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微微
来源 | 十点读书
ID | duhaoshu
见过因为洗碗吵架的,可你见过因为“洗碗”离婚的吗?
故事,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视频。
她姓高,是个全职主妇,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
还有一段维持了10年的婚姻,以及一个不负责任的伴侣。
一天做饭的时候,小高割伤了手,本想着吃完饭后,让丈夫顺手洗一下碗。
哪能料到,丈夫死活都不愿意动手,还指使着女儿去洗,然后阴阳怪气地说:“你妈妈体验到了不用刷碗的快乐,下次还会故意割破手呢。”
听到这句话,小高心里五味杂陈。
平时做着家务,没有人问她累不累、需不需要搭把手。
等到她割伤了手,却被当做偷懒的心机。
何其冤枉!
视频发出后,网友纷纷劝说她“不要再做家务了,对自己好一点,也给丈夫一个教训”。
因为无论小高做得再多,丈夫都会视为理所应当。
而小高,能做的就是一个“听劝”。
家里的活能不干就不干,转而掉头找工作、买衣服、下馆子,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几个月后,小高判若两人。
首先,有了收入,能带孩子出去旅游了;
其次,她有了更多的时间打扮自己,而不是一头埋在家务活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前对她爱答不理的丈夫,现在居然隔三差五讨好她们母女俩。
小高到底做对了什么?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在翻看了她几个月的短视频后,我找到了她“觉醒”的3个真相
明白兜里有钱

才是安全感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
为了给丈夫一个教训,小高决定“摆烂”,再不做家务了。
当时的她,每天带着女儿出去吃喝,可连续几顿后,小高就意识到一个紧迫的问题:自己没钱了。
作为一个全职主妇,小高全赖着丈夫给生活费,每个月只有1000元的额度。
吃喝不过几顿,钱包马上就见了底,眼看着自己这场仗要因为没钱“举白旗”。
正好有一位网友提出了建议:先找一份工作吧。
哪怕工资不高,但至少也是一份稳定的收入。
够买菜做饭,够下次吵架的时候,不至于在外面连几顿饭都吃不起。
小高说:“我听劝。”
她当即琢磨起了找工作的事情,可难度远比她想象的更大。
比起在小县城里全职妈妈不好找工作的窘境。
家人,倒成了她求职路上最大的阻力。
首先,是丈夫第一时间跳出来阻止她:
“你找工作,谁来带孩子?”
“找什么工作?你现在都没有一个家庭主妇的样子!”
“就你这样,能找什么工作?”
看着接二连三的打压拦不住她,丈夫又找来了孩子。
假借孩子之口,吐槽她“倘若有了工作,就没心思照顾一家人了”。
接着,丈夫又搬出了长辈这座大山。
在饭桌上,丈夫当着长辈的面告状,说她现在一门心思只想着工作,一点也不在意家里。
碗也不洗了,天天寻思着跟自己吵架。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会有丈夫不希望妻子上班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谁拿着钱,谁的家庭权力更硬。
很残酷,但很真实。
除去真心爱妻子的丈夫外,所有因为妻子找工作而吵架的,本质都是担心自己家庭话语权被迫让渡。
正如这位丈夫,即使他说过妻子“听话”“顾家”,但还是会觉得妻子有了工作,就是有了“外心”“翅膀硬了”。
这表面是对夫妻关系的不信任。
实质是,就是在争夺婚姻中的话语权。
他是这套体系的利益既得者,正因此,他才会担心自己与妻子的地位互换。
这与女儿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被丈夫要求劝说妈妈时,女儿只问了妈妈一个问题:
“你是觉得出去工作开心,还是在家开心?”
从始至终,女儿在意的只是妈妈“开不开心”。
一段良性发展的亲密关系,本质目的都是“盼你好”,而不是“为你好”。
前者会尊重其选择,后者只会实施“以爱为名”的控制。
故事里的丈夫就是后者,而女儿则是前者。
如今的小高,正是意识到了:
没有钱,她的话只是丈夫的“耳边风”,而有了工作,她才能在这个家里拿到更多的权力。
所以,即便有老人劝说,她也只是表面迎合,内心则无比坚定:这工作必须找。
于是,她去求了朋友,有了第一份兼职。
虽然辛苦且工资微薄,但她开始对生活有了盼头,后来,她又开了直播带货。
手里有了点钱之后,开始给自己化妆,精心挑选每一件衣服,用每一个细小的行动践行着“爱自己”。
她明白了: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是看你的生活看起来多么平静和谐。
而是看你有没有赚钱的动力,以及享受生活的能力。
明白婚姻

