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躁易怒情绪失控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孩子心理都十分敏感脆弱,
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暴躁易怒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就会发现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非常糟糕,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采用暴力这种极端的方式。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暴力倾向
就一定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严肃地教育孩子,
这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我没教打人?为什么孩子会动手?

许多"家有暴力儿"的斯文爸比、气质妈咪纷纷跳出来喊冤,家里明明没人会动粗,孩子的攻击行为究竟是从哪学来!?
人天生就有攻击的基因,不论男女都有,因为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为了生存,许多原始的情绪必须发展出来,且一代传一代。例如,"恐惧"就是一种为生存而发展出来的原始情绪,看到危险的事物会感到害怕,进而逃生,才能保住性命;而"攻击"亦是一种因恐惧而衍生出来的求生行为。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由于这些原始情绪、行为逐渐派不上用场,甚至有时反而成为"祸端",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里,透过后天的教育慢慢地被抑制下来。

对孩子打人妥协,孩子就会留下坏习惯

虽然大多数的攻击行为只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现象,会随着宝贝长大而渐渐消失;然而,仍有部分孩子的攻击行为会长期持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因此,爸比妈咪必须随时留意孩子的状况,对其攻击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置与教育。

孩子打爸妈,千万别觉得没关系

在"爱的教育"意识抬头的现今社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越来越温柔,甚至到了父母不打孩子、孩子反过来打父母的程度!?我就曾亲眼目睹一位妈咪在替小孩换衣服时不小心拉扯到孩子的头发,孩子立刻发飙,对妈咪又捶、又踢、又捏,这位妈咪却只是温柔地笑笑、无力地抗议着:"怎么可以打妈妈呢?"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孩子会打父母,大多是太宠的关系,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长大自然就会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说对不起,也就作罢不处罚,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而且越大越难改过来,等孩子打人会痛或引发严重问题时你才要他修正行为,他会觉得很疑惑,小时候可以,为什么现在不行?
---这是一条可以点击的广告---

孩子会出手打人,教养上提醒爸妈4件事

1. 不可以因为孩子年纪很小,就不教。而且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教。
2. 好习惯养成,要3-10次以上的练习;坏的习惯,1-2次就学会了。
3. 对孩子打人的行为,一次态度不坚持(包括孩子打大人),就会养成不对的习惯,后面就难改了。
4.不能依照伤害程度来处罚,只要抢东西或打人,就要介入处理,与制造伤害的程度无关!
以兄弟姊妹间的打闹为例,老大把老二推倒,老二如果哭了,老大就会被打得比较惨;相对地,老二如果没哭,爸妈就不太在意。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孩子认知上的混淆,使他们产生扭曲的是非观,有些聪明的孩子会心想:"那我下次就轻轻打、偷偷捏,小心不要让弟弟哭出来就好" ,由此可知,父母对攻击行为的制止或处罚,不该依据"受害者"的反应强度而有差别待遇。
---这是一条可以点击的广告---

