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柏年 
原创:柏年说(ID:BAINIANSHUO)
文章已获授权
全国范围内的“体制内”改革即将铺开,打破“铁饭碗”成为现实。
最近两天,河南的“体制内瘦身运动”多次登上热搜,搞的可谓是轰轰烈烈。
这次上热搜的河南改革方案,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省直属单位层面,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
二是市县层面,参照省直做法,按照“421”比例进行精简。
本次河南政府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
不过在评论区里,柏年还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有些人觉得“官官相护”,所谓“瘦身”只是为了应付上峰要求,最后只会越改革越臃肿。
另外一些人发现,改革似乎不够彻底——目前只针对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好像没有动。
这就是局外人不懂本轮体制改革的逻辑了。
一、改革区域逐渐扩大
首先针对第一个质疑,我们要知道,政府也是一个利益非常庞杂的群体。
中央和地方利益不一致,上级和下级利益不一致。
最近两年,由于土地财政滑坡,东北、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央对这些省份加大了转移支付。
例如,去年、今年中央都发行了1万亿特别国债,2023年四季度还有1.5万亿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帮助地方纾困。
不过,中央加大帮扶,就意味着地方失去了独立财权。
失去了财权,政治地位就会降低,就很容易首先成为被改革的目标。
例如,在这次河南改革之前,有两个省份已经率先展开了改革。
一是黑龙江。
2023年就有报道,黑龙江政府计划1年内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名。
二是青海。
时间更早,是在2022年下半年。
为什么首先是这两个省份?因为它们财政压力大,到了不得不缩编的地步。
但值得关注的是,河南和黑龙江、青海不一样。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河南的财政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中间水平。
这或许预示着,在国家的计划下,体制改革已经不再局限于“东北、西部弱财政省份”,而开始蔓延至“中部省份”。
继河南之后,柏年预计湖南、河北、安徽这种中部大省,编制改革预计也将很快拉开帷幕。
而改革最慢的,大概率是广东、江浙、上海这些强财政省份。因为他们不需要转移支付、反而向中央上缴税收。
地方财权强,就意味着政治话语权高,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面临的改革压力更小。
二、改革层级逐渐提升
其次针对第二个质疑,为什么这次河南只动了事业单位?
从过往案例来看,体制内编制改革,是有明确顺序的。
第一步,首先是清退编外人员。
例如2023年,黑龙江、湖北、湖南等地就有报道,要开展“清退编外人员”工作。
其中,哈尔滨要求市直机关每年清退20%编外人员,5年内清退完毕。
河南也是在2023年4月份,开始着手清退编外。
第二步,则是裁撤事业编。
这一次的河南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去年“清退编外”基础上的深化。
黑龙江也是,已经计划未来1年内要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名。
第三步,才是精简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话语权较高,精简公务员阻力也最大,未来会采取什么方式?
在这一方面,国内已经有了先行试点,就是2020年山西开展的“人口小县”改革。
需要注意,山西并非弱财政地区、债务压力大到不得不改革的省份。所以我觉得当时试点,更可能是国家主动选择的“样板”。
因此,对未来的全国公务员改革,山西案例更有示范意义。
当时,山西政府分两批,选择了6个人口总数不足15万的试点县,计划用3-5年的时间,实现机构及编制人员数量的减少。
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是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列入第二批试点的是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
如今三年过去了,最近参与试点的“小县”陆续公布了改革成果:
第一批试点的河曲县、浮山县,党政部门分别由改革前的36个、35个整合为22个,平均减少38%;
全县科级领导职位数量,由改革前的151名、154名精简为128名。
第二批试点的其他4个县,改革成果也是类似,党政机关数量平均减少3成。
如此巨大的机构及人员的变化,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以河曲县为例。
首先是将职能相近的不同单位进行整合。比如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两个不同的机构合署办公,共用同一套人员班子;
再比如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部门统一整合成一个部门。
原本不同的机构整合成一个了,那么领导由谁来当呢?部分局长直接由副县长兼任。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河曲县目前有7个副县长,除了1个挂职的之外,剩下6个副县长,都在兼任主要部门局长职务。
副县长兼任局长了,那这些单位原来的中上层领导们怎么办呢?只能层层降级。
过去的正局长变成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局长,常务副局长变为普通副局长。
从山西试点来看,公务员的岗位还是有保障,不太可能被裁员。但是难免层层降级,对于很多公务员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