不是幸福的全部
当然,这段维持十年的婚姻,起初也并不是没有甜蜜的时候。
小高是顶着父母的反对,嫁给现在的丈夫的。
因为她爱他。
当初,两人也相信一定能撑过贫苦的日子,得见光明。
为了这个未来,小高忍了一次又一次。
她忍了年年丈夫给她画大饼,说要给她“买三轮车好接送孩子”,却一次也没有实现过。
也忍了好不容易等来送她的生日礼物,兴致勃勃发朋友圈之后,才从朋友那边得知“口红是个假货”的事实。
“洗碗”事件后,她本来也想要忍,但网友说:“你别忍。”
她说:“好,我听劝。”
这一刻开始,她终于意识到,这个家并不是靠丈夫的生活费在苦苦支撑,而是靠她一个人24小时不停的运转。
每天起早贪黑接送孩子做家务的人,是她;
每个月一个子掰成八瓣花的人,是她;
每个月被丈夫吐槽“只不过是一个家庭主妇”的人,也是她。
没有她,丈夫会把没洗的碗堆在水池里,放到明天。
没有她,孩子会一直站在校门口,没有人接。
因为丈夫懒,因为丈夫怕车脏。
所谓的“听劝”,从不是跟风。
它只是认识到残酷的现实后,选择了“觉醒”。
小高明白了,段婚姻终究是要靠两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单方面无条件的妥协。
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了台阶,只会让自己的位置放得越低,身上的任务越多。
尊重,却换不回来一点回报。
再夫妻俩相互博弈之后,小高第一次把重心放在了自己身上。
几个月后。
她的家务越做越少,日子却越过越好了。
更重要的是,丈夫选择了低头。
主动把一千的生活费提到三千;
主动接送孩子,主动参加孩子的家长会。
但他的殷勤永远都有“目的”:他希望小高像以前一样,回归家庭,放弃现在所有的野心。
可是他忽略了:夫妻关系就是如此。
能过下去的,是因为两个人的步伐一致。
即使有人没跟上,但前头的人等一等,后头的人加快速度,最终也能同频。
而过不下去的,则是因为两个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前面的人有心想等,可后面的人却一步都不想挪。
小高愿意等丈夫,可丈夫却觉得小高“跑太快了”。
他只给了小高一个选择:回归家庭。
可小高给了他第二个选择:离婚。
她希望自己能远离这段婚姻的不幸,也希望丈夫能意识到:
妻子不是保姆,婚姻也不是一个人的妥协。
最终,两人选择了“离婚不离家”。
还是同一个屋檐下,当小高的手再次割伤,两个人的行为却发生了逆转。
三个月前,丈夫指使女儿去洗碗。
三个月后,他主动站在了水池前。
这一次,丈夫终于做出了改变。
也许,还不算晚。
明白女人的角色

不只是成为贤妻良母
不少网友听到了小高的故事。
有人说:
“好可怕啊,因为一个碗就离婚了。”
“小高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受到了网友的‘挑拨’。”
“正是因为不安分了,所以在家里闹事,不好好过日子。”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日常生活中,夫妻吵架总少不了的一件事:翻旧账
火上浇油的背后,点出的本质是:
每一场夫妻冲突,背后都是存续已久的矛盾。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夫妻隔阂的根源。
“洗碗事件”,只不过是小高情绪崩溃的导火索罢了。
只是丈夫依旧没有看见她心里的委屈。
而网友看到了,并且帮助小高发现了:
这段婚姻的问题不是她做得不够多,而是丈夫做得太少。
正如小高总结自己的2023年时说:“2023年实现了我这十年来的心愿,让我从那个被他压迫的,自卑懦弱的环境中走出来了。”
“贤妻良母”就像一个诅咒似的,困扰了她十年。
做妻子,就要无怨无悔为丈夫洗衣做饭,承担所有家务;
做妈妈,就要风雨无阻照顾孩子,即使面对的是“丧偶式育儿”。
小高从来没有为自己发声过,也没有为自己争取过。
而这次,网友们的建议和她的“听劝”,给她的人生找到了一个新的可能。
她可以爱打扮,换掉自己多年穿的旧衣服;
她可以爱美食,带着女儿去尝试自己没吃过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
她可以走出那间小小的,堆满了干不完的家务的房子。
找到自我的价值,去工作,去做一个不被定义的妻子和妈妈。
即使不断地被伴侣质疑、被家人劝说,她依旧坚定自己的选择,奋力向前。
因为这一次,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自己,漂亮地活着。
愿每个女人,都能活出自己最想要的人生。
你们认同这位妈妈的做法吗?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又是如何解决的?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吧。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十点读书(ID:duhaoshu),作者:小嗲。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看见自己的需求 
 探索自我的价值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