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非常忙,最高日报刊载的牺牲经过没空细说,今天再来说一下。
事件初始时是两名民警核查一名嫌疑人。核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有某人涉嫌某事,核对眼前是否此人;一种是偶遇某人且有合理怀疑情形,想要进一步核实是否涉嫌某事。此处属于哪种情况不详。
文字描述也不详,大概是嫌疑人在盘查中逃跑,两名民警追赶至一片野地。郭所长有可能追上了对方并出手抓捕,也有可能并未追上,但已离对方很近,对方拔刀反守为攻。不管哪种情形,要害都在“距离”,第二种已经进入对方的攻击半径内,第一种更为凶险,已经贴身了。
武霖看到郭所长受伤,立刻冲上前搏斗。常态下看到近战之王,应该是“保持距离”、“拉大距离”,但同事兼师傅已经受伤,武霖毅然“冲上前”去
主动“减小距离”,这同袍之情真的是叫他义无反顾。
但是双方武力值是不对等的,武霖颈部、右胸部各中一刀。

如果动脉形成开放式创口,那是很可怕的。人民日报把血衣作了模糊处理,
看上去一件圆领短袖T恤,
其他媒体还有清晰图片,震撼了许多网民的心。

便服抓捕或者核查就是为了隐蔽,不惊动对方及旁人,不过越是便服,越是夏秋季节,越不容易携带装备并穿上防护。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腰带上可以带棍,尽可能以上衣遮掩,有就一定比没有强。
内穿防刺服也是很早就有了的,虽然不可能连颈部都护住,但有就一定比没有强。这一点老编也说过好多次了,先自己实现基本防护,剩下的再交给概率。

副所长警衔是三级警督,仍在壮年,也是很健康的体型。除了右臂受伤外,两条腿至少有一条中刀,所以坐轮椅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武霖27岁,参加工作5年,照片可见身型健硕。

而且能每天跑五公里

郭所长和武霖站到一起,年龄、经验、体能等各方面都是绝对优秀的组合。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自己和队友各项条件是否能够超过他们。对方基本都不详,只知有一把刀。而前些天陕西33岁民警牺牲那次,嫌疑人已经是个喝醉酒的爷爷了。

这一次的核查对象,是一名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逃犯。虽然最终被擒,但仍造成民警一名牺牲一名负伤。

去年同样是4月,同样是核查可疑人员,同样是一名辅警先受伤,一名民警毅然扑上去搏斗,最后民警牺牲,辅警被捅15刀。这就是近战之王的威力。

说到这里,就要引入另一篇也是最高日报刊载过的文章,《警察就在身后5米却不追上来》。
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民警要追上对方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只保持咬定不放,坚持不进入对方五米之内。

最后对方实在跑不动了停下来,民警才上前“一把按住”。当然此时最好还是等后面同事多赶到几个,还要谨防对方是装的,最最重要的是谨防有刀,务必彻底搜身,控制下带离。

视频在此,从撒腿逃跑到安全带回,前后约四分钟。今天才注意到,视频里其实当时是有警犬的,如果在美帝就是警犬追上去扑咬了,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警犬从开头到最后返回,一直被警察紧紧地牵着,故虽有名犬,亦不以千里称也。

事后同事询问为什么不追上去抓住,主人翁给出了非常棒的回答:“主要考虑到当时不确定男子有无携带凶器,而且强行去抓捕,对方难免会反抗,不如把他的体力消耗殆尽,他就没力气挣扎了。”
其实事发突然,民警对这个逃跑对象到底有什么问题一无所知,对方涉嫌开设赌场被列为逃犯是事后才知道的。但民警对他有一个基本的高风险假设,简单点就是:假设对方有刀,我要保持距离。

可惜最高日报只说到这里就结尾了,毕竟隔行如隔山,不然以人民日报的地位,如果以《执法教科书!警察必须以持刀男性为永久假想敌,排除危险才可接近》为题再稍加剖析,该能影响多么庞大的队伍,该能造多少七级浮屠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