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旧金山的一座小镇上,来了一群古怪的男人,这些人梳着大辫子,衣着邋遢,面无表情,仿佛异世界的人。
那时候正值太平洋大铁路修建时期,由于工程艰苦危险,尽管工资开到了一个月28美元,但招工依旧很难。要知道同时期纽约的钢铁工人号称高薪,工资也不过一个月20美元。由此可见这份工作有多难干。
招募来这群华工就是为了修建铁路,这帮人很快就显示除了巨大的性价比。
白人一天干八个小时,他们干十二个小时。在这八个小时里,白人中午要喝啤酒,要休息。可这帮人从不午休,扒拉几口饭继续砸石头,仿佛行走的永动机。
白人赚28美元,这帮人只要14美元。呃,其实12美元就行,可工头觉得这个价格过低,又给涨了2美元。
按照天朝上国的逻辑,这样的工人堪称模范,工资少,听话,好管理,任劳任怨。哪个老板不喜欢呢?
但是,他们这么搞,逼的其他人没了活路。
本来,在华工到来之前,白人的工会准备联合起来搞劳资谈判,如果资方不同意就罢工。可没想到天上降下来这么一堆人,劳资谈判无疾而终,老板说谁不愿意干就滚蛋,反正我不缺长辫子工人。
白人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打算接下来搞罢工。要罢工,就得所有人都得罢,华工也不例外。可工会的人去找华工的时候,人家死活不同意。
在华工眼里,只要有钱赚就行,神马人权之类的通通不重要,白人罢工管我什么事?他们不干,我们可以叫广东老家的兄弟们来干。
由于没有华人参与,白人的罢工没能成功。两者之间的矛盾自然升级,甚至超过了劳资矛盾。
好吧,第一回合,华人用自己的低人权优势打败了白人。所谓内卷,不过如此。
白人当然搞不清天朝上国的逻辑,宪法里都说了天赋人权,难道就这么被这群人搞败了?每个月14美元当然是不可能的,28美元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请这帮长辫子工人离开工地了,他们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但是绝不能留在这里。否则卷的连裤衩子都要没了。
双方很快爆发了武力冲突,华人不敌,于是集体逃到城里开了洗衣房。
虽然华人损失不少,但他们并没搞清楚冲突的缘由在哪里。
他们到了城里,不过是换了一个卷的赛道。
原本洗衣服的价格是5美分一磅,华人来了之后,价格迅速掉到了2美分一磅。其他洗衣工纷纷破产,离去。最后华人终于一统洗衣业,笑傲江湖。可这么搞不是没代价:由于价格太低,华人几乎日夜无休,辛苦换来的那些微薄利润还不敢花掉,注重家族观念的华人大多把钱汇回了广东。普通人根本遭受不住如此劳动强度,大多数人洗几年衣服就各种腰酸腿疼,后来染上烟瘾,于是地下烟馆兴起了。可这是违法的,美国人最初就是以取缔烟馆为借口,强制关闭了华人的洗衣房,因为很多地下烟馆就藏在洗衣房后面。
这几乎是一个螺旋式下坠的悲剧,在这个零和博弈里,你怎么博弈也看不到希望,你越勤劳,你就离幸福越遥远。你可以把别人卷倒,把行业卷黄,把自己卷死,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厮杀。人类从二战后唾弃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单单是因为这套东西不人道,而是因为只要有创新,就会有收益。开发头脑的财富远比开发地下的财富赚钱,这个世界原来是可以共赢的。
用低人权优势和别人竞争,其实是浪费了最宝贵的资源,得到了最差的收益,甚至是负收益。
1882年,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出台了,北美华人将迎来历史上最暗黑的一幕。
以上为《朝鲜喋血往事》系列文章的完整链接,点开即可阅读。全部文章依据真实史料编写,故事精彩,不容错过。如果疑惑请私加我微信ren1115122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