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8227 篇深度好文:4638字 | 7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今天,每个人其实都很“不容易”。
尤其这代年轻人,跟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从童年、少年到青年,经历了一重又一重的文化冲击:乡村城市、国内国外、求学就职、恋爱等等。
在这个充满不确性的时代当中,还要不停地面对新变化、新生活。
其实大家都很紧张、压力很大、很迷茫,也都想给自己松松绑。
但这个“松绑”,并不等于躺平。
在我看来,年轻人有三大任务:
先认识世界,再是认识自我,随后是认识这世界万千的生命。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这样一个不断打开的过程,即使“松了绑”、停下来之后,内心深处依然还会有更深的压力、更大的焦虑。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本书,试图用它们回应一个现代的问题:
当下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我把答案总结成三大精神支柱:
一是相信明天的勇气;二是相信自己劳动的力量;三是相信人文的温暖。
图片

一、《飘》:不确定性下的信念感

“学会感谢不确定性,因为它让人认识到生命最宝贵的内涵。”
“最宝贵的东西是相信。相信的最根本落点是自己。”
“任何一个人在艰难的时刻,一定要相信明天。”
第一个部分,我想讲讲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在种种未知中,我们如何拥有信念感。
先跟大家分享的是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
很多人对这本书有个误解:以为它是个爱情小说,其实它是本女性成长小说。
女主人公斯嘉丽三次婚姻,没有一次是因为爱情,她都是因为赌气、因为利益、因为金钱。
但为什么我们读完还是很感动?
因为斯嘉丽是南方种植园园主的女儿,她想嫁的人、她所有的生活想象都是来自于这个阶层的过去。
但南北战争发生后,炮火摧毁了她的一切,她什么都没有了。
最后,她冒着熊熊大火、冒着送命的风险回到了家里,因为在这里还有他们的土地。
但等她真的回家后,发现生活更糟糕了:她的爸爸精神崩溃了,身边所有人也都无比绝望。
这时斯嘉丽才第一次感觉到:她不能倒下,她必须要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在这片土地上重生。
斯嘉丽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过去那些优渥的生活,都是靠这么多人支撑的。
在这种无穷的颠簸里面,她忽然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所以,我们有时候要感谢这种不确定,因为在绝境里面,没有别的了,你只有自己。
斯嘉丽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依靠,她必须开始承担责任,从零开始,努力活下去。

小说写到这个时候,写出了这种女性的伟大转变。
但光有这样的转变还不行,还有个最基本的东西:明天会怎么样?
明天总让我们期待又畏惧,我们不敢说自己所有的坚持都会有结果。
就像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所讲:“生活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扛住就是一切。
这时候,勇气、力量和对明天的坚信就变得特别的重要。
就如同《飘》里所呈现出的这种西西弗精神:
推一个大石头上山,它很快就又会滚下来,永无止境,但还是照样推。
听上去有点荒诞,但人生本来就有很多荒诞,我们不能也不必畏惧。
记得上高中时,白天去学校,晚上经常要去山上的农场准备劳动。
上山时走公路要绕一个大圈子,但如果从便道上这样穿上去的话路就短多了。
我很想从便道上过去,但又不敢,为什么呢?
那是一片坟地,晚上月亮照着白森森的?
当时我特别讨厌自己“害怕”这个点。
我不一定非要走这个便道,我可以走盘山道公路,我讨厌的是:为什么自己因为畏惧而不敢走?
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往上走,走的时候不敢看身边的坟,拼命低着头。
后面发现不看更害怕,干脆算了,就死死盯着这些坟墓看,看这些萤火飘。
走着走着,居然发现自己心里面安定了:原来这些东西也没什么可怕的。
后面走了第二天、第三天……我反而越来越习惯、越来越“喜欢”这片坟地。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的,不要畏惧明天你要打开的东西。
就像我很欣赏斯嘉丽的一点是:特别的“敢”。

