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个新闻挺有意思的,说北邮那边有个研究生导师被15名学生联名举报了,说这个老师的师德不当。
平时情绪不稳定辱骂学生,随意威胁不给学生毕业,克扣学生的实习工资也就算了。
而且还经常强迫学生做科研以外的事情,比如说安排学生帮自己干家务活,排队买食堂限购的包子,甚至替其女儿在竞赛中作弊。
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之后,学校这边的反应非常快,处理结果也在很短时间内就出来了。

不但取消了这位老师的研究生导师资格,还停止了这位老师的教学相关工作。
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行政处分,由副教授七级降为讲师十级,后面将按程序对其进行党纪处分。
01
我去看了这份长达23页的举报材料,发现中间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
那就是今年春节期间,这位老师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女儿参与创新比赛调研方向、制作材料、撰写报告、每日汇报。
这项创新比赛,就是已经举办了24届的北京金鹏科技论坛,参与者是全北京的中小学生。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这研究生搞小学生的比赛还不是轻而易举?那你可真的错了。
这个比赛先是在区里比,之后才到市里比。这位老师手下两个研究生搞出来的项目,海淀区的比赛里面就败北了。
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了,为啥研究生会搞不定中学的比赛,而且是北邮这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
我也觉得奇怪然后就去找了下相关资料,看了看过往那些中学生获奖的项目汗都出来了。
咱好歹也算是国内还不错的学校理工科背景出身,然后直呼好家伙好多项目连题目都根本看不懂。
看看这些题目,感觉哪能怪这些研究生们,还得怪这位老师实在是太轻敌了。
她以为这场竞赛是自己的研究生和中小学生竞争,没想到上场竞技的都是世家,还有背后的家长大比拼。
虽然这些研究生自己是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里学习干活的,但是和学术世家打代理人战争,他们显然是没这个能力的。
02
其实别说中学了,就连海淀区小学组获奖的项目,可能大多数人也都是连题目都看不懂。
比如有网友因为好奇,去查了之前金鹏科技论坛小学组海淀区的获奖名单,结果令人大为震撼。
基于stm32的NFC装置
说实在的,我自己也是还不错的学校理工科出身。虽然这串字符我单个拆分看的明白,但合在一起我真不认识。
因为自己确实是不懂,所以也就只好看看别人关于这类项目的一些科普。
网友查到这个课题曾经在2019年的论文里出现过,作者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五位研究员。
但可能让你想不到的事,在海淀赛区靠这个项目得奖的,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
为啥北京这样一个市级的科技创新比赛,我们会看到这么多神仙在里面打架呢。

原因很简单,2006年的时候,北京中考的招生规则改了,增加了关于科技特长生的部分。

只要获得过这个科技论坛一二等奖和前六名的学生,可以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后面考高中时候非常有用。

也就是因为这个变化,我们才在这个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论坛上,看到各路学术世家和科研领域的神仙们在打架。
北京的情况也并不是特例,上海这边搞得科技创新大赛,好多小学生获奖项目依然看不懂。
这里不得不感叹,我们的小学生现在确实厉害了。十来岁就已经站在科学前沿,可以研究各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了。

03
为啥一个中小学生的科学竞赛,最终变成了一个背后父母资源和实力的比拼,变成了孩子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呢。
因为本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是彼此之间资源的竞争,不光是自己手里的资源,也是背后的家庭资源。
要知道在人类社会里面,大多数相对比较稀缺的资源,基本都是可以被公允定价和交易的。
本质上这些东西在各个国家都差不多,都是在社会上大家认可,可以拿来互换的东西。
这些资源包括且不限于智慧、美貌、关系、金钱的东西,在社会上一直都是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媒介,也是彼此之间建立关系网的基础。
当然这些资源可以是自己积累的,也可以是你们家三代人积累的,这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我们甚至可以说,父母的资源本来就是孩子的资源。这个事情不光存在于我们国家,而且存在于世界的每个国家和角落。
不然你怎么会看到美国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各种所谓的世家呢。

因为父母的资源本身就是孩子资源的一部分,而且这个资源和智商还有天赋不一样,是属于那种可以继承和遗传的东西。
就像文章开头故事里讲的:你是个学术大拿发现孩子参加竞赛拿奖,可以帮助他上个好高中有个相对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你自己作为父母,又正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获奖有十足的把握,这时候你会大公无私不在背后帮一把么。
而且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理解的是:多数人随着自己年纪渐长欲望减退,会发现自己奋斗了一生之后那些财富和资源积累,也是需要有人继续传承的。
既然是传承就需要接班人,你需要在他不够成熟和强大的时候,用自己积累的资源给他铺路不是很正常嘛。

