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下午,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举办了reMIX十周年研讨会。本会议邀请了12位著名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评论家,共同讨论审议reMIX临界工作室过去十年的作品,并以去年落成的福田中学为主轴,讨论其带来的多学科新兴议题。
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朱竞翔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并进行开幕发言;讲座由陈忱Nicola Saladino主讲;对谈环节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围绕教育与公共性,独立事务所的生存空间,景观都市主义的跨尺度设计方法对中国城市的适配性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讨论。
 关键词 
reMIX十周年:回顾、展览与论坛
福田中学、教育与公共性
独立事务所与激流中国
跨尺度设计与景观都市主义
论坛开场
 学术顾问 
朱竞翔 ZHU Jingxiang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专注于新型建筑系统、可持续建造技术及敏捷开发方法研究。团队发明了六种新型建筑系统,并以原型方式应用在超过十三个内地省份、东南亚、非洲地区与加勒比海地区。近年深度参与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与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
在开场发言中,朱竞翔教授引用“丹麦童话”或者“凯泽斯劳滕奇迹”,来形容reMIX当年赢得福田中学竞赛的过程。当时reMIX建筑事务所在备选名单中排位第三,直到其他三间事务所相继退出,reMIX才有机会加入正赛,在之后的两轮正赛中奇迹逆袭,成功赢得福田中学项目。而评委团经过激烈讨论,才如履薄冰地将这个机会交给reMIX。五年后的今天,借着福田中学的投入使用,也借着事务所成立十周年的契机,回顾这个历史性的决策,见证reMIX的成长,便有了在华侨城(OCT)的展览与总结。
研讨会定义主题为“unMIX”,既揭示reMIX的基因,也力求澄清项目成功背后的因素,它们包括了竞赛机制、多方协作、教育经历与新颖的视野。
讲座回顾
陈忱与Nicola Saladino以“临界工作进行时” (reMIXing:Work in Progress)为题,用四个篇章讲述了reMIX的故事——从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相识,到北京及深圳共同创建工作室,以及十年来做过的不同尺度与类型的项目。探索了景观装置、改造项目以及校园设计等主题。福田中学的概念脱胎于reMIX早期的研究:多层地面、立体开放的建筑布局、空中社交圈、城市共享,一系列的关键词构成了这个刚刚落地投入使用的校园的特质集合。讲座还特别呈现了双首层消防策略、景观地形操作等技术层面的设计发展,以及reMIX如何通过以上的设计操作达成跨学科综合的景观都市主义的目标。
对谈一  建筑与教育:我们如何设计新的公共性?
 对谈人 
李虎 LI Hu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丹下健三教席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及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特聘设计导师
王德久 WANG Dejiu
深圳市福田中学党委书记,国家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首批特级校长、年度十佳优秀校长
周红玫 ZHOU Hongmei
深圳市学校规划与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 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发起人
 主题引导 
蒋滢 JIANG Ying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
摘要  
01
新校园行动:学校建筑和教育改革的双向尝试
02
高效应试 /日常生活: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如何在新校园实现平衡?
03
新的公共性:校园、社区和城市
3.1
局部开放与错时共享
3.2
大规模集中与小尺度分散
  01  
新校园行动
学校建筑和教育改革的双向尝试
蒋滢大家都知道,学校建筑的设计是“戴着镣铐跳舞”,尤其是像福田中学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校。对于如此高密度、大尺度的建筑,其在建筑本体上面临更多严峻的问题。在“8+1 新校园行动”的竞赛中,评审团最终选择了这个相对轻松、自由、风格化的方案,中间经历了多次讨论。我想请推动新校园行动的周红玫处长和福田中学的王德久校长来谈谈这个方案的选择和定夺过程。
周红玫:福田新校园行动“8+1”联展/竞赛在开展之初,其实处于“非法状态”,确实如蒋滢所说,是戴着镣铐起舞。后来请了福田区领导出席“8+1”终评会并给予认可的背书,这件事才慢慢“合法化”。在此之前,由于太多的条条框框,学校设计新的可能性几乎被扼杀,许多建筑师对这一类型设计都感到“绝望”。这次竞赛希望吸引优秀的建筑师和更多的种子选手参与,所以当时除了公开报名之外,我还邀请了几位知名的学者、建筑师组成学术委员会来进行提名,其中李虎向我推荐了陈忱和reMIX。
选择reMIX的方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冒险。为了保证最终的落地效果,避免这次校园建筑的改革失败,评委们会更倾向于选择落地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团队。reMIX当时并没有大型的落地项目。在竞赛最后一轮决赛评选时,学术委员会其实非常纠结,但我在这方面相对乐观,我对这个世界越来越精细化的协作趋势有信心,如果没有经验,可以找有经验的人合作啊。像福田中学这样大型项目,本身就是多方高度协作的结果。与经验丰富的团队相比,找到一个有创造力、愿意全身心投入的选手是很难的。
这次校园改革,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让学校真正的主体——校长全程参与,让使用方与建筑师能够深入地沟通讨论和合作。
王德久:我于 2016 年到福田中学任职,在任 8 年期间,围绕新校园行动发生了许多故事。我上任后的一个任务就是完成学校的改造。此前,我已经习惯了教育的平淡——在我过去 20 年的校长生涯中,有15年都是在这种平淡中度过的。当时,每所学校都是“交钥匙”工程,建造完工之前,校方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在“8+1”之前,我曾带领团队去参观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学校还可以这样建。
在整个推进过程中,新的合作模式促使我不断思考: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校园,才能将理念与教育深度结合?2018年的竞赛场景仍历历在目,回想起来还是惊心动魄。从第一次亮相开始,reMIX的设计和方案叙述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最终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这不仅是我个人的选择,更是我们学校 3000 个青春生命的选择。
周红玫:福田中学新校园的容积率很高,最初教育局打算采用校园内部腾挪的方法来推进建设,如果这样的话,reMIX的方案基本就没戏了。经过几次激烈的辩论和抉择,我们将 3000 名学生转移安置到其他地方,这个方案才得以落地,这背后离不开福田区政府相关部门和王校长艰苦卓绝的工作和付出。
蒋滢:新校园行动非常重视前期的充分调研。建筑师们拿到的并不是过去那种根据规范导出的冷冰冰的任务书,而是详尽的规划和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其中也包含了对城市设计中一些通用做法的挑战。请周红玫处长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其中的考虑?
周红玫:我一直都是最先推翻任务书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的任务书通常都是从网上搜索复制的标准模板,然后经过简单更换一些面积规模等数据得来,这种任务书针对性不强,没有基于这座城市的公共价值来进行校园需求研究,更没有深挖主题的学术挑战性。尤其对于福田中学这样难度极高的高密度学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它和周边城市的关系,才能在高密度城市里的“弹丸之地”中找到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在竞赛之前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去做前期研究。
新校园行动中所有校园的推进模式,都是“研究引领设计”。建筑师接到的,也不是只限定在红线内的设计任务书,还包括规划单位已经做过的城市设计研究和“强排方案”,这些都作为后续判断的理想参考和基准点。第一轮资格预审时,所有参赛概念方案都必须包含对基地和周边城市关系的考量。这迫使建筑师必须超越用地红线去关注城市、关注学校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关注校园建筑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这种做法对方案的精准落地也是一种保障,红岭实验小学和福田中学等最终的落地方案和竞赛概念方案基本一致,正是因为前期的研究和任务书都非常深入和到位。
  02  
高效应试 /日常生活: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如何在新校园
实现平衡?
蒋滢:学校中的非传统空间,源自对功能的重新界定,以及学习生活与新空间的匹配关系。在新校园空间中,建筑师和教育者的理念不谋而合,都希望学生能在与社会、城市和自然的接触中成长。但与此同时,学校也面对升学率的压力,所以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强调对效率的追求等。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和教育改革的长期目标,与真正的使用者眼前的短期目标一定会有所碰撞,对于这一点,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磨合并相互激发呢?
