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书堂》·第437篇
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小微企业经营笔记》叶铁桥
责编 | 金木研
第  8180  篇深度好文:7100 字 | 17 分钟阅读
关注大企业经营的书籍车载斗量,关注小微企业的却不多。
这不应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大企业虽然耀眼,绝对数量却并不多,千万家小微企业才是蚂蚁雄兵。它们为国家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它们中的99%将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小微”的身份,不可能成为大企业,甚至求“中”而不得。
它们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改变世界,不是做大做强,而是活下去,下个月能交得起房租,发得了工资。
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以大公司的案例来作参考,价值很有限。谁都知道,经营一家成千上万人的企业,跟经营一家几十上百人的企业完全不同,就像打战指挥一支成千上万人的军队,与指挥一支几十上百人的军队完全是两码事一样。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小微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洞察。
一、先追求成为正常公司

很多创业者从创业开始第一天,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创办一家理想的公司。
这家公司最好是薪酬福利优厚,办公环境一流,企业文化宽松,以人为本,员工都热爱这家公司,每天带着兴奋愉悦的心情来上班。
这样理想的公司存在吗?也许存在,但我没见过。
对于绝大部分公司来说,从一出生就生存在艰难的环境中,但老板不会这么以为,因为这时候他是极度乐观的,认为自己创办的必须是一家好公司。他就像那些自以为口袋里鼓鼓囊囊的人一样,到处写支票,以体现自己的慷慨与大方。
比如:有节假日,一定要比别人多放假;有团建,一定要去国外;有股权激励,一定要免费发放。
还没学会赚钱,就学会了穷大方。
创办公司,首先应该追求做一家正常公司。
所谓正常公司,就是会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各项规定,依法经营,按章办事,行事有据,不瞎折腾,有营收能力、能正常运转下去的公司。
为什么要追求成为一家正常公司。先从我们团队曾经写过的一篇创业者的文章说起。这名创业者曾是一家著名媒体的高管,是个很有才华的媒体人和作家。他在创业后,他的同事这么评价他——
刚创业时,他就决定废除打卡制度。在他看来,记者和编辑都是7*24h在工作,身处一个传播链条上,肯定每天都要干活,没必要用制度强行保障。有一天北京下大雨,他直接在群里说:“还没出门的就不用来办公室了,雨太大了。”
好几个从原机构一起跟他创业的同事都说,他创业后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同事们都很喜欢他——
“他一点领导架子也没有,也不是那种死板的人,不会给你太多压力,相处起来很舒心。”
“他总是处在一种放松自在的状态,好像对谁都无所谓,经常说,你轻松点吧,别这么紧张。”
“他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开会,每次开会才一会就说,那就这样吧。”
“他对一切都很挑剔,不是那种追求完美,但对事情的要求很高。如果你做不到,他也会很宽厚,不会逼你达到要求,但会让你接收到他有期望的信号。”
“他很调皮,从来不好好坐着,总是把腿翘在桌子上,或者盘旋在椅子上,有时候还蹲着。”
当时看了这篇文章,我的直觉是,这家公司恐怕办不下去。果然没多久,这家公司就没了声息,默默关张了。
直觉这么准,原因无他,是因为我知道,公司不是福利机构,不是你好我好他也好。做公司是需要带着一个团队,扎到市场里去拼杀搏命。
“成功背后无锦鲤,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件事情,既不从容,也不优雅,甚至毫无美感。
只有优秀公司,才配谈人性化。一家不优秀的公司,应该首先追求怎么做一家正常公司,然后再见贤思齐。
首先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做到合规,再谈公司能给予的个性化福利。当然,不是说正常公司就不要人性化,只要狼性和奋斗,而是不应该在没有成为正常公司之前,去追求非同寻常的人性化。
就像不能吃饱饭时,应该首先追求解决温饱问题,再考虑别的。如果为了面子上好看,一边饿着肚子,一边把萝卜雕花摆放成一盘菜,没有任何意义。
即使像谷歌这样的公司,在日子过得舒坦的时候,会允许员工每周拿出一天的工作时间来,做本职工作以外的项目。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面对的竞争加剧,谷歌把这样的政策也取消了,地主家也大方不起来了。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企业的本质,即决定企业性质最重要的原则,是经济绩效。
他说:“企业活动可能会产生大量非经济成果:为员工带来幸福,对社区的福利和文化有所贡献等,但是,如果未能创造经济成果,就是管理的失败。”
出色的福利源于出色的经营,否则就是穷显摆,或者华而不实。无论是做什么企业,取得扎扎实实的经营业绩,让员工分享经营成果,这远比节假日多放一两天假实惠得多。
况且,从员工的家属来看,放假太早,真的会高兴吗,可能还会嘀咕:是不是公司的业务不太行?
