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雅思哥

作为一出生就头顶无限光环,坐拥绝好资源的星二代,伊能静的儿子庾恩利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曾因穿女装、化浓妆,恩利几度被媒体热议、大众群嘲。
但近期庾恩利的一段采访视频彻底颠覆了不少网友的认知和看法,诸位看客幡然醒悟,原来22岁的他,才是这世上活得游刃有余、自由通透的那个……
01
看到了我的理想人生
每天泡在互联网上冲浪的各位,近期有没有刷到过这条短视频?👇
 来源:@世界麦克风
反正我是看过这个采访后,疯狂爱上了这位活泼开朗大男孩,每天沉迷于他的人格魅力无法自拔!
一个月,他从“伊能静的异装癖儿子”变成了“有思想的新青年”。关于恩利风评的逆转,全靠这段采访,网友挖到宝般地发现,这孩子也太有想法会表达了。
采访中,
在谈及自己对“星二代”身份的看法时,恩利坦言自己并没有把它当成褒义或贬义词,并对自己属于某种“既得利益者”的身份表示自知和感激,认为“星二代”是一种优于常人的资源和环境;
同时,他也直言自己作为男性在社会上获得了某种隐形的“特权”,对于女性所处的困境有着更为现代的认知。
并坦然回应了自己穿女装的争议;
“我是男生,我平时都是穿男装,女装对我来说就是演出一场秀的感觉,美的衣服我都想穿”;
“很重要是要知道,哪些东西是先天的,哪些东西是我们生下来之后社会赋予的”;
“为什么有些东西要赐予某种性别,有些东西要赐予某种文化?”
他穿女装,是想向大家传达:
不论性别,每个人在审美和着装上都有自己的选择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刻板规则,其实荒唐。
在看完这段采访后,不少网友直呼被哈利圈粉:
更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称赞:
“绝对是尊重、自由和爱里养出来的孩子。”
 “这么会表达,伊能静也太会教育了吧。”
接着恩利在小红书上发布了Q&A问答视频又上了两次热搜,彻底拿捏了“有教养”、“谈吐好”的标签。
他在视频中回应:很多人说不要给小男孩设坏榜样,大家看了你想穿女装怎么办?
“我想要影响大家做的事情不是穿女装,我想要大家知道,不管是审美上还是穿衣上,他们都是有选择权的,平常穿衣服这么无常的事情可以做的这么好玩,是我想要带给大家的。
有些人连穿衣服都穿不了,你幸运到可以穿衣服的话,为什么不去享受时装的美妙呢,为什么还要立这么多规则呢?
我只是想让审美可能跟大众不一样的小孩,去接受到他们的艺术的灵魂,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坦诚松弛,谈吐得体,言之有物,一时之间,网友纷纷被圈粉。恩利颠覆了大众对他的刻板印象,对他的认知实现了极与极的转变,情绪反差催生了网友剧烈的表达欲和探究欲。
02
“性别是流动的,恩利是自由的。”
而在此之前,恩利一出现,面对的大多是恶评。
常在互联网上冲浪的吃瓜群众,一定不陌生#伊能静儿子女装#这一话题。
热搜上的他文身、化浓妆、穿女装,从不避讳那种性别模糊的火辣性感,如同星二代中的奇特景观,猎奇又令人不解。
穿女装的恩利👇
金色长发,眼影夸张、眼神不屑。
黑长直配红裙,韩国女团既视感;
诸如此类的女装扮相,一度将恩利推至互联网的风口浪尖。
 有人说他因为缺少父亲陪伴而性别认知障碍;
有人说他缺爱,为了获得父母关注屡屡出格;
说一看就是性格古怪的人;
甚至有人说他是有心理问题的“变态”。
随着这次采访出圈,网友开始深入了解他。
从小就很有艺术天分的恩利,11岁时的画作是这种水平
给爸妈画的,
图源:网络
用画记录妹妹的成长,
图源:网络
16岁的时候,恩利就已经有了“青年艺术家”的title,创作的两幅作品还登上了苏富比拍卖会,最后的成交价达到了68万。
作词、作曲、绘画、跳舞、服装设计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雅思八分,学业成绩多次拿A,曾同时收到过纽约帕森斯、伦敦中央圣马丁、纽约大学Tisch三所顶尖艺术学校的offer,22岁已经从纽约大学(NYU)提前毕业。
事业上,他未来可期。他曾以「TNE中性彩妆创始人兼主理人」的身份,在香奈儿纽约ATELIER BEAUTÉ CHANEL店合作仿妆活动。
从此,更为生动优秀的恩利才穿过舆论被看见。
03