正因为有这种心态你会发现:很多人随着年纪增长,很大部分的努力和积累,其实都变成是为了后代。
这是刻在多数人基因里的东西,所以生活里也没有哪个父母,说我能帮到我自己的孩子,但是最终大公无私肯定不帮的。
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遇到问题肯定是要出手的。没能力的话,其实相帮忙也没办法。
当然我们不是说这个事情对,但这个情况确实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
说起来很好笑的是:之前不知道为啥,国内曾经流行过一个现在回头看觉得特别蠢萌的段子,而且很多人至今还都相信。
说什么美国人把孩子养到18岁就赶出家门不管了,为了让孩子们能独立基本成年以后也不怎么给钱支持。
前段时间我妈一直在看个短视频博主,主人公是一个远嫁美国的陕西姑娘。
女主今年35岁,她老公今年40岁,两个在中国相识相恋后定居美国,结婚十年,在美国生活十年,目前有一儿一女。
都说美国人特别强调孩子独立,但是两夫妻在美国的第一套房子是男方父母全款买的,而且男方父母提前准备好了孙辈的教育基金。
这个博主说其实美国父母和中国是一样的,只要有能力都会全力托举儿女,并不是那种孩子过了18岁就赶出家门一分钱不给的状态。
我妈当时还感叹呢,说不是以前媒体杂志上都说美国人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过了18岁就不给钱了嘛,怎么剧本和她以前看得不一样了。
04
有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里面可能不一样的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罗马。
这两类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背后家族积累的那些资源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多数人苦读二十年,终其一生拼搏所换来的一切,很多时候都不过是别人的起点而已。
其实从文章开头的一个科技竞赛,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也可以看出不同家庭背后之间的资源,差距到底有多大。
区区一个中小学科技竞赛的小学组,就能搞出中科院成都所五位研究员的阵仗,这背后不是神仙打架又是什么。
有时候想想人生很像一个竞技场,从出生开始可能比拼的就不光是自己的天赋和智商,还有背后家族积累的关系、财富和条件资源。

虽然智商和天赋这玩意并不那么好遗传,父母很聪明孩子考不上高中的比例也不算少。
但是从一个人漫长的人生路来看,那些没办法遗传的那些东西只占据了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家庭三代的资源。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知道搞科研是需要智商水平在线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这条路的。
不过虽然智商不能稳定遗传,但是资源和财富是可以传承的。而且每个人从读书开始,比拼的也不并止是智商。
比如你是个学术大拿,你孩子没有遗传你的高智商,只能考上一个普通专科学校,当然这里没有说专科不好的意思。

之后规划孩子的升学路径,对你来说也不算难事。孩子可以先读完专科再升本,之后再想办法去考研究生。

如果没有什么导师愿意收,那么这时候父母可以出面打个招呼,基本上也就妥了。
原因是你父母手上有相应的资源,他们可以拿这个资源和别人互换,给你的成长铺路。
换个其他领域道理也一样,孩子的父母是业界大拿,别人帮助了他的孩子,他也能给这个人相应的回报,那人家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大家在资源互换之中,慢慢就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和友谊,成为那个互相帮助小圈子里的一员。
05
其实只要有一定生活的经验,应该都知道现实社会里存在着各种小圈子,这些小圈子里的人相互提携,互相帮助。

很多优质资源会在圈子内部消化,圈子内部成员也会通过血缘、师生或者联姻强化这种关系。
很多人都看过人民的名义,这个片子曾经在央视放过,也经历过媒体上热烈的讨论。
用这部片子举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
我们知道《人民的名义》里的故事发生在汉东市,故事的主线人物围绕着“汉大帮”和“秘书帮”两个群体。
主人公之一的高育良是汉大政法系的教授,后来转行成为政界大佬,也成为了汉大帮的核心。

整个汉大帮就是以高育良为核心,通过汉大政法系的师生和同学关系链接起来的一个组织。
组织里面的骨干基本都是高育良的学生,遍布汉东的每一个角落,这里面很典型的就是高育良的学生祁同伟。
尽管祁同伟出身不太好,但他娶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大学教导员梁璐。而他老婆的爹是汉东政法委书记,也是汉大帮的第一个大佬。
在这俩人“恰好”结婚之后,祁同伟的老丈人提拔了高育良,成为汉大帮第二任大佬。
在高育良起飞之后又不断给祁同伟赋能提拔,很快祁同伟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
如果没有更有背景的沙瑞金出现,基本上祁同伟就是汉大帮的第三任大佬了。
这中间关系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基本就是汉大帮圈子里互相提携,没外人啥事情。

