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盲探插管过程中,导管对准声门是一个难题。如果采用可视手段,一般需要较深的麻醉来消除患者气道刺激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利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来辅助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方法:
插管大致流程:
首先清醒表面麻醉以及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将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装置安装在气管导管尾端。麻醉起效后,插入气管导管。待气管导管前端到达喉部时,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判断声门位置并推进气管导管。
这里面的关键步骤为:气管导管前端可能位于喉的不同位置。
正常情况下,气管导管前端的位置一般有四种:导管前端位于喉头位置、导管前端位于喉头左侧或者右侧、导管前端位于舌根会厌间隙、导管前端位于食道内。
现在的关键问题来了:如何判断导管前端位于上述四个位置以及如何调整导管前端最终实现成功插管?
第一种情况:导管前端位于喉头位置、这是插管的理想位置,此时Et0O2波形呈连续出现的正常规则的矩形波(如图1),继续向前推进导管,矩形EtCO2波形不变形,不消失,当导管进入声门时出现咳嗽反射,再推进导管至适当深度。整个过程导管推进顺利。
EtCO2矩形波不消失,基本不变形,插管完毕出现连续规则的EtCO2矩形图。
第二种情况:导管前端位于喉头左侧或右侧,此时EtCO2波形图高度降低,呼气平台下降,呼气上升支延长,斜率增大(如图2),出现此种图形的原因主要是因导管前端不正对声门,通过导管的呼吸气流减少所致。此时将导管向中线移动、可见到呼吸波形逐渐过度,直至出现完全正常的EtCO2波形图为止。
第三种情况:导管前端位于舌根会厌间隙,此时EtCO2波形急剧下降,波形高度减小,甚至消失,同时导管前进受阻,此时应将导管退出少许,将颈部前屈,即可出现正常EtCO2波形。
第四种情况:导管进入食道,此时EtCO2消失,导管推进顺利,且无呛咳反应出现,此时将导管退出至出现EtCO2波形后,将头颈后仰,前推导管即可调整导管至喉头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生了食管插管后,被压入胃内或在胃内产生的EtCO2可被检出,出现EtCO2假阳性图形,但此图形不规则,读数低。另外,如何让气管导管容易调整位置是一个问题。
最后,我们假设一个场景,看看各位高手是如何处理的:实施了清醒表面麻醉,但由于患者对静脉药物敏感或者其他原因,鼻腔插管进行一半时出现了呼吸缓慢或者呼吸暂停,这种情况如何继续进行?
本平台提供以下相关服务,直接点击进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