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很震惊,没想到南京的房价跌幅,在全国省会中排名第1
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全部低于1年前
省会城市中,南京、武汉、广州,跌幅位居前3。
其中南京8.7%的跌幅,夺得省会城市跌幅榜冠军。
确实,南京楼市跌麻了。
但8.7%的数字,远不能真实反映南京楼市下跌的程度。
我一个朋友,南京六合人
2021年,头脑发热,400多万在浦口弄了一套。
记得很清楚,他当时还拉着我,在地图上反复看他买房子的位置。
说这是某某新区,还有某某学区台积电入驻等等。
总之,最后他得出结论:
浦口就是南京的浦东,江北新区就是南京的陆家嘴。
没办法,南京楼市当时确实火热,新盘开盘,都是上万人去摇号,中签率仅个位数。
大家一致预期:买到就是赚到
我这朋友运气还算好,因为是限价,成交价格不高,至今亏损大概在80万。
而2021年追着热度,买了浦口二手房的人,亏损就很离谱了。
板块从高点下跌40%的二手房不在少数,一套房亏掉个150万也不太意外,等于首付亏完还不够。
同样是南京,昨天一位出圈的大妈,买了南京江宁伟星的房子,在售楼处失声痛哭:
“几个月,就跌掉了100多万”
早买一年房,多打十年工”成了现实。
楼市曾经快速创造财富,但楼市消灭起中产的财富来,也是毫不含糊
这样类似的故事,这几年也发生在其他一二线城市。
但我不想这么快延伸出去,还想继续深挖一下南京的这个跌幅第一,发现了几点可能的原因(除了大趋势以外的原因):
1、最主要的是南京房价偏高
毋庸置疑,南京的房价总体偏高,特别是在2018年之后,被炒房群体拿来对标杭州,房价一路开挂。
而我们知道,杭州历史上是炒房极其严重的城市,2010年均价就达到了25000元/㎡,位居全国第1,超过当时北京、上海的均价。
投资客南京对标上了杭州,房价想不上涨都难,当然,投资客最终也为自己的自信买单了。
2、南京的潜在供应量太大
表面上看,南京的土地供应计划还算节制,但一级新城开发量巨大,江宁、溧水、浦口、六合的新城遍地开花,潜在土地供应量过于充沛
这还没完,南京的潜在客户特别容易流失,镇江的句容、马鞍山、滁州的汊河、乌衣,都能吸收南京宝贵的潜在购买力。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很少有城市能这么大方的丢掉如此多潜在购买力,在杭州工作的人买临安、富阳都嫌远,更不可能轻易流失到诸暨、德清
某种意思上,句容北部滁州汊河、乌衣的供应量,也可以算作南京的供应量。
3、南京缺少能批量造富的民营企业
作为江苏省会,大家对南京要求自然更高,在高标准审视下,南京确实缺少能批量造福的民营企业。
苏宁、雨润、三胞,这几家南京的龙头民营企业,命运都颇为坎坷,虽然继续为南京贡献产值,但很难批量造富。比如杭州的阿里、成都的天美。
当然我也观察到,南京的软件外包,石化产业都不错,但依然缺少面向终端的高利润企业。
4、南京在省内会受到直接竞争,比如常州、扬州、泰州、南通等地的省内跃迁客户,南京面临着来自苏州的激烈竞争,这里就不展开了(容易打起来)。
这是南京楼市的4大不利因素,却集中反映了,当下楼市下跌趋势中,各参与方的动作和心态。
对于购房者而言:看租售比,房价收入比,房价还是普遍偏高
对地方政府而言:现在正在跨市跨省抢人,但潜在的卖地冲动依然很强。
对民营企业而言:卖地赚快钱的时代过去,民营企业终于被地方政府挂念起来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不仅是南京,也是全国楼市下跌趋势下的百生相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 END —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