陈忱:在设计福田中学之前,我有过一次设计学校的经历。那是 10 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OPEN建筑事务所实习,参与了一个位于百望山的学校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设计了很多有趣的空间,但校方认为这样的学校难以管理。那时,我就意识到,设计出有创意的学校概念方案不难,难的是如何说服校方,让方案落地。在福田中学——我不知道只有王校长如此,还是深圳的校长都这样——我们的推进过程异常顺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蒋滢:我们(源计划)在设计学校时,与一些教育从业者有过讨论。其中一部分人认为,相对于漫长的人生,短短几年的高中不算什么,所以主张在这个紧张的应试阶段,学生应该放弃生活和情感,将学习效率放在首位。不同的教育家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在福田中学的新校园里,设计了很多学习效率之外的趣味空间。王校长,面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你当时是如何考虑的呢?
王德久:我们当时的具体需求是建造一座 3000 人的寄宿制高中。在此基础上,如何推动教育的深刻变革呢?这就需要我们回归教育的原点。
在福田中学新校园竞赛之前,我们不仅委托城规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城市调研,我们自己也重点关注了孩子们在高中校园里的体验。有一个孩子提到,学校建成后自己早已毕业,但希望弟弟妹妹在高中时期能体验到全新的学校生活。未来的福田中学能否在他们高中三年留下难忘的青春记忆?这是学生传递给我的信念。未来的课程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空间?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校的任课老师。老师们非常积极,提出了各种各样丰富的奇妙构想。来自这几个方面的成果,算是设计的“前传”,等到reMIX来踏勘的时候,就可以对学校的建设任务、办学理念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03  
新公共性:
校园、社区和城市的联结
3.1  局部开放与错时共享
蒋滢:如果说学校是公共建筑,想必没有人有异议,但若说学校可以提供公众场所,可能会在不同维度和语境下引发诸多讨论。学校确实属于某种形式的公共空间,然而出于安全和管理考虑,它肯定不会完全开放,因此它作为公共空间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OPEN建筑事务所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事务所之一,完成了许多出色的校园建筑作品。我想请教一下建筑师李虎对校园公共性的看法?
李虎:公立学校的设施应该更多地与社区共享,我一直坚信这一点。10 年前设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时,我们就尝试推动这件事,比如将泳池靠场地外侧设置,希望在周末和假期时对社区开放。我们参与设计的学校,大部分都位于城市郊区或新城,这些地方的公共生活设施非常缺乏。如果学校能够承担起这个功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生活。当然,学校的安全性,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重要。但除去周末和寒暑假,学校真正被使用的时间只占全年的一半,那么另外一半时间,是否可以拿出一部分公共设施供社会使用呢?无论是作为夜校还是社区中心,都会是很好的尝试。事实上,在西方很多国家,比如美国,很多学校就承担着社区中心的角色。
OPEN 设计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虽然有许多与社区共享的设计构想,但最终未能实施,这实在令人无奈和遗憾。这个问题,并非仅仅依靠设计就能解决,还需要教委、规划局、校长们携手努力。在此过程中,建筑师可以去调整、改进和优化现行的学校设计规范。
3.2 大规模集中与小尺度分散
蒋滢:如今,许多学校的设计规模都很大,办学趋势逐渐走向机构化和集团化。如此大的学校要实现与社区共享,这对城市管理者、校方和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际上,以前的乡村学校和一些欧美的中学规模都较小,在举办校运会等活动时,社区居民也能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往,与周边社区建立起真实紧密的联系,激发各种交流互动。面对现在超大尺度、机构化的校园,有时建筑师会感到非常无奈。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割裂。我想请建筑师李虎和作为城市空间的管理者周红玫来分别谈谈这个问题?
李虎:现在校园建筑的尺度虽然变大了,但遵循的规范仍然是陈旧的,例如对日照的要求等,这会在一定程度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规划层面的问题,例如学校是否应该占据城市中更好的地块,而不是在地产开发的大量住宅夹缝中求生存?我最近看到一些规划中的中学,面积竟然有40万平方米,这种趋势让我很疑惑。我们工作室在胡同里,旁边就是个小学,隔一条胡同还有一个小学,每个规模都很小,孩子们可以就近上学,这种选择不也不错吗?我们应该考虑另一种分散而不是集中的模式,或许可以更好地解决当下教育面对的问题。当然在这些条件都不理想的时候,好的设计还是会带来一些改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能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现状,未来会更值得期待。
周红玫:如今,我愈发将自己定义为公共设计管理者,实现建筑的公共性和社会价值是我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谢有许多认同这一价值观的建筑师参与了新校园行动“8+1”竞赛。当然,任何开创性的行动都需以价值观为先导,但仅有价值观还远远不够,还需具备将核心价值思想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转化和渗透的能力。
在我眼中,学校是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理应造福社会。然而,
传统的学校宛如孤岛,被描绘成美丽的象牙塔,却似乎忘却了学校所肩负的联结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社区之间关系的使命。
这次竞赛从初始就制定了新校园的理想和愿景——打破孤岛状态,成为联结社区和城市的重要“文化锚点”。通过一系列迈向新校园的行动——无论是 “8+1”,还是“百校焕新”—— 我期望学校能够以公共建筑的身份推动社区互动,实现造福社会的理想。

我们从学校与城市的交界层面着手,进行了诸多革新。例如,我们推行了“红线零退线”政策,即学校如果在首层让出 3.5 米宽的城市公共通道,便允许在二层及以上压红线建设。实际上,这是一种巧妙的“交换与选择”策略。有些学校建成后,想要加建围墙,却发现难以实现,因为这涉及消防问题。如此,便实现了我们无围墙的构想。再如,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项目中,我们通过一定的运筹城市用地策略,实现其与周边地块共享消防扑救场地,最终这个出色的设计方案得以落地。
在一些学校中,我们将例如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与社区中心相结合,并将部分区域划归社区,这使得校方即使想要加建围墙,也无从下手。尽管许多校长“守土有责”,在使用中希望通过加建围墙和栏杆将学校与周边隔离,但我们的做法,使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做物理封闭去背离原来的公共性原则。
我们要始终保持激情与想象力,做好空间预留和灵活性设计,提出合理的边界划分方案。等到未来城市管理文明程度更高时,真正实现学校与社区的共享。
对谈二 实践与研究并行:独立事务所如何在激流中国中成长?
 对谈人 
王路 WANG Lu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任《世界建筑》主编,WA中国建筑奖创立者。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为建筑设计与理论、地方建筑与聚落规划
李晓东 LI Xiaodon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97年创办了李晓东工作室,多次获各类国际奖项
何健翔 HE Jianxiang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讲席”教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特许会员
 主题引导 
庞伟 PANG Wei
广州土人景观首席设计师,诗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委员会委员
  摘要  
01
教育背景之于实践:海内外求学的相似与差异
02
独立事务所的生存:修炼内功,把握机遇
03
深圳的都市想象:景观都市的基底与日常生活的密度
  01  
教育背景之于实践:
海内外求学的相似与差异
庞伟:我不知道我们活动海报里提到的“激流中国”用来形容当下准确与否?它到底指的是前些年说的“世界建筑的试验场”,还是指那个成语“激流勇退”(笑),还是什么其他含义?毕竟,我们今天还身处“风口”或所谓“激流”吗?还是如万科郁亮说的“活下去”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今天对这个词的理解。另外,我还想进行一些更广泛意义上的探讨,因为建筑师如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这个职业包含了许多道义关怀、社会主张,以及对美好城市议题的实现。但在这些关怀背后,建筑师也历经了不少遗憾和艰难,也有自身一些尴尬和局限。我想请你们谈谈,我们现在的教育还能容纳关怀吗?自由的精神能有所涉及吗?我们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何健翔和蒋滢的工作这么多年来大家有目共睹,连州博物馆是很有品质的项目,但这个博物馆去年成了话题,它后面的遭遇,算是遭遇了“激流”!这之后咱们是“勇进”还是“勇退”呢?陈忱我也一直关注你们的成长,你们两个事务所都有在中国和西方接受建筑教育的背景。我非常好奇,你们的作品,你们的实践思路,在多大程度上是国内的教育熏陶,多大程度上是西方教育的影响?这么问显得我“别有用心”,但我真的很想知道,今天我们这些优秀建筑师的知识本色是什么?国内外双重的建筑教育是造成了你们的“混乱”,还是铸成了你们的“中西合璧”?
