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芒来小姐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沉沉
孩子爱咬指甲,怎么办?
我的侄儿凡凡,最近一年喜欢上了啃指甲。
上课啃、下课啃、看书啃、睡觉啃……
指甲被啃得短短一茬,参差不齐,有时候还渗着血丝。
我问凡凡:“你指甲啃成这样不疼吗?”
“疼。”凡凡说完,又啃了一下指甲。
一旁的堂姐赶紧呵斥他:“不许啃!手放下来!”
凡凡听话地放下手。
过一会儿,走出凡凡房间后,我回头看了一眼:他又啃上了。
我问堂姐:“我记得他以前不啃指甲呀?”
堂姐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现在都记得第一次发现他啃指甲的场景。
那天他写作业拖沓到凌晨十一点,我吼了他一顿,吼完去给他倒牛奶,回来就发现他在啃指甲。
我让他不要啃,他会放下手,但后来时不时就会啃,我没法全天盯着他,纠正不过来,就那样养成习惯了。
堂姐用“习惯”这个词,来定义凡凡啃指甲的行为。
但其实,人很难对一件让自己难受的事养成习惯。
在我看来,咬指甲没有让凡凡很快乐——
他把自己咬到指尖流血,伤口发炎,有时候疼得掉眼泪。
即使如此,他也情不自禁要啃指甲。
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瘾”。
等我再细细跟堂姐聊时,才发现她的训斥只是一个导火索。
更多的原因,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积累里。
凡凡咬指甲成瘾这一年,堂姐的压力格外大。
一直以来,她对凡凡的学习要求就严格,明年凡凡就要小升初了,如果期末考试能拿到全A,就有望升入重点中学。
这让堂姐的神经高度紧绷,可她越在意,凡凡越不在状态。
凡凡最近一年经常学到深夜,不让他啃指甲,就老要控制自己别去啃伤痕累累的手,因此无法聚精会神投入学习。
不但影响了健康,还影响了注意力。
堂姐每晚辅导作业已经很累了,看到凡凡做小动作,心里更烦。
这让凡凡很是沮丧,也让本就焦虑的堂姐更加焦虑。
频繁的小动作,「退行」的孩子
堂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影响了凡凡。
直到她发现,除了咬指甲这种偏离常规的行为,凡凡还开始——
做作业时,不由自主抖腿,一边抖腿一边啃指甲;
只要堂姐多说了两句,就爱问:“妈妈你生气了吗”?
学习时只要堂姐在旁边,就总是看她,而不是看作业本。
眼看凡凡成绩滑落,堂姐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凡凡支支吾吾半天:“我也不知道,就是心里很着急,一着急就浑身不舒服……
妈妈,明年考完小升初,是不是再也不用考试了?”
听完凡凡的话,堂姐才明白过来:
不止自己焦虑,孩子也很焦虑紧张。
她去求助了心理咨询师朋友:凡凡啃指甲这事是不是跟焦虑紧张有关?
在朋友看来,焦虑带来的刺激伤害,损耗了凡凡的自我力量,让他精神非常虚弱。
内在的“焦虑过载”,使他对一些机械重复的行为“上瘾”。
也就是说——
为了缓解内在痛苦,保护虚弱的精神不崩塌,他才啃指甲。
就像凡凡第一次啃指甲,是因为被堂姐吼了一顿,内心高度恐惧,就用啃指甲来缓解对恐惧的注意力。
发现这种方法确实能缓解难受和痛苦,他就开始频繁啃指甲。
这是一个信号,提醒父母:这个家的焦虑,正传染到孩子身上。
一般来说,三个月左右的宝宝会吃手手,这是“口欲期”寻求自我安慰的方式,标志着孩子在正常发展。
等孩子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咬指甲的行为自然会消失。
几岁乃至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仍然爱咬指甲,就是一种儿童紧张性行为,标志着孩子内在压力超过负荷。
也就是说,孩子出现了退行
为了逃避现实,缩进自己的世界里,退回孱弱无力的小婴儿状态。
孩子吃手指,就是在退回“口欲期”的婴儿状态。
小婴儿大哭大闹时,重复吮吸动作,就能恢复平静;
孩子虽然长大了,但“吮吸能带来平静”的体验,已经扎根到潜意识里。
于是感到焦虑时,会下意识重复吃手指、啃指甲的动作。
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时,这能帮助孩子切断对焦虑的感受,缓解焦虑情绪。
这时候的孩子,很难凭意志力和理性来戒掉小动作。
因为引发退行的焦虑源没有消失,孩子也找不到更好的缓解办法,只有不断做小动作,才能心里好受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咬指甲的根源,是父母传递了太多焦虑给孩子。
孩子被逼狠了、逼急了,才会用各种不恰当的小动作来疏解情绪。
过度焦虑的父母
学者薛鲜苗等人,曾对洛阳市4所小学732名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并在论文《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公布了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45.08%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性行为”,比如坐不住蹭来蹭去、习惯性抽动、吃手指、抖腿擦腿。
其中,咬指甲发生率最高,占29.64%。
而孩子的紧张性行为,往往是因为受到过多、过强的刺激,导致内在压力超限。
但很多父母自己可能都没发现:
生活中太焦虑,超过了承受范围,压力就会无意识转移到孩子身上。
我听一位心理学博士讲过一个案例:
妈妈希望上高二的女儿,能把所有精力花在学习上。
看到女儿做家务、整理房间这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妈妈就心烦意乱;
甚至发展到:
