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
战前,不少人预言,这会是另一场朝鲜战争,双方将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与撕扯。然而仅仅抵抗了42天,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便束手就擒,伤亡人数约10万,其中死亡2万。美军则损失不到300人,接近一半还是非战斗性死亡。

在尚未完全建成的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加持下,美国人碾压性地打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第一场信息战。
配备GPS接收机的美国大兵能够迅速穿越没有任何地形特征的沙漠,让对方的百万机械化部队成为摆设;他们的“战斧”巡航导弹利用GPS精确制导,可以击中1000公里外的目标,实施“外科手术般的打击”……
“GPS之父”布拉德福德·帕金森这样说:
我所需要的是一种人性化的武器,它能够让我的军队击中所有我想击中的目标,而避开所有我想避开的目标。我们需要连续五次把炸弹扔进同一个洞里。
海湾战争之后,建设(或完善)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被列入各大国国防安全战略。
中国,也不例外。
灯塔
实际上,我国研制导航卫星,起步并不晚。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向国防科委提交《研制卫星打算》报告,明确了导航卫星的功用。

由卫星上发出无线电信标,舰艇可以利用信标的多普勒频移来测量自己的位置,是舰艇发射弹道式导弹必须的措施,可以将位置误差降到160米。
半年前,美国的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刚刚交付海军使用,定位精度约100米,这说明钱学森“160米位置误差”的说法有据可依。
子午仪卫星
68年7月9日,国防科委要求尽快验证导航卫星研制方案。经过验证,69年3月13日,工程上马,代号“691”。

70年11月,已经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对导航卫星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并建议将卫星命名为“灯塔一号”。
当时,“灯塔”一词颇为流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人都会唱有一首叫《跟着共产党走》的歌。
通过十年攻关,到80年6月前,4套星上正样产品制造完成且全部验收合格,只等上火箭发射。
然而同年年底,为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和研制急用实用卫星原则,国防科委发布通知,“灯塔一号”研制任务撤销,卫星完成环境试验后封存,资料归档。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导航卫星的民用价值尚未显露,只能忍痛割爱。
历时12年建设,中国“灯塔”终究没能在太空点亮。
与此同时,脱胎于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GPS稳步推进,已经发射了4颗实验卫星,并将于9年后发射首颗工作卫星、13年后组网成功、15年后正式投入运行。
GPS实现一次定位功能,需要用到至少四颗卫星,即通过三星交互确认经度、纬度和高度,另外一星专门校正时间误差。
到95年投运时,GPS组网卫星数量高达24颗,开发费用约100亿美元,之后还有每年5亿美元的运维支出——这么厚实的家底,中国显然掏不出来。
“灯塔”熄灭,经费无着,但暗夜中仍有星火闪烁。
1983年,空间系统工程专家陈芳允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星定位通信系统”。他把地球看作一个虚拟球体,让它与两颗通信卫星交互,再利用地面中心站的电子高程地图,求解获取用户位置。
陈芳允认为,双星定位只启用两颗卫星,大大节约了成本,计算出来的坐标精度却不比GPS差。然而,新设想未能服众,一放就是两年。
陈芳允
85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召开测地会议,陈芳允再次介绍“双星定位通信系统”,终于得到总参测绘局认可。
89年9月25日,首次“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功能演示在北京进行。演示结果表明,电脑测算的用户地理位置与档案记载相比,误差不到20米,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用不了多久,这项实用高效的新技术就会派上大用场。
星星之火,即将燎原。
荆棘
海湾战争过去两年,被称为“新中国外交三大屈辱事件”之一的“银河号事件”爆发。

1993年7月,我国的“银河号”货轮由天津港正常驶往迪拜。当货轮航行至印度洋时,美国人关闭了该区域的GPS信号,致使“银河号”迷航公海33天。
美方宣称船上载有用来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强行要求彻查。但检查结果显示,全船782个货箱均未存放上述违禁品。负责处理此事件的外交部副司长沙祖康一连说了18个“窝囊”:

