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8年前,一位来自中国农村的学子,何江,登上了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台,引起轰动;如今,哈佛博士毕业、MIT博士后毕业的他,还在创造新的奇迹。他的创业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里,融资1.5亿美元。这个从普通农民家庭走出的孩子,为什么能一路开挂,实现从农村到县城、再到世界顶尖学府、科技创业前沿的飞跃?
文丨周滢滢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2016年,一位来自中国农村的青年学生何江,登上了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台。
作为首位哈佛毕业演讲的中国学子,他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还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30位30岁以下医疗健康领域青年俊杰”。
从农村走进县城,考入大学,踏进世界顶尖学府,在很长时间里,何江都是“寒门贵子”的代表,励志的典型
何江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
不仅如此,他还在持续创造新的奇迹。
从哈佛博士、MIT博士后毕业,何江投入了生物技术行业创业。公司从3个人的小团队起步,短短三年里,就完成了1.5亿美元的融资,在全球引领了新一代空间基因组学的产业化浪潮,并荣登全球最具创新性的公司
从象牙塔尖走出,到科技大潮里创业,这一步并不在他的规划之中,更像是水到渠成。
“人生其实很难规划太远,我只是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为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最近,随着何江博士的新书《不内耗的教育》出版,外滩君连线了远在波士顿的何江。镜头里的他真挚坦诚,不失农村学子的淳朴。
采访过程中,他不仅回望了自己的教育和成长之路——如何从资源条件匮乏的农村走出,一步步达到今天的高度;同时也和我们分享了哈佛、MIT等顶级学府究竟给他带来了什么。
我在世界顶级学府,收获了什么
博士毕业前夕,何江收到了一封哈佛官方邮件,里面提到,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在毕业典礼上演讲。正是这一演讲机会,让何江作为“首位登上哈佛毕业演讲的中国学子”,变得家喻户晓。
只是当时,何江看了一眼,就关掉了邮件,他压根没想过自己可以入选。
后来,他和一位教授聊天,无意中提起。教授鼓励他,“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落选也没什么损失。”
被推了一把的何江,真的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只要我决定做某件事,就会全力以赴”。
接下来,在忙碌的毕业季里,他精心准备了一篇基于个人成长经历的演讲稿。
在演讲稿里,何江讲述了自己儿时被毒蜘蛛咬伤,在缺少医学知识和医疗资源的农村,母亲用 “火疗”为他医治。这一童年经历,让如今站在世界顶尖学府研究生物科学的何江,感到肩上使命之重。
没想到,他的讲稿经过了层层选拔,还通过了哈佛12个学院院长的严格评审,最终在全校范围内胜出。
就这样,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少年,站到了最为瞩目的毕业典礼上,和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同台演讲。
一鸣惊人的他,在哈佛这样的舞台上,还有很多次突破自我的尝试。
理工科背景的何江,不仅在专业领域深耕,业余也喜欢文学阅读和写作。早在《不内耗的教育》出版之前,就出过一本自传体散文集《走出自己的天空》(新版名为《过往皆为力量》)。
这一作品并不拘泥于个人故事,而是将个人经历融入历史洪流,再现了家族和村庄的变迁,颇有历史和社会学价值。
而促成这一作品诞生的,正是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经济学家尼尔·弗格森
何江回忆,那是2011年,在校园里闲逛的他,无意中发现,大名鼎鼎的尼尔·弗格森教授将会带来一场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讲座。抱着了解不同领域信息的心态,何江走进了讲座现场,意外听到分享中多次提到中国几十年来在经济上的崛起。
讲座结束后,何江鼓起勇气,主动和弗格森教授聊起中国,特别提到中国农村在近三十年来各方面的变化。没想到,他的分享激起了教授的兴趣,还被邀请几天后去办公室里细聊。
后来,他们的聊天,从世界经济的宏观发展趋势,聊到中国的发展和农村的状况,还聊到了何江在农村的成长,以及如何一步步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再到求学哈佛。
“你的这段经历很独特,可能没有多少人能拥有,你就不想把它写成一本书吗?”正是弗格森教授的鼓励,何江开始动笔写作,创作出了他的处女作,这本见证中国村庄变迁的非虚构书稿。
这些或许还只是哈佛这样的高等学府,带给他的“显性”收获,在他看来,更多“隐性”的收获,则来自教育理念、学习方法上的冲击。
在国内读书时,善于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何江,已经比很多同学“向前了一步”。
可即便如此,在哈佛课堂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会陷入不敢提问的状态;而身边的美国同学,却可以举重若轻地向教授提问、参与讨论,参与度极高。
而且美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非常喜欢用案例教学法,从一个非常小的现象入手,鼓励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抽丝剥茧,了解背后的道理。
除了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还有知识学习的交叉性和创新性
比如,哈佛最受欢迎的通识课之一,计算机编程课布置的作业是,编写一个能精准预测校车运行轨迹的程序;

热动力学课程的要求,则是设计一个烤箱,能最有效地将热量传递给食物;
甚至还会和商学院课程进行联动,针对新设计的烤箱,完成一个创业项目。
而在国内教育体系下,何江很少接触到这样一种教学方式。
在哈佛,何江还听到了一个新词,叫“不如别人症”
刚入校第一周,老师就提醒大家,所有来哈佛的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璀璨的地方,盲目比较,只会陷入内耗。”
果然,读书期间,何江遇到了形形色色、有不同特色学生,大家的职业方向千差万别,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追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成功者”。
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氛围里,对内在热情的探索,也贯穿了何江的求学过程。
何江坦言,“准备毕业典礼演讲的过程,对我来说,正是一次自我反省——我在哈佛究竟学到了什么?我所钻研的科学知识,究竟用处在哪里?”
