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仍然置之不理,伦敦将会被洪水逐渐淹没;弗罗里达半岛的土地正在消失;孟加拉国的房屋一点点下沉。这一切难以估量的极端情境,随着北冰洋的融化而即将成为现实。

最近几年,世界各地频出的极端天气,再次让人类的关注点聚焦同一处:这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全球变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每个人而言,似乎过于遥远、过于宏观。可是,当数百名科学家团队搭乘破冰船进入北极圈,进行超过一年的实地考察,我们需要直面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北冰洋的死亡」。
《漂流北极圈:冰上一年》记录了这一人类史上最浩大的一次北极科考行动——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OSAiC),揭开北极加速融化的秘密,以及它对地球各地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从科考团队的视角,用科学数据+人文讲述的方式,揭示了全球变暖问题的迫切性。通过这部影片,人类可以直视「全球变暖」背后的细节现象,直观地感受到:自然面前渺小的永远是人类那么,史上最浩大的北极科考行动带来哪些知识点?气候变化带来的直观影响有哪些?我们以下,Enjoy:


‍‍‍‍‍‍‍‍‍‍

1
漂泊北极一年‍‍
传来北冰洋将死的噩耗‍‍
人类史上最浩大的一次北极科考行动中,科学家们带来了北极冰层的最新消息: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北冰洋的死亡」。出发之前,科学们家从未料到自己将如此轻易地得到这个答案。‍‍‍‍‍‍‍‍‍‍‍‍
专业摄制团队跟随科考队员们,深入北极腹地,将390天的冰上漂流经历制成纪录片《漂流北极圈:冰上一年》。影片记录了为期一年多的考察中,北极正在发生的灾难与困境、科研发现的事实与成果。为期390天的冰层停船行动,向世界宣告:脆弱的北极,正在等待营救。气候变暖的重灾区北极,并不与人类相距甚远。
‍‍‍‍‍‍‍‍‍‍‍‍‍‍‍‍‍‍
此次科考任务的代号是:MOSAiC。MOSAiC科考任务在现代气候科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曾经的登月计划。‍‍‍‍‍‍‍‍‍‍
MOSAiC的计划是将船抛锚在北纬85°的一块海冰上,在北冰洋随着浮冰漂流一年,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这一计划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联合北极科学考察项目。此次科考的任务简单来说是,搞懂北极和北极正在面临的变化。
为什么要关注北极?城市、生物、人类都给予出答案。科考队在北极对各类生物做调研时,唯独有一类常见的生物没有出现在名单内:鱼类。
但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北极中部的冬天,队员们钓到一条大西洋鳕鱼。然而,这并不值得庆祝。
大西洋的鳕鱼不该出现在北极。这说明环境带来的改变,甚至已经到达深海地区。
微生物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适应了北极的极端环境,在1毫升海水中,约有100万个细菌细胞。那么,如果北极的温度产生变化,微生物们也将随之消亡。
南北半球的海洋生物,正在向两极迁移。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洋生物难以忍受高温的出现,逃离原住地。赤道海洋,正在出现「荒漠」。生物的栖息范围,正面临着挑战。
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场行动,就此展开。
首先,科考队选取了合适却不完美的冰层,用以停泊船只,并且在这片领域长期驻扎,打造气象城、信号塔等多元研究领地。冰层远没有想象中牢靠,随时开裂、随时震动,一场海上的冒险研究就此展开。‍‍‍‍
脆弱的北极,比想象中艰险。
科考队面临的危险中,极寒是第一项。动辄零下二三十度的北极,考验着人体的耐受力。海水的潮湿加剧了工作的难度。部分维修工作开展时,科学家不得不摘下手套,面对严冬刺骨的痛苦。

