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这次我总结了我认为本周八个最重要的趋势信号,并给出解读。
Part1
两会后首站,高层领导和中部六省份一把手齐聚湖南开会
本次会议时隔五年再谈中部崛起,是在地区领域上去挖掘经济的存量增长点。
高层并非第一次使用此类“存量挖掘”的思路:
  1. 推动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从工业、消费领域挖掘存量增长;
  2. 推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是从市政、民生基建领域进行存量投资;
  3.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在城市化率接近天花板后继续在县乡挖掘流动人口存量。
此次中部会议则是在各地发展势头普遍减速的情况下去推动中部成为经济增速的支柱。
因此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赣皖湘晋鄂豫六省就两个任务:一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趁势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二是为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做好诸如能源、粮食和产业配套的保障。
Part2
地方国资改革重磅新规出台。
财政部、人社部和国资委三部门联合印发《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
①地方国资财权上缴,地方层面将不低于上年底累计现金收益的50%,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会进行投资运营。
②大幅放开投资限制,全国社保基金可将上缴资金的不超过40%投资于资本市场。
此举一石三鸟:
  1. 削弱地方财权,抑制地方过度基建、无效投资等经济冲动
  2. 充实社保基金,抵御即将到来的社保缺口,未雨绸缪。
  3. 长期资金入市,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促进投融资平衡。
但也需要指出,早在2017年中央就发文要求地方将10%的国资股权及现金收益上缴全国社保,但是地方政府却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等形式规避新规,豁免上缴义务,将财权留在地方。因此本次能否顺利实施,还需观察后续改革堵漏情况。
Part3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再度加速。
根据国家医保局通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从第一批5个城市试点推广到浙江、内蒙、四川三个省进行全省试点。
近年来随着集采制推进、取消药房托管、医药分离等政策的推进,医院、医疗工作者群体的收入不断下滑,伴随而来的是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腐败问题严重等问题。
因此政策从提高“人力”价值上着手,放开医疗服务价格上限,进行调节性的市场化浮动,以提高医院和医生群体的”技术性“和”知识性“回报
从第一轮改革的披露情况来看,不仅医院、医生收入有所提高,居民总体负担也呈下降态势。
因此现在推广到第二轮三省区域内的全省试点,本轮顺利的话料将很快进行全国推广。
Part4
3月中旬以来,轮胎企业纷纷发出涨价函进行产品提价,提价幅度在5%-10%不等。
因为产业链上游方面,天然橡胶和炭黑等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部分产品价格创出近7年新高,巨大的成本压力迫使轮胎企业转嫁成本给下游车企。
而下游的汽车市场则同时面临着需求疲软、降价竞争加剧和成本抬升的三重大山,2024年将会是车企的渡劫之年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供给侧改革解决了以上游为主的企业积压库存,但却没有办法有效去化中下游库存和产能问题,导致产业链利润在不断向上聚集。
Part5
各地掀起新一轮豪宅涨价潮
新希望地产旗下豪宅项目集体宣布涨价,春节以后,多家地产商下辖的上海、成都、武汉在内的一、二线城市豪宅项目频频涨价
背后的政策导向是主要推手,在本月刚发布的两会报告中提出要“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改善型需求住房”,被广泛认为是要对豪宅限制进行松绑,释放高端人群购买力;并且随着“一城一策”推进,各地自由调控逐步放开,不少开发商对豪宅交易市场持乐观积极态度,并开始提前涨价。
虽然目前“7090"和”限墅令“等豪宅限制政策还未彻底取消,但各地的放开也料只是时间问题
Part6
美联储在本周的FOMC会议上意外性地维持“本年度三次降息”的政策表述,引发全球市场狂欢;
同在本周,日本央行结束了维持长达17年的YCC货币政策,并开启加息周期。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同步转向,标志着避险型传统金融资产的消退,以日元为首的传统避险货币重新定价,而替代而来的是黄金和比特币成为新型避险工具,黄金突破2200美金,而比特币站上7万美元大关。
后现代货币主义的时代,货币锚定物体系、价值体系和避险体系将会面临重构
Part7
万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近期万科因非标债务到期无法偿还而备受各方关注,先是银保监会出面调解险资对万科的展期,后是高层站台让12家股份制、国有大行给万科融资800亿
这件事反映出来一个比较糟糕的信号,中农工建等12家银行随便一家都能轻松拿出800亿,而现在却要让12家银行共同来凑,一方面说明万科的问题已经极其严重,各银行都不想接这个烂摊子;另一方面也是说明房企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连“三好学生”都难以独善其身
所以这个时候高层对于房企态度最为关键,“救不救”和“倒不倒”成为后恒大时代最具争议性的话题,虽然住建部部长在两会上放话“该破产破产,该倒闭倒闭”,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经济无法承受房企大规模倒闭带来的连锁效应,因此而高层和政策制定者也在积极协调相关资源解决开发商到期债务。
所以就此来看,虽然名义上要“市场化破产”,但行动上已经“实际托底”。
Part8
IPO节奏明显放缓,券商并购潮会成为趋势。
2024年以来已有67家公司IPO终止,73家拟上市企业主动“撤单”;仅24家公司实现首发上市,IPO合计募资203.5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474.59亿元。
此前证监会连发四文,规范上市公司及保荐机构相关IPO要求,收紧上市门槛,压实主体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部分上市公司问题倒查十年,对超过30家上市公司开出巨额罚单,一系列举措净化资本市场环境。
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并且高层支持证券行业并购整合,券商并购重组将会成为后几年的常态。
投行行业优胜劣汰有望加速,优质化、集中化会成为主要趋势。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 END —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