为了能将象牙塔里的研究成果,推向实际应用和普及,何江决心投身生物科技公司创业。
幸运的是,读MIT博士后期间,国际癌症检测技术迎来了发展,使得何江做的 “基因显微镜”研究,有了用武之地。看到创业可能性的何江,抓住了机会,一边组建起创业团队,一边补上自己在商科方面的短板。
迈出这一步,是天时地利,也是水到渠成。
何江在实验室做研究
不断总结学习方法,突破舒适区
与何江聊他的教育经历,会让人不由感慨,在他“大步逆袭”的背后,实则是一个少年不断突破舒适区的成长史。
何江说,自己原本不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加上家境贫穷,童年和少年阶段也常会感到自卑。
犹记第一次走出农村,初来县城读高中,他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冲击。
他对同学们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感到非常陌生;而他引以为豪的学习成绩,在见多识广的城市孩子面前,也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
这种相形见绌的感受,在他日后来到大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次。
可是,他并没有困在自卑里,裹足不前,而是不停地学习和寻找方法,突破能力边界,以适应新环境。
比如,他会尝试突破传统的“应试学习”,站在提升能力的长远角度,去攻克眼下的学业。
高中时,何江一有时间就钻进课外书堆里。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他买了《乱世佳人》《傲慢与偏见》等英文名著。碰到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注音释义,写在书的边角。就这样,啃完了这本英文名著,空白处几乎写满了标注。
面临高考压力,他也很少刷题,而是有自己的节奏和方法。
想要拿下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他就逐字逐句地翻译《古文观止》;在物理、生物等理科科目学习中,他很少买课外教材,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教科书的逻辑和知识脉络,“把书读薄”。
他还很享受为同学讲题,担任老师的助教,他发现给别人讲题的过程,要比刷题,更能让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理解透彻。
在应试的大环境里,他的学习方法,显得颇为“现代”,对他的助益,也远远不止于“高考成功”。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后,何江起步并没有计划要出国留学,出于对英语的兴趣,他坚持练习口语;理工科专业的他,还大量阅读人文和社会科学著作、读历史、读哲学、读经济。
这些非功利的学习,也为他日后顺利拿到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以及写作和创业,都提供了支持。
到了哈佛,何江依然不断突破自我,缩小自己与环境的差距。
他在书中回忆,虽然一直自诩有着不错的阅读积累、阅读能力不错,但是刚到哈佛的第一年,自信心差点被击垮。
哈佛教学注重案例讨论,每门课程,老师都会布置大量阅读文本作为课前作业。学生要在相关文献里找出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案例解剖。
作业动辄就是几十上百页的科研综述论文,或者一整本书。比如讨论进化论时,课前作业就是通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四五门课下来,一周足足有上千页文本的阅读量。被课程压得透不过气的何江,即使每天灯夜读,也无法读完参考资料。
好在,何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信,虽然自己暂时落后,但是只要找到对的方法,一定可以追赶上来。他主动请教那些看上去阅读效率更高的哈佛同学,有什么阅读诀窍和训练方法。
自此,他才知道,很多美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读很多课外参考书,而且有一套系统的阅读方法,其中就包括针对什么样的文本,采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和速读技巧。
按照同学的指点,何江从头开始学阅读技巧,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效率明显提升。到了下半学期,他真的赶上了哈佛学习进度。
不仅如此,他还努力跳出自己的专业圈子,和来自人文、社科、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教授互动交流,充分利用哈佛的资源,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印象深刻的一些童年经历
当我们惊叹于何江的求学经历和自我突破,其实,很难对他的家庭背景避而不谈——何江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学的父亲,就算是村里的“知识分子”了,而只小学四年级毕业的母亲,几乎没念过什么书。
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何江似乎很难从原生家庭里“借力”。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家庭不仅仅托举何江走向成功,还有小他两岁、性格迥异的90后弟弟,同样从寒门走出,成为农村少有的高学历研究生。
这就不得不让人好奇,是什么成就了两位励志少年。
何江兄弟和父母登上家庭教育节目
何江曾感慨,“倘若不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我很难想象我们兄弟俩能走这么远。”
1.贫瘠的童年被故事滋养 
在何江父亲的朴素认知里,孩子上学就是为了学点本事、学会做人,做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
在他看来,有几个“本事”极为重要:分别是识文断字的能力、经世致用的本事、敢闯敢干的勇气,还有吃苦耐劳的狠劲。
难得的是,父亲还善于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将这些教育理念传递给孩子。
