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2024)意在表彰新来港青年在香港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对香港社会的杰出贡献。往届「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的获奖者包括钢琴家郎朗,奥运冠军郭晶晶,华语影视演员杨颖等,他们的事迹为每一个在港青年传递着正能量。
提名开始之后,组委会接到许多提名信息,每个被提名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和经历。“港漂圈”作为首发媒体平台,我们会把他们的故事逐一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到新香港青年“成就自我,服务香港,贡献国家”的新时代风貌!
刘明
行业:创业/创新
工作职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中心主任
广州市自动驾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
社会职位: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人选
广州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常委
IEEE高级会员
提名人:
汪扬(国际知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数学系讲座教授)
01
个人成长,与港结缘
刘明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年轻的他对于学习的热爱和专注,使得他在学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3年,他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机器人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面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刘明有着自己的思考。靠着锐的洞察力,他把目光锁定在了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丰富多样人才储备的香港。他认为香港位于国际核心,与众多地区紧密相连,与亚洲关键市场相邻,有着无限机遇。
青年时期的刘明和朋友
香港拥有优越的学术地位,国际高等教育咨询机构QS公布的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香港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其中在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显著优势,与刘明自身专业十分契合。
自1999年起,香港特区政府着力发展创新科技,投放大量资金用以支持建设医疗科技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创新平台,吸引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来港,与本地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更多研发项目。
在刘明看来,香港非常适合他的个人发展。因此,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香港。
刚到香港不久的刘明

2013年博士毕业前,刘明动身来到香港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他找到了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助理教授的职务,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事实证明,他来到香港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02
深耕专业,成就自我
刘明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中心主任,广州市自动驾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自主驾驶系统。工作中的刘明态度端正,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扎根于机器人及无人驾驶相关领域科研事业。
刘明与第一台自动高尔夫车
这个领域集结了人工智能、视觉计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学习等综合技术为一体,实现了汽车通过车载或外置感测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及避障,通过优化路线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这也是目前信息学科中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之一。
刘明在自主驾驶领域有十多年的学术积淀,在视觉定位、路径规划、三维感知、动态环境建模等关键问题上,展开了持续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对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履历丰富、获奖无数:
•2023.12 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2.10 2022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科学家2%排名榜上榜(Stanford Scientist List)
•2022.08 2022年全球最有影响力机器人学者 (排名26,全球华人机器人科学家排行第1位)
•2018.10 IEEE-RSJ国际智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大会 (IROS) Toshio Fukuda Young Professional Award (史上首位华人获奖者)
•2016, 以“低成本室内导航系统”获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
•2021.03 以“机器人低成本定位导航技术研发及应用”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20.12 以“机器人多维感知与自主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9.12 论文“Accurate Lane Detection with Atrous Convolution and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 获IEEE机器人学和仿生学国际会议 (ROBIO) 最佳论文奖
•2019.12 论文“Road Curb Detection Using A Novel Tensor Voting Algorithm” 获IEEE机器人学和仿生学国际会议 (ROBIO)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19.10 论文“Towards Robust Visible Light Positioning Un-der LED Shortage by Visual-inertial Fusion” 获室内定位与室内导航国际会议 (IPIN) 最佳论文奖
•2018.10论文“Indoor Mapping and Localization for Pedestrians using Opportunistic Sensing with Smartphones”获IEEE-RSJ国际智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大会 (IROS) 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
•2018.07 论文“PCR-Pro - 3D Sparse and Different Scale Point Clouds Registration and Robust Estimation of Information Matrix for Pose Graph SLAM”获IEEE自动化、控制与智能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国际会议(CYBER) 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
•2017.07 论文“PCA-aid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Multi-channel fMRI”获IEEE 自动化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ICAR) 最佳学生论文奖
•2017.07 论文“Point-cloud Compression Using Data Inde-pendent Method - A 3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Approach”获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IA) Automation最佳论文奖
