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相信对美国大学有过了解的同学们都知道,在美国大学的本科学习过程中,转专业其实是一件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绝大部分学校也会支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最心仪的一份专业。
但是,不同的学校都会会有自己不同的“招牌专业”,例如某些综合排名稍微靠后的学校,“招牌专业”却是全美前十;有些综合排名考前的院校,也必然会有一些大家都叫不上号的冷门专业。根据这个情况,一种被称为“曲线救国”的申请策略就油然而生了。那这个“曲线救国”到底是什么呢?小编今天就和同学们好好聊一聊。
一、留学界的“曲线救国”是什么?
根据美国教育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统计,在大学本科生入学的3年内,约有30%的学生最少换过一次专业。商科、经济、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一些其他的STEM专业,一直都是留学生中的“香饽饽”,热度一直都是居高不下。但碍于都快冒出火星子的激烈竞争,以及现今不是那么友好的申请政策,若不是自身本就具备超强实力,这些专业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
这时,回顾前面所说的转专业的情况,就有人想到了“曲线救国”的方法——先是申请一个成功率高的专业,比如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被该学校录取后,再通过校内转专业的方式,转到某一些热门专业,通过这种策略实现了梦校与梦想专业的双赢结局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申请策略在早期的确是可行的。但是随着采用此策略的人越来越多,各个学校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个“bug”,且随着某些热门专业需求的暴涨,一些院校也已经“不堪重负”,只能采取措施开始“限流”,限制甚至关闭转去某些热门专业的通道
例如近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都先后发布了最新的专业申请要求和转专业的最新政策。近些年加州大学竞争越来越大,想知道加州系统今年最新的录取情况可以阅读往期文章:《美国加州大学UC系统录取数据公布!申请人数超25万!国际生竞争愈发激烈!》
对这两间学校有兴趣的同学,如果在不了解转专业政策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申请,到最后很有可能发现是“死路一条”。所以接下来,小编就帮同学们盘点一下部分学校对于转专业政策的调整。
二、UCB更新高需求专业政策
早在去年,为了对申请热门专业的人数进行控制和提高申请门槛,UCB就已经发布了一份高需求专业(High Demand Majors)清单,这份清单中包括了艺术实践、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12个热门专业
就在4月23日,UCB又对次此清单中的专业和政策进行了修改,移除了原本的清单中的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经济学、统计学以及全球研究
在修改后清单中的专业列表如下:
  • 艺术实践(Art Practice)
  • 心理学(Psychology)
  • 媒体研究(Media Studies)
  •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 运筹学研究和管理科学(Operations Research & Management Science)
修改后的政策表明,如果有意向就读高需求专业,建议在申请学校是就申报该专业,这样能够成功就读这些专业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此外,非高需求专业的学生,若是想要转到热门专业,不仅只有GPA要求,还会被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详细审查。并且每个学生只有一次转高需求专业的机会,还需要选择一个非高需求专业作为备选。
这时候可能会有同学想问:那现在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经济学、统计学以及全球研究这几个专业都被移除出名单了,那不是代表着又可以“曲线救国”了嘛?
NONONO!这几个专业不在名单上并不代表着申请难度会降低,学校只是将这些专业放置在新成立的CDSS学院中(计算、数据科学和社会学院)
该学院规定2023秋季以及在这之后入学的学生,如果在申请时没有选择这几个专业,后期想要转专业的话,依旧要接受全面的审查。简单来讲,其实和高需求专业并无差别。
三、UCSD更新高需求专业政策
UCSD作为除了UCB和UCLA以外,第三受欢迎的加州学校,在4月24日也官方宣布更新了高需求专业的政策。
UCSD所划分的高需求专业基本都是UCSD的王牌专业,需求量极大,并且也都是中国留学生热衷于申请的专业,具体包括:
  • 生物科学学院下所有专业:生态行为学、人类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公共卫生。
  • 工程学院下的专业: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纳米工程*、结构工程*。
(从 2024 年夏季开始,标有星号 ( * ) 的专业可能会从选择性专业列表中删除。)
更新内容包括从2025夏季学期开始,在读学生想要转去高需求专业的话,每年仅有一次申请高需求专业的机会。并且必须要完成相关的必修筛选课,和保持良好的成绩。
除此以外,学校还会进行积分评估,具体的评分标准如下:
  • 专业筛选课程中获得3.0或更高GPA,得1分;
  • 加州居民,得1分;
  • 第一代大学生,得1分;
  • 拥有Pell助学金资格,得1分。
此评分机制总分为4分,学校会按照分数排行进行录取,直到名额录满。这样也就代表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可能只会获得1分,转专业成功率相对较低。
这一政策对于国际生来说确实不太友好,即使辛辛苦苦把GPA保持在4.0,在转专业上的优势却比不过GPA只有3.0的加州学生
从申请的角度来看,未来在这些热门专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自己一个人准备难免会有些焦虑和迷茫。有任何疑问,欢迎同学们免费预约咨询,我们常青藤精英教育团队拥有多年专业经验,为学生提供前景规划和指导,定制背景提升计划,顶级文书编写等服务,让我们为你的申请之路保驾护航!
以上项目有疑问?
想知道你的背景如何规划申请名校
快扫码添加常青藤申学小助手
预约免费【1v1申学定制规划】吧👇
申请路上并不易,奥运冠军来助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