我们原来是农业社会,大家是活在确定性中的,都喜欢年年岁岁花相同,喜欢人生风平浪静。
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内心特别单薄,不敢相信明天、不相信自己“行”、不敢想太远的事。
但我们的社会有个规律,所有的今天都是在为明天做准备,最可怕的是没有准备。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飘》的原因:任何一个人在艰难时世,一定要相信明天。
二、《远大前程》:
拥有超越金钱的生命力量
“生命和生命的关系远远超出钱和钱的关系。”
“人一辈子不是活个身份:而是活一个自己丰富的内心。”
第二本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作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选择。
但“选择”这样一个重大的方向性问题,对现代人来说却特别困难。
因为今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叠层:
爷爷奶奶带来的农业社会几千年的传统;爸爸妈妈是工业时代过来的;你自己呢,又带着今天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现代的年轻人身上生长着一个特别茂盛的生命,但同时又是个互相抵触的生命。
内心深处,都是对立的欲望、对立的想法:
想要攀爬各种社会的阶梯,想要挣更多钱,但又不知道自己每天辛苦努力挣钱的意义是什么。
怎么办?这时,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
作家狄更斯也一样,他在伦敦底层长大,生活很苦,爸爸小时候因为欠债进了监狱,所以他一直特别渴望金钱。
马克思讲过一个“货币成本”理论:我们在缺乏资源时,最渴望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购买自己的生活。
狄更斯就面临了这个问题,因为他有了一次跨越:他变富了,二十多岁就变成英国少数的几个大富人。
但变富有之后,是不是就幸福了?
我想起之前美国社会学家做的一个调查:他们专门去调查那些彩票中奖在上百万的人。
问他们:“你得奖之后是生活得更幸福了,还是不幸了?”75%左右的人回答“变得不幸”。
因为他们原来的生活被摧毁了,别人看他的眼光也变化了,生活节奏也乱了。
很多人被迫搬家,还有人变成了消费狂。
这种幻象、这种对“金钱的迷思”,在现代社会其实是特别容易掉进去的。
狄更斯就要写这个问题。
他的书里面的少年匹普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姐姐姐夫生活。
这么一个16岁的少年,在贫穷当中特别渴望能够像谁呢?
他看到一个很富的老女人叫郝薇香,她住在一个大城堡里面。
他觉得那样生活真神秘、真好,而且那个女人身边还有个小姑娘,长得非常美,匹普一下子就喜欢上她了。
但自己身份和人家又不对称,他觉得自己需要更高的身份才配得上姑娘。
就在这时,忽然出现了个神秘人,匿名给了匹普一大笔财产,让他去伦敦过上等社会的生活。
匹普以为从此泼天的富贵来了,但是呢?他真过去了后,生活只有完全不成型的各种消费、各种欢乐、各种沉沦。
这也是狄更斯在这里想告诉人们的:金钱给你的是什么东西?是你平白而来、没有经过劳动和成长的财富,如果你掌握不了它的话,只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垮掉”。
所以你看,匹普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那种单纯、那种快乐。
后来匹普得知了这笔钱从哪来的,是他从前偶然帮助过的一个囚犯敲诈来的。
因为在他人生最绝望的时候,匹普没有远离他,而是给他带去了吃的,所以囚犯感谢他,匿名给了他这个资助。
可囚犯的见识是有限的,他以为钱可以解决一切,他以为钱可以给匹普带来幸福生活。
实际上不是,这个钱反而像泥石流,冲垮了匹普的生活。
唯一拯救他的人是谁?是匹普的姐夫,一个普通的铁匠。
狄更斯的小说里面经常出现这种纯朴的底层。
你别看姐夫只是个小小的铁匠,他就是人们劳动的象征。
最后,匹普被他带回去了,在打铁这样一个单纯的、朴实的劳动生活当中,匹普突然感受到:人一辈子真的不是活出一个身份、身价,而是活出自己丰饶、朴素的内心。
人和世界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这样的。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坚硬的现实、一个自由的灵魂,两者之间怎么对接?
我们不可能凭空而去,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这本《远大前程》,就是要为今天常常感觉迷茫、空虚的我们,带来一种沉淀、一份重量。
我们追求一个什么样的远方?然后中间准备付出多少?又该怎么找到自己的创造点?
这些都是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比单纯赚钱更重要的东西。
三、《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人文主义的情感温度

