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锋
来源 |领教工坊
二代最需要的教育是什么
所谓教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绝不只是在哪里上学这么简单。如果非要做个排序的话,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家庭教育。从孩子三岁以前到他们进入学校求学,以及步入社会就业,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主场,但家庭教育应该是贯彻始终的最重要的一条主线,
其核心内容始终不变,那就是培养健康平衡的人格。

而现在一般的学校教育比较容易忽略的恰恰是最核心的人格教育,包括培养孩子拥有开放的心态、尊重他人,为他人创造福利而成就自己,有不断自我探索的愿望和持续的进取心。只有把这些补齐,才能善待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也才能拥有和外部世界平等对话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
在培养健康人格的家庭教育中,作为家族企业的大家长,要主动向孩子传递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家训、家规,即家族推崇的价值观,比如吃苦耐劳、善待亲友、努力奋斗等在父辈身上被验证了的熠熠发光的优秀品质。这种传导,实际上就是孩子从父母处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育信息。而父母要做的就是自觉地、不间断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即使你没有这份自觉,孩子们也正在从你的一言一行中习得。比如,他们跟你出差旅游,你怎么对待服务员,怎么对待空乘人员,他们都看到了,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是不管做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要让孩子及早地以各种方式获得以下信息:家族企业是做什么的?每一年的经营情况怎么样?这个行业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要让他们了解,这份事业跟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不只是家族赚钱的工具。也就是说,除了解释做什么,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何而做。其实孩子很聪明,也很敏感,你让他们感受到了开放,等到他们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再跟他们探讨从业理想就会非常方便。
新型教育力量的介入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创富一代希望下一代能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于是选择送他们出国留学。但事实上,在留学归国后,二代们确实还需要进入社会化的职场,接受一次职业教育,这是家族企业接班人不可或缺的教育过程。
二代们可以从职场中学习,向行业的前辈、合作伙伴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习如何建立权威。因为接班人既然要担当大任,就要战胜各种不可测的困难,克服所有的恐惧,这样组织才会听从于他们。所以,孩子们只有经历了职场的辛苦和艰难,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尊重,如何获得权威。这种现场感是接班人教育的必经阶段。
但是,不管孩子是选择回到家族企业还是在外工作,创富的第一代企业家都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去沟通,而不能过于强调自己的个人意志。这依然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家族成员要共同遵守一个底层逻辑:我们相信,家族中每一个成员的自我实现,是整个家族持续安稳、和谐向上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要尊重家族里每个人的意愿,以成员的自我实现为第一基准,否则,没有获得尊重的人最终会闯下大祸,就算问题被暂时压制,迟早还是会爆发出来。
企业和家族这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纠缠,使得财富家族的教育问题比一般的家庭多了一层复杂性。巨额财富带有巨大的能量,在至亲的人之间,问题会变得更加尖锐和急迫,剧烈的冲突也会给家人带来难以形容的煎熬。
家族企业对接班人的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是接班人的问题,也不仅是交班人的问题,更是家族成员如何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效获取适合的教育手段的问题。企业家要善于利用不同阶段的教育资源,获得这个阶段超出常人的教育质量,让二代得到更好的成长。这也是我们作为传承教练的真实意义。我们利用市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力量,通过一种教育介入的方式,为家族注入新的教育元素,来持续作用于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怎样缔造共识、认识清楚家庭冲突的原因,寻求新的可能性。
中国的家族企业大多正在经历财富与权力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移,企业家们要艰难摸索代际权威的首次更替,面对代际冲突带来的痛苦。这与他们所取得的社会地位、荣誉以及财富规模所代表的成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是由于第一代企业家对二代的陪伴缺失已成事实,新的教育力量介入才更为必要,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早一点行动,就能减少很多风险。
中国第一批继承家业的二代,最需要的正是平衡人格的教育以及向内看的能力和习惯。而企业家最不缺的就是协同资源为一个目标服务的能力。他们发现资源的能力很强,只要在合适的时候,找到合适的资源,持续推进教育进程,都还不算晚。
如何对二代进行
所谓的“挫折教育”
如果想要“挫折”真正具备教育意义,必须基于对下一代身上两种不同特质的深刻理解:热爱与责任。内心的热爱不但能够帮助一个人抵抗风雨,这些风雨甚至还能变成内心火焰的助燃剂;而责任会令教育自动发生,挫折也会变成自我反思的素材,二代通过完成不同阶段的企业事务,在循序渐进地触摸到艰难的本质后,自身将会具备肩负更大责任的能力。

对二代来说,经历艰难将会为其构建与创富一代平等对话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企业接班人磨炼抗压能力的试金石。但现实中,创富一代却往往会犯下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即不自觉地剥夺二代选择的权利,其中包括二代选择事业方向的权力以及自我发现的机会。当个人意志无法得以自由释放,经历挫折也就失去了落脚点。
热爱与责任
在现实中,很多接班的二代并不热爱本业,也没有雄心做出一流的企业,对于创造巨额财富更是兴致不大,但出于责任去主动担当的时候,他们依旧可以抵御挫折,而且还会善用艰难去磨砺自己的成长。这就像当年创富一代在创业之初,身负的责任有时候只是为了养活家人。
有了责任感,教育会自动发生,挫折会变成自我反思的素材,身边的长辈也会在二代经历过挫折以后有意识地帮他们复盘。通常来讲,父母主动设计的挫折都是相对能控制的,其难度与二代要担当的大任以及创富一代对二代的期望大小有关。
另一个能够抵抗风雨、旺盛而浇不灭的火焰就是内心的热爱。如果一个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人不断地帮他(她)探寻和发现这种热爱,并且他(她)能乐在其中,常常伴随着高峰体验,那么这种经历将会成为他(她)的使命感的来源。
如果上一代已经探寻过一个孩子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也探寻过他们的热爱和天赋所在,只要两者取其一,都可以主动地对其进行挫折教育。我们讲的是主动式挫折教育,就是将孩子放入艰难的环境中,他们不但能扛得住,并有能力从中得到收获,如果他们有更深层次的热爱,那挫折还将会是其内心火焰的助燃剂。

热爱和责任互为阴阳
热爱和责任其实是一体两面,两者互为滋养。热爱的光芒将会带来自发的责任感,而责任的重负也会催生出真正的热爱。
热爱催生责任,这在心理上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调动过程。个人的热爱吸引到了知音或追随者,然后又反过来成就和哺育了引领者的热爱,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和赞美,个人的高峰体验难以离开响应者的支持,引领者也会自发地要对响应者负起责任来。
责任变成热爱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个体担当责任意味着压力,如果不进行平衡的话,这个责任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他们需要找到一些非常个体化的选择,去释放掉紧张、压力、挫折,也就是要有所谓的个人爱好作为平衡。担责久的人一定会有自我的小天地,在某个细分领域钻研得非常深,无论是从事艺术还是运动。第二层是他们担当责任的背后一定事关很多人,时间久了这会吸引到别人对他们的喜爱,给他们嘉赏、资源和荣誉。当责任担得足够大的时候,热爱会成为一种必须,比如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要为生产经营链条中的相关利益方负起责任,这就要求他必须真正地热爱自己的事业。这种热爱是责任担当的补给和底火。
热爱与责任的平衡需要管理,否则就会经常以夸张的方式示人,一会儿狂躁,一会儿抑郁,一会儿觉得自己可以拥有全世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当然,首先要带着了解,其次才谈得上有意识地管理,而了解本身就已经平衡了大部分的个体能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