就像以前学校里不是有个词叫做学术近亲繁殖,说的是大学里那些有资源的人互相提携。
还有毛主席说“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事情。
当然后面故事因为侯亮平的出现发生了逆转,剧中的侯亮平是一个一身正气的人,背后还有个牛逼的岳父。

侯亮平刚出场时候,因为他本身是汉大政法系毕业,也是高育良的学生,还是祁同伟的同学。
所以他们看到侯亮平从上面下来调查很高兴,因为按照正常的事情发展走向,后面的情况都是可以预料的。
但一身正气的侯亮平把自己的老师和同学都办了,根本都不留任何情面的那种。

不过电视里面这么演,显然是为了惩恶扬善的正能量。但如果现实不是这么发展呢,想想是不是要出一身冷汗。
因为这些手里掌握大量资源的人,如果抱团成为一个小圈子,后续很多事情的发展就会变得不受控制。
你如果说在汉东这边,不加入到这个小圈子里面的话,不管是升迁还是任用根本就没你啥事,小圈子的壁垒就把你拦出去了。
06
有时候想想人类社会出现几千年以来,有些壁垒和关系是显性的,有些壁垒和圈子是隐性的。
不过不管显性还是隐性,看得见还是看不见,但是这个壁垒一直都是存在的。
说起来这种事情现在在发达国家,其实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社会经历了一两百年的发展,很多圈层和壁垒已经固化。
这就是为啥你到了美国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常常会看到那种祖孙三代都是国会议员或者是政治家。

比如说有一位曾担任美国康涅狄格州参议员的美国政治家,叫做普雷斯科特·布什。这哥们是布什家族里面,一个挺有名的成员。
因为这个人在1972年就已经去世了,可能很多人都对他本人并不是那么熟。
但他儿子美国总统老布什,很多人应该很熟了。他孙子也就是911之后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小布什总统,这个人大家应该更熟。

前两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是打死了嘛,他同样也是出生在一个很典型的政治世家。
安倍的爷爷当年是日本老一代国会议员,外公是20世纪中期的日本首相岸信介。
岸信介这个人比较出名的,是在日本当年侵华的时候,在伪满洲国是专门搞经济的。
二战以后带动日本经济腾飞的1940年体制,就是他模仿伪满洲国那套搞出来的。
到了安倍父亲这一代稍微差点,他的父亲是安倍晋太郎,生前做过首相中曾根康弘内阁的外相。
可以看出不管是布什还是安倍家族,两家其实都是政治世家。要知道在美国日本这样的世家,可以说比比皆是。
之所以在这些发达国家会出现几代政治家,几代农场主或者是几代做寿司店的人,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增量越来越少了。

古人常说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也是因为古代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本质上是个存量社会。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量时代,自然是机会层出不穷有无数可能性在的。
但是到了经济增速慢下来的稳态社会,家族的传承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除了天赋秉异的那些人,大多数人的智商本身差异不大,也就决定了他们在存量环境下突围很难。
所以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背后会有什么样的资源支持,很大决定了你以后要走的路。

你出生在政治世家,大概率后面是要走政治这条路。家里是做小生意的,大概率你也会去做小生意。
以前我们说《未来传承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因为看到在高速发展阶段过去以后,稳态社会到底是什么样。
基本上是父母一辈干啥,在哪个领域比较有资源积累,孩子也会再这个领域继续耕耘,基本上怎么蹦跶也蹦不出这个圈去。
过去经济高速发展年代里,那种因为机会层出不穷导致的跨领域成功,在未来除了少数新兴领域之外,会变得越来越少见。
07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又要讲什么阶层固化了。
但其实如果你回顾人类社会几千年历史的话,会发现经济增速慢下来以后的稳态社会固化是常态。
除了少数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机会特别多的历史阶段,大多数普通人很容易快速上升的情况反而是非常态。

