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周恩来总理对外交部指出:做调研工作的同志应该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尊重客观事实,服从真理,把自己置于客观地位,不要受任何框框的限制。考虑问题要一分为二,有了一个看法之后,也可以再从反面考虑。
周总理不仅这样要求各级干部,而且以身作则,多方面听取意见。他召集会议,为了集思广益,了解情况,常常把有关部门的干部多找一些去。总理尊重人才,不以级别为重,有的会议一竿子插到底,把副部长、司长、专员、处长、科长以至主管科员、翻译等有关人员都找到一起去开会。会上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既可以全面了解情况,便于解决问题;同时又可以借机了解干部,培养干部,鼓励独立思考。
周总理要驻外的重点国家大使们每月至少要写一篇情况汇报,或是专题的或是综合的报给部里。到时不报的,总理就要主管地区司拍电去催,问大使或使馆为什么这么久没有情况报来。
周总理对大使馆和地区司的报告批语,总是写得明确具体,指出其优缺点。总理还教育干部,写文章不要使人看了味同嚼蜡,至少要使人感到看了有所收获。写调研文章,最好使人看了开头,就想一直看下去,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有内容,有来源,有数字,有分析,有看法,有估计。这样对中央才有参考价值。
对使馆报的情况报告,看到写得较好的,周总理往往在报告上写上简单批语,例如:“所报情况值得注意。”“分析得不错。”“使馆看法与国内看法一致。”“内容重要,xx司注意研究”。也有的批上:“告使馆再作深入了解。”
总理要求使馆对所报情况要加以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同时说明,不要求使馆对形势情况判断准确。因为情况报告要求及时,使馆在国外,地处一隅,不可能对情况了解得很全面,因而也就不可能要求做出准确判断。你们把情况及时报到中央,中央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当然就比较容易全面看问题,也就容易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来。
——来源于外交部已逝世老干部陈叔亮的回忆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