凭良心说,你登上我的船,每走一步都踩在我的心上,我很难受。我没有请你上,我船上也没有那两种化学物品,你凭什么这样糟践我们的声誉?我当时感到受了侮辱,窝囊透了。
“银河号”回国后合影
半年后,一份《关于印发〈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立项报告〉的通知》落地,中国人的导航卫星研制之路正式重启。
这一次,项目定名为“北斗一号”。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千百年来,北斗七星始终被中华民族视作导航星和指极星。按照《史记·天官书》的记载,“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也就是说,人们区分昼夜、建立四季、调节五行、转换二十四节气、审定年月日时,都要依靠北斗。
名字吉祥如意,但前路遍布荆棘
北斗一号起步阶段,什么都缺。缺技术、缺人才、缺经验,最紧迫的是缺资源,产品过度依赖进口,而且处处碰壁。
有一次,卫星总指挥李祖洪带人购买国外的某种产品,款都打完了,对方却以制裁为由拒绝交货,钱也不还,只退回来一堆硬纸板。李祖洪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搞国产化,绝不能被外国人“卡脖子”。
经过艰苦攻关,部分重要元器件实现自制。像影响卫星长期稳定运行的控制分系统三大件——地球敏感器、动量轮和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全部研制完成并通过试验验证,中国人自主解决了北斗一号的“眼睛”“腿脚”和“肩关节”问题。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北斗一号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在轨备份卫星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建立完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0年10月31日,北斗一号首星发射瞬间
北斗一号信号覆盖我国本土,定位精度在20到100米之间,授时精度单向100纳秒。更重要的是,陈芳允当年嵌入“双星定位通信系统”的通讯理念,已经演化出北斗一号独有的短报文功能——使用终端机每次可编写40多字短信发送到指定设备上。
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建全部损毁,四川武警总队正是通过北斗一号终端机,向外界发出了第一批救援信息:
我支队已于11时以摩托化向成都方向机动。
美英法等国游客被困卧龙,人员安全。
卧龙特区请求空投帐篷和药品。
……
北斗一号解决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的有无问题,但它覆盖范围小,只能提供基本的定位和授时功能。最致命的是,北斗一号属于有源定位系统,用户需要主动向卫星发送请求才能获取定位,这既限制了用户容量,又极易暴露用户位置。
要想追赶甚至超越GPS,北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协议
北斗一号建成以后,下面的路该怎么走,专家们产生了分歧。
有人提议直接全球组网,给导弹装上“眼睛”,巩固国防。当时科研经费、技术基础、人才队伍各方面还不够完善,而且我们也没法像美国那样满世界圈地建基站,卫星飞到西半球很难把控。
另外一些人则倡导分步走,先把服务范围扩展至亚太地区。但这种办法没有先例,首创同样面临风险。

两拨人争论了一年,最后听从小平同志的“不争论”——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决定走“先区域、后全球”的路子,也就是建立“北斗二号”。
与北斗一号的卫星只绕着赤道飞不同,北斗二号是混合星座设计,卫星分三个轨道跑。轨道变复杂了,对信号频率的要求自然也会更高。
北斗二号混合星座(静止轨道+倾斜地球轨道+中圆地球轨道)
太空中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80%的黄金导航频段已被美、俄瓜分,剩下的最后一小段由世界各国公平竞争。国际电信联盟规定,谁申请7年内成功发射导航卫星并接收到传回信号,谁就有资格占用。
2000年4月17日,中国正式提出申请。49天后,欧盟提出同一申请——为摆脱对GPS的依赖,欧洲人决心建造自己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同年,欧盟副主席德帕拉西奥访华,释放合作信号,得到朱总理的肯定。04年双方正式签署协议,中方承诺向“伽利略”投资2.3亿欧元,首付款7000万很快到账。然而仅仅过去一年,欧洲航天局便与美国修好,开始排挤中国,拿走决策权,甚至拒绝技术交流。
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中欧已无继续联盟的可能。要想不受制于人,北斗二号必须完成自研,如期发射。
按照原计划,试验卫星的发射最早也要排到07年年底,根本赶不上4月17日的截止期限,全体科研人员只能没日没夜地赶进度。
北斗二号总设计师谢军曾三次晕倒在测试现场,醒来永远先问“卫星没事吧”。用他的话说,”我们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
作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原子钟掌控着时间和位置精度,研发难度极大。单一个长期频率稳定度测试,就要连做17天,桌子稍微晃一下都得重来。实验室要求24小时值守,节假日无休是常态。有的小朋友埋怨父母“下班不回家,说话不算数”:
你们做时钟的人,怎么那么不守时呢?
正是这群“不守时”的人,按时造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北斗”工程要求的星载原子铷钟,其稳定度达到10-14量级,相当于300万年才有1秒钟误差。
国产星载原子铷钟研制成功
07年4月初,北斗二号飞行试验星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火箭顺利对接,进入健康状态检查。