从公司管理层的角度来说,可能心里也明白,既然发不了多少年终奖,平时也没啥休假机会,就干脆过年多放几天假吧!
在创业早期,我们也会追求团建去国外、给员工增加年假和其他额外福利,但在后来,我再修订公司制度手册时,把这些部分全部删掉了,改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来。
我在把这些修改的制度公示给全体员工时,写到:调整的总原则是——在自组织、自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成为一家标标准准地符合各种规范和要求的“正常公司”。
二、尽量不融资,也不盲目扩张
大企业很难光靠自身的积累变大,它往往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在资本杠杆的加持下撬动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让自己成长壮大。
但大多数并无爆发式成长机会的小微企业,融了资反而会带来麻烦。因为投资方总希望公司能实现几何级数增长,从而获得超额回报,但很多企业囿于行业特性,缺乏几何级增长的基因,也就是说,公司可能很多年、甚至整个生命周期都不会有质的变化。
如果拿到了融资,一方面会面临投资方的压力,另一方面,股权融资的成本,比借债还要昂贵。
我认识的一些做新媒体的创业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都获得了融资机会,有的拿了融资,有的没拿。还有的一开始拿了,又很快退回去了。
过了几年看,那些拿了融资的,很多都会说“其实没必要拿融资”,因为拿了融资可能反受其累,拿到融资后,往往会在投资人的压力之下扩大规模,但营收却不见得同步增长,市场下行时,投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而投资协议中往往藏着“机关”。
比如有对赌条款、回购条款等,这几年,我认识的创业者中,因此而倍感压力甚至被投资方起诉后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的,并不鲜见。
我认识的一家新媒体公司,在拿到融资后,就由稳定的二三十人,半年内膨胀到了上百人,折腾了很多项目,都不成功,现金流快折腾没了,公司回到了几个人的状态。而投资协议中的回购协议,让他背上了上千万元的隐形债务。
最明智的,是拿了又退回去了的,他们大多是活得最好的,也是应变市场能力最灵活的。
在很多行业里,市场主体,以小微企业的形态存续可能就是最合理的。就像猫科动物,虽然有些能长成虎豹,但最常见的还是各种类型的小猫咪。
拿风险投资,意味着必须有成长虎豹的基因,但很多行业的特征,却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实现爆发式增长,如果拿了融资,很可能是祸不是福。
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启动成本并不高,业务开展后,也很快能获得现金流,所以应该尽量不要拿融资,创始人自己筹备一笔启动资金,能转动起来就可以了。
即使拿了融资,也得事先清晰掌握风险所在,不要头脑发热盲目扩张,要在一开始就验证自己挣钱的能力,尤其是在逆周期的形势下。
如果看到自己账上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觉得可以大手大脚地花,折腾来折腾去,很可能会在潮水退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正是那个在裸泳的人。
关键是,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并没那么成熟和健全,投资协议一般都会包括对赌和回购条款,发现自己在裸泳之后,面对的巨大财务压力更为可怕。
跟盲目融资和融资之后大手大脚一样可怕的,是盲目扩张。
这些年,“第二曲线”这个词成了热词,原因是市场在以极高的速度演化,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很容易因科技和模式创新而老化,面临淘汰,所以需要紧紧地盯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市场,寻找和创造出能让公司能重焕生机的“第二曲线”。
但小微企业需要注意的,恰恰是不要被所谓寻找“第二曲线”给忽悠了。
小微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本就匮乏,如果不能做到绝对聚焦,还分出部分资源去寻找“第二曲线”,很有可能造成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的局面——主营业务因为投入不够而缺乏吸引力,新业务也因为缺乏主营业务创造出来的强力支撑而中途夭折。
小微企业需要全力去做的是聚焦再聚焦,全力以赴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把能抓住的抓好才是关键。
但很多小微企业,总不甘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四面出击,结果什么阵地也没打下来,反而搭进去不少时间和精力,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到了起点,才发现手头做的虽然没那么香,但至少商业模式被验证过,是可以产生现金流的。
如果主业还不稳,就急于去打造第二曲线,公司更容易陷入危险境地,“no zuo no die”就是这个道理。天花板不是那么好捅破的,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认识。
三、不一定需要合伙人
刚创业的时候,我的一个认知是,连合伙人都没有,还叫创业吗?但几年之后,一个危机让我产生了逆向思维:为什么一定要有合伙人?