一发现女儿房间堆着脏衣服,就必须自己亲自马上洗掉,绝不占用女儿的时间,不然心里怎么都平静不下来。
博士发现——
这位妈妈操心这些事,是自己生活压力很大,却不往自己身上使劲,而是往孩子身上使劲。
“潜意识中,她对社会的变迁感到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激烈的竞争,但是又没有勇气提高自己,于是暗暗希望女儿能考上名牌大学。”
她的一切操心,都是为了节省孩子时间,看到孩子把全部时间用去学习,她会觉得压力得到缓解。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类比成植物的生长,那么父母就是呵护植物生长的果农。
错误的方式,会变成两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
一种是过早「定势」,要求孩子长成固定的形状,养出固定的性格情操,不允许孩子按照自己心意野蛮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用枝条缠绕藤条、竹竿,借着外力长出形状。
形状稳固了,植物就定势了。
早期的孩童就像植物一样,会自由攀爬到多个地方,表现为一会儿活泼好动,一会儿可能又文静专注。
但父母的期待,会压迫孩子只攀爬一个地方,不能太活泼、太好动、太内向……
被过早“定势”的植物,成长会变得后力不足甚至渐渐枯萎,孩子亦然。
另一种是「去枝」,不允许孩子发展学习无关的爱好,不然,父母就要给它剪掉。
想让植物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果农要把植物的旁枝剪掉,只留主枝。
这对果农来说是好事,可以得到更多利润;但对植物是坏事,因为去枝的植物会长得矮小。
孩子就和植物一样,虽然能结果,考出好成绩,但失去了自己本该长成的形状。
比起长得整整齐齐、硕果累累,孩子更想长得枝繁叶茂、无限宽广。
「定势」+「去枝」,根源是父母无力化解焦虑,传递给孩子。
成年人都处理不了的焦虑,小孩尚未发育成熟的身心,就更加难以消化了。
父母们,有劲请先往自己身上使
亲子关系里,孩子偏离常规的身体信号,其实缓解焦虑的无奈之举。
很多父母发现后,会采取一些错误的做法。
比如:阻止孩子做小动作;见一次唠叨一次;强迫孩子矫正改变……
结果,小动作没有戒掉,孩子的焦虑还变本加厉了。
我还记得自己7岁时,从奶奶家搬到妈妈家,养成了咬下唇的习惯,咬到下唇死皮层层、发炎流血。
妈妈试过很多方法:劝阻、警告、打手心、给下唇涂万精油……
结果都没有用,只让我越发觉得“妈妈好凶”。
后来妈妈回忆时告诉我,那一年她离婚不久,周围很多闲言碎语,给她带来很大压力。
偏偏我老做小动作,火上浇油,让她非常头疼。
她并没有意识到,那时我刚搬离熟悉的奶奶家,来到新环境,心里有很多不安需要照顾。
但不久后,她工作有了点小成绩,加了薪。
我们经常一起看电视剧,她的注意力得到分散,不再老念叨我;
还可以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我心里的不安慢慢少了。
我记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不再咬下唇,只记得那是一个缓慢的减量过程。
关于促成改变的细节,我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开始往自己身上使劲,变得经常笑了。
那段时间她工作很主动,回到家话也很少,总是在读报纸、看材料。
但经常一看到我,她就会笑,这让一直察害怕她生气、总是观察她脸色的我,松了一大口气。
心里的胆子卸下来,我就不那么爱咬嘴唇了。
但这个小动作留下了影子:
虽然我早就戒掉它了,但心烦意乱时,还是忍不住用手捏下唇。
不过,我长大了,能承受更多焦虑,这个小动作不会像当年一样,给我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堂姐听,问堂姐:“你这么焦虑,真的是因为操心孩子成绩吗?有没有别的原因?”
堂姐想了很久,也想到一件让自己很焦虑的事:
有一次公司开会,一位毕业不久的新同事工作能力出色,被领导点名夸奖。
堂姐努力5年才得到的升职加薪,她工作1年就得到了。
有时,看到孩子班上哪个同学后来居上、哪个同学进步很大,她都会想到这件事。
“你说,我是不是在懊恼自己不争气,被别人比下去,所以见不得孩子走我的老路?”
堂姐这样问,很快她就自己思考出了答案:
“以后焦虑的时候,我真得问问自己:我到底在焦虑什么?
很多焦虑其实都是借题发挥,跟孩子根本没关系,是我自己要处理的人生议题,是时候让自己好好开心一下了。”
其实,看到孩子身体信号背后的焦虑,就意味着父母该卸下心理负担了。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下一步,就是转变思维。
放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父母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只是表象。
父母自身的焦虑,才是藏在表象之下的病因。
因此,父母不妨多取悦自己、放松身心,家里的气氛不再充满张力,孩子也会重新拥有面对现实、勇敢成长的力量。
写在最后
孩子的身体信号是在提醒父母:该给自己放个“长假”了。
调整虚弱的状态,收拾浮躁的内心,处理焦虑的情绪。
对父母来说,这是一次成长机会;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成长机会——
从内外焦虑的碰撞调和、耳濡目染的观察学习中,学会妥善处理焦虑。
小动作是在试错,当孩子掌握了正确的焦虑缓解方式,自然会告别“上瘾”,做一些真正对自己好的事。
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
🌟今晚8点李仑直播🌟
直播无回放
马上点击⬇️【预约】按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