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戴耘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介:戴耘博士,出生上海,就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上海大学文学院,1991年赴美留学,获PurdueUniversity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纽约州立大学(UAlbany)教授
每天醒来听北京陈叔的新闻,边听边起床,已经成了习惯,大概是三观一致,而且觉得陈叔的报道比其他媒体(包括官媒)靠谱。是不是也有信息茧房的效应?但在我,是想获得每天的真金白银的信息,而不是重复老掉牙的空洞辞令。对世界各国的媒体各种看法,无论左右,我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政客们的蛊惑。
陈叔(抑或以我的年纪,称其为陈老弟)选择重点报道梅X高速悲剧,而对胖猫恋捞女的狗血剧不置一词。他的理由是梅X悲剧是公域事件,有严肃新闻所需的公共性,和食品安全一样,更值得公众关注;而“胖猫”之死,只是私人之间的恩爱情仇,它对公众的重要性并不明了。况且,一个热搜话题,情绪化多了,凑热闹的多了,理性就少了。陈叔爱惜羽毛,就不掺和了。
陈叔的选择,我完全赞同。不过,胖猫之殇有没有公共性,是否有报道价值,我有稍稍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是,梅X悲剧必须报道,毋庸置疑。乍一看胖猫之殇只是个人偶发悲剧,但深入看,透露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做深入的新闻调查。
图一 “胖猫”在电游世界的身份界面
问题一,为什么一个靠电游代练(也可称为电游枪手)谋生的年轻人最后投江自尽,引起那么多人同情,那么多人送鲜花给死者送吃的喝的,简直是在胖猫跳江现场重庆长江大桥上完成了一场自发的公祭。注意,这里不是罗密欧朱丽叶的殉情剧现场,也没有梁祝的化蝶的美好梦幻,有的只是对胖猫这样的年仅21,涉世不深的情场菜鸟的同病相怜,和对榨干了胖猫血汗钱、让“胖猫”生无可恋的捞女渣女谭某的控诉。“胖猫”生前赚的几十万都给了谭某,自己却每顿只吃十块钱的外卖。“胖猫”轻生前在网上的一个想吃麦当劳的念想,顿时让万众网友泪雨倾盆。
图二. “胖猫”生前曾用过的网络头像
问题不在于胖猫”的可怜,而在于那么多人怜悯心突然爆发,正义感爆棚,声讨天下谋财害命的渣女。一个网络人物,甚至只是一个网络符号胖猫,却有如此感召力,实属空前。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值得大家去送鲜花,去送温暖,送吃送喝,比如身边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朋友、以及各种不幸的芸芸众生,对身边人的需求(包括想吃麦当劳)、他们的不幸,种种的不公,我们反而常常视而不见。这让人诧异,也让我意识到,网络时代的我们是否都过于自我专注了,即便是表达爱恨情仇。此其一。
问题二,是整个胖猫事件,27岁的谭某是众矢之的。这本身没毛病。女方有明显的道德问题,男女交往讲的是公平对等,即使是性交易,也要干干净净,明明白白。不能利用打情骂俏的小伎俩吃胖猫豆腐,盘剥胖猫,把胖猫当提款机,只管索取,什么都不给。但是,道德谴责很容易变成网络暴力,大众眼里一旦谁成了捞女渣男,就可以口诛笔伐,不把她/他整到社死誓不罢休,那就是搞文革的节奏了。
按照目前的信息,谭某是个捞女似乎已经做实,但她是否存在欺骗”情节,微信里老公长老公短,是否属于色诱(二十一岁的胖猫对此几乎没有抵抗力),是否构成PUA(精神控制),即击溃胖猫所有心理防线,把他逼入绝境(如北大的包丽案那样),这些都没有定论。如果不分清红皂白,自立道德法庭,即使对谭某和她的家人,也是很不公平的。从谭某事后返还胖猫父亲部分钱财,并且亲自出面解释,说明她还是有一定歉意和诚意。在真相未完全明了之前,公众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因为胖猫的死而对谭某兴师问罪。公众舆论逼死无辜,网络暴力成为无情杀手,近年来并不少见。以恶止恶,最后是把自己变成了恶魔。此其二。
问题三,胖猫难道自己没有问题吗?难道众人对胖猫不应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充其量,胖猫也就跟谭某见过两面,吃过一顿饭,两年间都是隔空打情骂俏,并无真实的男女交往,也就是说,胖猫无非就是想入非非,自己这个孤僻宅男感觉自己中了桃花运,无法割舍。胖猫甚至很可能像堂吉诃德想象那个养猪丑女是个天仙般贵妇,想象谭某就是仙女下凡,值得为她卖命。