地面开裂,是北极考验的第二项。在300多天的调研中,无数次地面震动与开裂,让科考队员的神经紧绷。发动机混杂着踩雪的声音,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是否会坠入无尽海洋。即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妙,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依然无处可逃。‍‍‍‍‍‍‍‍‍‍‍
冰面开裂本身,就是气候变暖的结果之一。‍‍‍‍‍
极端天气情况,不会因为人类的到来就此网开一面。极地的4个半月不见天日的黑暗中,科考队必须24小时佩戴头灯工作。
风暴和震动中断了科研的供电,也使测量工作难以进行。风雪扯断了电缆的一端,另一端无处可寻。两个队员必须跨越裂缝完成收复工作。皮划艇、直升机,成为看似“平地”的北极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危险程度也可想而知。‍‍‍‍‍‍‍‍‍‍
影响作业的另一因素,正是这里的原住民——北极熊。
但与此同时,阳光与北极熊的同时现身却也预示着极夜将过。似乎危险的要素,偶尔却也预示着安全和希望的到来。
与之一起的,还有新的科学家和船只。除去基地搭建外,新的实验进程将被正式推进。
气象城与信号塔的逐渐完工,使团队得以了解大气与地表之间的热量、能量以及水分交换,以及这些变化对海冰融化和形成造成的影响。
太空,成为被利用的手段之一。遥感城的科考工作试图从太空视角用卫星回答问题:北极到底还有多少冰。
此外,季节的交替再次将雪的作用凸显出来。雪的温度影响着气温,也影响着多大的能量能够从大气转移到海冰。在北极,雪起到绝缘体的作用。其表面具有的硬化风积层,背面是冰晶结构。通过3D剖析图可以发现,最顶层的部分几乎没有气孔,空气只在中段逐渐出现。
这些雪既可以让冰在冬天保持温暖,也可以保护冰在夏天免受太阳光线融化的影响。
科学家预测,变暖的北极将有更多的降雪。于是,科考团队试图收集雪的样本直至融化期,以了解雪是如何适应新的北极。
风也成为科学家研究的对象。科学家通过无人机检验风的作用,风会产生湍流,这将有助于能量的传递。风还会帮助从海洋中释放出来的水转移到大气当中。湍流也会带走大气中的能量,然后把它转移到表面。
热空气进入北极,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冷空气逃离北极。
较弱的喷流,会导致同一天气模式在同一地区停留更长时间,带来更加持续的灾难性后果:干旱和涝灾、降水与粮食、燥热与森林,都将面临挑战。
‍‍‍‍‍
对于参加这场科考的队员来说,站在冰层上会体验到一个“神奇”时刻,那就是“如果你集中精神,你能感觉到它在移动”。而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有关北极的研究,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除了直击问题关键点,更在于呼吁人类重视自然的力量。
2
真实的全球变暖
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其实,北极海冰、冰川消融带来的危害远比纪录片里看到的还要严重。
北极是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一块地区,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变暖速度的2-3倍,北极的海冰正在不断减少。冰龄超过4年的海冰被科学家称为“多年冰”,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北极地区约有三分之一的海冰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经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会形成并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们将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与温室效应。
与此同时,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北极夏天的平均冰层厚度为4.88米,到20世纪末只有2.75米左右,减少了43%。进入21世纪以来,北极海冰的退缩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一项发表于《自然评论地球与环境》杂志的研究警告称,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比之前预想的还要快,该地区可能在 2030 年代之前出现首次无冰状态。
北极是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一块地区,海冰消融、冻土融化、疯狂降雨、变绿,将会引发地球生态系统崩溃等一系列问题。譬如,极地冰川的消融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威胁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系统,甚至还会引发更严重的自然灾害,如飓风、洪灾等。
更有研究表明,极地冰川的消融正在大范围影响地壳结构。Sophie Coulson博士和她的同事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随着格林兰岛、南极洲和北极群岛冰川的融化,这些陆地板块的地壳发生了扭曲,其影响可以蔓延至数百甚至数千英里之外。
作为地球上最后一个尚未被大规模开发的自然生态区域之一,北极冰川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美国科学家研究了北极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会得出一个结论:格陵兰岛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已经超过了“临界点”,达到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所谓“临界点”是指系统中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导致突然的变化,由于反馈过程的放大,这种变化难以逆转或不可逆转。国际气候专家莱顿比喻说:“这就像人靠在椅子上:当接近临界点时,只需轻轻一推,椅子就会倒下。”
科学家们在地球上寻找的16个气候临界点来看,其中有9个已经发生了大转变,包含了:北极海冰大面积减少、北方针叶林退化、格陵兰冰盖融化、永久冻土融化、亚马孙雨林干旱、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减弱、南极西部冰盖加速消融、南极东部冰盖加速消融、全球珊瑚礁大规模死亡。
气候临界点事件一般都规模庞大,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影响。一旦这些临界点被突破,全球气候将迅速加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面临着气候灾难,影响将会波及全球,包括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崩溃等。
这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不成比例地带来的生态系统巨大连锁反应。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中的水分就会增加7%,进而导致更多的暴雨。而水分蒸发流失的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同时,热带风暴成为更高级别飓风的几率每十年增加8%,那么,被野火烧毁的森林面积也会翻倍。
触发气候临界点就如同推倒一张张“多米诺骨牌”,极端天气、全世界气候崩塌的案例便会增加。此前,英国国家气象局预测,2024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很有可能高于工业化前1.5℃。这意味着,今年的极端气候问题将更加严重。
2024刚开年,全球地震不断,贵州、四川雅江和云南临沧相继发生大规模山火,南方冻雨导致高架连环追尾。四月,一向干旱的阿拉伯半岛,频繁遭遇强降雨天气;中国广东、广西、湖南南部省份受多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常常“一秒天黑”,随即迎来倾盆大雨、龙卷风和冰雹等;不到5月份,柬埔寨、越南、泰国出现创纪录高温,菲律宾气温飙到50摄氏度,泰国已有至少30人死于中暑。
2024年还未过半,地震、火山、风暴、山火似乎就没停过,看着各种挂上热搜的天灾,给人一种地球快没了的感觉。
这仿佛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新常态”。美国斯坦福森林环境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菲尔德(Chris Field)对美国全国公共广播公司(NPR)指出,人们需要明白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气候平衡,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加剧,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就会不断增加。
以往,大家经常会听到“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这些说法。在当前的全球变暖背景下,百年一遇的纪录可能几年内就会刷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魏科博士甚至表示:“80、90后想要安度晚年基本上是没戏了,我们会见证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个更好的未来。”
当令人不安的事实摆在眼前,能做的事情只剩下鼓励、呼吁大家尽快行动起来,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改变。
如同纪录片中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在气候危机中幸免。」
地球的求救信号无法被忽视。气温变化以年为单位不断刷新底线。可持续发展始终应当是被关注的焦点话题。‍‍‍‍‍‍‍‍‍‍‍‍‍‍‍
换而言之,地球从不需要人类的拯救,需要拯救的,一直是人类本身。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直面自然的力量。因为,每一场暴雨,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References:

1)纪录片:《漂流北极圈:冰上一年》
2)环球鉴片室:北极圈的科研之旅 by 环球纪录片大赏
3)热浪与暴雨交织,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成“新常态”?by新京报
也许你还想看:

经纬张颖:2023,不只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 

经纬张颖内部讲话:2024,四大关键决策

经纬2023年终盘点:Adaptability is the key to thrivin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