很多人只是因为习惯了过去二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各行各业的增量和机会,才会有所谓固化的感觉。
如果你去回看过去几千年工业革命之前农业社会的固化程度,其实远比现在严重的多。
以前出人头地靠科举,在一个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脱产读书的成本非常高,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的起的。
科举时代想去读书,基本和现代社会去那些一年五六十万的高端国际学校成本差不多。
所以想去读书靠科举,你至少是要在一个地主家庭出身,家里才有财力支撑你脱产读书。
如果你出身在一个佃农家庭,就别想着什么科举了,好好干活填饱肚子才是正事,基本这辈子就是牛马了。

如果出生在宋朝以前还可以去边疆打仗拿个功名,就像电影《长安三万里》那个高适,到了宋朝以后这条路也基本上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穷人想要逆袭,尤其是通过科举读书逆袭,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你家没那个条件,能读书的至少都是家里有积累,能养着你不干活安心读书的家庭。
因为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没有提升,是没办法提升增量的。而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产出就那么多,家里根本没办法养个读书的闲人。
也就是因为整个农业社会都是存量,主要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富人有钱就买地。
买了地做地主供孩子去读书参加科举,形成一个权力和土地的闭环,最后在剧烈的贫富分化中王朝重新再洗牌。
至于为啥古代有钱就买地也很简单,农业社会没啥技术进步,能投资的除了土地就是权力。
不过这里很有意思的是:以前有很多人会觉得,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会重新洗牌,这时候可能穷人就会有逆袭的机会了
其实中国古代哪怕是改朝换代,对固化程度的改变也不会太大,对多数穷人的境遇改变也不大。
因为新王朝也得笼络旧权贵来巩固统治,所以即使旧王朝完蛋了,新王朝的统治阶层里面很大部分还是之前的那帮人。
远的不说了,近一点的清朝打江山很大部分靠的是明朝的军事权贵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
打下江山以后也都给他们封了藩王,给他们很大的自治权。后面是看他们坐大威胁到统治了,才出手干掉他们的。
大清朝完蛋以后,后面民国率先上台的袁世凯,其实就是以前清朝搞洋务运动小站练兵以后,那些力量最强的军事权贵头子。

国内是这样,国外也是类似的情况。前面我们提到的美国日本那些政治家族,这里就不说了。
其实现在哪怕是美国那边很多小城市的生意,也是被当地的几大家族经营和垄断的,当地政商两届也都是那几家人排排坐。

好笑的是很多人以为美国不搞人际关系,当地的政商关系并不复杂,推荐你看看《黄石》和《亿万》感受下。
这两部剧能让你非常真实的感受到美国小地方的家族势力,还有美国人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信看完查完能颠覆很多人对美国既有的一些观念,也可以理解为啥在美国上好大学那个推荐信的权重很大。
之后如果还有兴趣,也可以查资料了解下,为啥美国是铁打的国会议员和流水的总统。
其实在美国只要稍微上层一点的社会,基本上就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互相欠人情你来我往的帮忙,也是特别常见的事情。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大家虽然种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但从人性的角度是相通的。

尾声:

讲了这么多想说啥呢,如果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圈子。
这个事情已经伴随了人类社会几千年,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存在下去。
只是随着社会和观念的进步,可能会变得更加文明和隐秘,不会像以前一样赤裸裸。
站在个人的角度看,有机会还是要往人口和产业都在流入的大城市,那边的增量和机会都会更多。
以前有句话叫做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其实说的一点没错。
那些家庭背景一般的年轻人,只有去大地方才能争得到别人看不上的蛋糕屑。
大城市里的资源多,人口和产业集中过程中总会有点外溢,能沾上一点就够了
而这种情况再小地方基本不会发生,因为存量资源就那么点基本是没啥机会的,用周公子的话说就是我怕你会读书么。
说到底年轻人奋斗和改善生活,从底层逻辑上就是要去寻找那些增量更多的城市和领域,不要存量博弈里面厮杀。
因为存量竞争的厮杀里,你是不可能卷赢那些已经取得优势和建立好壁垒的老玩家的。
所有对于新手小白的机会,基本都在有增量的新兴领域。比如十多年前的电商,前几年的数字货币。
城市的选择也是一样的道理,家庭没有积累的年轻人在存量博弈的小城市是很难找到机会的,因为整体资源就那么点。
但是在人口和产业不断流入的大城市,潜在的经济增量和细分领域机会是不断产生的。
即使这地方蛋糕被切去很大一块之后,剩下的部分依然还能让其他人吃个饱。
本质上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是寻找增量,因为有增量的地方才能赚到钱,从个人的角度讲又何尝不是这样。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