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我提到两小只开始放复活节假了。
有朋友就又开始问我那几个常见的问题了:
英国孩子怎么那么多假期?
为什么一放假就在玩,没有作业吗?
作业那么少,学到的东西能掌握吗?
说实话,不仅你们会疑惑,我在英国当家长之初,也有各种焦虑和忐忑。
老读者都知道,我成长于国内十八线小地方,教育资源环境跟大城市没法比。
能靠成绩考到北京的985,必然少不了“比别人加倍用功”那条路。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必须卷”。
但到了北京以后,我受到了第一次震撼
我发现北京的同学不是像我们那样学习的。
他们高三那年还在花大量时间在交响团排练,还要参加各种活动。
高考分数线要低100多分,最后还是跟除了睡觉就在学习的我们坐进同一间教室。
研究生来了英国留学以后,我受到了第二次震撼
我那些英国同学比北京孩子更加“不务正业”,每个人都有好多其他爱好或兼职,上学搞得跟“副业”一样。
当时,我肯定心有不忿,也曾写文感慨过人人生来并不平等。(文末第一篇)

在英国当妈妈以后,我眼看着这些“起点不一样”的孩子如何长大,以前的那些震撼渐渐有了解释,也让我对抛开起点以外的东西有了更多的思考。
那些没有“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北京孩子,难道在大学里都比“小镇做题家”成绩差吗?
那些从小轻松没啥作业的英国孩子,真的都没掌握多少知识,以后都不成才吗?
显然不是的。
如果可以选择,为什么我们都向往大都市和发达国家的教育呢?
除了资源这个硬指标以外,有没有可能,他们有些不那么苦,效果却并不差的方法呢?
这个话题很大,一篇文章肯定讲不完。
今天就先讲一下,英国学校怎样通过很少的作业让孩子实现一样的学习效果。
02
英国小学普遍作业特别少。
但是从三年级以后,就可以渐渐看到他们往回拿一些书面作业了。
端端现在正好三年级,时不时拿回家的,是一些打印出来的作业纸。
比如这样的:
糖糖现在6年级,很快要面临SATs考试,相当于小学毕业会考,所以除了作业纸以外,还多出了一些针对考试的练习册。
最近在做的是这几本:
但无论哪个年级,他们布置作业的方式都很有意思:
几乎不会同一天布置不同科目
而是交替进行
比如糖糖的练习册一共有三本,但平时每天只能拿回家一本。
三本轮流换,周四通常是练习纸,周五则没有。
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每天要做哪本,但是英语和数学要求交替进行,不能连续两天拿同一科或同一本。
多种题型交叉出现
同一个知识点花样重复
以英语为例,他们很少会规律地进行单选、多选、阅读理解、写作这些题型的重复,而是不停地有各种形式
今天可能是画画,明天可能是猜谜,后天可能需要写一篇作文。
每次作业的难度也不太一样。
比如同样是“副词”这个知识点,有时候很简单,只要选一下哪个是副词就行了。
有的时候要多费些功夫,需要用到不同的副词,还要解释它们的作用。
孩子们每天写作业跟“抽盲盒”似的,不知道会写到什么。
“抽”到喜欢又擅长的,感觉跟中奖一样。
作业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
比如最近复活节,端端的英语作业是在一个复活节彩蛋小故事里找出各种错误:
数学作业则是帮复活节小兔子看看它的花园里应该种那些豆子:
知识点并不新鲜,但换个形式,孩子就觉得很有意思。
作业内容因人而异
但总量控制得差不多
我之前专门写过,英国孩子哪怕是在同一个班里,学习内容也是有区别的。
(文末第二篇)
因此他们的作业也不太一样,但总量会控制得差不多。
比如糖糖他们,虽然拿回来的是一样的练习册,但学习好些的孩子可能每天做3-4页,弱些的做1-2页,都控制在15-30分钟能完成的量。
家长如果想自己给孩子加作业,学校允许但并不提倡,并且会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留够玩耍和运动的时间
英国小学连很多课都是边“玩”边上的
考试几乎全部是突击测试
没有机会提前准备
很多人以为英国没有考试,那是不对的。
但他们确实没有像咱们那样固定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等。
平时,他们会有很多突击性的课堂小测验。
说考就考了,根本不会提前通知,也就不需要提前准备
整个小学期间还有两次全国统考。
一次是二年级末的低年级阶段会考,一次是六年级末的毕业会考,但只有毕业会考的日期是提前知道的。
二年级末的会考只知道在哪个月。
具体哪天考,也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藏”在某几次课堂测验中就考完了。
毕业会考日期确定,但成绩对孩子们没有什么意义,只对学校的评级和声誉有影响,因为中学录取工作早在会考前就结束了。
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为了应付考试去集中训练的必要。
03
英国这种操作,讲究“小而精且巧,但重在平时积累”。
因为很多时候,巧劲比使蛮力效果好。
放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
看起来孩子们没做多少作业,却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痛不痒地就把知识都掌握了。
但无论方式方法多么眼花缭乱,我实际上更想大家看到的是这背后的目的
不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反感、不让考试成为负担、不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
他们总是敢花大量时间,把学习变成实践
说白了,就是“短期主义”和“长期主义”的区别。
我曾多次解释过,英国孩子并不是一直轻松,而是越小越轻松,越大越紧张。
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多半都在玩,但他们几乎个个都喜欢上学,极少有因为厌学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甚至更严重问题的。
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的课程其实很简单。
即使卷上天去,也就是那些知识点。
有些孩子学得慢点,但到了一定年龄,没有几个人是小学知识都没办法掌握的。
英国小学教育之所以敢那么轻松,正因为他们的最核心目标从来就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
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开发孩子长期学习的能力。
这样,等到孩子们的身心及智力水平越来越成熟,才能有能力有意愿更主动地去应对更加复杂和繁重的学习任务。
因为真正让孩子“学废”的,并不是今天比谁少做了几页作业,明天比谁少考了几分,而是早早对学习产生了反感,等到没人监督的时候,发现再也“学不动了”。
英国大学也是很“卷”的,图书馆永远都“人满为患”
写到这里,我感觉很多朋友又会表示:
那还是环境不同,放在国内不适用。
这话不无道理。
不同教育模式必然是不同教育环境的产物。
正如我前文提到自己当年在十八线小城,跟北京孩子也非常不同。
但我觉得咱们作为家长,如果仅着眼于环境、资源这些靠自身改变不了的条件,是无法帮助孩子跳出既定水平的。
咱们同时也要看到,环境一直都在变,而且是剧变!
短短几十年,从祖辈父辈再到我们,哪有一条路始终是通途?哪有一个职业始终是铁饭碗?
孩子们呢?
正站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萌芽期。
他们的未来,势必会出现很多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职业,势必会在高考和大学以外产生很多现在无法预料的选拔途径和成才道路。
别人怎么卷自己就怎么卷,是最方便的路子,但也很可能做的都是无用功。
(文末推荐阅读有相关文章)
所以还是那句话:
目光拉长远一点,保护好孩子的身心和学习热情,把未来大胆地交给他们。
与大家共勉。
如果大家喜欢糖糖妈的分享,别忘了顺手点个赞、转发朋友圈,让同频共振的姐妹一起抱团取暖~ ❤️
1
END
1
正在团
只要有这3件单品,春季穿搭根本不费脑筋!
即将截团
三款超优防晒,照顾到面部、儿童和全身
防晒帽、口罩、防晒衣全套备齐更安心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