陈忱:第一个问题就这么尖锐(笑)。今天我邀请了三位老师,王路老师和李晓东老师来自清华大学,Eva Castro 是我在AA的老师。
我在清华求学时,王路老师有一门关于传统民居的课程,每次课上,他都会和我们分享他在乡村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呈现了人与时间、历史以及当地的关系。李晓东老师和王路老师是对门,我经常去串门,那时候他正在做桥上书屋这个项目,除了做设计,他每天都会下棋。这两位老师不仅教我设计,还教给我一种非常放松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心态——你可以手忙,但心要放松,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我们最初在胡同里的时候,没什么项目,如果心很紧,一天都过不下去。此外,对于小尺度空间的敏感,对于形式的理解,也是清华的教育给我打下的基础。
我从清华毕业后,去了AA 学习,遇到了 Eva,开启了我人生的第二篇章。在这之前,我所知道的女性建筑师只有扎哈·哈迪德和妹岛和世,Eva在育儿和工作中的“超人”状态,为我树立了一个新的女性建筑师榜样,让我看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除此之外,就是完完全全地“破”了我过去的学习状态,花了一年时间从找不到北的状态慢慢摸索,一下子从小建筑设计到几十万平方米的大尺度城市设计的规模,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有点茫然,但慢慢地,景观都市主义开始给我启发,那是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方法。后来我和Nico一起回来开事务所,彼此之间有一种抗衡,又开始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慢慢放下,逐渐摸索着回到设计的那条路。
庞伟:我懂了,陈忱和Nico是同学,何健翔和蒋滢是同学,独立事务所要想成功,一定得找个同学是吧?(众笑)
何健翔:今天陈忱一定要我和蒋滢一起到场,应该也是有这个意思吧(笑),都在南方,而且有种相似的组合方式。
从华南理工大学到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学习经历,带给我的体会差异很大,对比鲜明,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和连续性。一个还是粤语系的教育,一个非常理性。当时的华南理工正处于从传统师徒制向标准化教学的过渡阶段,我们读书阶段就有机会跟随前辈一起做实际项目,提前与社会充分接触和融合。
比利时的建筑教育遵循的也是类似师徒的模式,学生和导师的关系非常紧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延续。不过,它的训练方式和知识结构与国内大不相同。在那个年代,华南理工的教学主要是布扎体系,加上一些园林的训练,更多依循老师个人对环境的直接反馈,方法和理性成分较少。而在比利时却恰恰相反。我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只能暂时先摒弃在国内的学习模式,融入到高度理性、注重逻辑、深入研究的语境中去学习。等到学习结束,再自己重新与之前的方法做比较。回国后,等到我真正有机会参与项目时,又将过去学习的不同方法与珠三角的气候、空间和经验相结合,形成了我们事务所现在的实践状态。
庞伟:何健翔的回答是不是听起来不够尖锐,但其实是有锋芒的,但是他的个性就是这样,他很厉害,不像我,懂得把批评包裹得很圆润,你们要会听。(众笑)
  02  
独立事务所的生存:
修炼内功,把握机遇
庞伟:今天见面之前,我一直觉得李晓东老师属于“宝刀未老”,我其实都不知道他有多“老”,我就知道这个宝刀是真的宝刀,一直都有精彩,比如早年桥上书屋,这两年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我想问个比较尖锐的问题,现在有年轻人认为,上一两代人占了时代的红利、时代的光,这个说法有无道理?现在大家真是卷得走投无路了吗?现在还有没有砍出一条路的机会?在项目越来越少和越小,所谓时代红利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下一代建筑师来说,争取的空间还有多大?我想请李晓东老师说说你的看法。
李晓东:我觉得reMIX走的也是挣脱式的道路,他们在胡同的时候折腾的都是很小的项目,也有很多辛酸泪对吧,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刚说“激流中国”,我觉得一方面是个人的努力,另外就是社会的呼应、机制的配合。比如周红玫处长这样的城市策划者,她做的事情并不是体制赋予,而是个人的逆袭。她有时候深夜在朋友圈发的东西我都不忍卒读(笑),想做改变的人都很不容易。有人会说,我们这一代建筑师赶上了时代的红利。就我个人而言,我并未感受过什么红利,例如我的前四个项目,几乎都是违章建筑,没有一个经过政府审批,都是在农村自己找的地、自己筹资商量着盖的,也遇到过政府的拆迁队,经历过很多困难。所以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时刻,都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个建筑师要想生存下去,肯定是很困难的,只是不同的时代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庞伟:是的,我们不要觉得哪一代人是特别容易的,容易和不容易有相对的差别,但是每一个优秀的工作其实都是累积之后突破,都是当事人使劲儿打熬的过程。我们缺讲述,很多人误以为好项目是天上馅饼。我知道王路老师是陈忱在清华读研时的导师,李晓东老师也是陈忱同时期的老师。你们能否谈谈对陈忱以及 reMIX 的看法?
李晓东:从陈忱身上,我看到了年轻建筑师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不是从 1 到 2 或者从 2 到 3,而是从 0 到 1 的过程。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都应该找到“0”。它是原动力,也是“道生一”中的“道”。从清华的建筑学,到AA的景观都市主义,再到哈佛的生态设计,讨论谁的比重更高,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陈忱经历的是一个“破界”的过程。这种“破界”,对于建筑师来说非常重要,它打破了以往的所有套路,因为这些套路是限制建筑师设计思维的最大控制线。红线是什么意思?其实自然生态没有界限,人文生态才有界限,这是因为人的自私,室内外边界、道路界限、国家边界,我们脑子里也有各种结界对吧?这些东西其实是限制我们的核心。所以我认为景观都市主义是一个打破界限的起点,这之后能做到什么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我觉得现在reMIX可以改名叫regenerate,因为mix的意思是1个跟1个合成两个,但如果是0到1,就应该是generate,变成另外一种状态。
这两天来看福田中学,对于陈忱的成长我特别骄傲。
王路:这场讨论的主题是独立事务所如何在激流中国中成长。有的人在激流中屹立不倒,而有的人选择急流勇退。在我看来,在激流中能够稳步向前的建筑师,凭借的是一种“内功”。咱们有句俗话叫“里应外合”,当机遇来临时,你是否能够抓住,基本取决于你内在的修养和自信。reMIX在深圳的实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否则无法应对新的机会和挑战,就福田中学项目而言,也无力接受多方面的“贵人”相助。
昨天我们参观了福田中学,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项目,在观游中你感受到一个具有独特性和丰富度的校园环境。英文中“playground”并不仅仅只指运动操场,也是供游乐的公共活动场地。教育需要学生去游玩、去体验。福田中学校园中有各种Play-grounds,是一个开放、生长和应变的空间系统。
我喜欢一个词叫“井底之蛙”,借用它来形容在北京胡同里创业的reMIX。当然不一定合适。我一点也不觉得“井底之蛙”所谓的见识狭窄有什么不好,反而在狭窄的境遇中你能培育一种切近的、对具微事物带有质性的体察甚至洞察力,并在内观中积聚能量。reMIX经历了在限定中沉潜井底的磨练,而还能仰望着天空并渴望从狭窄中走向宽广,他们积蛙步以至千里,在深圳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03  
深圳的都市想象:
景观都市的基底与日常生活的密度
庞伟:我是一名景观设计师,这也是我今天被请来的原因,一群建筑师当然是不完整的,需要一个景观设计师(笑)。近年来,国外的建筑教育呈现出一种趋势,不再将研究视野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领域,而是将其扩大到更广泛的范围和学科进行探讨。我所知道的reMIX其实就深受景观都市主义等的熏陶和影响,我们来看深圳这座城市,今天打量它,是否有可能如库哈斯(注:Project on the City I: 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2002)所期望的那样,成为某种有启发的都市典范呢?这座城市何去何从?有更多可能吗?尤其是有突破边界的可能吗?作为一个从北京到深圳的事务所,reMIX最希望实现的都市状态是什么样的?
