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四则调价公告。
公告指出,为进一步提升高铁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简而言之,就是告诉大家,高铁要涨价了。

从浅层的角度来说,
国家之前为了推动城市化,通过预收70年的土地财政,向市民提供了廉价的水电气、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公共础服务,吸引庞大的农村人口进城。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入尾声,土地财政枯竭,这套逻辑转不动了。

中央政府没动力再通过廉价的公共服务推动城市化,

财政枯竭的地方政府也无力用补贴支撑廉价的公共服务。
中国进入到了城市化的中后期,无法继续透支未来的地方政府,都面临巨大的基建运营维护,以及其背后的债务压力。

从年初重庆成都的天然气“涨价”,到年中的高铁涨价,都在标志着中国享受廉价基础设施的时代正在逐步走向终结。
而从深层的角度来看,
7月的重磅会议召开之前,国家在酝酿一个重大的转变,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从相对公平,转向相对效率,
让市场的手,来调配资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譬如本次涨价的四条线路,都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东涨西不涨,南涨北不涨。
京广线,涨的是南侧的武广段,
沪昆线,涨的是东侧的沪杭段、杭长段,

杭深线,涨的是东侧的杭甬段,
每条线路,并不是全涨,只涨经济相对发达的那一部分,
而且,本轮涨价围绕着民营经济大本营的浙江和广东,最赚钱的京沪线反而没动。
这是放弃前几年的“供销社”、“大锅饭”等偏左的思路,向右转弯,权力下放,逐步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
类似的动作,还有浦东的新一轮开放,允许外资进入医疗服务、电信等领域,允许外籍人士担任国企法人;浙江打破限墅令,地方政府招拍挂出让容积率低于1.0的别墅用地......
资本家可以用美元来投票,投资哪些开放的新质领域,富人可以用人民币来投票,买哪些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
所以,这一波高铁涨价,价格相对亲民的一二等座涨价约20%,而相对高昂的商务座涨价约32%-40%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有钱的消费者也可以用脚来投票,调整高铁的时间和频次,要求高铁的服务进行优化改变。
而高铁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越来越多的领域,会允许一部分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开启涨价的浪潮。

这背后,不仅仅是地方土地财政枯竭后的无奈,也是当年权威人士说的,一种危机倒逼的改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