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关键词上瘾;机制;Science
我一直极其自律,曾视打电子游戏为对自己生命的浪费。但即使这样,我仍然有过一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经历;非常非常上瘾。。。
事后我总结上瘾的关键是:
  • 1,即时奖励刺激下的“兴奋”体验;
  • 2,对升级和排名等“成就”的炙热追求;
  • 3,团队互动,而被“裹拥前行”。
这个总结促成了我戒瘾的干预策略。在痛定思痛后,我做了以下三点:
A,找到比打游戏更刺激的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满足自己对成就感的追求和兴奋的体验;
B,启动即时奖励程序,经常查阅前辈和自己的论文发表情况、激励自己学术“排名晋级”;由此让自己对“做临床科研”上瘾;
C,坚定地删除打游戏互动用的QQ号、而更多和家人互动。
由此,我彻底戒掉了电子游戏的毒瘾。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经常想,如果能够搞清楚上瘾的生物学机制、就可以从生物干预上戒除上瘾。尤其是越来越多人沉迷于电子游戏或者短视频,是否能够找到干预手段。

所以今天读到了4月19号发表在Science的题为“Drugs of abuse hijack a mesolimbic pathway that processes homeostatic need”时,立即想分享给大家。
在这项由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西奈山医院共同完成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模型的系列实验,追踪了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内的神经元对自然奖赏和药物的反应。最终科学家揭示:可卡因、吗啡等药物能够操控大脑中用于处理自然奖赏的细胞,进而引发强迫性的药物搜寻行为(上瘾)【1】。
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成瘾行为的认知,同时指明了未来创新性疗法“戒瘾”的潜在着力点。
研究背景
数十年来,尽管科学家积极探索大脑对奖励与成瘾的反应,但一直无法确认是否存在一条能够处理不同类型奖励的共用神经通路。
为了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来自西奈山医院的研究团队与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展了这项横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
主要结果
  1. 伏隔核:处理奖励的枢纽
研究人员运用全脑神经元活性图谱分析以及化学遗传学抑制手段,确定了伏隔核在可卡因和吗啡干扰自然奖赏(如食物和水)摄取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1. 共用神经通路
通过在清醒小鼠体内对伏隔核内多巴胺受体神经元进行长期活动追踪,研究人员发现了对成瘾性药物和自然奖赏均有反应的神经元群体,且此群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更大。
  1. 药物劫持与效应增强
反复暴露于成瘾性药物会加强特定神经元的反应模式,表明大脑对药物的响应增强;这种反应在停药后延续下来,会导致伏隔核内处理自然奖赏的神经元反应失序。
  1. mTORC1信号通路的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一项名为“FOS-Seq”的方法,将全脑 FOS基因表达模式与原位基因表达数据相关联,确定了Rheb 基因可能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heb 基因编码的小型GTP酶能够激活 mTORC1信号通路。进一步在伏隔核中运用体内CRISPR干扰 Rheb基因并进行单核RNA测序,证明Rheb 在调节多巴胺受体细胞内的药物信号传导、以及削弱慢性药物暴露后对自然奖赏的反应中至关重要。
  1. 溯源奖励信号
通过对伏隔核内与药物作用相关神经元的脑区映射,研究人员发现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可能是影响自然奖赏摄入的潜在信号源头,并通过化学遗传学手段验证了这一假设。
编者按:
简单总结本研究的关键结果
此项研究揭示了成瘾性药物相对于自然奖赏的病理性信号增强,为未来研究与开发新型成瘾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 本项研究确认了伏隔核内既受自然奖赏影响、亦被药物作用的特殊神经元,这为理解成瘾行为背后的强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研究人员借助先进的科学工具,观察到反复的药物暴露如何改变神经元反应,并提升大脑对药物相对于自然奖赏的偏好。
  • 研究结果指出,mTORC1信号通路和Rheb 基因可能是潜在的关键治疗目标,为开发新的成瘾治疗方案带来了希望。
讨论:我们能够通过主动干预、操控自己的上瘾吗?
可以。
我自己做过两次调整。一次就是在最前面提到的“做临床科研项目”替代“网络游戏上瘾”的调整;第二次是用“阅读-分享文献”的激情替代“申请基金-写论文”的瘾。
到了美国后,失去了直接看病人、做临床科研的机会;只能把“通过科研名利双收”的瘾,转移到了“阅读和分享文献”上面。每看到突破性进展,我都会很高兴而产生分享的冲动,这促成了“Hanson临床科研”公众号的创建,更由此发展了我们大数据分析学术排名的项目 - 激活同仁们的即时奖励和排名上升冲动。
我们给VIP大咖的针对性文献分享,促成了他们打破自己知识的局限、而做出创新性成果,间接性科研成果也成为对我们自己分享的激励。
简单来说:
想替代要舍弃的项目(如电子游戏上瘾或短视频上瘾),必须用更能让你大脑兴奋的项目(如拿到基金、发了论文;以及由此被主任激励、被同行尊重)。
但根据Science的文章,最有效且能让人上瘾的刺激,是即时的现实物质奖赏
再分享一个我家小朋友戒掉网游瘾的经历:
我儿子曾在小学3年级时接触了网络游戏,并上瘾;我做的事情不是看着他不让他玩游戏,而是根据他对工程师的爱好给他买了3D打印机,且前后根据他的需要而买了3台机器,由此他的兴趣转移到了3D打印并上瘾,每天都会打印出各类有趣的小东西,后来成为学校Engineer老师的助理,并在全校讲如何学习3D打印。
其实,做公司管理也是如此。一方面为了公司长远发展、而满足员工成长的需要,帮助她们在10年、20年时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最重要的是,当下简单而直接的绩效奖金 - 有恒产者更有恒心。

延伸讨论:电子游戏与视频上瘾的潜在干预研究策略
继续我们临床科研分享的主题。
这项研究针对成瘾性药物所揭示的奖赏系统劫持机制对电子游戏、视频等行为成瘾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如果您在研究成瘾性,则本项研究者中学者们所描绘的神经通路可能成为未来探索治疗游戏成瘾与网络成瘾等新兴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进一步研究游戏、视频等刺激对伏隔核奖赏神经元的影响,以及对 mTORC1 通路等信号传导机制的干预效果,您有可能为上述行为成瘾的治疗开发全新且有效的疗法。
参考文献:
【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6742
声明: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及其发现,以作科学文献记录和科研启发用;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

编辑:Jessica,微信号:Healsanq;加好友请注明理由。助理:ChatGPT
最近收到多家医院科研处及多个生物制药公司的邀请提供大数据分析或文献解读。
医院的科研处
希望我们能够对其所有亚专科进行评估,以作为其在全国或国际上的位置的客观参数之一,更作为年度预算、考核的参照。

生物制药公司
则需要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确认其关注的疾病的专家、及未来的专家;从而确定合作力度。

PI需要我们稳定提供其关注研究访学的持续进展,借鉴大数据分析和美国NIH资助的课题,有助于自己创新的课题立项、课题结题及发表SCI论文等。
如果您也有这方面的需要,请与我们的科研助手Jessica联系。
点击👆;From Bench to Bedside, Healsan Paves the Path.
更多阅读:
(点击👆图片,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辑。或点击“资源”,浏览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