陈忱:设计是个人经验的一种反映。我们从北京搬到深圳,对这座城市的初步感受是,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景观都市主义的样板。在北京,要到大自然中去,可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在路上。而在深圳,虽然城市密度很高,但市中心有许多公园,城市与自然相互交融,这是我们想象中理想都市状态的第一步。美国虽然有许多亲近自然的城市,但它们更像是一种城市蔓延,因为没有足够的生活密度。
我们还希望,这座城市是多层网络的一个系统,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这几年提倡的“山海连城”,如果能够成功,那将是非常棒的事情。
当然,深圳这座城市也有一些自身的硬伤,比如没有自行车道。reMIX 是一家特别喜欢骑自行车的事务所。在北京胡同的办公室,很多同事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然而,在深圳我们很难实现这一点。虽然它有很多绿道,比如深圳湾公园、大沙河公园,但没有融入日常生活。必须坐地铁或打车到那个地方,才能开始骑车。
我们希望能够重新发现周边,重新发现日常。一个新的空间,无论大小,都可以激活附近的一个区域。无论是景观、动线还是公共性,都希望能够带动更多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我们的一种理想化愿景。
庞伟:最后我从自己的角度再说一句,这几天我来深圳,不管是和周红玫处长、朱竞翔老师的聊天,还是看陈忱的作品,一方面深受大家孜孜以求,努力做事的感动,另一方面又感同身受大家做事之难、做事之伤,是的,回到“激流”这个话题,有没有“激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在逆水行舟,激流擦伤你也好,成全你也好,迎接挑战,这似乎很重要
对谈三  再议景观都市主义:跨尺度的设计方法如何塑造适应性的城市?
对谈人
Eva CASTRO
Plasma Studio & Ground Lab 联合创始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景观都市主义实验室教授
田恒德 Hendrik TIEBEN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及院长。国际城市规划论坛(IFoU)主席。德国注册建筑师,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的创始会员,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国际会员
邱外山 QIU Waishan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和设计系助理教授。曾在麻省理工可感知城市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 、公民数据设计实验室 以及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策研究中心任职
 主题引导 
Adam Jasper SMITH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重点是历史、理论和批评,特别是香港 20 世纪医疗建筑,以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水、基础设施和建筑仪式
  摘要  
01
Eva,AA和reMIX:成长的故事
02
景观都市主义拒绝类型学和文脉吗?
03
适应性城市为谁而设计?
04
打破边界/过度保护: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园?
  01  
Eva,AA和 reMIX:成长的故事
Adam Jasper Smith:我的第一个问题比较私人,我最近才知道 Nicola 曾先后是 Eva Castro 的学生和员工,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相互间的评价、对对方的期待或其他张力。我想请两位分享一下这段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你们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Nicola Saladino:正如陈忱之前提到的,Eva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她对着一个学生(的作业)大喊“这就是垃圾”。在这个过度宣扬正确的世界里,AA一直都以挑战这种正确而闻名。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最初几个月,其实非常恐怖,每个人都害怕Eva,我们想知道如何符合她的期待,但却总觉得自己达不到她的标准。后来我搬到北京,开始在等离子工作室(Plasma Studio)工作后,我们的关系更近了,远远超出了纯粹的专业性互动。
基于我在Plasma的经历,Eva的榜样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也在于如何实现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如果没有激情,我们的职业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激情,才能从职业中获得足够的回报,不然我们就会慢慢地把工作中的乐趣视为一种奢侈。
同时,我也见证了她的成长,比如在照顾小孩这点上,她的第二个孩子是在我们进AA 的前一年出生的,所以我们是看着他从一个 2 岁的孩子长到现在都快要上大学了。那时我们看到了Eva如何多线处理很多事,如何在教学和照顾孩子的同时去做讲座,甚至有时抱着孩子在讲座上发言。这真的让我们很受振奋和启发,在某种程度上,陈忱和我也把她作为家庭的榜样。
Eva Castro:是的,我在教学时会非常恐怖。在我担任AA的景观都市主义系主任前,我一直教的都是文凭课程(译注:英国建筑学的五年制diploma),教学对象都是那些一直在这个系统里的孩子。而研究生项目的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背景、技能,对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解也完全不同。“恐怖”是整合他们所有人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这种“恐怖”也撮合了你们俩(笑)。所以当年陈忱决定去 GSD 时,我其实非常生气,我心里想的是“什么,你背叛了 AA!”。不过当一切过去后,我们最终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的成就让我非常感动。我之前从没有机会像今天一样,通过展览一次性地观看他们全部的作品。这些内容映照出过去在我们日常工作时、喝酒时、教书时那些无尽的讨论。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看到了他们在AA的学习所带来的反馈,也看到了我自己的工作对他们的影响,这就像第二次当母亲。
  02  
景观都市主义拒绝类型学和文脉吗?
Adam Jasper Smith:Eva,我知道你并不想总是扮演教授的角色,但还是想请你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景观都市主义?
Eva Castro: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美国,在后底特律时代,美国有一股逆城市化的势头,而底特律刚好成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节点。建筑师们开始思考一种用非建筑的方式重建、维护和再生城市的模式。在此之前,我们一直认为城市已然是一具死尸,所以建筑师要么去做一个规划城市的官僚,要么就在城市里“玩乐高”。而景观都市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第一次开始将景观建筑视为一种动态系统,如果整合得当,比单纯的建筑或城市规划更能振兴城市。
Adam Jasper Smith:景观都市主义排斥什么吗?或者说,你们的工作室会禁止使用哪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吗?
Eva Castro:并没有任何东西被排斥在外。我们在AA的教学中有一套自己开发的方法,该方法有一些非常明确的阶段,而这些阶段确实包括一些特定的软件和需要掌握的技术,但它并不排斥任何其他技术。
Adam Jasper Smith:当我看 reMIX 的项目及其推导设计的手法时,我发现其中含有抽象和形式化的步骤、富有成果的片段,然后他们以某种方式将这些片段重新体现在建筑形式中。但我认为,你是比较反对使用历史案例的,你不做大量的类型分析,也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因此,许多专业建筑师会带到项目中的标准工具包,你都把它们放在一边,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有意识的选择。我想再细问一下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Eva Castro:我不会说我们不做类型学研究(typological studies),但我们有一种预设的思维方式——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时。也就是说,这是一条死胡同,因为它们只响应非常特定的历史和时空条件。因此,类型是嵌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时刻中的。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么你也必须同意新的时空、文化、历史条件需要新的类型。
所以确实有一些建筑师会查看现有的类型,并试图通过这些类型的演变来设计。而我们则是通过图解(diagram)来工作,所以图解就成为了索引领域(编注:territory,参见知识雷锋第207场讲座中的翻译,强调该词的政治性,与 region ‘地域/区域’ ,以及政治性更强的常规翻译‘领土’作区分)的方式,并且逐渐演变成形态学的、生成性的图解。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排除类型学研究,而是更多地将它们作为背景资料。
至于你们总是会问的问题:“这些设计有什么历史参照?”——我觉得这种想法在人们心里也许是根深蒂固的,但任何历史参照都可能会给出不适合当下这个阶段的决断,例如西方的文化阶段就不适合中国现在所经历的疯狂状态——这里在进行中央商务区(CBD)或James Corner的规划(编注:福田中学紧邻的建设中的中央公园),那里同时有一个城中村在无序扩张——中国能够在超高密度下同时拥有这一切。至于文脉主义,我认为从某些角度看,建筑也可以被视作一个微型城市。当你抬头看时,一栋楼延续了城市的整体组织结构,并且只在某些特定的点上才能被认出来。所以在看起来没有文脉限定的情况下,实际上文脉早已蕴含其中,它并不拘泥于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
Adam Jasper Smith:你的发言听起来很像那些在博士论文答辩现场为学生做辩护的教授(笑)。
Nicola Saladino:正如Eva所说,景观都市主义背后当然有类型学研究,但我们在设计手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福田中学,我们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觉得有可能会胜出,正是因为整个项目需要的是寻找到真正全新的东西。场地的条件、超高的密度、方案的复杂性使得任何现有的解决方案都不可行,我们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大型项目落地经验的工作室,和其他工作室站在了同一起点,因为即使是已经设计过数十所学校的竞争对手,也无法借用以前的经验,只能从头开始,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
在设计中,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图解性地构建这个复杂的系统。当然,环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关于体量我们做了大量的初步研究,这是为了理解设计如何从公园过渡到场地后方的高层建筑,并与新设计的视觉走廊、开放性良好的公共空间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试图匹配所有相邻的建筑,因为周边的建筑环境实际上相当混乱和不稳定。
