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群扩募中,入群请向后台发送名片,谢谢。
谢绝单纯围观潜水,大家心平气和地哀叹行业和聊聊新鲜事。
最近,因为和险资在保债计划上的再一次延迟行权博弈,万科闹得沸沸扬扬。现在,葫芦还没按下,瓢又浮起。
3月12日,12家银行将最高贷款800亿支援万科的消息,让市场一片沸腾。
这则消息让人咋舌的地方至少有三点。
一是12家的阵容堪称豪华,分别是工行(牵头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行以及招行、中信、兴业、浦发、民生和平安六家股份行。
二是贷款金额达800亿,占到万科经营性物业货值的近六成。
三是,照这架势,银行们似乎也跟险资一样对万科的抵押物虎视眈眈了。
我赶忙问了若干家名单上的银行的小伙伴们,得到的答复是:
银行和万科的谈判,处在初期阶段。对于万科集团层面,银行内部暂时没有新增批文。目前生效的还是2023年的老批文,没有到期。
老批文里涉及到对万科在地产开发、城市更新、并购、非房业务、债券等领域的贷款。有些贷款本身有抵押物,有银行老批文上的要求显示为“不劣于同行,争取抵押”。
换句话说,如果800亿贷款属实,至少银行层面要看到有新批文
银行可以用老批文,但因为涉及到追加抵押物以及贷款条件要和牵头行对齐的因素考虑,按照要求,银行们还是要单独上会审批新批文,除非有额外指令。
不过,这不代表800亿支援事件就被证伪,因为不排除新的批文有待上会。
不同银行对万科的审批敞口和已用敞口总计金额不同,有数百亿的,也有近千亿;有的银行对万科的美元债敞口为零,有的敞口不低;也有银行将万科贷款业务由其深圳分行统一办理。
按照12日万科债股齐涨的表现,市场提前消化了消息的利好层面。进一步抽丝剥茧推敲后可以发现,实质性的利好为时尚早。
因为,万科和银行的谈判目前存在分歧。
万科希望按照以前无抵押贷款方式,跟银行续作乃至新增借款,银行出于风险考量则希望万科追加抵押物或者担保。
如果银行不要抵押物,那绝对可以敲锣打鼓庆祝。问题是可能吗?
目前有债权银行提出,如果万科能拿出相匹配的抵押物,可以将银行所持有的万科债券转为非标准化债权做债务置换。
这种“标转非标”的方式,本质上即银行放款给万科用于债券兑付,掩盖公开市场背后的暗流涌动,不少银行已经在其他一些房企身上实行中。
对于“标转非标”,需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标转非标”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行为,需要巨大的勇气推动。即便做成“标转非标”,对于一些银行来说也是苦不堪言,容易被人诟病道德风险。
用途上,用于兑付债券就意味着银行要新增自己的授信敞口来为保险、券商、信托、基金以及个人投资者接盘,很难在实质上解决银行自己的存量贷款问题。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对银行并非完全没有好处,就算是缩量续作,也有抓手,某种程度上压降了风险,减少日后内部被问责的压力。
对于万科来说,完成兑付后,能避免由债券波动引发外界的新舆情,并阻断引发的挤兑之势。
但问题是,万科会不会答应给抵押物是一码事,就算答应给是另一码事。
万科一旦开了这道口子,不排除会引发更大范围内的其他银行纷纷效仿,蜂拥而上,从而导致抵押潮的到来。届时,它哪怕有再多的抵押物,可能也不够各家机构分。
在800亿消息传出后,已经产生了被外界忽略的反效果。
有几家不在12家名单上的银行人员,向我表达了患寡及患不均的看法。
按照这部分小伙伴的说法,同样对万科也有数百亿敞口且多数是无抵押贷款的他们,为什么没能在名单上占据一席之地,并参与抵押物的追加?
对于那些非12家银行而言,一旦别家银行抢到了抵押物而自己没有,也很容易遭来银行内部的问责。
另外,有不少银行小伙伴分析,如果万科不能尽快和险资谈妥,平息市场担忧,万科想要新增银行贷款也会变得无比困难。甚至不排除原先握有抵押物的银行对万科的融资抵押比率进行下调,届时贷款本身会出现抵押物覆盖率不足,进而也需要万科进一步追加抵押。
不管是“标转非标”,还是“非标转标”的化债方式,很难想象如果万科有一天也走上表内资产大规模转移腾挪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
当然,现在和机构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万科手上。换句话说,万科不给抵押物,机构也会陷入囚徒困境,拉长博弈时间战线。
市场上应该没人希望万科会倒在这一轮地产深度调整的黎明前。深渊里待的久了,总归盼着光的尽快出现。
万科在公开市场的债券融资,已经断了有近半年时间,不管怎么样,还是需要回血。
几年前,万科某大佬在泰禾问题上,有过公开喊话,当中有这么一段:
(泰禾)能否获救有三个因素,一是自身的生存意识,求生欲;二是金融机构对泰禾问题的理解,要么集体沉船,要么集体上岸;三是政府以什么样的姿态与智慧方案来应对。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话是不是似乎也可以适用万科自己?
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现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