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不见「自己」,别人也看不见我们
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曾被网友辣评:
“编剧好像躲在中年人床底了似的,把大家生活的不堪扒得干干净净。”
因为主角‍‍‍‍‍‍简庆芬的生活,揭露出我们被忽视已久的隐痛:‍‍‍‍‍‍
“又是老婆,又是儿媳,回到公司,还需要当老板的员工。”
每天在不同的角色里无缝切换,唯独没有自己。
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会先照顾到对方,在与婆婆的相处中,她把自己压缩成一颗“人畜无害”的糖果。
尽力收起自己的不好,只让对方“品尝”自己的好。
在这样的付出下,爱情、家庭、事业……她好像“该有的都有了”。
但表面的和谐只是一层亮丽的糖衣外壳,只有她知道,自己背后有多不容易。
婚后的生活被婆婆过分干预,夫妻生活不时被尴尬打断;
之后更为了照顾瘫痪的婆婆,辞掉工作在家里当起“全职保姆”。
外表看起“不扎人”的她,原来只是把刺扎向了自己。
尽管她再怎么努力说服自己要知足,还是无法掩饰自己的失落:“我已经好久没有体验到快乐。
武志红老师就曾提到:“总想着先让别人舒服,从而总是令自己处在不舒服之中,是一种自我剥夺。”
一个通过不停剥夺自我、挤压自己来满足别人的人,又如何体验到被真正接纳的快乐?
不断把自己扭曲成别人喜欢的形状,那外界接受和喜欢的也只能是我们隐忍出来的模样。
 与其消耗自己,不如先找到自己
那要如何才不用再背负自我剥夺的痛苦?
剧中简庆芬在陌生人面前慢慢展示自己的真实和痛苦后,久违地感受到了被理解的幸福。
不再遮掩自己的不完美、展示出自己原本的形状后,她的脆弱反而才被看见和理解。
不停挤压、切割我们原本的样子,只是在努力把自己塞进一个本就不合适的模具里。
如同荣格所说:“我情愿是完整的,也不情愿是完美的,因为完整才会有创造力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纠正自己的「不够好」,顺着自己完整的模样,我们反而能有力量活得「足够好」。
有人像五角星形一样棱角分明,面对打击仍有自己的坚持;
有人像面团一样外形柔软、边界灵活,擅长把外界的击打反弹回去;
有人像花瓣形一样,能够向外盛放,释放自己的生命力。
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它独特的「形状」
当我们能看见自己完整的模样,重新拥抱那些被推开的自我,也才能如武老师所说的那般:
“当你真正地尊重「我」时,你能清醒地拒绝,也能清醒地投入。”
为此,武志红X看见心理Y-G人格和科胡特内聚性自我理论为背景,结合武志红老师提出自我层级与心理学常用人生坐标模型,研发出【人格形状测试】
与其不断挤压自己去迎合外界,不如看见完整的自己,发掘更多可以伸展的空间。
这个测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你帮助:
1.你的人格特性分析你的协调性/攻击性/内聚性
2.你的人格起源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了你 
3.你的潜在“心结”你可能会被什么卡住自己
4.找到合适的空间:如何构建滋养你的环境和关系
当我们先接纳完整的自己,别人才懂得如何接纳完整的你。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找自己
你的人格会是什么形状
29.9点击图片,你可选择
购买次卡 OR 单次测试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人格形状即可订阅
 - 适测人群 - 
1.易受外界影响 ,无法客观认识自己的人
2.想要探索自我,真正全面了解自己的人
3.找不到方向,想知道如何变得更好的人

4.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的人
  - 报告内容 - 
一、你的人格形状
二、你的人格特性
三、你的人格起源
四、你的潜在心结
五、如何构建滋养你的环境和关系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找自己
你的人格会是什么形状?
29.9点击图片,你可选择
购买次卡 OR 单次测试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人格形状即可订阅
- 广告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