少伙伴,体力和意志力都有很大提升。「班味」去除后,他体验到了勇于向生活进发的滋味。他喜欢上了摄影,近年来还玩起了攀岩。
范先生一直难忘几年前在安徽爬山,山高陡峭,即使一行人都是有经验的驴友,也「每个人都差不多要跪地求饶」。范先生抽了好几次筋,气喘吁吁地发誓今后永远不爬山了。
一片抱怨声中,只有向导温和而坚定地给大家打气。向导是女生,身材不高,却能背着20公斤的包在山路上奔跑。在她持续的鼓励下,范先生和同伴们终于登上山顶,看到了日出。下山时,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钦佩着向导。当然,「不再爬山」的誓言也作废了。
对范先生这样喜欢出游的人来说,越野车几乎是必备的。他曾经买过一辆,没想到经常出问题,修理起来不方便,在旅途中坏了更是麻烦。后来长途旅行时,他基本都是搭朋友的车,很少自己开车。范先生有些遗憾,自己很享受掌握行程的自由感,喜欢骑摩托,尤其热爱转弯时压低车身,让风从身边急速掠过的惊险。但长途旅行毕竟更复杂,没有合适装备时,他不愿让自己冒险。
第一次见到猛士917,范先生觉得「怎么有这么好看的车」。了解了猛士的各项性能指标后,他试驾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市区,主要试了试加速,感觉很流畅。第二次试驾,他特意要求安排在越野场地。上坡时,范先生发现猛士没有一些车加大动力时那种抖动感,「安安静静地就爬上去了」。下坡则是一下就稳定地挺住,不会向下滑动。
订购猛士、选择颜色、挂上「go2516」的车牌,范先生没有让家人参与,全都自己做主。这像是他给自己的一个激励,希望从前有些胆小的自己,能像猛士那样,看上去更强有力一些。车牌的寓意是「走,爱我一路」,这是范先生对猛士的信心:它能陪伴自己向外疾驰,也能安全地带自己回家。
猛士到手一个多月,范先生已经去过了周边的富阳,安吉,桐庐,仿佛要释放压抑多年的自驾热情。在千岛湖景区,有条水下的路通往一座小岛,普通的车过不去,范先生驾着猛士开了过去。「能爬山涉水,感觉太爽了。」
他在车顶安装了帐篷,走到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来支起帐篷,烧水泡上茶,一边喝茶,一边观赏风景。「背的不是帐篷,是我的诗和远方。」
去年12月,范先生和朋友安徽宣城登山。抵达时山里已经开始下雪,山路湿滑,很多车知难而退。范先生开着猛士,不费什么力就上了山顶。第三天下山时,路上半融化的积雪和泥混在一起,泥泞不堪。范先生准备给车胎装上防滑链,朋友说,看猛士的性能应该不用。果然,开启雪地、泥地模式后,下山之路十分平稳。
露宿山顶的第二天一早,范先生在帐篷中醒来,觉得实在太冷,不想离开温暖的睡袋。但终于鼓起勇气拉下帐篷帘的那一瞬间,看到遍地银白,整座山仿佛被包裹在剔透的水晶里,树上积雪偶尔簌簌落下,像迷蒙的雾气。那是少有人能看到的景色,「一切都值得了」。
舍不得美景,范先生和朋友在山顶待了两天。堆雪人、打雪仗,像回到了童稚的幼年时光。他们捡落下的树枝当燃料,先敲掉树枝表面裹的冰,再把它烤干,添到火堆里。第二晚,范先生还用上了猛士很重要的安全功能——驻车安防系统。露营时打开它,如果有生物靠近就会发出警告,多了一重安全保障。
这些难忘的体验,让范先生想登上更多峰顶,也明白很多时候未必能如愿。「有时爬到峰顶也看不到什么风景,可能大雨倾盆,可能雾气蒙蒙。」但总要不断登顶,才有更多机会。人到中年并不意味着停滞,改变正在发生,他期待着。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