•2015.12 论文“Tracking and Segmentation from Moving Plat-forms using RGB-D Camera”获IEEE机器人学和仿生学国际会议 (ROBIO)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15.12 论文“A Fast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Object Recognition”获IEEE国际实时计算与机器人大会 (RCAR) 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
•2015.06 论文“A 6D-pose estimation method for UAV using known lines”获IEEE自动化、控制与智能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国际会议 (CYBER) 最佳论文奖
•2014.12深圳科学与技术创新委员会获“先进个人”表彰
•2013.11 论文“3D Path Planning and Execution for Search and Rescue Ground Robots”获IEEE-RSJ国际智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大会 (IROS) 最佳Robocup论文奖
•2014.08 世界飞行机器人大赛 (IARC) 最佳论文奖、最佳自主避障算法奖
•2013.12 第八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以“Elderly Care Household Robots”获优胜奖
•2013.08论文“Information Theory based Validation for Point-cloud Segmentation aided by Tensor Voting”获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IA) Information最佳论文奖
•2013.08 论文“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RT-WMP Routing Protocol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获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IA)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13.08 论文“An Auction-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Joint-surveillance using Networked Multi Robot System”获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IA)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12.09 论文“DP-Fusion: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online multi sensor recognition”获IEEE智能系统多传感器融合国际会议 (MFI) 最佳学生论文奖
•2012.09 论文“Towards Real-time Multi sens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Cloud Robotic System”获IEEE智能系统多传感器融合国际会议 (MFI)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12.12第七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以“Autonomous Agriculture Machinery: Design,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获优胜奖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学术和科研工作方面,他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索引100余篇),引用为13000次,h-index为64(一种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的指标,普遍均值约为25),其中包括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EEE、ICRA、IROS等高质量论文120余篇,专著1本。
刘明目前已拥有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有6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经受理。
近五年来,刘明以负责人身份主持的项目超过3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万人计划”港澳台项目、深圳市科学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项目,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科研基金项目、香港科技与创新署研究项目等,总金额超过3000万人民币。
刘明与台湾企业家郭台铭洽谈合作
在全球影响力方面,为表彰其贡献,2018年IEEE为刘明颁发了“IEEE IROS杰出青年人才奖”(IEEE IROS Toshio Fukuda Young Professional Award),以表彰他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与控制方面的突出贡献。
这个奖励每年在全球机器人领域严选一人来鼓励杰出青年创新,为机器人领域全球性的重要奖励,刘明是史上首位得奖的华人
他还在2022年荣获AI2000全球最有影响力IROS机器人学者(排名26,全球华人机器人科学家排行第1位)2022年位列全球最有影响力科学家2%排名榜(Stanford Scientist List)。
2022年刘明荣获AI2000全球最有影响力IROS机器人学者
不仅如此,刘明的产业合作还十分广泛,产业合作项目包括与宝马(中国)公司合作研发基于视觉的自主驾驶系统,与广东镱嘉科技合作研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
他长期工作在自主智能机器人系统和物联网产业界的最前沿,并于2007年合伙成立上海研翔自动化有限公司任 CTO,主导了直流电机控制器,电动车控制器等4个项目的研发与生产。
2018年6月,刘明成立了一清创新科技。一清创新是一家年轻而快速发展的无人驾驶高科技公司,拥有全球领先自主驾驶导航技术,主营业务范畴涉及机器人、高端装备、智能交通、新兴信息、智能物流等多产业的跨界融合。目前是全球唯一实现无人车量产交付的企业,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系统公司。
过去几年完成了四轮融资,已晋升为准独角兽企业。2024年1月与香港科学园完成签约,并进入其加速计划。
刘明在一清创新科技年会
刘明还曾经参与由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主持的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计划,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与欧盟重大专项家用机器人视觉导航,并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与欧盟重大专项救灾救援机器人系统的设计、部署和极端环境下自主导航等工作。
刘明在国际学术界非常活跃,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曾多次获邀在智慧机器人为主题的国际大会上做Keynote主题演讲,与业界同仁分享他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
此外,刘明还担任了2016年IEEE国际实时系统与机器人大会(RCAR)程序主席,2017年IEEE国际视觉系统大会(ICVS)组织委员会主席,另外曾担任包括IEEE IROS 2019,IROS2022在内的10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工作委员会等。
刘明就《低速无人驾驶落地的技术要素和场景》进行演讲
目前,他本人是国际期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的副编(Associate Editor),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s Systems》的客座主编(Guest Editor-in-chief),IEEE ICRA及IEEE IROS会议的编委(Associate Editor),同时兼任几乎全部机器人领域重要国际刊物的审稿人。
03
服务香港,贡献国家
刘明为香港的无人驾驶技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17年,他与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香港首台“低速自主无人车”。历经22个月共计3个阶段的高标准专业测试后,一清创新与港科大智慧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联合研发的Hercules(中文名:一清夸父)无人车不负所望,喜获香港运输署颁出全港首张无人驾驶正式牌照!
