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不能到发达国家,那就到浙江去”,最近这篇帖子火了。
此言非虚。
2021年、2022年浙江常住人口增量稳住全国第一,2023年净流入50万人,大概率也是全国第一
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浙江未来将会继续加大力度抢人
浙江是一个典范,代表着非一线的发达地区,没有北上深的高房价压力高竞争要求,但却因为普遍的富足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而成为高性价比地区。
同样的,苏南地区,以及佛山、珠海、中山珠三角地区也大致具备这样的特征。
具体到浙江,至少有3个选择的理由:
1、浙江落户条件宽松,杭州宁波温州都是如此。
2、浙江经济发达,且南北发展均衡,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北京和上海。A股上市企业企业700余家。
3、优良的政务服务,包容的营商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没有短板,都是优势。
但是这里,我再说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重大理由,那就是“汇率”
有人会说,浙江这样的东部省份不是和河南湖北云贵川陕一个汇率吗?这有什么区别? 
没错,正是因为同一个汇率,一些中西部的人,更应该过去
为了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先看下欧元区的状况:
1、德国是工业强国,出口强劲,贸易顺差极大,近20年来,统一的欧元,避免了德国汇率升值,让德国享受了低汇率的优势
2、欧洲的边缘国家则因为高估的汇率,工业受阻,只能错位竞争,爱尔兰主打免税希腊主打旅游,他们的传统工业很难发展起来。
反之,你如果把中国类比成欧盟,也是一样的情况:
1、东部省份经济发达,但依然可以享受到全国统一的7.2比1的汇率,非常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2、中西部省份经济偏弱,也是同样是7.2比1的汇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就被大大削弱了。
假设,我说假设,7.2是市场公允汇率,那么很显然,东部汇率被低估,中西部汇率被高估。
也许,浙江、苏南地区的合理汇率是1:5,湖南湖北的合理汇率是1:9。(备注:这里的数字是用来定性,而不是定量
汇率带来的全要素成本优势,能达到10%,甚至20%以上,远比员工工资、交通成本、税收优惠等来的明显。
而我们作为制造业大国,汇率低估显然能给实际上如欧洲大国一般庞大的经济发达省份带来更多的优势。
实际上现在国内经济形成了一个循环
中西部给东部提供资源要素、人力要素以及一起拉低了汇率,而东部回馈给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
而对于中西部群体,这里就有了一个超级大BUG
高估汇率的产业弱势后果,是要普遍承担;而财政转移的甜头,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
也就是说,假如你在中西部,是吃财政预算饭的,那么在中西部的汇率劣势就能抹平,甚至还能有一些溢价。
反之,你是中西部体制外的群体,财政转移也与你关系不大。那么,你把长三角、珠三角等省份当成落户、定居、工作的目标地,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
对体制外的群体而言,这是现在这个时代结构下,仍存在的为数不多靠断舍离就能获取的红利差,特别是在未来东部大省越来越被集中资源扶持中西部省份被限制基建项目和债务的大趋势下。
这才是背后的一个经济学逻辑。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 END —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