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刀慧见孙娟的书房
作者:孙娟
画家不是普通网红,他们考虑的是千古留名。
这几天86岁画家范曾正式登记结婚,甚至还发了一篇微文宣告天下,网友们又有了新的话题。
范曾,想要理解他的行为,就要从纵向的时间,横向的空间,和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出发。
非常简单,一个能成功的搞艺术创作的人,一定是非常自我的。只有当他的天赋和感受,不受世俗的人为规矩压制,消磨,才有可能迸发出灵感。
如果一个人很精明,既要考虑甲的想法,又要考虑乙的想法,还要用大众都遵守的行为规则来规范自己,不仅规范身体,也规范思维,那必然泯然众人。
过度社会化,只能成为工具人,真正的艺术家,必然是不屑世俗,看透世俗,超越世俗的。
这是艺术这门职业的属性。
我没说这种行为的好坏,只是在说事实。至于好坏,得看具体的事情。
我个人更加喜欢宫崎骏,只是个人喜好。
任何人都有资格去喜欢谁,但是没有资格去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理解不等于认同,理解范曾,只停留在理解事实真相,没必要去评价是非对错,毕竟那是别人的私生活。
只有桀骜不驯的人,不随波逐流,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创作者。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有相当数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情人无数。
据不完全统计,毕加索先后有两任妻子,五位长期情人,数不清的露水情人。
他高寿,活到了92岁。其次他事业有成,生前就收获了盛名和财富。比起郁郁不得志的梵高,他简直是时代的宠儿。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怎么渣,他身边总有数不清的女人,她们深爱他,崇拜他,顺从他,对他趋之若鹜,前仆后继。
国画大师张大千,他创立的“大千画派”,将工笔画、重彩和水墨相并兼容为一体,成为了中国综合绘画流派之一。是海内外知名的画家,画作更是价值千金。
他一生感情上桃花不断,养育了十三个孩子,先后娶过四任妻子,最后一任妻子是女儿的闺蜜。
齐白石,徐悲鸿说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里,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齐白石出身贫寒,14岁成了木匠,25岁半路出家卖画,32岁学刻印,40岁周游全国,53岁成了北漂。83岁还能让妻子怀孕,85岁闹着续弦,93岁临终还吵着要跟22岁的小姑娘结婚。
再从横向的空间来看,同为艺术圈的张纪中,科学界的杨振宁,也都是老夫少妻。
从范曾的角度去想,一个画家,对中外历史上的画家生平一定了如指掌,再加上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个受世俗羁绊的人,看的多了,觉得老夫少妻,感情经历丰富不是坏事,甚至能激发灵感。
毕加索换一个情人就换一种画风。
艺术家的世界,俗人是感受不到的,如果你能感受到,你也就能创作了。
范曾周围的好友,都是各行业的翘楚,他们也不受世俗观念的困扰,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他此举也能得到这些翘楚的支持。
艺术家感情经历复杂,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只需要理解,不需要认同。
问题是,范曾为什么还要登记结婚呢?为什么要走这一道法律程序呢?

他是为了性吗?
