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卡(VUCA)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乌卡时代(VUCA时代)是一个用于描述当前社会和商业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变性和模糊性的术语。VUCA是英文词汇Volatile(波动性)、Uncertain(不确定性)、Complex(复杂性)和Ambiguous(模糊性)的首字母缩写。
对乌卡的解释,一般都是我讲课的开场,因为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想到多年前看《谁动了我的奶酪》那句“唯一不变的只能是变化”,竟然一直延续到了当下。
很多人经常问我, 2024年国际的生意环境如何?
首先,我们回顾下2023年,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升级、红海国际航线被武装袭击、美国和中东的冲突升级、TikTok面临被美国禁止或者收购……国际局势的动荡似乎并没有平静的意思。
2024年我们将面临美国大选,俄罗斯大选等影响因素。
那么跟全球有贸易往来的企业,往往会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人民币会不会继续贬值?
首先,我们看到了人民币在20206月至20223月期间快速升值了11%,从7.1人民币兑换1美元,冲到了6.3人民币兑换1美元。
然后,从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又快速从6.3人民币兑换1美元跌到了7.2人民币兑换1美元
这种坐过山车一般的升值和贬值,让一些老板发了一笔横财,也让更多老板损失了很多利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理由很简单,美国和中国利差的变化,是主要的因素。
例如2020~2022年的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美国那个期间大肆放水,保持极其低的利率,并且采用QE政策,短时间内印出超过5万亿以上的资金,发给美国的民众用于消费。
而2022年后的人民币贬值,则主要是美国急剧加息11次,将利率提到了5.5%的结果。因为上一轮的放水,导致美国的通货膨胀飙升,达到了4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9.1%的增速是不可容忍的。于是,触动了美联储一下子猛踩刹车,全球美元回流美国。
那么未来会怎么变化呢?
过去20多年,但凡美国利率超过5%,时间够长,那就必然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甚至金融危机。
例如2000年的美国股灾,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后面蔓延到全球),而最近这次超过5%,就是在2023年。
我判断,美国2024年将大概率会进入降息周期,很可能会降息达到50-100个基点(0.5%-1%),当然,中国也有很大概率会继续降息,因为我们要保住中国的中小企业和经济基本盘。
但是,我国降息的空间和幅度应该没有美国那么大,所以2024年大概率中美的汇率会保持在7上下波动,如果美国降息超过预期,那很可能会到7以下。
所以如果当前手头有美元的同学,就要考虑下是不是要兑换人民币。
全球的经济会不会复苏?
根据IMF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只有3.1%的增速,而2025年缓慢复苏到3.2%,这个其实并不是一个太乐观的预期,因为以往的全球经济增速,大概率是4%以上。
我们看几个关键的国家:
美国
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2.1%和2025年的1.7%,而货币政策收紧、财政政策逐步收紧和劳动力市场趋软的滞后效应,减缓了总需求。
这说明未来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下降的,潮水退去的过程,总是痛苦的。
这也说明2024年美国的总体需求可能不会太乐观,但是结合1~2月份,中美贸易的增速从负增长,回到了正增长,主要的逻辑还是美国的库存周期,到了补货的时候,虽然官方很强调安全性,要求不能全部从中国采购,但是全球对比而言,在中国采购的性价比,依然是最高的。
欧元区
其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所估计的0.5%的低增速(反映了欧元区受乌克兰战争的影响较大)回升至2024年的0.9%和2025年的1.7%。
随着能源价格冲击的影响消退和通胀下降,家庭消费的走强将支持实际收入增长,预计将推动经济复苏。
欧洲这几年过得很惨,能源危机、俄乌战争等各种动荡,加上各个国家各自为政,很难有统一的行动决心,经济增长不太乐观。但是随着这些负面影响逐步被消化,未来2年欧洲的增速可能慢慢回升,因此,可以关注欧洲的出口机会。
中国
预计中国2024年和2025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6%和4.1%,其实国际上的预测低于中国两会上定的目标——2024年5%,这反映了国际对中国的谨慎。
自去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发布以来,他们把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上调了0.4个百分点。
这一上调反映了2023年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速产生的延续效应,以及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方面所增加的支出。
关于中国,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指标——化债。今年是否可以把房地产债务危机、地方债务危机和中小银行的债务风险化解,如果可以则中国大概率会达到5%以上的增长。
综上,2024年外贸的整体格局还是在缓慢复苏,预计不会可能像2020~2022年那么快速的出口增长,但是也不会像2023年那样快速下跌,接下来应该会是一个平稳的上升阶段。
中国的工厂在做什么应对?
通过海关的数据我们看到,2023年1~4月,中国对外出口增速最快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新加坡。
俄罗斯好理解,俄乌战争,西方的企业大批撤退出俄罗斯市场,我们刚好占据了这个机会,中国企业加快速度就上了,于是出现了超过60%多的出口增长。
根据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出口汽车最多的国家也是俄罗斯,1~11月份,竟然出口了81万辆汽车给俄罗斯,同比增长了5.5倍。
但是新加坡是怎么回事?
原来,香港的出口优惠政策被美国取消后,很多工厂的转口业务,就被新加坡拿走了。
所以2023年的前4个月,中国对新加坡的业务就增长了67%,这是巨大的增幅。
但是到了2023年底来看,我们对新加坡的全年出口增速竟然变成了负的。
为什么?
经过一番调查,原来很多工厂的老板,在这几年开始布局搬迁,把工厂从广东和江浙等沿海城市,搬到了云南和东南亚国家交界或者临近国界的城市。
为什么会这么做?
因为在国内工厂做完大部分的工序后,运到缅甸或者越南,进行简单的组装,就可以打上越南制造或者缅甸制造的旗号,直接出口美国,很多产品的关税立刻降低了10%~20%。
当然,在边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水电资源丰富,电费便宜,人工也比沿海要便宜至少20%,多则便宜50%。除了当地人,还可以聘请外国人来打工(一个缅甸工人的成本月薪大概2000元)。
当然还有一些工厂也搬到了东南亚去,这是两种不同的决策和选择。
这么看来,未来中国的工厂将会呈现明显的趋势:
那就是,把设计、技术研发、品牌和销售,留在沿海,但是把制造搬迁到中西部地区,甚至是以后的东北。
中国的老板真是太聪明了。
外贸,有什么挑战和机遇?
从目前的数据和分析来看,2024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但是,从海关的数据来看,1~2月份出口已经增长超过7%,这意味着春天的迹象已经悄然降临。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最近,我读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何帆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称之为新版的“守株待兔”策略。
这一策略似乎非常适用于从事外贸的企业——
当前途径充斥着不确定性时,是否应该全力寻求新机遇?这样可能会让你失去已有的稳固基地。
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就是在敌人必经的道路上“守株”,布置网陷、挖掘陷阱、搭建障碍、准备武器……
利用新技术,守住自己的阵地。
换句话说,将80%的努力集中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保护自己的核心领域。
比如,如果你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假发,那么继续坚持这一领域,不要轻易转向尝试新的行业,因为几乎所有可能的行业都已经有人在做了,转行面临的风险极大。
你最好是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从技术开发到品牌建设,做好规划。等到春天来临,动物开始迁徙时,他们必然会路过你的地盘,那时你只需静候即可迎来机遇。
阿里巴巴的人经常说一句话: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祝你好运。
 /// END /// 
No.5712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李泽江
作者简介:宏观经济专家,中山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MBA微圈创始人。
开白名单 duanyu_H|图片 视觉中国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