这时,问题出现了。
信号
在进行第三次总检查时,卫星应答机报告异常,里面一个振荡器工作临界,时灵时不灵。

应答机负责接收地面信号并作出星上反馈,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天地失联。尽管深度测试表明,发生故障的概率很低,但北斗人有句话叫“10000减1等于0”,绝不允许带着问题上天。
拆整流罩、拧螺栓、开舱板……应答机安全卸下后,被立即送往成都检修。当时西昌没有直飞成都的航班,只能用汽车运。四五个小时的路程,科研人员担心颠簸受损,始终把机器抱在怀里。
4月6日,故障排除,应答机重新装回卫星舱;8日,第三次总检查通过;14日4时11分,北斗二号飞行试验星成功发射。
发射升空瞬间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此时,距离4月17日的7年申报有效期还剩下3天。但卫星入轨后,按规定要在真空环境下暴露5天才能启动设备,否则可能引发微波信号大功率微放电,致使卫星报废。
16日20时14分,卫星总设计师谢军下令“加电开机”。21时46分,地面接收机收到卫星播发的B1导航信号,21时54分B2信号、22时03分B3信号陆续出现。
在只比最后期限提前不到2个小时的时候,“北斗”终于拿下了这场与“伽利略”的太空频段之争。
事实上,“伽利略”05年12月已经发射了首颗试验卫星,却因为资金链断裂没能开通使用,就此错失先机。
2015年1月,中欧再次携手,实现“北斗”与“伽利略”的频率资源共用。不过这次,除非中国同意,否则“伽利略”常规公共服务信号将无法用于军事目的。
15年1月12日至16日,北斗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第四次频率磋商会谈举行
相比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最大的区别便是改有源系统为无源,用户不用主动向上发送请求,只需接收卫星广播下来的信号,就可以完成定位,既隐蔽了位置信息,又解除了数量限制。
09年至12年10月底,北斗二号连续成功发射16颗卫星,实现组网部署。12年12月27日,北斗二号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免费服务。截止到19年5月18日,又有四颗备份卫星升空,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杨慧说:
尽我所能,倾我所有,是北斗导航向世界许下的庄严承诺,奉献是“北斗”的追求,也是“北斗”的义务。
当年的路线争论以“先区域、后全球”定调,集中力量造北斗二号。但与此同时,有一小拨人被单独拿出来,直接探索全球组网。
2009年,北斗二号蓬勃发展之际,北斗三号悄然立项。奋斗目标正式确立为: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世界的,说明要解决“卫星飞到西半球很难把控”的问题;一流的,则意味着完成关键器件100%国产化。
两块硬骨头,哪块也不好啃。
大厦
GPS信号之所以覆盖世界各地,靠的是遍布全球的地面基站随时捕获和跟踪卫星信号,进而向用户终端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不可能去欧美建站。也就是说,“北斗”飞过西半球,发射下来的信号没有地面基站接收,更无法触达用户终端——GPS的全球组网模式,我们照搬不了。
地上的路行不通,那天上的呢?
经过近5年科研攻关,北斗团队首创“星间链路”技术。所谓星间链路,简单理解,好比是给卫星拉了个天上的“微信群”,让它们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国内地面基站就能通过最近的“星”连上最远的“星”,实现“一星通,星星通”。
星间链路还支持精确测定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7万公里的测距精度达到厘米级,相当于几十公里外看清一根头发丝。
星间链路仿真图
锐意创新的同时,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

星间链路拉了“微信群”让卫星们“聊天”,但谁跟谁聊?怎么聊?聊不聊得到一块儿去?CPU是关键。我们以前用欧洲的芯片,不仅寄人篱下,其性能也跟不上新需求。
当时,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问“龙芯之父”胡伟武,能不能用龙芯?胡伟武说,性能完全达标,但我这东西没上过天,搞卫星的人一听都不敢用。林宝军心想,没上过天就没人敢用,没人敢用更上不了天,这是个死结,不如我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胡伟武手持北斗三号首发星使用的龙芯三号
2015年3月30日,搭载着龙芯的北斗三号首颗试验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星”终于换上了中国“芯”。
林宝军后来用“有担当、真创新、谋跨越”来总结国产化这件事:
不能以提高卫星的可靠性为理由,不敢用中国人的东西。用国外的有什么好处呢?对外来讲,如果卫星出事了,用的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东西,可以给自己找借口。我告诉我的团队,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不要想出事以后怎么办,我们要一门心思建好,建到最好。最重要的还是担当的问题。
2017年11月至2020年6月,31个月的时间,我国以月均超过一颗星的速度,成功发射30颗北斗三号组网星和两颗北斗二号备份星。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北斗从此走上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的新征程。
北斗三号攻克160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自主研制500多种核心器部件,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实现100%国产化,真正做到了“不能把我们的大厦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上”。
2020年4月,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GS)对美、俄、欧、中四大导航系统的运行结果做过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评估。结果显示,GPS与北斗处于领先地位,而在时频、信号、空间精度方面,北斗已经全面超越GPS。

