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会说话前,育儿的过程常让爸爸妈妈觉得是单方面的付出、没有互动与回馈,其实爸妈的付出与关爱,宝宝都懂,并且会在心中点点滴滴累积,形成滋养宝宝与信任关系建立的坚实基础。
宝宝心里其实很简单,他们会希望获得“无论做了什么,爸妈都会爱我”的体验,因此,当宝宝对于爸妈说不行的行为执意去做时,父母的回应很重要,如果爸妈总是生气的说:“你不乖,妈咪就不爱妳了。”或是“坏小孩,我不要你了。”这些话语都会让宝宝感到不安,想要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其实必须从信任感开始建立。
做错事也不会被遗弃
如果宝宝总是觉得做错事会被遗弃、妈妈会不爱我,他会对关系感到不安全、无法对妈妈的爱完全放心并信任,建议爸爸妈妈不如在安全的范围下,让宝宝尝试错误或放手让孩子探险,同时,也让他知道爸妈不会因为他一时的错误而不爱他,如此不但能建立宝宝的安全感,也能让他放心大胆的探索世界。
让孩子知道爸妈的爱无论如何一直都在,这同时也是心理学中“content”的概念,对孩子完全的包容,让他能够在爸妈的爱中,安心的做自己,让宝宝知道他可以原本的样貌做自己而且完全被爸妈所接纳,也意味着,在婴儿时期“不要”、“不行”、“不准”等限制性的语言应该减少出现,尽量以“期望孩子做到的行为去表达”,例如:以乖乖坐好取代不要站在椅子上,或是以现在必须要睡午觉取代现在不可以玩。
这些细微的调整可以减少让宝宝不因频繁被拒绝而感到挫折,而有些家长担心不拒绝宝宝会让他以后无法承受被拒绝,言语性的调整听起来不像拒绝宝宝,但实际上,行为的要求已经让他知道现在的行为不被允许,如同成人间的互动:“我不喜欢你这件衣服”与“我比较喜欢妳穿那一件衣服”,听者的感受不同,但相同的意义却同样传达出去。
允许孩子也有说“不”的权利
此外,如果担心宝宝长大后会无法承受被拒绝或无法拒绝别人,那么婴幼儿时期,接纳宝宝的拒绝就很重要,当他们开始说不,父母的态度如果是接纳的,那么他们就会知道“说不”很安全、可以被接纳,长大后就比较不会害怕被拒绝或不敢拒绝别人。
接纳宝宝说不,不代表每次都允许他的行为,当孩子开始说不,代表着他认知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说不”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家长可以改用提供选项的方式,让宝宝为自己选择,或真的不行时,告诉孩子不行的原因,例如:当孩子拒绝包尿布时,妈妈可以说:“妈妈知道你不想包尿布,因为包尿布不舒服,但是现在你还没学会自己上厕所,妈妈会慢慢教你,等我们学会了就可以不用包尿布了。”以“理解”的话语让宝宝感受到妈妈“懂我”,就算行为上依旧抗拒,心理也会因为感受到妈妈的懂而觉得安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