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每天学点亲子|婚姻|个人成长,每天成长·进步·幸福
预约心理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心理咨询”
近期课程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课程”
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养育孩子时,父母不应照本宣科,也不应盲目借鉴,而是要懂得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掌握好发展时机。
——萨姐
作者:遇见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文·马歇尔说过:
“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应该怪花,而是从自己的种植等方面寻找原因。”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当孩子的成长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时,我们要做的不应是把所有问题都怪罪在孩子身上,而应及时反思自己教育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若是一味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
父母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01
9-11岁,小学阶段:抓习惯
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被“懒”拖垮的孩子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他找了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了知识、能力、习惯三个方面的测试。
测试结果令他惊讶,随着年级的提升,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都有着显著提升,但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由此他得出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小学,而四到六年级是强化习惯的最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若是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则会受益无穷,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长远帮助。
若是还有很多坏习惯,此时也是改正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坏习惯可能就定型了。
克雷洛夫说:
“天赋如果无益于人事,必将一天天衰弱,天赋若被懒惰所左右,那么再旺盛的事业心,都没有任何指望。”
即使再聪明的孩子,若是不懂得控制自己,长期懒散,也只会积懒成笨,滑向堕落的深渊。
要知道,好习惯的养成是很难的,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和坚持。
坏习惯的养成却很简单,只需要一个自由的孩子和一对放纵的父母。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若没有良好的习惯,是难以面对外界的吸引和诱惑的。
目光长远的父母,早就教孩子做到了这3点,养出优秀自律的孩子。
1. 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经常练字,提升卷面整洁度;认真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勤于思考,遇到问题主动求知;定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热爱阅读,拓宽认知的范围。
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更加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
小学阶段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多一点,父母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与他一起读书,帮他养成阅读习惯。
3. 坚持运动,塑造强健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完成一切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多出门走走,散步、打球、登山等,缓解孩子的焦虑和压力,让他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02
12-14岁,初中阶段:多陪伴
青春期的孩子,比想象中更需要父母

对很多家长来说,一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就有无数的抱怨:
“敏感、叛逆、难管、不和家长沟通,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青春期就是孩子一切问题出现的根源吗?
并不是,教育专家陈瑜就曾说过:
“不要把孩子的问题甩锅给‘青春期叛逆’,不是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必然要叛逆的。
如果他的个人成长没有被压抑、内心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他与教育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那他还有什么叛逆的必要呢?”
之前曾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的故事。
上初中时,他迷上了游戏,经常和朋友去网吧,一玩就是一宿。
这导致他白天上课没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他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只能是打骂他,试图用父母的权威压制他。
但他当时正是青春期最叛逆的时候,非常讨厌父母的打压教育,所以总是和父母对着干。
但突然有一天,父母不再和他硬碰硬了,而是做好饭,然后叫他吃饭。
饭桌上也不再谈论他的学习,只是谈论着近期遇到的趣事。
时间久了,他反而不适应了。
他跑去问妈妈,妈妈说:“我觉得越是打骂你,你反而更叛逆。我也想开了,成绩下降就算了,只要你不学坏就行。
结果这之后,他反而开始改变了,因为他感觉到了这种转变中暗藏的父母深沉的爱。
他不想自暴自弃了,不想让父母失望,想变成父母的骄傲。
《解码青春期》一书中写到:
“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灵的突变就像一场剧烈的风暴。
每一个看上去叛逆、难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
即使他们表现得再坚强、再高冷,也不过是面上的伪装,他们的每一次远离,都是为了靠近。
父母一定要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需要父母。
只有父母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理解和陪伴,才能赢得他们的心。
作家饶雪漫说过: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过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面对青春期孩子,父母陪他们做好这3件事,才能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危险时期。
1. 学会控制情绪
能够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厌学情绪,还是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积极的去应对和解决。
2. 锻炼抗压能力。
初中的压力虽然大,但还没有高考那般巨大。
在这个时候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是最合适的,教会他面对失败,不惧挑战,只要努力了,即使不成功也是一种成就。
3. 懂得处理感情。
青春期春心萌动很正常,父母若是过度干预,反而会促使孩子为了反抗父母去早恋,影响学习。
父母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谈,告诉他早恋的危害,让他明白最好的感情是双方共同努力去达成目标,若是能考上同一所大学,再谈也不迟。

03
15-17岁,高中阶段:懂放手
不懂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知乎上有个提问:“你怎么看待父母那些‘为你好’的行为?
底下有个扎心回答是这么说的:
“当他们以不要和坏孩子玩为由,赶走了我最好的朋友时,我失去了友情;
当他们小时候不管我把我丢在老家,高中却突然把我从爷爷奶奶手中夺走时,我失去了亲情;
我就像一个提线木偶,在他们的手中被肆意玩弄,若有来生,希望永不相见。”
哲学家弗洛姆说:
“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在这种充满控制欲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成长为积极阳光的孩子。
他们可能表面看起来正常,内心却早已千疮百孔。
看过一则心理咨询师分享的案例。
来访者是一个高中女孩,曾经好几次爬上学校的天台。
她的父母带她来做咨询,结果刚坐下就开始吵架,内容是“什么是幸福”。
父母的回答是:“吃饱穿暖就是幸福。”
女孩一下就崩溃了:
“怪不得你们总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原来你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可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让你们平等尊重地对待我。”
她说完后,父母直接反问:
“我们哪里不尊重你了?我们民主的要命,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自己做决定,你还想要怎样?”
女孩说:
“你们是让我做决定了,可一旦那不是你们想要的结果,你们就会说服我改变,不过是名义上好听,就是假民主。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想走的路,有自己想过的生活。
他们不是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也不是父母攀比炫耀的资本。
不懂放手的父母,永远养不出独立优秀的孩子。
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应该是给予他们建议,为他们讲清利弊,并支持他们的选择。
易中天的女儿上高三时,曾问过他自己以后应该选什么专业。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诉女儿:
“我虽然是博导,但你必须学会自己选择。”
哪怕女儿追问,他也没有给出具体结果,只是说:
“我的意见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和‘三维坐标体系’。
‘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兴趣原则,优势原则,创造原则,利益原则。
‘三维坐标体系’就是X轴——城市、Y轴——学校、Z轴——专业。
参考这些,再结合你可能的考分,就能找出一个最佳结合点。”
最终,女儿根据他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同济大学的设计专业。
作家安娜·昆德兰说:
“父母最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对孩子放手。”
不会爱孩子的父母,才想要掌控孩子,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做到了这3个放手,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
1. 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参观大学校园,了解大学的各个专业,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要给出结果。
让孩子根据自己兴趣去设定目标,这样也能调动他学习的热情,让他愿意为了目标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 放手让孩子大胆试错。
人生那么长,错了又何妨。
孩子犯错并不可怕,那是他们在探索世界、认识自我,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教会孩子正确面对错误,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3. 放手让孩子独立生存。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终究是渐行渐远的。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为他遮风挡雨,而是教会他独立生存的能力,包括基本的洗衣、做饭等,也包括与人沟通、为人处世等。让他在离开父母后,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04
《海边的卡夫卡》中有这么一段话: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
如果水质过差,树苗不仅不会成为参天大树,还会枯死。”
教育孩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继续提升自己。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就是拥有愿意为他们改变的父母。
点亮“在看”,愿所有父母都能把握住这“黄金九年”,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END-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我们的视频号会有导师分享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课程安: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