Hercules于2020年10月28日入驻港科大,开始香港运输署的长期测试,截至目前,共获得阶段性的车辆行驶许可证五个。并成功完成595个小时94项测试任务,全流程无安全隐患、无特殊事故、无人为介入,是业内首例,为低速无人车在香港的市场落地奠定了基础。
向前特首林郑月娥女士介绍团队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
加速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拿到全港首张无人驾驶牌照是一个起点。作为香港高校产学研转化的产物,刘明团队希望把这项技术应用到香港更多领域,助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的工作力不足问题。
香港前特首国家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现场指导
除此之外,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由刘明团队研发的低速无人驾驶车在淄博、深圳、苏州等地提供物资配送和消杀服务,累计运行超过1000km,服务人次超过10000人,累计运送盒饭超过5000份,累计运输物资达20吨,消杀时长近100小时,受到新华社、36氪、IEEE Spectrum等50余家海内外媒体的深度报导70余篇。
在2022年深圳疫情攻坚战中,刘明积极指派2台无人配送车入驻深圳益田村,累计全天候运行12天,累计运输抗疫物资上千件。
深圳晚报对刘明团队研发低速无人驾驶车的大力报道
刘明带领企业团队与机器人重点企业共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隔离酒店全无人化配送“深圳方案”,4台无人物流车精准对接坝光国际生态酒店、宝安会展国际酒店的送餐系统,单车单次运送250份餐点,单台车可有效替代人力3人以上,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020年4月,IEEE Spectrum 刊登长文,对他团队研发的低速无人驾驶车针对控制全球新冠疫情所做贡献及未来商业前景进行了专题报导。
在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18日,刘明团队研发的低速无人驾驶车为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19个村配送平价蔬菜,保障疫情期间广大村民的菜品供应。
刘明团队研发的低速无人驾驶车为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19个村配送平价蔬菜
2020年2月24日起,他们又为江苏省苏州市高铁新城内的办公区域提供疫情期间的送餐、消杀及疫情防护宣传服务,并于2020年3月12日被授予“苏州市相城区智慧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车辆”资质。
2020年2月24日起,刘明团队的低速无人驾驶车为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疫情防控重要检查点的工作人员提供义务送餐服务,日均配送盒饭150余份。
2020年3月12日-3月18日,刘明团队的低速无人驾驶车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执行消杀任务,为一线医务人员及来院就诊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刘明团队的低速无人驾驶车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执行消杀任务
2022年春节过后,深圳疫情进入新一轮攻坚战,封闭封控区域逐渐增多。他的团队的低速无人驾驶车队开往多个隔离区域,开始了全天候零接触科技抗疫,减少病毒人际传播风险;自2022年2月28日起,刘明团队的低速无人驾驶车队在坝光生态国际酒店开展无人运输服务。
在配送过程中,单辆无人车可以替代至少3-4人工作,减少工作人员暴露在危险区域的风险系数。
与此同时,刘明还带队完成广州南沙港四期无人驾驶IGV的导航方案,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江河海联运码头的去磁钉无人驾驶IGV运营,协助创造了120台车(2024年将达到140台)全无人运行的全球标杆场景,为“广州模式”的自动化码头向“一带一路”推进起到了关键示范作用。
2023年支持南沙港四期完成150万标准箱的运输,提前13天完成生产任务。综合效率相对于人工码头平均提升30%。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行
相信在未来,刘明教授及其团队,能够继续利用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建设新时代,为香港、为中国、乃至全人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提名人
汪扬
「国际知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扩展)、数学系讲座教授
推荐信
活动介绍
「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活动旨在选拔并表彰在香港商业专业、创业创新、文艺体育、社会政治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并积极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国家的伟大复兴不断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香港青年。
活动弘扬「成就自我,服务香港,贡献国家」的价值理念,以「新时代、新香港、新青年、 新力量」为主题,鼓励所有本地及新来港青年,怀揣理想抱负,以港人身份为骄傲,用新思维、新理念为香港谋新局开新篇,贡献新力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正能量青年人物,讲好香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活动进程
1.提名阶段(4月19日至5月5日):所有香港个人、团体都可以提名符合要求的被提名人参选本次活动 
被提名人需提交报名表、自述、推荐信,并按要求将个人资料与照片递交到相关邮箱,用于制作宣传海报、社交媒体宣传素材等。
2.网络投票阶段(5月13日至5月17日):所有被提名者经组委会审核后,成为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候选人,并将通过网络接受公开投票
微信公众号“港漂圈”是此次活动的首发媒体平台,在网上投票阶段,候选人可自行拉票。网络投票票数将在最终评选结果中占20%权重。
3.杰青评委评审阶段(5月13日至5月24日):部分往届十大获奖者将出任杰青评委,根据候选人在自身行业取得杰出成绩同时对香港社会的积极贡献,依自身视角打出评分
评委对被提名人进行评分(个人成就及社会贡献各1-10分),并写出评语。杰青评委评分在最终评选结果中占20%权重。
4.资深评委评审阶段(5月13日至5月24日):资深评委将根据被提名人在自身行业取得杰出成绩同时对香港社会有积极贡献,依自身视角打出评分 
评委对被提名人进行评分(个人成就及社会贡献各1-10分),并写出评语。  资深评委评分在最终评选结果中占60%权重。
5.结果及公布:经验证有效的网路投票数和评委打分综合计算 
其中经验证有效的网路投票数占最终评审结果的20%权重,杰青评委评分占20%权重,资深评委评分占最终评审结果的60%权重,经过加权计算得出最后票数结果。最后结果由香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鉴证,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将在最终的鉴证报告中签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