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强省会,正在疯狂“虹吸”人口。

01

全国人口流动,出现三个影响深远的变局。
第一个变局是,人口增长最猛的城市,几乎都是省会,且多数位居中西部。
在已公布人口数据的城市中,合肥、郑州、杭州、成都、上海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除了上海之外都是省会。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
过去几年,人口增长冠军,不再是广州、深圳、杭州轮流“坐庄”,而一变为中西部强省会的竞技场。
2021年的人口增量冠军是武汉,2022年是长沙,2023年是合肥,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
这一局面,正是陆权复兴的体现,而背后则是国内大循环、产业西移、内陆开放、强省会战略等带来的贡献。
由于人口持续增长,中西部省会人口能级不断跃升,在全国的人口位次一路上行,力压一众经济强市。
郑州、武汉、合肥、成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人,超过苏州的1295.8万人,晋级全国人口TOP10城市。
无独有偶,过去几年,武汉常住人口超过天津,合肥人口超过宁波,并保持持续领先优势。
更受瞩目的则是全国人口第三城之争——成都人口正在无限逼近北京。
2023年,成都人口达2140.3万人,而北京为2185.8万人。两地的人口差距从高峰时期的500多万人,收窄到45.5万人。
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未来几年,成都有望正式赶超北京,跻身全国人口第三大市之位。

02

第二个变局是,全国接近2/3的省份都遭遇人口负增长,但强省会却集体成了例外。
在内地31个省份中,20个省份常住人口下降,仅有广东、浙江、江苏、海南、新疆、海南等地保持正增长。(参阅《强势翻盘!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回来了》)
作为传统人口大省,山东、河南、四川、安徽历来都是人口大盘的主要贡献者。
这些省份,去年却全部出现负增长,四川、安徽、湖北减少6万人,山东减少39.82万人,南下降57万人,为全国之最。
然而,作为省会的郑州、济南、武汉、合肥、成都,常住人口集体逆势飘红,郑州更是大增18万人,增量位列全国前三。
不只是这些强省会,其他省会几乎都是如此。
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共有27个省会,目前已有18地披露最新人口数据,去年人口全部正增长,18城人口增加超过120万人。
要知道,去年全国总人口减少了208万,而省会却逆势集体飘红,足以说明强省会的虹吸效应有增无减。
如果以省会人口/全省人口来衡量省会的人口首位度,最高的已经超过40%,普遍都在15%以上。
人口首位度最高的是西宁,人口占全省的比重高达41.7%,接近一半的人都住在省会,可见虹吸效应之强。
人口首位度最低的是南京,人口占全省比重不到10%,其经济首位度同样在全国垫底,这与江苏“十三太保”旗鼓相当的格局不无关系,散装大省没有真正的强省会。
而作为强省会的代表,成都、武汉、西安GDP比重占全省的30%以上,人口比重也都位居前列,成都达25.6%,武汉为23.6%,而西安则高达33%。
随着省会虹吸效应日益凸显,未来省会的人口首位度还会不断攀升。

04

第三个变局是,超大城市迎来大扩容,一众省会跻身其中。
在我国,人口有很多统计口径,有实时人口、常住人口之别,也有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之分,同时还有城区人口之说。
其中,常住人口衡量的是一个地市全部的人口总量,而实时人口在此基础上又多了短期出差、旅行、探亲的人群。
与之对比,城区人口更接近国际城市的概念,被视为衡量城市规模层级的核心指标。
所谓城区人口,只看城区,庞大的镇区及乡村并不涵盖在内。
毕竟,我国的城市更多是行政区划的概念,乡村、县域众多,而国际上的城市局限于城区之内。
根据国家标准:
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为超大城市,500-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300-500万的为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的为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为中小城市。
目前,我国已有10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天津、武汉、杭州、东莞。
过去几年,武汉、杭州、东莞三地城区人口先后突破1000万人,完成从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的晋级之路。
这还只是开始,未来郑州、西安、长沙、南京、济南都有望朝着超大城市迈进。
这背后,强省会虹吸效应的有增无减是其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是其二,而撤县设区、城市合并的政策助推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04

人口大盘见顶,全省人口负增长,而省会仍旧逆势飘红,说明了什么?
人口向省会集中的趋势没有改变。
尽管强省会政策遭遇挑战,省域副中心城市横空出世,但强省会的影响力一时难以逆转。
这在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
东部经济强省,普遍存在多中心,省会不能一家独大,人口虹吸效应自然不及中西部地区,南京、济南都是典型案例。
事实上,东部省份普遍不再将强省会作为政策焦点,但多个中西部省份仍在高调提及强省会,这包括江西南昌、云南昆明,广西南宁、贵州贵阳、甘肃兰州等地。
为打造强省会,这些地方普遍制定了经济、人口首位度提升目标,将做大省会规模作为提升全省影响力的关键一环。
强省会虹吸效应,到底是利是弊?
从一省之地来看,省会人口的增长,往往以省内其他兄弟地市的人口减少为代价,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中西部强省会的人口增长,一部分来自沿海地区的人口回流,一部分来自对省内其他地市的虹吸,基本都还集中在省内的一亩三分地。
从全国范围来看,抢人大战日益白热化,没有强省会的托底,人口外流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
这与强省会的经济效应是一致的。只有经济强省才有打造多中心的底气,而弱省份离不开强省会,一些欠发达省份如果资源过度分散,很容易沦为一盘散沙。
正是有了强省会的存在,中西部省份才得以在产业西移中抢得先机,在全国的城市战争抢得先机,从而为人口回流乃至吸引外省人才奠定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四川如果成都,安徽如果没有合肥,湖北如果武汉,河南如果没有郑州,人口流失的局面恐怕只会更加糟糕。
万事都要迈出第一步,先通过强省会守住全省人口的基本盘,再想着如何争抢省外的高学历人才擦,才是务实之道。
未来,省会作为全省人口蓄水池的功能日益突出,在防止省内人口流失、吸引人口回流方面,省会的托底效应有增无减。
-END-
国民经略创始人 凯风
 最新城市力作

大国大城,40座城市前景分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