有合伙人难道还有什么坏处?还确实有,而且不少。
坏处一:创始人大多是第一次当创始人,合伙人也很可能是第一次当合伙人,大家都不成熟,也是临时搭起的班子。
夫妻搭伙过日子,一开始不免磕磕碰碰,合伙做企业更是如此。何况合伙关系的契约稳定性还不如婚姻。在中国,离婚没那么常见,但合伙人转身离开的屡见不鲜。
我认识的小微企业中,有两个合伙人的,闹分家的比例不会低于50%,有三四个合伙人的,至少一个合伙人离开的比例几乎是100%。
这种离开,往往都发生在企业初创后的两三年内,而合伙人的离开,也往往会对公司的业务、团队的稳定性造成重大影响。
坏处二:创业初期,是需要一鼓作气来打开局面的时候,有合伙人的公司,如果创始人做不到一言九鼎,势必就会各有想法,但在初创阶段,民主集中制确实不见得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因为,对商业机会的洞察以及决心,就像真理一样,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初创公司经常就掌握在创始人手里。
这个时候,创始人如果缺乏气魄,为了表现得有格局,温良恭谦让,事事征求意见,决断不干脆不果决,可能很快就会让公司陷入到温吞的状态中去,从而失去战斗力,错失打响品牌的窗口期。
坏处三:小微企业人数少,管理半径小,很多小微企业一共才那么几个十几个人,如果有合伙人,甚至还不止一两个合伙人,人均管理的人数会少得可怜,创始人做个决定,还得多头沟通,甚至动不动还需要涉及到跨部门协调。
没有大公司的体量,却先染上了大公司病。小微企业体量小决策快行动敏捷的优势一点都发挥不出来,反而容易产生内耗。
坏处四:一个特别现实的情况是,合伙人也是公司成本最高的团队成员。但小微企业的利润规模和利润率能不能容许存在那么多高成本成员,这个也需要算算账。
所以,合伙人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并不是“必需品”,而是“珍稀品”。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合伙人,特别能干,能独当一面,稳定性也好,还能跟你形成互补,又能跟你一条心,你就应该特别珍惜。
四、不要既降薪又裁员

看稻盛和夫的自传,里面有这么一段:
“1974年初,石油危机造成订单剧减,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导致业界大范围的裁员和停职待工,而京都陶瓷也不得不实行减薪的措施。
但是我们公司高举‘追求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幸福’的经营理念,创业以来,就有全公司团结一心同甘共苦的传统。所以,我们的宣言是,整个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决不裁员。”
当时我觉得真了不起,但后来了解了一下,发现日本企业在1970年代基本都是实行终身雇佣制,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日本遭遇石油危机的企业,都跟京都陶瓷的选择一样——不裁员。
但2000年以后,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终于受到了冲击,坚持这一雇佣方式的企业已经成了凤毛麟角。而且,在技术发展、产业迭代如此剧烈的时代,企业要能够活上三四十年,也很不容易。
这几年来,因为逆周期,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大家也慢慢习以为常了。以前,裁员总容易被妖魔化,一旦哪家公司传出裁员的消息,总觉得这家公司肯定要完了。
到了现在,大众的理解度大幅提升,裁员就跟离职一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现象。如果遇到经营困难,企业需要开源节流,降薪或裁员是非常常见的选择。
对于降薪和裁员,都会影响团队士气,那管理者该怎么选择?
最不好的选择当然是既裁员又降薪。除非公司遭遇极大的困难,非如此不可,否则尽量不要这么做。我见过一家公司这么做过,老板说,既降薪又裁员后,士气非常差,剩下的员工也纷纷选择了离职。
两者取其一的话,有的管理者可能会想,整体薪酬盘子减下来,不裁员,只降薪如何?