何江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和他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秀才,家境虽贫,却很会读书。秀才的对门住着一个地主,两家人之间隔着一大片竹子。春节里,秀才写一副对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册书” 
地主看了很生气:凭什么我家的竹子被你写到了对联里?于是地主把竹子全砍了。结果秀才在对联上各加上了一个字,变成了“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册书长”
地主气得不行,又把所有的竹子根挖掉了,门前变成了一片荒地。秀才却不紧不慢,再添了两个字,变成“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册书长有” 
故事影响了何江的童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也建立起他对知识的敬畏心。许多年后,父亲的很多故事,仍然对何江有深深的触动。
他说,儿时最让他怀念的,莫过于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时光。
读小学时,父亲每周五都会给他和弟弟讲一个睡前故事。那时乡下少有家庭买儿童读物,父亲的故事库存有限,很快不能满足孩子听故事的需求。
于是,父亲变着法子,让兄弟俩叙述听过的故事,甚至自己编故事;编得好,就可以听到父亲压箱底的故事。
渐渐地,何江成了班里的故事大王,也无形中锻炼了记忆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再后来,何江进城读大学、出国留学,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发现,人们喜欢和会讲故事的人交朋友。即使是严谨的自然科学研究,导师也会告诉他:“You have to tell a good story.”(你必须会讲好故事)
2.求学之初的内驱力和成就感 
只有小学四年级水平的母亲,也是何江求学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在何江的印象中,儿时被迫辍学的母亲,有非常旺盛的求知欲。尽管她只认得一些常用字,却对任何写有文字的东西,都看得津津有味,经常向孩子讨教。
母亲还特别喜欢看儿子读书的模样。每天放学回家,何江和弟弟就会为母亲朗诵当天学的课文,母亲则坐在旁边一边干活,一边聆听。
这样一种心心相印的陪伴,让何江哥俩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为自己能教母亲认字、为母亲读课文而倍感自豪。
“儿时学习的内驱力和成就感,其实就来自于这样一些小事;因为父母的激励,我始终相信自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慢慢就形成了正向反馈。”
何江感慨,今天很多家长虽然坐在孩子旁边陪写作业,但是他们内心的不情愿、对知识的漠不关心,都会传递给孩子。
相比之下,文化程度不高,却发自内心敬畏知识、爱学习的母亲,反而给了他最好的激励。
3.“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比起学校教育更侧重知识传授,家庭教育的真谛,还在于习惯的养成。
何江回忆,儿时养成的诸多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让他受益至今,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每天,他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但前提是,要保证在睡觉前完成功课。倘若因为贪玩而耽误了做作业,父母就会守在旁边,监督自己完成功课,才允许休息。同样,父母安排的家务,如果不能当天完成,就不能睡觉。
为了能早点休息,他会挑选出最紧急的学习任务进行攻关,或者放弃无关紧要的事情。这也驱使自己寻找提高办事效率的方法,比如,提高阅读效率,掌握高阶的解题诀窍,缩短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从他的学生时代一直延续至今,不仅提高了做事的效率,也强化了他的时间观念和自律。
当然,父母对何江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方面。
在何江记忆深处,农民出生的父母,虽然知识水平有限,却身体力行地践行一些最为朴素的教育理念,包括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家庭陪伴的重视、对孩子学习欲望的点燃、以及家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等等。
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很多温馨的家庭场景,已经融进了他的生命底色。
至今,何江哥俩和父母的感情都非常融洽,哪怕何江在美国求学和创业最忙碌的日子里,也会和母亲保持每天通一个电话,亲子关系令人艳羡。
“我父母的教育原则,虽然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做依托。但是多年以后,我经历东西文化熏陶,并在顶尖学府里受过教育后,我能清晰地体会到,这些教育理念的难能可贵。”
如今,站在生物科技前沿的何江,不仅将MIT读博期间的研究,投入实际研发,还在短短2年内,就成功推出辅助癌症检测的产品、并销往全世界,公司融资1.5亿美金。这一成绩的取得,在行业里堪称“火箭速度”
何江说,这也要感谢过去5-10年里,全球生物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让自己有机会在热爱的领域里,去做一些事情。他也提醒学子,专业的热门与否,背后需要产学研的支撑,也必然会经历起起伏伏。兴趣和坚持,也很重要。
作为首位登上哈佛毕业演讲的中国学子,何江也正在一点点实现,他在毕业典礼上的梦想:用科学力量,造福社会、改变世界。
▼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
“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