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汪芳心视界
【先睹为快】盐敏型高血压
胸口偶尔刺痛几下,这是心脏病前兆?
相信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胸口刺痛”的情况,往往只发作几秒钟,很快就恢复了。可能是现在的人们经常从各种新闻、消息里听到心脏病猝死的案例,所以每每遇到胸口突然出现刺痛时,总容易感到害怕,担心是心脏病发作。
一般来说,胸口不会无缘无故地刺痛,究其原因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其中病理性的因素种类很多,不可一概而论。
生理性因素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焦虑紧张、受凉等,发生这些情况时,偶尔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胸部组织,导致胸口肌肉收缩,表现出“刺痛”。不过大都是一过性的,所以无需担心。
病理性因素
1.肋间神经痛:肋神经发生炎症累及胸部组织,导致胸部持续刺痛,深吸气、咳嗽、打喷嚏可加重,相应肋骨边缘可有明显压痛。
2.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会导致胸口偶尔刺痛一下。此外,神经官能症还会伴随有心烦、易怒、心悸、头晕、失眠、多汗等症状。常与焦虑、抑郁、精神压力大有关。
3.胃食管反流:患者因为胃酸逆流到食管中,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常伴有胸痛和上腹部烧灼感。反流和烧心常在进餐后 1-2 小时发生,卧位、弯腰时加重。
4.胸膜炎:可由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复发作后会累及胸膜及其周围组织器官,导致针刺样胸痛和刺激性干咳,常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向患侧侧卧时可减轻。
5.心脏问题: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绞痛等。由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上臂、肩部、背部、下颌或上腹部等部位,且持续时间相对更长,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以上,常伴有头晕目眩、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
心源性猝死的信号
光因为胸口刺痛就联想到心脏病甚至猝死,不免有些过于紧张了。如前文所述,如果刺痛时间很短,几秒钟就复原的,基本可以排除是心脏的问题。当然,心脏病引发的猝死没有统一明确的预兆,但是临床总结后发现常表现出如下特点:
1. 心脏病发作前患者大量出汗,如后背、手心和头皮等部位。
2. 患者在没有重体力活动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胸闷、憋气等不舒服的症状,且时间持续较长。
3. 患者的肩颈、手臂和下巴等部位出现疼痛,并不局限于胸部。
4. “莫名其妙”的心跳加快,明显的心慌,眼前发黑。
5. 不明原因的疲乏,有时候会连续一段时间极度疲乏。
猝死要么不发生,一旦发生往往猝不及防,瞬息之间就能夺走宝贵的生命,所以听到“猝死”担心害怕也是情有可原。不过光会识别猝死远远不够,更应当在其源头有所作为。
据《中国急救医学》期刊发表的《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在影响猝死的主要诱因中,排到前3的分别是:情绪激动(25.66%)、劳累(24.53%)、血容量改变(8.95%);在对猝死者的既往病史分析可知,影响猝死的高危病史“前3名”的分别是高血压(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它们直接增加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1.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少食多餐,多食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戒烟、限酒等。
2.应避免较大的情绪波动,如暴怒、大喜大悲等,适度缓解精神压力。
3.避免过度劳累,运动锻炼要适度,切忌剧烈、超负荷运动。
4.研究显示,用力排便与猝死发生有一定关联,应当注意。
5.出现猝死的先兆症状,如胸闷、心前区疼痛、极度乏力等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医。
6.积极治疗心脏相关的原发疾病,每年进行一次专项体检。
【百科全说】
学会与焦虑共处
焦虑时常光顾我们的生活,驱之不散,难以彻底消灭。我们不应该把焦虑当敌人,要学会与其和解,减少负面情绪。
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如果我们不善于沟通,那么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善于倾听。少说,多听;保持学习。学海无涯,有大量有用的信息等待我们学以致用。手机暴发的年代,人们总是太过关注外界,忘了还要打磨自己。找个合适的时间静下心来充实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外界的各种负能量所影响;接纳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我们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多半囿于内心深处的自尊与骄傲。实际上,鼓起勇气承认自身的不足更值得称赞。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