肯定不是,这个年龄的人对性的需求就算有,也微乎极微。
为了情绪价值吗?也不是。
一个老头经历过温格的斗争,又被行业内外的人持续不断的骂了一辈子,还能在污秽横流的国内官场混的风声水起。
胸膛之内,早就练就了一颗疤痕累累,但坚若磐石的心。一个90后的姑娘,再成熟再阅历丰富,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她出生之前那五十年的血雨腥风。
就算真的为了性和情感,也没必要法律登记,然后昭告天下。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千古留名。
作为一个这么追逐世俗的创作者,又这么会炒作自己,又把官僚体系玩明白的艺术家,他会认为千古留名很重要。
艺术创作领域很看重千古留名,我们现在推崇的很多大师,都是已经流芳百世,作品流传几百年的创作者。他们创作的每一幅画,都希望能成为人类艺术史的经典,所以用墨也很讲究,要用百年不褪色的天然颜料和墨汁。
就是为了人去世后,他们的作品还能为人间留下美,江湖中还能有他们的传说。
一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在图书馆拿起一本《中国艺术史》,会赫然看到一排名字,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吴昌硕,黄永玉,范曾。
后人再读一下他们的生平,只会感叹:“画家们果然不一样,这里面好几个画家都娶了这么多老婆。”
目的就达到了,范曾和大师们是同类人,和大师们齐名。
这也就是范曾那篇郑重其事的声明为什么那样写:
他在刻意的创作故事,给人类艺术史的名人轶事中,给画坛创造了一段“艺林佳话”。
“艺林佳话”今成,目的就达到了。
有些人抨击,说范曾的声明写的酸溜溜,想娶娇妻还不直接说。
实际上,这段声明不是给网民看的,是他想写在中国艺术史中,供后人立传时用的文献,也是给百年之后的读者看的。
有关范曾的事,这几天比较热。
我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越来越觉得网民中藏着一些不同层次的人。认知狭隘的人有一个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推测别人。
第一种,自己的兴趣还处在动物层次,脑子里最感兴趣的就是男女性事,调侃范曾已经不举了,还玩女人。这种人你和她聊天,十次有八次她能把话题转到男女性事,对“谁出轨了,谁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谁的性能力行不行,谁和谁在鬼混”这类事最感兴趣,简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第二种,只琢磨生存问题。认为这女性是图范曾遗产,范曾如果长寿,她就会像翁帆一样被套牢了。这种只琢磨图钱的思维,也只能看到生存二字,别的事情想不到也理解不了。一个成年人整天只琢磨生存问题,那是低能儿中的沙砾,大脑前额叶不发达,理解不了抽象的东西。
第三种,用世俗道德去理解别人。他们觉得无论任何情况,只要是老夫少妻就是恶的,是不要脸,是耻辱。他们认为不符合世俗道德标准的就是恶的,符合世俗道德标准的就是善的。这类人非蠢即坏。要么自己被洗脑,一生当别人的奴隶而不自知,也没有辨别事实的能力。要么自己心里清楚,但表面装的像个高尚的人,拿着道德武器去绑架别人。这种人最恶,早晚遭报应。
第四种,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虽然嘴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看到和自己观念不同的,就觉得是不对的,就诋毁,鄙夷,嘲讽。这种人,人格没成熟,依然处于婴儿时期的全能自恋状态,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当作评判一切的标准,哪怕活到了七八十岁,也改不了对人说三道四的毛病,俗称巨婴。非常让人厌恶。
第五种,用立场理解事实。心里只琢磨自己要和谁站队,而不是考虑事实。往往听了人们的一面之词,自己不去调查事实,就盲目的成为打手。他们不明白万事皆有因果,任何事情发生都是一个系统,只要有其他不符合自己立场的信息选择不听不看,非常偏执。他们脑子里的思维是:“我只信某某,某某说什么我都信”。而不是“我是否充分了解事实真相,我自己怎么分析判断”。
可悲的是,不注意自我提升的人,以上五种问题都存在,往往五毒俱全。
我们目前的教育非常有问题,哪怕他博士毕业了,如果自己不用脑子,也可能染上以上几种情况。
听过我课程的读者一定对两个词印象深刻:社会学思维和价值中立。
遇到一件社会事件时, 先思考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也就是,先自己把事实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在未探究明白事实真相前,要做到价值中立。也就是暂时放下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念。
暂时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念,不是让你是非不分,而是先充分的了解客观事实,充分了解之后,你最后想做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是你自己的事,和他人无关。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犯的错误是,从一开始就带着自己的价值滤镜去看客观事实,往往会屏蔽掉不符合自己价值系统中的信息,或者把黑的看成白的。
一知半解就着急的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别人,得出结论。
事实看不清楚,还谈什么分析和评价?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摘下过滤镜,在自己幻觉中耗完了一生。
想要客观充分的看到事件真相,起码要做到价值中立的前提下,先了解客观事实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想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事实,也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就是把他放在他所在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长河中去看理解。
你才能有个客观而周全的视角。
艺术作品好不好,大家见仁见智。前文提到的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吴昌硕,黄永玉,范曾。这几个人的画作我都非常喜欢,看的心旷神怡,望尘莫及。
他们各自的人品好不好呢?当时发生的事实真相,只要你不在场,都不可能了解全部细节,也就不能轻易评说。
有过几段感情经历?也用不着我们操心,我们又不嫁给他,管那么多闲心。
假如看见这个人的名字就影响你欣赏艺术作品的心情?
试试找个东西把名字挡住。
单纯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美就好啦。
我很喜欢张大千的泼墨山水,以下是他气势摄人的《碧峰古寺》。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