7方法,改善动手打人的行为 

要避免孩子养成使用暴力的习惯,适当的教养方式可是非常重要的喔!因为纵容的态度固然容易养出暴力小霸王,但采取过于权威式的教养,甚至不时施以体罚,则会让孩子学习到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以下教养策略,供爸比妈咪们参考:
1.犯错当下立即处理,大人态度必须一致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爸比妈咪应该立即制止,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父母可以先将孩子带离现场,使他的情绪得以缓和,然后再试着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及孩子的想法,并给予观念上的引导;为避免孩子再犯,父母可视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罚,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对孩子有效、孩子会害怕的处罚方式。
举例来说,父母可以在孩子正想玩的时候限制孩子的行动,如:去面壁;或是剥夺孩子某些权益,如:孩子正想吃布丁,就用不能吃布丁作为处罚。
处罚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重点是要将规则订得清楚明确,使孩子容易遵循;父母也要确实执行,避免出尔反尔、姑息,或教养态度不一致(也就是没有所谓黑脸与白脸,这点要特别注意)。
2.使孩子明白被处罚的原因
当下进行处理或处罚的原因在于,使孩子清楚明白攻击行为与处罚之间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对两岁以后、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出来的孩子,爸比妈咪处罚完一定要问他:"你知不知道刚刚为什么被我处罚?"让孩子去回忆自己做了什么不被允许的行为,他才会把规范印刻在脑海里。
聪明的孩子也许过了几次就会告诉你:"我不敢了,下次我不要再打人了!"如果孩子过于年幼,还不明白自己做错什么、该怎么做才对,爸比妈咪也可以请孩子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借此让他知道怎么样的行为才是别人心目中认定的乖宝宝。
3.避免"以暴制暴"
很多父母在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时,习惯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也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被打的痛,以为这样就能减少他的攻击行为。
这种想法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研究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报告指出,父母当中只要有一方倾向使用暴力,孩子将来有攻击行为的机会就比其他孩子高出5倍!
被父母体罚的孩子的确有很高的比例不敢再打成人,却很可能转而去欺负其他同龄或较小的小孩,因为他们已然从父母身上模仿了对弱者使用暴力的行为。
一个好行为的建立,至少要练习3- 10次以上,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可能只要模仿两次,所以父母千万要逼自己忍住不动手。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教导孩子呢?
首先表情要认真、姿态有架势,眼睛要正视孩子,孩子也不可以东张西望,彼此眼神要有接触,再以严肃的态度来训诫孩子,让他发现平常温和的爸爸妈妈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生气,他才会害怕、知道你是玩真的,也才会用认真的态度来面对错误的行为。
4.让情绪稳定的教养者处理
在攻击行为发生的当下,爸比妈咪想必是又急又气,但是切记一定要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旦有情绪就无法理性地处理及善后。倘若发觉自己的情绪已然失控,就交给另一半或其他比较理性的教养者去处理,才不会导致该教的没教到,孩子反而学到了你的情绪化。
5.留意媒体的影响
除了家庭教育和天性所给予的影响外,孩子也可能从媒体上习得暴力行为,父母需特别注意一些不适当卡通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学龄前的孩子特别容易把电视情节(虚拟环境)和电视外的生活(现实环境)混淆,尤其是一些打打杀杀的剧情,很容易带到与同侪的互动当中,因此媒体的挑选、父母的陪伴与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6.带着孩子向被打的人好好道歉
攻击行为发生后,除了教育外,父母也要带着孩子去跟对方道歉,在此需注意,道歉除了说「对不起」,还要把对不起的具体内容明确地说出来,例如:"我刚才为了玩具打了你,这样很不应该,下次不会了,对不起。"
有些比较狡猾的孩子,可能会含糊不清、很快地将道歉内容一语带过,这就代表不是真心诚意的道歉,父母一定要确定孩子真的明白道歉的意义,而不是让他以为打了人之后只要说句对不起就没事了,这点很重要!
另外,自尊心较强、爱面子的孩子可能无法让父母马上拖着去道歉,这时也不要强制执行,免得孩子更拗、更不愿认错,可以先行隔离,让他冷静一下,过一段时间再带他去道歉。
7.奖励好的行为改变
当孩子的攻击行为消失,爸比妈咪也别忘了给予奖励,才能达到增强、保持良好行为的效果。例如,你的孩子每次到朋友家都会打对方的小孩,今天竟然没动手,两个人还很和乐地玩了一段时间,这时候就可以奖励他们:"你们今天都没有吵架耶,两个人都没有哭,走〜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
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是,认为孩子坏的行为要处罚,好的行为则是应该的,忽略孩子为了改善行为所做的努力,其实,没有任何好的改变是应该的,父母应该抱持这种心态,随时为孩子加油、鼓励,孩子的表现才会越来越棒喔!

动手打人:男孩与女孩的教法不同

男孩的冲动,源自大脑的发展未成熟

许多研究指出,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而且这样的差异大约在2岁时就已显现。这和先天大脑构造男女有别有关,男生天生活动量、冲动性较高,所以相对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罹患过动症、自闭症的比例也比女生来得高。
而女生先天在情感上较为细腻,这种情绪上的复杂性恰好可以管控她的冲动性,因为容易想东想西,就不会贸然采取行动,但这样的特性也使女生较容易产生情绪上的问题,如:忧郁、焦虑…等。
此外,根据研究,男女生的攻击行为模式也有差异,男生多倾向身体上的攻击,女生则较多言语攻击。这样的差异除了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外,可能也和女生表现出攻击行为会比男生受到更多社会压力有关。

男孩女孩打人,教法要不同

教男生:把规则讲给孩子听;教女生:把感受讲给孩子听
因为男孩脑和女孩脑先天就有差异,引导他们降低攻击行为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当小男生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只要直接明白地告诉他打人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即可,可以提高音量,语调上也可较为严厉;至于女孩,由于听觉神经较为敏感,同理心也比男孩发展得快,建议用温柔的语气告诉她,被打的人会有什么感受。
☆男孩版:
"你打他,他会受伤,受伤就要送去医院打痛痛的针,他的爸爸妈妈也会很生气来找我们算帐,到时候我们都会被骂,还要赔很多钱,爸爸妈妈就没有钱买玩具给你了。"
☆女孩版:
"妳知道打人会让别人痛痛吗?就像妳上次跌倒流血一样,妳还记得妳哭了很久吗?如果妳打人也会让对方痛痛、哭哭,那是很难过的事情,他可能以后都不会想再跟妳玩了。"
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家
让大家更及时了解GTA咨询
更多多伦多新闻+吃喝玩乐
尽情关注「多伦多那些事儿」
👇 👇 👇
END
多伦多西区那些事儿
是一个服务于新移民以及多伦多西区本地生活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发布关于加拿大多伦多西区(密西沙加,奥克维尔,米尔顿,伯林顿,哈密尔顿)的最新最快的本地资讯。请点击标题下“多伦多地区那些事儿”关注我们,引用本号稿件必须经过允许,并醒目注明出处。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多伦多西区那些事儿,每天等着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