看上去,降薪似乎没有裁员动静大,实际上,有可能反而是在“两害相权取其重”,原因在于:团队里有优秀成员和一般成员,如果怕裁员影响团队,给大家普遍降薪,这对优秀成员不公平。
况且,普遍降薪的话,对优秀员工来说,薪酬很可能不再具备市场竞争力,他们也有可能会选择离开。而留下来的,是那些市场竞争力不够的员工。
所以,如果有得可选的话,宁可裁员,不要降薪。一般来说,团队里总会有冗员。大企业员工喜欢说,“我们公司砍掉一半的人,照样能运转良好,说不定还会更好。”小微企业即使人手紧张,也总能找到冗余的人员。
不但不能降薪,为了鼓舞士气,企业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对现有员工加薪。这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员工减少了,意味着留下来的员工的工作量增加了,加薪也是应该的。
跟降薪比,裁员对被裁的员工就一定更坏吗?
也不一定,很多时候,被裁员工在你们公司里发挥不出价值,并不代表他们不优秀,也许只是公司环境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发挥出来而已,强留着他们,实施降薪,只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收益,耗费了他们的比较优势。
只要是依法裁员,企业给员工提供充分的保障,如果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找到工作,还会因此多出来一笔收入。
裁员的时候,管理者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需要尽量照顾好员工的情绪,不要在有意无意间给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裁员的责任,并不在被裁员工,而在公司。
我在第一次裁员的时候,就特别告诉被裁的员工,被裁不是因为他们的问题,而是公司的问题。公司经过研判,认为在这条业务线上的投入看不到希望和前景,需要当机立断关闭业务线,并且解散业务线上的员工,同时承诺会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对公司来说,裁员当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是坏事。
奈飞在规模还小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裁员,那是2001年的时候,互联网经济的泡沫破裂了,奈飞要由120人裁到80人,奈飞的创始人黑斯廷斯担心公司的士气会因此一落千丈,他在书里写到:
“我敢断言,一些员工离开之后,留下的人会因为朋友、同事的离开而对公司产生质疑,会认为公司对员工不管不顾。这一点势必让所有人心生不满。更糟糕的是,留下来的人还必须完成离职者交接的工作,增加的工作量也会使他们倍感痛苦。现在资金已经很紧张了,士气再持续低迷下去,我们还能撑得住吗?”
然而,接下来的几周,他惊讶地发现,公司的氛围突然来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虽然我们公司靠着削减成本才得以生存,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刚刚被迫离开,但剩下的员工却个个充满激情与活力,还颇有创意和想法。”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80名员工以前所未有的高涨情绪,圆满地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他们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所有人都激情满满。我们都感觉现在整个公司的员工都疯狂地热爱自己的工作。”
一方面,是因为留下来的人变得更为精干,也更有斗志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多并不见得更有效率,如果冗员较多,人浮于事,公司效率反而会降低。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裁员的时候,该付出的成本必须付出,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给予补偿。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小微企业创业者,咨询我怎么裁员才不会引起劳动仲裁,我说遵守了《劳动法》就不会,他惊讶地问:“难道你们给N+1?”
我也很惊讶:“难道你们不给N+1?”他们果然没给,后来也果然引发了劳资纠纷。
有些裁员是在公司濒临资金链断裂时发生的,这种情况下,公司可能已经没钱补偿被裁员工了,但员工有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也需要生活,所以往往会选择维权。
我的建议是,在公司条件尚好的时候,一定要留出一部分备用金,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动用,以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状况。即使公司经营不下去了,也能体面地安顿好员工和合作方。
五、结语
可能有人要说了,小微企业就那么点人,还需要专门谈经营管理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是企业,就必然涉及经营管理。小微企业有员工,有客户,有产品,有计划,有流程……所有这些都需要经营管理。
不但要有,还极其重要,正如斯蒂芬·罗宾斯等在《组织行为学》里写到的:“管理上的好坏之分是盈利和亏损的差别,最终则是生存和倒闭的差别。”
在某种程度上,小微企业更需要有经营管理。大企业腾挪闪转的空间大,小微企业却容易“贫贱夫妻百事哀”。
跟大企业比,小微企业很多方面都要更难——战略、品牌、招人、留人、经营、培训……抗风险能力也更差,几乎很少有容错空间。可能一次失误,就会葬送整个公司。大企业经常死于“安乐”,小企业则容易死于“忧患”。
有人更通俗地归纳:小公司是难为死的,大公司则是舒服死的。
尤其是在逆周期中,小微企业如果依然保持粗放的状态,可能连活下去都很难。经济下行的时候,大公司都卷得要死,小微企业只会更卷。如果依然认为小微企业不需要向管理要效益,那可能真的就哪里都没有效益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