田恒德:我觉得 Eva提到的不要过多使用类型范例这一点很有趣。我想你的意思可能是将这些范例隐性地嵌入到设计中,而不是直接挪用。不过我在其中依然可以看到建筑和城市主义方法上的连续性,reMIX的设计应该是希望在大型建筑中为今后发展的不同阶段创造出可能性,从而打破之前那些老式公共住宅或大型校园等大型建筑的单一化趋势,从而建构出一种内部的城市化模式,对吧?即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大校园的单一性,从建筑师的视角引入更多其他的经验。
关于在建筑中创造丰富的城市体验这点,我想提及上世纪60年代后期(大概是1969-71年)出现的案例,例如卡洛·艾莫尼诺(Carlo Aymonino)*加拉拉特西公寓(Gallaratese)*等,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在公共住房项目中重新思考和打破过去一些非常官僚化的东西,并在其中通过颜色和室内街道创造出都市主义的元素。实际上,在福田中学的项目中,我也看到你们的这种努力,并没有一味避免与过去的建筑实验产生关联,而是在很多地方使用了例如室内街道或类似的组织元素来达到你们所说的临界/混合(remix)状态。但我认为,这与 60 年代的那些尝试非常不同,景观都市主义尝试与自然、生态等产生关联,这是曾经完全被忽略的问题和视角,我个人觉得这非常有趣。
*卡洛·艾莫尼诺(1926-2010),毕业于罗马大学建筑系,战后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新理性主义建筑师,1976年担任威尼斯建筑大学校长,创办该校建筑批评和历史分析专业,退休后任罗马古迹委员会委员。
*1967-1970年,艾莫尼诺作为Studio AYDE的一员,与阿尔多·罗西合作设计了位于米兰加拉拉特西区的集合住宅项目。他们打破了以往住宅项目的单一模式,让建筑可以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而改变其用途。
Nicola Saladino:是的,那种文化上的参照已经被我们广泛地吸收和接受了,但让福田中学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我们尝试在不同尺度上进行的操作,尤其是在公共空间层面。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并将其重新组织以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即空间在不同尺度上变换以适应各种各样的条件。而 60、70 年代的项目更多是以纪念碑式的手法来处理公共空间。过去在胡同中生活和工作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在中国,无论多小尺度的公共空间,都可以很快地在许多非正式层次上变得有烟火气,这一切都帮助我们在福田中学的项目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可行方案。
Adam Jasper Smith:我并不是想批评你们不参考历史范例,我只是希望找到一条只通过抽象思考来重构问题并提出激进解决方案的路径。其实由于不参考以前的实践案例,你们已经全然实现这一点。今天我们已经听过很多次,所有人都同意福田中学是一所极具创新性的学校。现在的问题是,它成为了一个新的样本、新的范例,你们是否希望后来者在自己的项目中把福田中学作为一个类型学范例来参考?或者说,你希望他们参考的是你们的作品还是方法?
Nicola Saladino:当然是希望他们以方法作为参考。我们自己也将景观都市主义方法论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在我们的一些小尺度建筑实践中也非常有用。因为它同时涉及整体和细节的处理,以及原型参考和将各部分整合起来的逻辑。因此,这是一种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并且在过程中可以重新调整、校准整个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所以它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同时从两端推进的过程。通过这种抽象思考,我们也许可以更自由地操作,而不受既定观念的束缚,真正让过程来调整最终结果。
  03  
适应性城市为谁而设计?
邱外山:我想讨论一个问题,当我看到今天的讨论题目“用跨尺度的方法塑造适应性城市”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谁在适应”?当我们谈论关于弹性、生态性、响应性、适应性的问题时,可以说出很多像大数据、实时、即时这样的花哨词汇,但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正在设计的是谁的城市、谁的公共空间、谁的学校。
福田中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例子,也相当罕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 reMIX 非常幸运,因为我们都知道公众参与在很多城市项目中并不常见。从刚才你们的分享来看,在总体规划甚至之后的设计阶段中,校长、任课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参与了进来,这些利益相关者与建筑师们合作,试图从模糊中理清头绪,在这一大片空地中规划出功能需求、楼层面积、教室部署以及场地与城市的关系等。reMIX做了大量平衡工作,将不同的功能相互交织在一起,例如公共空间和教室这种传统认为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私密空间就被有效地组织了起来。我认为这就是关于多尺度和适应性的好例子。
我在UCL Bartlett学习时,从一位老师(也是EVA在AA的学生)那里了解到了景观都市主义。我认为建筑师可以从景观都市主义中学到很多:算法工具、数字化、grasshopper插件、形式设计等,但最重要的收获是,意识到设计和人的行为息息相关。只有开始关心人,你才会成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甚至是政治家,我们现在正缺乏这样的人对吧?掌握了这一点,你才会明白设计的不同尺度,这样创作出的城市才能更具适应性。
  04  
打破边界 / 过度保护: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园?
田恒德:我们已经知道,你们的整体设计概念是将福田中学打造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试图将校园内的各个区域在不影响学生使用的前提下开放给公众。根据我在香港的经验,很多精心打造的所谓适合步行的校区其实非常无聊,孩子们的收获反而来自真正的街道。我的问题关于校园安全,在亚洲国家,这是一个重要的底线。我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在亚洲,孩子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网络霸凌,有时它的破坏性可能更大,严重的话会让人走上自杀等不归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物理边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从这个角度重新思考安全性和公共空间,也许会创造出很多之前我们从没想过的空间类型,而这种类型学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不那么激进了,对吧?
Nicola Saladino: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对此进行了很多讨论。对于我这个来自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来说,我真的认为中国学生受到了过度的保护。他们不被允许冒险,也不被允许从错误中学习。这真实地体现在物理环境中,到处都把安全放在首位。我认为这剥夺了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对自己负责的可能性。但我们很幸运,福田中学所在的社区愿意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一些风险,但这种情况并不总是会发生。所以我认为,边界从心理上来说,是对学生潜在成长的一个巨大限制。
Eva Castro:谈到边界,我们就必然想到福柯,想到空间是如何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像精神病院、监狱、学校、医院,它们都属于这一类型。因为有些人需要被控制和教导,从而得到治疗或从年幼的孩子变成有责任感的成年人等等。
所以我认为消解边界的行为并非微不足道,也不是像“让一些公众可以进来”那样简单。这其中交叠着两件事,一是打破或淡化、模糊这些边界,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该空间不再属于自己或某个中央权力,而是成为了社区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一种准政治性(quasi-political)行为,无论你们是否意识得到,这确实能够带来变革。另一个是主动利用那些准隐蔽(quasi-hidden)空间,例如一个带家具的小型夹角空间、一个彩色的区域,一个可供闲聊的地方……这种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极小空间的例子还有很多。学校这类建筑历来都以控制为核心,因为管理者总是想看到、想知道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我可以就这种新的设计尝试可能会带来什么新的教育模式讲 2 个小时,但我先就此打住,说回到使用者身上,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如何将这样的改变带回到课程改革中去。
邱外山:在建筑中有一个概念叫“透明性”(transparency),涉及到不同领域间的边界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种利益相关方出发来看:一方面,设计师希望模糊边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人造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比较,那自然的边界总是更加模糊的。想想草地、海洋、潮汐(tides),它们都是没有边界的。
Eva Castro:我认为你说“自然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一种对自然的误解。事实上,自然界中的领域是非常明确的,因为它们是由所谓的自然或动物的生存意识所决定的,而且高度依赖于微妙的大气变化。而你之所以看不到边界,是因为你不是那些动物或植物,但边界确实是存在并且相当具体的。
邱外山:对,但与建筑环境的固定边界相比,自然界的边界是动态的,也没有那么明确。这是我从艾伦·伯格(Alan Burger)*那里学到的。设计关于规则,所以有边界,而自然界没有;设计师想要模糊边界,但利益相关者想实现一定程度的控制。我认为当我们讨论是否应该有边界,以及用什么形式最合适时,应该倾听空间的利益相关者,比如校长、老师和学生,以及周边社区的意见,他们才最有发言权,设计需要让更多人都参与进来。
*艾伦·伯格现任麻省理工大学(MIT)景观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教授,同时也是MIT P-REX实验室的创始人,他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可持续性城郊形态、面向自主流动性的城市规划、弹性都市主义、景观边界扩展、生态系统再生、以及雨水湿地设计等。
田恒德:你们的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设施确实是为了附近居民的使用而设计的。在同样高密度的香港,我们就会经常思考如何将学校的资源转化为社区的公共空间,这比在深圳要难得多。我认为你们创建的类型很有意思,例如,通过在裙房中西侧文体区和东侧教学区之间后面设置的这条南北向的街道,从而在整片区域中创造出两个管理边界。
另外,之前谈到的适应性也是景观都市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深圳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城市,也包括其人口构成,我们都能看到其潜在的人口峰值。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假如今后儿童的人口减少,那么就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例如街道空间面临重组,其他的空间形式甚至是其他人群需要被重新考虑。这些都很值得探讨,因为这种情况并不遥远,可能 10 年后就会出现。这些在你们的设计中是否有被实际考虑到?