连美国军方当时都建议,除了装上GPS,还应当以“北斗”为备份,万一GPS出问题,可以拿“北斗”托底。
地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是“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航天大总师”的孙家栋院士。他对北斗系统有个著名的“八字期许”: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作为国之重器,“北斗”不但要刺破苍穹,更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我们用App叫车,师傅说人到了,你找半天发现车在对面停着。这是因为GPS10米左右的定位精度,分不清车道的同侧与对侧。如今,北斗三号已经做到5米以内,不仅知道车停在哪一侧,甚至清楚车开在主路还是辅路上。
至于旅游大巴、危险化学品货运等“两客一危”车辆,现在不装“北斗”根本不让上路。这类车辆最怕疲劳驾驶,“北斗”通过实时监测,能找出连续开了六个小时以上的司机,强制其休息半小时再出发。

连西北农民种土豆,都要用“北斗”。他们花3万元装一个北斗接收器,让拖拉机按照预设路线自动驾驶、精确作业,严防土豆种歪种坏,跑1000米误差不到5厘米。粗算下来,一亩地每年可增收500斤,等于多挣15万块钱。
北斗卫星助力智慧农业
北斗系统独有的短报文功能,则发挥着绝处逢生的关键作用。
比如有人在沙漠中遇险,手机没信号打不通,他就可以直接发北斗短报文求救。卫星会把附带坐标的信息传给地面救援中心,再把确认营救的信息传回呼救者。
随着华为P60等手机植入北斗双向短报文功能,普通消费者无需额外购买昂贵的专用终端机,也能享受这份“一生用一次,一次续一生”的安全保障。
而且,北斗三代短报文支持编辑1000多个汉字,还允许发图片——写小作文或者只拍照随便你,比北斗一代的40个字、北斗二代的120个字强大太多。
北斗短报文求救信息
2014年,孙家栋从待了20年的北斗总设计师的位置上退下来,不再主动过问卫星研制进展,“天上的事我不干预了,我去搞地面的事。”
他全国到处跑,跟企业家谈,告诉对方“北斗”能办成很多事。共享单车兴起那阵子,北京几家公司有的用GPS,有的用“北斗”。他每次去都说“还是用北斗好”,完了又念叨:
再进一步考虑,“北斗”的可用之处就多了。运危险品的汽车开到哪了?接送孩子的校车开到哪了?淘气的孩子跑到哪了?走失的老人走到哪了?如果车上装一个、老人孩子手上戴一个,“北斗”就都能帮到你了。
名剑
2020年7月,中央提出新时代北斗精神,主要内涵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隆重举行。在明亮的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有幸亲历这一光荣时刻。
回去的路上,他用新时代北斗精神作了一首藏头诗:
自主铸就北斗星,创新擘画玉汝成;
开放彰显乾宇志,融合时空谋共赢。
万众抗疫同舟济,一心相异退群声;
追求普惠华夏愿,卓越湛卢献和平。
相传中国古代有十大名剑,湛卢排名第二,仅次于象征着华夏民族的轩辕,也是唯一一把无坚不摧却不带丝毫杀气的仁者之剑。
林宝军说,他把“北斗”比作湛卢,因为中国人建“北斗”是为了造福全人类,而不是称霸全球。
曾经,巨人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我们努力成为巨人。今天,巨人伫立东方,向世界敞开了怀抱。
部分参考资料:
[1] 马京生:《陈芳允传》
[2] 赵小津:《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
[3] 吴铁稳:2008年6月,党史文苑《沙祖康与“银河号”事件》
[4] 郑心仪:2017年6月,环球人物《孙家栋,一生只为大国重器》
[5] 董纯蕾:2020年7月,新民晚报《总设计师林宝军:让用户打心底相信北斗》
[6] 代睿:2022年9月,封面新闻《中国“北斗”37年征途:从一张白纸到世界一流导航系统》
[7] 陈忠贵、徐颖:2007年3月,《透视新科技 :走向世界的中国北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