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林间草木声
编辑|Alicia、哈克南
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景象往往都是由人眼可感知到的可见光产生的,而除了可见光,还有红外光、紫外光、X光等其他波段的光,我们正是通过利用不同波段的光的不同特性来了解世界、认识宇宙的。
比如,我们可以在红外波段下一览火星上最大的河道,发现这里曾有液态水流过;在紫外波段下可以一睹土星光环的绚丽;通过X射线波段可以探究各类星云……
火星的卡塞峡谷群红外图像
这是火星上最大的河道系统之一
曾有液态水在其中流过
(图:《宇宙探测大百科》,后同)▼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这本《宇宙探测大百科》,结合400余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精美科学图片及解释示意图等,通过展示结构、描述过程等方式,讲述了人类如何利用不同波段的天文设备探索宇宙,并呈现了关于恒星、行星,星云等各方面的知识原理,全景式地展示出宇宙的瑰丽与神秘。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窥宇宙中的一些美丽瞬间吧。
这是一幅哈勃红外图像

拍摄到的是天王星环以及其表面的云层
哈勃空间望远镜广角照相机拍下的土星
我们可以看到其表面独特的条纹
哈勃空间望远镜为我们传回了大量行星的可见光图像
这张冥王星图像由新视野号在近红外波段拍摄
我们可以结合可见光及红外图像来区分冥王星表面复杂的色彩差异和物质类型
这是从普朗克卫星拍摄的银河系微波图像
明亮的条状物是银河系的圆盘
红色区域则是微波背景辐射
(横屏查看)▼
这幅图中展现的是木星的极光
即围绕着木星北极的紫外线圆环
这些亮点是由连接木星和其大卫星电离层的磁力线管所导致产生的
(横屏查看)▼
下面是几幅火星的红外图像

这是阿拉伯台地,泛红区域显示出岩石物质的存在
而沙质区冷却速度更快,呈现出蓝色▼
子午高原(Meridiani Planum)的图像

红色与蓝色同样展示出了岩石与沙质区域的对比
水手号峡谷群中收到侵蚀的地区——诺克提斯沟网

几个峡谷汇合形成深4000米的洼地
天鹅座内的面纱星云
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即大质量恒星爆发的残留物
这些由尘埃组成的微小颗粒会反射附近恒星发出的光
(横屏查看)▼
这是由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观测记录下的北美星云(NGC 7000)图像
其中蕴藏着庞大的气团及隐藏在其后的恒星
(横屏查看)▼
距离太阳系6500-10000光年的船底座星云
其只在南半球可见
在这里诞生了一些银河系中的大质量恒星
(横屏查看)▼
天体中的大质量恒星会散发出强烈的辐射 
这是NGC 2174星云

其中年轻的恒星在加热着周围的气体▼
恒星S106 IR所在的恒星形成区域

强烈的辐射使得哈勃望远镜得以捕捉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图像——正如其名“宇宙雪天使”
(横屏查看)▼
这是一个双极行星状星云

它是双星系统(一个红巨星和一个白矮星)的产物
大概在1200年前形成
(横屏查看)▼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中心区域红外照片
(横屏查看)▼
位于长蛇座附近的棒旋星系M83
又因为其特别的旋臂而被称为“南风车星系”
(横屏查看)▼
猎户座B分子云中的年轻恒星加热着周围的尘埃
它们位于距离太阳系1000-1400光年处
(横屏查看)▼
麒麟座中NGC2264周围的锥状星云(圣诞树星云)
(横屏查看)▼
各种各样的行星状星云
太阳型恒星的最终以此种形式结束生命
(横屏查看)▼
了解宇宙离不开各种观测仪器
这是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天线
位于日本旨在研究各种来源的中微子的天文台
它由容纳了50000吨超纯水的水箱和13000个光电倍增管组成
(横屏查看)▼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宇宙探测大百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标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