Nicola Saladino:实际上,在宿舍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就床位数量等问题进行了大量讨论。我们研究出了一种可以解决高密度和过度拥挤等问题的房间类型。最初,我们想到的理想情况是一个卧室有四张床,极端情况下则可以放八张床。当这种高密度状况结束时,这些空间可以被重组为自习室。
除了福田中学,我们在其他设计中也会经常将可变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虽然可变和通用之间的边界很难界定,但我们总是试图在一个系统中制造一些碰撞。比如智慧城市或参数化设计,往往会产生一些过于平滑、多变的东西,这时我们就会通过放置一些具体的固定元素来生成这个场所的空间特征,同时在它们周边为今后的重新规划留下更多空间,我们在公共空间的处理上也是一样。总的来说,我们会通过设计少量的具体空间作为要素去锚定看似非常多的灵活空间,供社区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共享和使用。
结语
朱竞翔教授最后致辞结束研讨会:reMIX这个名字,正如工作室所强调的,在于重组现存关系,从而引发改革,而非发明新世界。这种历史性的态度,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致力于将福田中学融入城市,从城中村拍摄的高层宿舍楼的片段(下图一),很好地说明了新设计并未在“中产化”附近的街区。
滑动查看
在为会议筹备而进行的参观中,陈忱与Nicola Saladino执着地对沉重的校园家具进行了细致的调整(上图二)。这一幕呈现了建筑师工作所在意的两种精确:先是对空间生产的准确执行,再是对长期行为、特别是年轻人成长需求的自然引导。工作室主脑来自于中、意文化,这一背景对设计有着深度的影响。福田中学既呈现清晰的法则与秩序,又充满迷人的细部,似乎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塑造威尼斯的建筑学巨匠帕拉迪奥与斯卡帕相遇在南中国深圳,他们的历史范式与设计技艺将会产生怎样的混音?
在研讨会所处的园区中,来宾也都注意到了一个黄永砯2001年的艺术装置,半截飞机身上的涂刷标志会令观者联想到地缘政治冲突,它却以《蝙蝠计划》命名,官方说法为OCAT成立时的愿景——“当代艺术的航空港”(上图三)。这种差异性又提示了OCT的另一重含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不同风格的、充满智慧的讨论,使得研讨会并非是一种结束,更是新的开始:议题、能量、链接的涌现。激流中国的走向,活力能否存续,人皆关心。reMIX的发展带给从业者的启示则是:凝视时间,不畏惧变革,未来会值得期待。
文稿整理:林楚杰(reMIX)、王婉琳
英文翻译:尹伟豪
排版:张婉琳
编校:王婉琳
前期组织:南天(CUHK)、刘畅(CUHK)、方小诗
文中照片、ppt均由reMIX提供
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信息 / Symposium information
临界再读 | reMIX作品研讨会
unMIX: a critical review on reMIX
时间  2024年3月2日,14:30-18:50
地点  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主办  reMIX临界工作室
支持单位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对谈嘉宾 / Panel reviewers
李虎  LI Hu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丹下健三教席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及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特聘设计导师。曾任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SAPP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负责人。他于1996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8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50 under 50: 21世纪创新者奖”获得者,2022 Wallpaper*中国设计大奖年度设计师,2014年和2019年GQ年度建筑师,英国ICON杂志“未来50人”, 并担任第一届中国设计大展策展人,威卢克斯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评委(国际建协指定)。除任教以外,李虎也经常应邀参与国内外大学或机构的讲座、评图等学术活动。
王德久 WANG Dejiu
王德久,现任福田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国家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校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首批特级校长、年度十佳优秀校长、深圳市兼职督学,深圳大学教育硕士导师。福田区科技协会副主席,福田区优秀共产党员,福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福田区优秀人大代表,福田区政协委员。深耕特区教育三十余载,担任校长二十二年,主持了《生命教育》、《情感德育》等多部校本教材的编写,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现代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考》、《提升教师影响力是学校主要工作》、《文化视野下学校人本管理与文化构建》等30余篇论文,先后主持《信息技术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整合方法研究》、《高中生生涯教育实践研究》、《基于青花瓷博物馆平台的综合课程研究与实践》等1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在粤港澳校长论坛、亚太生涯规划教育论坛、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会创新教育论坛等发表主旨演讲。在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个性教育和专才培养方面有长期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建树。
De-Jiu Wang is currently the principal and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Futian High School. He i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an advanced educator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a standing member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he Guangdong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e first batch of special principals in Shenzhen, the top ten outstanding principals of the year, the part-time supervisor of Shenzhen, and the tutor of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of Shenzhen University. Vice Chairma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n Futian District, excellent Communist Party member of Futian District, excellent Party worker of Futian District,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People's Congress in Futian District, and member of Futian District CPPCC. He has devoted more than 30 years to education in the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for 22 years, presided over the preparation of many school-based textbooks such as “Life Education” and “Emotional Moral Education”,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30 papers in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publications such as “Basic Thinking o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hools”,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is the Main Work of the School", “Humanistic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He has presided over more than 10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researches such as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hool Fine Management”,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Career Educa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Museum Platform”, and delivered keynote speeches at the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Principals Forum, the Asia-Pacific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Forum, and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Forum of Shenzhen International Talent Exchange Conference. He has made long-term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rich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he research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滑动查看
周红玫  ZHOU Hongmei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四级调研员
深圳市学校规划与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南都"深港生活大奖"之"城市贡献奖"、 "人文大奖" ;
2018获十大”2018深圳商报年度创意影响力人物"
2017-2021年间策划与实施“走向新校园:新校园行动计划” ,一系列空间设计和管理的精准创新实验。第一季三个核心创新事件——红岭实验小学实践、“8+1”建筑联展以及首创“腾挪校舍”;第二季“新校园新社区五联展”;第三季“书院营造六联展”。第四季南山“校园城市主义六校实践展”。
2020年12月至今,策划发起“城村计划”—龙岗6村实践展。
2022年策划与实施南山“百校焕新行动”第1季、第2季。
2010上海世博会深圳案例馆《深圳大芬,一个城中村的再生故事》总提案、策展、建设负责人,《读城画村——大芬国际壁画展》联合策展人。多次参与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工作。
深圳建筑公开竞赛的主要推动者,以创新的公共设计管理,捍卫公共空间利益,成功策划组织诸多重要的公共建筑竞赛和文化事件。如大芬美术馆、能源大厦、汉京大厦、华侨城大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坪山文化聚落等,并以城市设计方法探索华润万象天地、深圳湾万象城、特建发留仙洞、万科云城、国际艺展城等超级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创新模式……
发起具有专业影响力的“深圳城市建筑设计大师论坛”与 “设计与生活”公众论坛,向公众持续弘扬建筑文化价值观。
策划出版《深圳当代建筑》,并发表:
《校舍腾挪——深圳福田新校园建设中的机制创新》《建筑学报》(201905)
《深圳新建筑的背后——深圳竞标制度的探索和实践》《时代建筑》(201407)
《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从红岭实验小学到“8+1”建筑联展》 《 时代建筑》(202002)
《从策动到行动——“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机制创新的回溯与反思》《建筑学报》202103)
《以创新的公共设计管理,重塑城市空间与社区肌理》《时代建筑》202201
《矩阵与联动——百校焕新集群设计的组织创新》《建筑学报》 202307(共同作者周红玫 杨利君 高雪香 何英杰)
滑动查看
蒋滢  JIANG Ying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
1976年生于广西南宁。1994-99年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建筑学取得学士学位。2000年获法国总统奖学金计划留法,在2003年凡尔赛高等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并取得法国注册建筑师资格。之后先任职于法国和比利时事务所。2007年与何健翔共同创建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源计划立足于对珠三角城镇群的社会空间文化研究,尝试以跨文化的工作方式介入于不同尺度的空间设计。珠三角城市历史和记忆保护更新、新都市集合居住形态和社群基础设施成为源计划设计和研究的重点。源计划的独特地域实践已被国际建筑学术界广泛关注,其建成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其中包括2021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杰出国际建筑奖、2020和2022年两次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设计金奖、2020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建筑设计大奖、2022年Archdaily年度建筑奖、英国《建筑评论》New into Old高度赞誉奖、以及瑞士BSI建筑奖提名等。2015年源计划被美国《建筑实录》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先锋建筑事务所之一,2020年初入选DOMUS杂志评选的全球50佳建筑事务所。
