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多月获得新势力销量榜首的问界,正在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4月15日,问界新M7 新增版本在新一批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公开了申报信息。与此同时,问界新M7也发布了限时优惠权益,为用户进一步提供了更高的智价比。
叠加未来新增版本车型的加入,将大大增强问界新M7车型以及问界品牌的竞争力,并延续问界品牌在细分市场的统治力。
一定程度上,问界新M7已经成为中国车市的一款现象级产品。该车一经推出,销量持续“爆表”。在过去的3个月中,问界品牌和问界新M7分别获得了新势力汽车品牌以及新势力车企车型第一季度的销量冠军。
问界新M7的畅销开启了问界品牌的强势周期,紧随问界新M7之后,成交均价超过55万元的问界M9车型也同样爆火。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问界M9累计大定超过7万辆,月交付量将有望突破2.5万辆,该车3月交付量已超过5000辆,此前从未有中国车企在这一售价区间实现接近的成绩。
华为赋能之下,问界品牌的强势周期仍在一路向上。
改变车市规则的问界新M7
“问界新M7是一款改变中国车市规则的产品。”多位业内人士在谈到问界时这样告诉记者。
燃油汽车时代,产品上市前会有长时间的预热蓄力,在这一过程之后无法短时间内获得用户的认可,那么这款产品畅销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低。通常来说,一款车上市1年之内如果不能成功,基本上这款车就废掉了,很少能够起死回生。
但华为的持续赋能,让问界新M7逆天改命,也颠覆了过往的车市规则。
2023年,问界新M7上市,华为的市场威慑力卷土重来。该车出现上市即爆火的盛况,交车周期一度长达数个月。在2023年年初中国新能源车市开启价格战之后,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鲜有车型能够复制此前一车难求的市场表现,而问界新M7无疑重新点燃了25万元及以上市场,用户对于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从2023年的第二次上市开始,问界新M7和问界品牌便开启了一路狂飙的模式。从9月开始,AITO问界的销量开始直线上涨,到10月销量过万辆,12月销量破2万辆,2024年1月破3万辆大关。
自今年1月起,AITO问界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越理想汽车,成为新造车企业的“新王”。今年一季度,AITO问界累计销售新车8.58万辆,同比增长超600%,在所有新造车企业中同比增速最快。
业内人士认为,问界新M7的爆火,离不开华为对于问界品牌的强势赋能。燃油汽车时代,传统车厂车型特别多,即便某几款产品无法实现爆火,企业还能有其他牌可以打,以保证企业整体的销量规模和利润表现;而华为则另辟蹊径,通过强大的技术储备制造新的产品优势,重塑产品的竞争力,尤其是与智能相关的竞争力。
而智能已经成为中国用户购车时最为关注的一大产品点。
超越用户需求的智能体验
在燃油车时代,汽车主要被视为一种出行工具,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消费者往往只能选择有限的车型和配置,对车辆的性能、配置等方面的了解有限。在这个时代,消费者在购车和使用过程中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但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产品的快速迭代,改变了这种固有的情况,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产品迭代速度大幅加快,同时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前提之下,一年甚至半年时间里,同一款产品也能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问界M7能够“翻红”,一方面是改款之后售价更加合理,但更加重要的因素是,其背靠华为所搭载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正好迎合了用户需求的改变,使得产品竞争力出现了大幅跃升;而燃油汽车时代,受到固有平台和架构的影响,改型产品的小修小补,很难实现类似的作用。
这背后,需要强大的智能化技术以及对用户需求深刻的理解。
例如问界新M7搭载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近日开始陆续进行高阶包OTA版本的升级,升级后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城区NCA高阶智能驾驶,为用户带来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的智驾体验。此外,鸿蒙智能座舱超级桌面带来了更多手机应用,手机“碰一碰”可实现接续追剧、游戏等应用流转,手机航拍也能流转到座舱屏幕。
问界新M7在智能安全领域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搭载全球首创全向防碰撞系统,在专业汽车媒体的AEB主动安全评测中多次斩获冠军,彰显出色的安全表现。通过将主动安全升级至智能安全,问界新M7彰显对安全性的极致关注,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更确立了其作为一款可信赖的安全座驾的地位。
除了智能外,华为还专注于对产品品质、质感的提升。基于华为多年在ICT领域的深耕以及对于用户的深度了解,新M7不仅仅在智能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还拥有更强的车身、底盘和性能,更新的空间设计和布局,多项升级直切用户痛点。
相关数据统计,AITO问界系列的车主净推荐值(NPS)超80%,NPS值遥遥领先的背后,正是华为基于技术实力,以及对品质、安全和服务的坚定承诺,也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颠覆行业格局的华为硬核科技
“中国要想造好汽车离不开华为公司,中国汽车想要从汽车大国变成世界强国,需要华为鸿蒙系统的加持赋能。”国内一家车企的掌门人这样说道。
在智能化的权重日益增加的当下,软件能力、智能化水平等已经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车企需要大幅增强的基础技术能力。
在智能化的浪潮之下,车市格局迎来了重塑的风口。目前的汽车市场,单纯堆砌机械性能和配置,又或者以高配低价追求性价比,已经很难复现燃油汽车时代的成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乃至软件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关注。
作为一家在ICT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巨头,尽管华为一直强调自己“不造车”,但其强大的技术积累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引领革新的力量,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过去以机械开发为主的汽车企业相比,在ICT的长久布局帮助华为在软件、智能等多个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和车企之间的“互补属性”是华为能够帮助车企造好车的重要基础之一。
华为将自身在ICT领域的技术优势“迁移”到智能汽车的核心软件和硬件系统中,这种技术转移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将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整车控制方面的技术专长与汽车合作伙伴的需求相结合,打造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持续的耕耘之后,华为已经开始在汽车业务上逐步进入了收获期。
从市场上来看,得益于华为在技术上的积淀以及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在部分用户心中,华为鸿蒙智行一定程度已经和优秀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挂上了钩。除了问界畅销之外,鸿蒙智行智界S7在上市后也获得了极佳的订单表现;此外,业界和用户还在殷切期待华为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以及华为江淮合作的产品。
从华为自身的业务来看,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表示,今年前3个月,华为智选车业务已经扭亏为盈了。面对大部分新势力车企的盈亏现状,华为智选车后发制人,率先实现商业闭环。
华为模式的爆火,也向内卷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展示了一种抵抗无效内卷的路径和方式:拥有自主可控的硬核科技才能拥有销量护城河,才有定价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