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一家医院成功治愈一名有25年糖尿病病史的病患,目前这名病患已经有33个月彻底脱离胰岛素。当局表示,这是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获得成功的病例。
媒体报导,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4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
殷浩表示,相关科研团队历经十多年研究,利用患者血液PBMC重编程为自体iPSC细胞,并使用国际首创技术使之转变为“种子细胞”即内胚层干细胞(Endoderm stem cell, EnSC),最终实现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E-islet)。
“该项技术已趋于成熟,是再生医学治疗糖尿病领域的重大突破。”
被治愈的男病患今年59岁,有25年二型糖尿病病史,并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且2017年曾接受过肾脏移植。不过由于他的胰岛功能近乎衰竭,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
他于2021年7月19日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疗,手术后的第11周,他便开始完全脱离外源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也逐步减量,并在第48周和56周实现彻底撤药,目前他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长达33个月。
殷浩表示,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自体衍生胰岛治疗胰岛功能受损的T2D患者的人体组织替代疗法。此外,医院也说,该联合团队也成功开展并治愈了多例脆性一型糖尿病患者。
未来团队的重点,会放在干细胞来源再生胰岛组织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发出无须免疫抑制的“通用型”再生胰岛组织,让广大依赖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有新的疗法可以选择。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多达1.4亿,其中约4000万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血糖难以控制的严重患者,只有通过从捐献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组织并微创注射的移植疗法方可有效治疗,从而避免并发症的进展。
遇到皮肤瘙痒、起疹子、长泡等情况

很多人会认为
不要紧,过段时间就好了
真相是
皮肤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
出现瘙痒、皮疹等信号
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血糖失控了
划重点
血糖高,皮肤会出各种状况
健康人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尔/升以下。一旦血糖超标,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随之增高,会刺激皮肤出现种种问题。
1.瘙痒
血糖升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就会导致皮肤发痒。此外,血糖高也会损害自主神经,使皮肤因出汗减少而异常干燥。
2.皮肤皱褶处变黑
皮肤皱褶处出现天鹅绒般的色素沉着,最常见部位是颈部、腋窝、腹股沟处。

这种变化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征兆,且可能是糖尿病的第一个预警信号。
3.皮赘
在高血糖和胰岛素刺激下,角质细胞过度增生,会形成皮赘。

皮赘常出现在颈部、腋窝、眼睑等部位,皮赘上长出细细的“蒂”,上面挂着个“肉球”,大部分无不适,若觉得影响美观可激光去除。
4.小腿前长斑
表现为小腿前侧出现边界清晰的褐色斑块,刚开始时多是无痛、小且平、边界清楚的暗红疹。
5.出现水泡
血糖失控,手脚、双腿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烫伤样的水泡。水泡外壁薄,含有浆液,周围无红晕,2~6周内可自愈,消退后在皮上留有色素沉着。


6.感染
高血糖可抑制白细胞的黏附、吞噬,进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同时,高血糖也有利于细菌繁殖。

皮肤可出现红肿或皮疹,有时还有小水疱、干燥鳞屑,或是产生看着像干酪一样的白色分泌物。

7.环状丘疹
好发于足背、手及关节处,表现为平滑丘疹和斑块,通常无不适感。
遇到上述情况,不要单纯地认为只是皮肤问题,最好查查血糖,很可能血糖已超标但不自知。如果已经患上糖尿病,可以找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控制病情。
The End
2024年新年, 我们提供的最新澳洲机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