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更。
群里女生说,你随便写什么,就看书看电影的心得也好。
我说那以后这样吧,不管聊啥,当日记写,一百字都行,你们别嫌无聊就好。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时候,我很吃惊。《蜘蛛侠纵横宇宙》也太好了,创造了一种“心理空间动漫表达法”,是动画语言一大进步。而这部电影,从前期公布的海报来看,画风并没有新的突破,难道是给八十多岁老人的安慰?
心下甚至有些抵触,安慰老人,可以发终身成就奖嘛。
在电影院里,我还悲惨地睡着了。战争期间,家庭重组,迷茫的孩子,这些元素都很熟悉,看得还算平顺。到后院出现的高塔,突然厌恶起来。
日本人崇洋,当年有一批这样的动画,把故事背景放在欧陆风景里。到这日本乡下,怎么仍然以洋为美,用什么爵位、小花墙纸木头纹饰的风格来营造神秘感。
到苍鹭来敲少年窗户那里,我睡着了。睡眠如秤砣一样拽着我进入黑暗。
奇幻苍鹭,壳里头有个矮人。
醒来,已经是少年接近了塔,被一个划船打鱼的飒女人喝止,女人带着他到了一个神神道道的世界。
后面的故事逐渐展开,这是一个很多幽灵的冥界,其中物种设定:哇啦哇啦是被宠爱和喂养的小精灵,吃饱了会去投胎;船上黑影人是死人,不能自己杀鱼又需要食物,有鱼就来吃;鹈鹕是被困的底层,他们进出这个世界并不变身,没有食物,没有出路;鹦鹉在这个世界就越来越肥壮,成群结队,有自己领袖,把持着安全,随意吃路过的人;捕鱼女是勤奋的工作者,有能力去喂养保护哇啦哇啦;火少女会击退鹈鹕保护哇啦哇啦,并且帮助少年。
而这个世界的缔造者,少年的太舅公则惶惶地孤独地在中心担忧,他知道这个世界不对,但已无力回天,自己也快要生命燃尽,却还没找到继承人。
当太舅公摆弄着一坐积木塔说:我用这十三块积木建造了这个世界。我的脑子陡然一激灵:啊,吉卜力一共做了十三部电影!
怪不得这个奇怪的世界有那么多似曾相识的元素。
所以这电影是老人对自己一生奋斗的反思。
老人说这里的石头大多数被污染了,但是搜集了少量干净的,准备交给少年,让他继续建造。少年马上说,不,这些也是被污染的!
这是本片最震动我的情节:老人反省之余,还给予了年轻人最大的肯定。他认可,年轻人会比我们更激进。我们视作珍宝的有些东西,在年轻人看来,也是腐朽的。
最后,虚拟的失败的乌托邦毁灭了,被自以为掌握了秩序的鹦鹉队长草率鲁莽地,以保护旧秩序为名,毁了。少年回到了自己的时空。太舅公的欧式高塔轰然倒塌。
故事在久石让熟悉的清新音乐中结束,还是熟悉的配方。
关于这个电影的种种隐喻,来自作者个人历史的诸多细节,各位都可以从网上找到,不多说了。这个片子,可以说是大爷明明白白一份自白,不再躲到小姑娘和妖怪们背后讲故事了,所以节奏上也最不商业,任性得很,估计有不少观众大呼看不懂,或者像我一样看困了。
宫崎骏大爷总是说要退休,要退休,记得有次采访中说,老了以后趴着画一会儿身体会僵,太着急了。
在这个电影中,老人向世界交代,终身如此勤奋,是为了塑造自己“想活出的人生”,是日本站前进步反战的知识分子为当时的少年出版的最后一本读物,是他所追寻的生命意义的起点。
老人也给自己打了分,十三块石头,并不完美,以后,就交给你们啦,你们会比我更好。
这就是当年激励过宫崎骏的小书,在影片中有出现。
常见老人怀旧,见老人感慨不古,见老人非要给人上课,第一次看到,奋斗了一生的大师,如此饱含感情却谦卑的自省。
一个人是英雄,不仅是看业绩的,也是看他会不会有普通人没有的精神品质。谢谢硬朗、纯粹、真挚的大师,给了我们这么多。
啊!
写日记,可能吗?
试试吧,放低要求,聊天就好。
小卖部最近有我们女生群友家农场的大粒玉米喳儿,卖了三年的,传统口味,这批是白色的。您也试试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