Founding Partner, O-OFFICE Architects
DPLG of France
Jiang Ying was born in Nanning, Guangxi in 1976. She received her B. Arch degree from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in 1999. In 2000, she was awarded the President Scholarship and move to France. In 2003, she graduated from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Versailles, and obtain her qualification of registered architect in France. After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both in French and Belgian, Jiang Ying returned to China in 2006. She co-founded O-Office Architects with He Jianxiang in 2007. O-Office Architects interests in the diversity and hybridity of traditions and valu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Urban renewal, re-invention of collective living forms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al-architecture are the recent focus of O-office’s work. Their architectural works have won important design award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including RIBA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Excellence 2021, two times of Gold Award of ARCHASIA 2020 and 2022, the 2017 AR New into Old Award (Highly Commended), nomination of the BSI Swiss Architectural Award 2016, 2022 Archadaily Building of the Yezr Award, as well as the Architecture Prize of 1st City for Humanity Award in 2020. In 2015. O-office was featured as one of the Design Vanguard firms by Architectural Record, and named by Domus in the list of 50 Best Architecture Firms in 2020.
滑动查看
王路 WANG Lu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979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赴德国汉诺威大学建筑系留学,199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后回清华大学任教,2000-2012曾任《世界建筑》主编,2002年创立WA中国建筑奖,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为建筑设计与理论、地方建筑与聚落规划。已完成多项科研和规划设计项目,在多种国内外建筑书刊上发表,并多次应邀参加在国内外举办的建筑展,是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参展建筑师,曾获意大利国际石材建筑奖佳作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和住建部首届田园建筑一等奖。
李晓东 LI Xiaodon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1989-1993年间在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建筑系及安德豪芬大学建筑学系做建筑理论研究工作, 获建筑学博士学位,曾任教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1997-2004),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多次获各类国际奖项, 其中,2021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未来可持续建筑奖,2014年首届森山国际建筑奖,2012世界建筑节文化建筑大奖;2012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2010年获阿卡汉建筑大奖,亚洲建协建筑金奖,联合国教科文文化保护创新奖(UESCO Jury Award for Innovation)(2005), 2008年英国‘建筑回顾’一等奖,美国“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奖最佳公共建筑奖,及美国环境设计与研究协会年度最佳设计奖; 2001年获美国注册建筑师协会教师奖, 2000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主席奖, 优秀教师奖. 主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英文硕士课程EPMA在BAM全球评比名列第五。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理论, 美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发表学术专著 3本。
何健翔  HE Jianxiang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讲席”教授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特许会员
1972年生于广东新会。1991-96年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建筑学取得学士学位,之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取得两个研究型硕士学位,并继续在比利时西弗拉芒省工作两年半后回到中国南方。2007年于蒋滢共同创建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开始独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源计划立足于对珠三角城镇群的社会空间文化研究,尝试以跨文化的工作方式介入于不同尺度的空间设计。珠三角城市历史和记忆保护更新、新都市集合居住形态和社群基础设施成为源计划设计和研究的重点。源计划的独特地域实践已被国际建筑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兴趣,其建成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其中包括2021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国际卓越建筑奖、2020和2022年两度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设计金奖、2020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唯一建筑设计大奖、2022年Archdaily年度建筑奖以及2016年英国《建筑评论》New into Old高度赞誉奖和瑞士BSI建筑奖提名等。2015年源计划被美国《建筑实录》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先锋建筑事务所之一,2020年初入选DOMUS杂志评选的全球50佳建筑事务所。
Founding Partner, O-OFFICE Architects
Design Chair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IBA Chartered Member
Jianxiang He was born in Xinhui, a small town in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of south China, in 1972. He received his B. Arch degree from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in 1996. From1999 to 2001, he studied in K. U. Leuven of Belgium and obtained his M. Arch and M.E. degrees. After another two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in Europe, He Jianxiang returned to Guangzhou and co-founded O-Office Architects with Jiang Ying in 2007, formally erecting their independent practice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city. O-Office Architects interests in the diversity and hybridity of traditions and valu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Urban renewal, re-invention of collective living forms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al-architecture are the recent focus of O-office’s work. Their architectural works have won important design award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including RIBA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Excellence 2021, Golden Award of ARCHASIA 2020 and 2022, the 2017 AR New into Old Award (Highly Commended), nomination of the BSI Swiss Architectural Award 2016, as well as the Architecture Prize of 1st City for Humanity Award in 2020. In 2015. O-office was featured as one of the Design Vanguard firms by Architectural Record, and named by Domus in the list of 50 Best Architecture Firms in 2020.
滑动查看
庞伟  PANG Wei
广州土人景观首席设计师,诗人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三师下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佛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风景园林设计大师。
文化部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空间组策展人;2017年~2022年,担任三届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景观设计》杂志学术主编(2013-2019)。
Eva CASTRO
伊娃·卡斯特罗毕业于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的设计专业和AA建筑联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是 Ground lab 和 Plasma 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兼总监。她自 2003 年以来一直在AA建筑联盟任教,自 2011 年起在清华大学景观设计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负责景观都市主义的教学。她还曾担任香港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伊娃·卡斯特罗目前就任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是景观都市主义实验室的教授。
尽管伊娃·卡斯特罗的学位并不是景观,但她的研究方向和参与项目很大部分都涉及了景观与城市。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从业者,她都在景观都市主义的领域进行了诸多实践。同时,作为一名女性建筑设计师,伊娃·卡斯特罗在该领域的实践也为她获得了相关的荣誉。在伊娃·卡斯特罗看来,景观都市主义中的“景观”与传统景观有所不同。她提倡实用性景观,认为其遵守由参数和利益等相关方制定的规则,并相信景观设计师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掌握一个项目。
Eva Castro is a professor of practice at AS+D – SUTD, Singapore, where she currently is the coordinator of core studio 2 and co-leads the advanced option studio on landscape urbanism.
She has been the director of the Landscape Urbanism Uni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and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in London, where she taught – as a diploma unit master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Landscape Urbanism Master program since 2003. She has also held positions as visiting professor at HKU, Hong Kong and as honorary professor a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Castro is co-founder of form_axioms lab, a territorial agency for academic research purposes operating from within SUTD, Singapore.
