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户口在广州的写作者,长期以来,我对广州总是不吝赞美。赞美广州,当然是因为我在此长居20年,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座城市。这种情感,让我在看广州时,难免会自带滤镜。但是除掉这些情感因素,我认为广州依然配得上这些赞美,尤其是很多年前的广州。请原谅,我跟无数其他中年人一样,都难免会怀念从前。喜欢怀念过去,只是一个人上了年纪的通病,并不是要否定当下。
很多年轻人可能已经不太了解广州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就拿最近的一件事情来说,如果放在十几年前或更早之前的广州,此事不是说绝无可能,但一定有大量反对声音。尤其广州媒体,更会大做文章。这件事,就是广州自来水涨价方案被17名听证代表齐刷刷通过。
先来看看两则旧闻。
据2000年3月24日的南方都市报标题为《广州人大代表质疑自来水提价方案》的报道,“昨天上午,应部分广州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紧急要求,市物价局领导就自来水调价问题向人大代表进行了专题说明。而原定今天举行的自来水提价的有关价格听证会,因为代表们普遍认为提价不合理,昨天上午已决定取消。”
你仔细品这个导语里的一些词,紧急要求、普遍认为、不合理。每个词,是那么寻常,却又许久未见。
2000年4月7日,时任广州市长林树森在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前段时间广州市自来水提价遭到市人大代表反对,在调查中还发现广州市自来水厂前年还盈利8000万元,去年就亏了1000万元,对此政府将如何处理?林树森回答说:“水的问题传媒炒了很久。自来水厂一年之间近亿元的巨大落差并非事实。自来水公司的整个经营状况,待审计清楚后会通过适当途径公布。”
世纪之交的广州,人大代表敢于反对,媒体记者敢于提问,政府官员不回避问题。那时的广州,真是气象非凡。那时的广州,蕴藏无限可能。我真想回到2000年的广州。
不过到了2012年,广州自来水再次涨价已经获得所有代表的支持。这次涨价有一个背景,那就是西江引水工程明显提升了广州市自来水水质,比如过去常见的红虫没有了。另一个更重要的背景是,当时中国经济仍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中,老百姓普遍有很强的获得感。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市民收入更是领跑绝大多数城市,所以市民对涨个几毛钱,并不是特别在意。
而听证会之前一个月,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向全社会详细公开了供水成本,成为国内第一个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文件要求逐项向社会公开供水成本的特大城市。
“让记者有点始料未及的是,与会的24名听证代表没有一个代表对涨价提出质疑,但24名代表中,除了来自广州市水务集团及自来水公司的2名经营者代表及来自广州市自来水协会的代表外,没有一个代表完全赞同方案一或方案二,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补充意见。”这是当时城中媒体的报道,记者对24个代表没有质疑涨价还是有点意外的。羊城晚报记者钟传芳当时还写了一个手记,感叹找个“反对派”真的那么难?
不难看出,从2000年到2012年,很多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不过从媒体报道看,直到2012年,广州媒体水平和风骨依然在线。城中媒体报道有现场描写,有各方采访,有记者用手记形式进行质疑,有版面语言表明报社态度。
但是这次水价上涨听证会的广州媒体报道,却再一次让人失望。
5月10日出街的所有广州报纸,都没有在头版报道这次听证会。有的在关注农村工作会议,有的在关注奥运火种登陆法国,更高级别的报纸则在和最高级别的报纸对版。这些生活在广州的人,就是不关心广州人最关心的新闻。
下面这个是5月10日南方都市报的头版。这可是曾经最敢言的南都啊,一声叹息。
这次涨价的幅度不可谓不大,但是17位听证代表,居然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这太违反常识了。
17位代表中,有9位是普通居民消费者。按我的理解,普通居民消费者就是小老百姓。按理说,这部分人群对价格最为敏感,毕竟赚的不多。但是非常奇怪,9人竟然全部支持涨价。
据媒体报道,经营者代表黄先生是一名餐厅经营者,他表示希望水价调整的幅度降低一些,缓解经营者的经营负担。这位黄先生,难道你的餐厅日进斗金,这点水钱对你来说只是洒洒水?难道你来听证会之前,不知道有一个选项叫“反对”?
而市人大代表余纳,更有高见。他认为,本轮自来水调价有正向激励效用,而方案一更加综合统筹各方利益,体现价格管理办法中的公平负担原则。此外,方案一对于工业、商业用户水价征收更为友好,有利于营商环境的建设。
划重点,正向激励作用、有利于营商环境的建设。这如何能和涨价关联起来?广州的街坊们,请你们告诉我,这位余代表是哪位高人?
基于这些代表的反常表现,我自然而然就有了一个疑问,这些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17人就可以代表广州2000多万市民的意见呢?他们是何方神圣,有何德何能?
现在技术手段如此发达,如果真有心征求市民意见,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更有效方法,比如全体投票,哪个方案票数多,就采用哪个方案。另外,是不是可以多设置一个降价方案?两个方案都是涨价,完全没得选。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有降价方案,那大家肯定都选降价。这个好解决。自来水公司可以在降价方案里列明,哪些服务以后不再提供。都快穷死了,一定有人愿意不喝依云水,改喝普通水。
有人还会说,这次涨得不多,如果是方案一,第一阶梯居民用户人均水费每月只增加3.2元。但是广州人很多,哪怕是每个月增加一块钱,全年下来也非常可观。水电油气是基本生产要素,水价一涨,除了自己家里用水涨价,出去吃饭、理发、洗车,几乎所有消费都会随之涨价。
只要想涨价,都能找出过硬的理由。这次水价涨了,下次气价、电价、公交地铁票价、过路费……是不是统统都要涨?
都涨价也不是不可以,让老百姓的收入也跟着涨就行!
恰恰相反,这几年,绝大部分人的收入,不增反降,可能连地主家都没什么余粮。老百姓生活已经极端不易,处处要用钱,手里又没钱。难道除了涨价,除了从老百姓干瘪的钱包里掏钱,真的就没别的法子了?
话说回来,广州12年后才涨水价,已经很够意思。如果不是现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尤其是土地财政熄火,以广州的财力,应该还能补贴得起自来水公司,起码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大幅上涨。
能体谅主政广州的不易。但你的名字是“广州”啊,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无数先进经验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今天,上下皆难,面对如此困局,我挚爱的广州,能否再做一回不卷老百姓的破局者?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