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了解其他文化的绝佳方式。
目前,在广东佛山的和美术馆,观众可以欣赏到英国艺术家比利·查尔迪斯(Billy Childish)和路易丝·乔瓦内利(Louise Giovanelli)的展览。
比利·查尔迪斯(Billy Childish),1959年出生于英国,是一名画家,同时也是一名摇滚乐手和作家,曾制作数百张专辑以及数十本小说和诗歌。而作为画家,其创作直接而且快速,动感十足的绘画大部分是一气呵成,并不作任何修改。
和美术馆典藏研究展「摇滚诗人与天地精神」,将英国艺术家比利·查尔迪斯(Billy Childish)的创作与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笔下的山川林海并置,开启一场游走东西、对话天地的精神之旅。
点击此处了解比利·查尔迪斯
摇滚诗人与天地精神 
A Rock Poet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Natural World
《1901年,克鲁斯塔德的垂柳树下》,亚麻布上油彩、炭笔,183 × 274.5 cm,2013
我是一个渴望被倾听、渴望建立连接的绝望之人,我是敢于揭露金钱与地位乏味本质的绝望之人,我是不向荣誉与成功低头的绝望之人,我是一个热爱绘画纯粹之美的绝望之人,我是梵高,我是广重,也是这世上每一个敢于将神描绘的艺术家。
—— 比利·查尔迪斯
比利·查尔迪斯尝试在创作中实现精神的解脱、无拘与归一。尽管被认作一名既定规则的挑战者或玩世不恭的反叛者,查尔迪斯的绘画实践却尽可能杜绝自我表现与自我迷恋,将世界本身的无蔽显现视为艺术实践的目标。自然风景、人物与静物是他笔下常见的主题,创作大都一气呵成,鲜少修改,直接且快速,最大程度遵从图像自身的要求与使命。
展览现场
手起笔落的创作过程成为至关重要的隘口:内在精神于此纵身一跃,与广袤宇宙交合、同一。线条的曲度、色彩的浓淡,偶尔的粗粝、精细、凝神、分心,无不向观者诚实地分享这一交互过程。
查尔迪斯的绘画实践正是在这里与中国的山水笔墨传统发生着微妙共振,后者同样秉承通过“创作”这一行为本身实现自我与天地的统一。
基于此,展览探讨不同文化惯例与个人阐释中“自我”、“精神”、“天地”等概念的异同。
比利·查尔迪斯(Billy Childish)
比利·查尔迪斯1959年出生于英国肯特郡,如今仍生活工作于此。作为一名具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他在八十年代就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地下音乐人,同时还创作大量诗歌与小说。查尔迪斯一直对文森特·梵高、爱德华·蒙克等人痴迷,并从后者的作品风格与人生态度中找到共鸣。在最近二十年的绘画实践中,他从英格兰东南部的田园景观汲取灵感,通过描绘过去和当下的人物、场景,将其观察及想象于画布展开。

除了比利·查尔迪斯的展览,HEM青年艺术家系列项目同时在展出英国艺术家路易丝·乔瓦内利在中国的首次个人展览。展览将集中展示艺术家于2019至2024年的绘画创作。
Louise Giovanelli 
Painting 2019-2024 
路易丝·乔瓦内利(Louise Giovanelli)
摄影|Michael Pollard
路易丝·乔瓦内利长期关注仪式与表演的展现形式,其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复古电影剧照。
展览现场
乔瓦内利的创作系列涵盖舞台照片、电影剧照、古典雕塑和建筑元素等。在每个系列中,她不断重复相同主题,除了构图或色调的轻微变化外,某些画作看起来几乎完全相同。在古典肖像与舞台美学的主题上,乔瓦内利试图通过一个瞬间或场景探索图像意义。
展览现
剧院幕帘的主题反复出现在她的创作中,通过强化光线的表达,幕帘瞬间被抽象为一种纯形式与结构的美学。帘子上呈现的细节似乎正是舞台上持续表演着的“物”,在一个无法被命名的景观中上演。通过巧妙运用光线与形式,她构建出艳丽丰富的色调与紧密架构的场景,使观者在图像中流连忘返。
《之前》,布面油画,240 × 390 cm,2023-2024
她的画作既关注实际描绘的对象,也关注那些隐匿在画面中的情绪与意识,持续制造着难以言说的模糊感。只要我们放慢脚步,将目光专注于画面的细节与纹理,就能捕捉那些冥想般的瞬间。
摄影|杨皓杰
来源|和美术馆

  赠
票福利 
恰逢5月12日母亲节
英领君携手HEM和美术馆送福利啦~
评论留言分享
“你最想和妈妈一起做的一件事”
精选留言点赞数前5的小伙伴
将获得由和美术馆赠出的参观门票各2张
活动截止:5月20日
除此之外
5月11日-12日期间
子女携带母亲参观和美术馆
在前台出示亲子合照
妈妈即可兑换“母亲节专享票”免费参观
快带妈妈开启一场艺术之旅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