As a practitioner, Castro is cofounder of Plasma Studio and GroundLab. She has been recognized with several awards includ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rchitects Award, the Young Architect of the Year Award and the Contract World Award. Her work is published and exhibited worldwide, including Archilab’s ‘Naturalising Architecture’ and various solo exhibitions and art installations -at the DAZ (Deutsches Architectural Museun) in German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in London. Plasma studio and GroundLab were the lead designers for the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Fair in Xi’an, China a 37ha landscape with a wide range of buildings opened in 2011.
滑动查看
田恒德 Hendrik TIEBEN
田恒德(Hendrik Tieben)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及院长,是一位致力于创建健康和包容城市的建筑师、研究员和教育家。他还担任国际城市规划论坛(IFoU)的主席,促进城市规划领域的全球合作。他拥有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的建筑学教育背景,并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田恒德教授为德国注册建筑师,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的创始会员,也是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国际会员。他的研究重点是公共空间、城市形态、健康和福祉,特别关注赋能地方社区的场所创造项目。
School Director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ndrik Tieben is an architect, researcher, and educator focused on creating healthy and inclusive cities. He is 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He is also the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ism (IFoU), which promotes global collaboration in urbanism. With a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in Germany, Italy, and Switzerland and a Doctor of Science degree from ETH Zurich, Tieben is a registered architect in Germany,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Urban Design, and an International Associate Member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His research centers on public space, urban forms, health, and well-being, focusing on placemaking projects empowering local communities.
滑动查看
邱外山  QIU Waishan
邱外山现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和设计系助理教授,专注于人居环境的感知及其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城市设计、规划和交通出行中的应用。他曾在麻省理工可感知城市实验室 (Senseable City Lab)、数字媒体实验室 (Media Lab)、公民数据设计实验室 (Civic Data Design Lab) 以及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策研究中心任职。参与项目包括阿姆斯特丹无人船设计、沙特女性的士出行分析、阿布扎比低碳城市设计、洛杉矶雨洪公园设计、哥伦比亚经济适用房设计等。他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担任10余家SCI期刊的评审。他的作品还参与“2019深港建筑和城市双年展”、麻省理工“大数据、可视化和社会”等展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ishan Qiu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the Assistant Director of the Master of Urban Design Program in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t HKU. Trained as an urban researcher and designer, he utilizes big data, AI, and design computation to facilitate mobility, e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He has been involved with various data-driven research and smart city projects worldwide in places like Saudi Arabia,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the U.S., and China. Waishan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many publications, lectures, and exhibitions. He co-instructed design workshops for digital conferences, including the CAADRIA 2021-2023 and the Digital Futures 2020. He co-authored papers and was a reviewer for top-ranking peer-reviewed journals lik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and th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and Cities. His exhibitions included ‘3RD VISION’ for the 2019 Shenzhen-Hong Kong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UABB), Housing+ Biennale (2017) at MIT, and ‘the Big Data, Visualization, and Society’ (2016)
滑动查看
Adam Jasper SMITH
Adam Jasper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CUHK)建筑学院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历史、理论和批评,特别是香港 20 世纪医疗建筑,以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水、基础设施和建筑仪式。他在悉尼、墨尔本和弗莱堡(布赖斯高)学习哲学和艺术史。他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4年,他担任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建筑与施工学院讲师。在此期间,他担任《建筑理论评论》(Taylor and Francis)的编辑。自2018年起,他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GTA)担任博士后,并担任GTA Papers杂志编辑。2018年,他编辑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瑞士馆(2018年金狮奖得主)目录《房屋之旅:无家具室内景观》(Park Books)。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dam Jasper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istory, theory, and criticism, particularly Hong Kong’s 20th-century hospital architecture, and water, infra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rituals in Eastern Indonesia. 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art history in Sydney, Melbourne, and Freiburg (Breisgau). In 2010, he received his doctorate on marginal aesthetic categories. From 2010 to 2014, he was a lecturer in the Faculty of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During that time, he was editor of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Review (Taylor and Francis). Since 2018, he has been a postdoc at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 (GTA), where he serves as the editor of GTA Papers magazine. In 2018, he edited "House Tour: Views of the Unfurnished Interior" (Park Books), the catalog for the Swiss pavilion at the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winner of the Golden Lion 2018).
滑动查看
讲座主讲 / Lecture speakers
陈忱 CHEN Chen
建筑、景观和城市设计师。她的学业背景全方位地反映临界工作室跨界的设计理念: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2010年获得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景观城市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以优秀毕业生获得哈佛设计学院景观建筑专业硕士学位,并获得当年最高毕业生设计奖。在建筑与景观领域获得多个学术奖项:法国国际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以及两次美国景观建筑学会优胜奖(2011,2013)等。近期,她领衔的reMIX工作室连续赢得数个国际竞赛,包括深圳福田中学,深理工校园设计等。她的作品亦应邀参加多次展览,包括鹿特丹建筑国际双年展及法国建筑年度设计展等。此外,她在包括清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担任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课导师。
Nicola SALADINO
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毕业于巴塞罗那理工学校建筑系,Nicola获取了建筑硕士学位后在多个当地活跃的事务所中进行设计实践。之后他进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进行城市设计研究,专注研究中国城市化现象,并获得景观城市学专业硕士学位。近年来,Nicola持续以多种形式涉足学术界,包括在香港大学(景观硕士设计课,2023)、 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硕士设计课,2021)、清华大学(建筑设计课,2022,景观硕士设计课,2011-12)、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班,2013-15)进行设计课教学。同时,他也在建筑联盟学院、麻省理工学院、Veritas大学(哥斯达黎加)和香港大学教授城市设计工作坊。
研讨会流程主持人 / Seminar process host
方小诗 FANG Xiaoshi
公关和传播咨询顾问,城市、科技、人文主题自由撰稿人,建筑专业译者,远上传播咨询创始人,关注并探索跨文化、跨学科,打破边界,深度参与公共领域的写作与传播。德国汉堡港口城市大学(HCU)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工程硕士,曾任德国gmp 建筑师事务所新闻官和AUBE欧博设计品牌战略总监。
学术顾问 / Academic advisor
朱竞翔 ZHU Jingxiang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本科课程主管,元远建筑科技(香港/深圳)创始人
朱竞翔受教于东南大学建筑系与建筑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执教于东南大学,参予创立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及《A + D 》双语杂志。2004 他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目前专注于研究新型的空间结构、建筑系统和可持续建造技术。2008年以来,团队发明了六种新型的建筑系统,并成功应用在超过十三个内地省份、东南亚、非洲地区与加勒比海地区。由于示范了独特的社会重建与发展新路径,他及团队成为 WA 中国建筑奖常客。并曾获得第四届中国建筑传媒奖、2012年《华尔街日报》“中国创新人物奖”、2015年香港建造业议会创新奖与2016年台湾远东建筑奖。2016年他受邀为第十五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中国国家馆设计“斗室”。他成为大学科研影响故事(IMPACTSTORY)的建筑学院唯一案例。2018年以来他主持了深圳多间腾挪学校的创新建设,参与组织深圳新校园行动的系列竞赛与南山“百校焕新”计划。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Undergraduate program director, founder of UNITINNO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 Hong Kong and Shenzhen) company.
Prof. Zhu Jingxiang received architectural training from Southeast University in Nanjing and received his doctorate in 1999. He taught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before he served as a key member of 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University and < A+D> bilingual design magazine.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1997. In 2004, he joined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CUHK and now focuses on new spatial structures, light building systems, and sustainable building technologies.
Since 2008, Professor Zhu’s team has invented six new building systems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more than 13 Chinese provinces, Kenya,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Caribbean. By demonstrating new path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he has won a series of WA Awards for Chinese Architecture (WAACA).  He was also the winner of the 4th China Architecture Media Awards,  the 2012 China Innovation Talent Award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2015 Hong Kong CIC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ward, and the 2016 Taiwan Far East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 He designed the Dou Pavilion for the China Pavilion at the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Venice Biennale. He was recognized as the only architectural case of the Impact Story of CUHK in the last round of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Scheme. Since 2018, he has developed a transitional school prototype and applied it multiple times, demonstrating how lightweight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may contribute to Shenzhen’s urbanization. He is the key person in promoting a series of design competitions for educational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New Campus Initiative and the Nanshan 100-school Renovation Action.
滑动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