“人最可贵之处在于质朴的情感和爱的能力。”
相信明天是一种勇气、相信劳动是一种价值。
但在今天这么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还需要相信人文的温暖。
为什么呢?我在上海每天都会坐地铁,就非常有感触。
有的人进了地铁就拿着手机在看,一直到出站了、门打开,还是盯着手机,一路走上电梯,像个“游魂”,电脑和手机在控制着他。
我就发现一种失控:时间失控。
哲学上说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是自由时间,但我们每天这样拿着手机,完全被它占有了。
这就让我心里觉得特别的难过。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阿尔吉侬是只老鼠,被科学家拿来做脑部手术实验。
还有一个主人公叫查理,32岁,智商68,这样一个智力障碍的人在文学里其实屡见不鲜。
比如小说《傻瓜吉姆佩尔》,电影《阿甘正传》。
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些人可爱?因为他们“弱智”。
“弱智”之后,就隔离了那些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培养的得失、功利、复杂。
所以,从这里来看,68以上的智商好像只能带来一些奇怪的东西。
面对低智商的查理,人人都不防备他,因为觉得他不懂。
他有个同事,特爱让查理陪他见客户,他觉得查理不会跟客户私下勾结。
后来有位科学家发现:查理的眼神好总是充满了拥抱这个世界的渴望,就选中他去做脑部手术,提高智商。
结果他不但提高了,而且提得特别快:68、78、88……最后一直到150多,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
而当智商到达这种高度时,查理忽然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身边那些所谓“正常人”,多么功利、自私、自闭。
科学家为什么拿他做实验?就是为了争取名声。
身边的同事,其实并不如他过去以为的那样对他好,而是经常取笑他。
后来,他碰到了一个很好的女生,但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了。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生活里面除了脑子,还有心,心在哪里?
心是我们的感情,是我们对人文的关切,对人的体会和怜悯。
为什么有人会陷入孤立、隔绝和自私?
因为他觉得自己很难,他用自己的逻辑来分析和认识世界,觉得自己怎么都是很苦,别人都比自己好。
实际上查理,在智商达到150多时忽然才看到:别人比你更难,这就是人文,这就是温度。
他在这时候,才体会到人最可贵的,其实是质朴的情感,是心里面的这份温暖。

而自己却把太大的生命能量都放在智商上,因为这是科学家做实验的要求。
结果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枯竭了、干涸了、原子化了。
小说的最后,查理的智商急速下降,又回到自己原来工作的地方,又变成了一个智商低下的人。
但他却觉得,这样的状态反而让自己很安然。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有很多焦虑:年龄焦虑、生存焦虑......
但回头来想想,我们内心深处面对社会、面对人类、面对世界,有没有一份温暖的情怀?
试着找回这种情怀,让它伴随着你,跟你的生存、你所做的事、你的选择、你的聪明放在一起。
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就非常不一样了,你会看到很多没看到的东西,发现很多需要去做的事情。
就像电影《曼哈顿》里,分开后的女主问男主的那段话:你为什么那时候离开我?你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还是会坚守原则。
地球永远是一半黑,一半亮,我们盯着暗处,永远在漆黑里边,我们看着光明,那么永远就是有一种转动的力量,向日葵一样。
人生有时候是无理性的,但书能够让我们向着光明看。
希望我们都能坚持这份相信。

书让我们有了一个独立空间,能够跟周边的喧哗有所隔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