可以成为大树,也可以成为玫瑰
大众疯狂指责、批评甚至是谩骂他,作为母亲,伊能静选择了足够的尊重和包容:
在伊能静的眼中,孩子是独立于父母的个体,他可以特立独行、可以与众不同,只要他愿意。
不得不说,恩利在亲子关系中得到的爱与尊重,是大部分东亚孩子这辈子都望尘莫及的。
👉 拒绝规训的无条件的爱
东亚社会是充满规训的社会,东亚父母习惯把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小孩要活在他们的意志中。他们无法接受小孩脱离自己设定好的既定轨道。不允许他们成为非常规小孩。
而伊能静拒绝了规训,她说:
“孩子只是经由我的爱来体验世界。”
“我会给他所有的自由,他在我的世界里,他可以成为自己。”
甚至还说:“性别是流动的,恩利是自由的。”
她自己度过了不被规训的一生,也保护了孩子不被规训。她给了小孩最大底气,不被他人目光裹挟,任意做自己。
👉 会反思东亚家长
从家长口中听到道歉,在东亚是一种奇迹,而伊能静却常常反思。
她曾在节目中讲过她和恩利的两次争吵,
第一次恩利上学时想要一部手机,但伊能静不解:「要这个有什么用啊,我们上学那时候都没有。」
第二次是关于恩利的未来发展规划,恩利想上剪辑课,但伊能静基于经验让他学编剧课,两人大吵一架。
两次争执,恩利表达了自己想法:我的未来你没有去过,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你不要用你以前四十年的经验,来报告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伊能静顿时被恩利的话「给打醒了」,她意识到自己“越界”了,当下能做的就是和恩利穿上同一双鞋子,走他正在走的路,感受这双鞋子是松还是紧。
自己不能过度干涉恩利的未来,决定尊重他的选择。
回溯她的育儿观,当中不乏她对于自我的审视和反思。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也需要存在界限感,成年人也有越界的时刻。
👉 绝对的尊重和赞赏
她常常赞美他,她说:“我喜欢儿子的穿搭和审美、喜欢他的笑容和眼睛,我甚至连他用的洗发水都喜欢。
“这种爱慕的欣赏,并不只是他是我的孩子,即使我不认识他,我还是会觉得,啊!这孩子真好看。”
在伊能静心里,外界对他有争议并不重要,「爱他的人知道他是谁,比这个世界知道他是谁更重要。」
两人不仅仅是有爱的母子,更是亲近的好友。
伊能静曾晒过恩利送她的一个杯子,上面的文字是「如果你没能是我的妈妈,我会选择你是我朋友。」
恩利也一直感恩妈妈的支持。
他觉得伊能静最棒的地方,就是鼓励他做自己,不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很多时候,他还不忘提醒伊能静也要好好做自己。
图源:网络
网上热传的一个伊能静和恩利你问我答的视频里;
恩利问:“很多人觉得我特立独行,你觉得呢?”
她回应道:“我从来都没觉得你特立独行。我更多地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是特立独行、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人在世界上应该复制别人的生命。”
伊能静和恩利的母子对答,是多少人期盼的平等沟通场面。
在他的社交主页被点赞最多的一条留言是“恩利,可以让你妈妈收养我吗?”。
东亚亲子关系新解法!大家都抢着想做伊能静的小孩。
伊能静对儿子最大的期盼,就是“在人间游玩,清醒又尽兴”。
浓度这么强的爱意,不带条件,不奢求回报,纯粹的热烈的爱,羡慕说累了。
在这个优绩主义盛行的社会,不被时代裹挟,不必为生计忧愁,无须与原生家庭拉扯,对未来没有犹豫和茫然,不被传统世俗以爱之名绑架,享有自主决定生活韵律和自由摆渡人间的权利,这恐怕才是真正令人羡慕的。
我想爱人如养花这句话,此刻得到具象化了。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人生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如果总是“求同”而不“存异”,那这个世界可能会缺失诸多色彩。
人生并非轨迹,而是旷野,这广阔人生,应由我们自己闯。
- end -
👇戳这里关注我们,留学路上一起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