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间,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和平但不和解,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1
之前在几篇关于俄乌战争的文章中,我反复讲中国并不在乎俄乌战争谁赢谁输,不在乎最终俄罗斯能不能占据乌东四州,甚至也不在乎克里米亚战后归谁。只要俄罗斯不被美国拉走,就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需要一个友好的俄罗斯,保证北部边界的和平安宁,也保证能获得美国干预范围之外的,稳定的陆路能源供应。
因此,普京政权的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对中国风险也最低。虽然普京骨子里亲西方,被耍了这么多次也清醒了。只要普京掌权,俄罗斯就不会投靠美国。中国不在乎谁赢谁输,普京不倒台就行。凡是危及普京政权稳定的,都有损中国利益;凡是让俄罗斯和西方走得更近的,也有损中国利益。
普京入侵乌克兰这件事,中国的立场肯定是反对的。反侵略本身是政治正确,开战也让普京统治更加不稳定。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中国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彻底撕破脸。但坏处远大于好处。中国并没有支持俄罗斯的入侵,不承认俄罗斯吞并乌东四州,也没有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
但问题是,现在普京头脑一热,已经开打了,咋办?那么,中国的利益就是要保证普京政权的稳定。其他的无所谓。如果俄罗斯丢掉乌东四州加克里米亚,但普京政权仍然能维持稳定,维持反美,中国也不在乎。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中国更加不在乎。加入了可能对中国更好。
所以,中国在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从未改变: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遵守,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应该得到支持。
中国的立场是在现有战线上实现停火,实现和平,同时也不会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吞并。这样,俄罗斯多少拿到一些战争成果,普京政权可以稳定下来。乌克兰也不会放弃收复国土。西方/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会继续敌视,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完全解除,俄罗斯在经济上会更加依赖中国。俄乌之间,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和平但不和解,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的立场是明牌,大家心知肚明,这次主席访问法国,马克龙表态也是安抚中国。
马克龙强调,法国没有与俄罗斯或俄罗斯人民开战,也不寻求推翻普京的政权。
主席在法国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也很清晰。
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参与方,但我们没有隔岸观火,而是一直在为实现和平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已经开启第三轮穿梭斡旋。同时,我们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甩锅、抹黑第三国,煽动“新冷战”。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冲突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我们呼吁各方重启接触对话,逐步积累互信;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所有和平方案的国际和会;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2
对普京来说,2022年2月开始的这场战争,是一个错误。但没有后悔药可吃,已经开战了,投入这么大,损失这么大,如果不能获得一些战果,就无法交代,政权有可能就保不住了。如果终局俄罗斯丢掉乌东四州,普京大概率保不住政权。俄罗斯花了这么大代价,啥战果都拿不到,普京就危险了。
普京需要的是一个体面下台的台阶,能在不危及自己政权稳定的情况下,顺利结束战争。如果现有战线停火,拿到了一些土地,打通了克里米亚的陆地连接,就能有一个交代,能下台阶了。
中俄最大的利益共同点是,都希望维持普京政权的稳定。在现有战线上停火,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这是有共识的。中俄的分歧是,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承诺不加入北约。中国完全不在乎这一点。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面临的更大的西方压力,对中国来说可能更好。
如果在现有战线上停火,西方不会承认乌克兰的领土丧失,乌克兰也永远不会放弃夺回故土。而俄罗斯这个国家对领土有极强的执念,任何一个俄罗斯政治家放弃领土,等于政治自杀。俄罗斯不归还领土,西方很难原谅俄罗斯。而俄罗斯一方,即使是后普京时代,普京的后继者也很难放弃已经并入俄罗斯的四州领土,投靠西方。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保持占据一部分乌克兰领土的前提下停火,和平但永远无法和解,是一个最完美的结果。
3
中国希望的,就是美国最不希望的。未来三十年,美国的最大对手是中国,不是俄罗斯,这一点美国政客心知肚明。把俄罗斯逼到绝路,不得不和西方撕破脸发动入侵,这是美国战略的一大错误。明明最大的对手已经不是俄罗斯了,却因为当年苏联的历史记忆,一路打压,把俄罗斯硬生生逼到了对立面。
虽然嘴上不说,但美国的真实目标就是普京倒台,俄罗斯解体,最终倒向美国。俄罗斯被美国搞定了,地理上,美国就可以成功完成对中国的四面包围。如果美国没能打垮俄罗斯,反而逼俄罗斯进一步投靠中国,美国在战略上就彻底失败了。
为了达到目的,美国愿意冒一定的风险。虽然俄罗斯手里有不少蘑菇蛋,但美国判断俄罗斯不敢用。因此,为了实现在俄罗斯的政权更迭,美国愿意极限施压,冒把俄罗斯逼到走投无路的风险。美国希望俄罗斯变成一战末的德国,虽然军事上没有失败,但内乱革命,政府倒台。然而目前看,仅仅靠经济制裁,是无法打垮俄罗斯的。
欧盟国家,比如法国德国,对俄罗斯的恐惧深入骨髓。毕竟巴黎和柏林,都被俄国人的铁蹄蹂躏过。他们同样希望俄罗斯再次解体,彻底屈服在西方脚下,但因为欧洲离俄罗斯太近,风险承受能力比美国弱,瞻前顾后。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俄罗斯屡次说狠话,核威胁,主要就是说给欧盟听的,让欧盟不要把俄罗斯逼到死角。普京的核威胁,并不是说打不赢俄乌战争就会用核武器,而是表明态度,如果政权存活遭到威胁,俄罗斯将不惜代价动用核武器。
如果欧盟觉得政权更迭可能性较小,未来还是要和普京共存,是有可能妥协的。毕竟,没有分出胜负的战争,停火基本上都是在实际控制线基础上停火。抗美援朝,印巴克什米尔,以及当年的明斯克协议,都是在实际控制线基础上的停火。战场上无法获得的,谈判桌上也不可能获得。这种实际控制线上的停火和和平,也是俄罗斯能接受的。
中美在俄乌问题的博弈,并不是博弈俄乌战争的结果,而是博弈普京政权的存亡。
只要俄罗斯不解体,普京不倒台,无论俄乌战争结果如何,中国都赢了。只有普京倒了,俄罗斯投靠美国,才是美国的胜利。
瓦格纳的叛乱,是中国在俄乌博弈中最危险的时刻,好在普京撑过了这次危机。今天俄罗斯的策略就是国内稳定第一,保住现有占领区,苦撑待变。俄罗斯局势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向战时经济转化也比较成功。美国要把普京搞掉,需要乌克兰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或者俄罗斯经济彻底崩溃内乱。这两者都不容易。
只要普京政权能稳住,中国就不着急,再打个三年五年也无所谓。在这个过程中,在普京政权能撑下去的前提下,中国也会适当考虑欧盟国家的意愿,以欧美的制裁为理由,适当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俄罗斯打得越好,其实中国的支持会越少。如果普京政权遇到危机,中国也会毫不犹豫的加大支持。
同时,中国也会全力以赴,促成在现有控制线基础上的停火与和平,这样的和平,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次普京访华,如果谈得好,有可能就会有一些对和平的呼吁,但西方国家目前还是不愿意答应在现有控制线基础上的停火。
我们拭目以待吧。希望俄乌战场能早日停火,早日和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