胖猫决定赴死之前,还不忘把仅剩的六万多元钱打给谭某,留下“自愿赠予“四个字,以表示至死不渝的爱,而且打的赠款是¥66666(六六大顺),赴死前还不忘浪漫一把。胖猫可能爱情剧看多了。这种用意淫建造起来的海市蜃楼,哪里有什么真爱,哪里来的殉情?虽然用舔狗这个词对逝者不敬,但说胖猫纯爱战士不是贻笑大方吗?我看到的是一颗自虐、扭曲的灵魂。如此自暴自弃、死得既无价值又无尊严的年轻人,却被大众大张旗鼓追悼,什么情况?性别战争?打错了吧,你该在胖猫跳江前狠狠扇他一个耳光,让他醒醒才对。此其三。
问题四的公共性更是不言自喻,是那些商家得知顾客买的吃的喝的是给死人用的,便相应也使了阴招,桥上那些大伙儿供奉胖猫使用的食品饮品,饮料罐里倒出来的是自来水,汉堡包的盒子好好的,里面的汉堡包不见踪影。商家的逻辑是多快好省,能省则省,反正胖猫什么也吃不了喝不着。这种桥段刘震云这样的黑色幽默大师也未必想得到。可是掌柜的,顾客花钱买了东西给谁吃或者吃不了扔了,跟你商家有毛关系?胖猫在天堂即使够不着,看一眼解解馋都不成吗?大众压力下,最后有五家商家公开致歉退赔。这种商家缺德行为属于公域中对大众造成的二次伤害,无良商家竟然从死人嘴里抠钱,公共性太强了,不是吗?此其四。
问题五,有没有人为了掩盖梅大悲剧背后可能存在的猫腻,故意用胖猫事件热搜来冲淡、转移公众对梅大事件的视线,有没有可能?我不知道。北京陈叔是否也因此聚焦梅大事件而小看了胖猫事件的意义?我也不知道。陈叔不愿蹭这个热度,有他的考虑,我来蹭胖猫的热度,也有我的用意,其实和陈叔不谋而合,这便是从这些悲剧里看到这个社会的世态炎凉。而对我而言,个人事件,成了网络事件,它便有了共同性。此其五。
问题六,是对这个胖猫之殇的反思和教育意义。胖猫只有二十一岁,我们对之应该同情理解多于批评,况且人家已经撒手人寰。但是,这个悲剧可能给我们警示和教益的问题是:谁杀死了胖猫这里提出了不是法律问题,因为事实是自杀而非他杀,也不是胖猫之死谭某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
我的意思是,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问自己,胖猫作为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心智可能只有十三四岁,教育为什么缺位,他身边的亲人朋友在哪里?假如胖猫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兄弟,我的学生,我的朋友,我的发小,我有没有帮助过他,有没有鼓励过他,让他成为一个自尊自爱的独立人格?
一个社会越来越冷漠,再亲近的人也变得形同陌路。一个缺爱的社会,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得到女性的青睐除了不断给钱,还能干嘛。胖猫认的就是这个死理。但胖猫不懂,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最后会信奉另一个死理:我讹你钱,与你无关。归根结底,是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出现了大问题,否则哪来那么多电信诈骗。美丽国也很物质,但用金钱至上这个尺度去衡量,泱泱大国真是清场式的遥遥领先(抱歉张XX教授)。
在一个契约社会里,人与人需要有边界感,需要互相尊重,不僭越对方的权利和财产,这是做人的底线。有些宅男痛恨收受彩礼榨干男性的社会陋习,有些女性主义者也会痛恨谭某的自我物化。但更根本的问题,是这个社会的价值感的缺失。谭某和胖猫一样精神空虚,一样生活在无爱的精神沙漠里,一样没有情感的维系,一样没有自我尊严,只有蝇营狗苟的生活。谁之过?此其六。
结语
说到底,北京陈叔选择报道“梅X悲剧”而对“胖猫之殇”保持沉默,和我选择澄清后者的公共意义,宗旨一致,都是为这个社会好。我想说的是,网络这个江湖能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声,包括同情胖猫,为胖猫打抱不平,这是网络的好处。但是,网络也很容易成为人类非理性的事故现场。这里,你听不到理性的声音,而只有情绪脑的歇斯底里和乌泱泱的集体无意识。
一个不起眼的个人事件上了网,就放大了千万倍,成为一个公共事件,一个社会怪象,甚至一个危险的信号。因此,与胖猫事件没有半点瓜葛的我,冒着被人拍砖的风险,也要蹭这个热度,追究其中的是非曲直;更重要的,提醒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戴耘写于2024511Albany, New York


做更好的公号  做最好的自己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2023热文排行榜: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戴耘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