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Alysha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和朋友吃饭,刚结束旅居生活的她晒得黢黑,但眼神却格外的明亮又坚定。
去年的5月,她和我说,受够了打工 当牛马  的生活,就算空窗期会影响找工作,也想要试试旅居,工作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现在自己过得不开心,必须换条路试试。
我的这个朋友,从小就很「出挑」,翘课罚站、带手机进学校被罚写检讨都是家常便饭,有次她还直接瞒着大人,跑去外省玩了一周,问起来就说学校暑假有活动要留校参加。
大人们最爱说的就是,她太叛逆了,让我少跟她一块玩,怕把我带坏了。可看着眼前的她,我发现,我其实特别羡慕她身上的叛逆。
因为这并没有让她真的变成坏小孩或古惑仔,反而是更敢在长大后的人生里试错,折腾着要去找到自己和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于是,我带着好奇搜了搜关于「叛逆」的心理学研究,才知道:原来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强大的积极作用。
来看今天的文章。
「青春期叛逆」
其实有利于自我成长
从定义出发,叛逆指的是一系列明确地反对或蔑视既定规范、权威人物或社会期望的行为。但我们这里谈论的叛逆则主要是一种形成抗争性人格的心理过程。
它始于青春期(13至19岁),并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让我们的内在变得坚定又有力量。
当然,对一部分父母来说,孩子的青春期完全是个噩梦,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变得爱顶嘴、难管教;放学回家要么锁房间里,要么出门找朋友,反正不跟父母家人呆一起。
但对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这些直白的顶撞,从心底里冒出的「谁尊重我的想法、听我的感受,我就跟谁呆一块」的心理,却是 ta 们长出抗争性人格的必要部分(Brandner et al., 2021)
客体心理学理论的创始者克莱因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阶段,其中包括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和反抗,而这种叛逆正是个体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重要过程。
简单来说,年幼的孩子眼里的父母是无所不能、全能理想化的;但是在进入了大脑皮层高速发育的青春期后,孩子们开始意识到,其实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也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也会犯错(Brandner et al., 2021)
于是,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懵懂地思考,那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我只是父母的孩子吗?在这一个身份之外,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同伴、动画、游戏以及各类的书籍内容,都成为了发展自我的养分,孩子们大量地摄入各种内容,并且拒绝再像过去那样全盘接受父母的想法和期待。
青春期叛逆,也就应运而生。
这份叛逆,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独立成长所需的空间,就会主动退让,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这类父母的心态大概是:你想出去旅游是吧,那你去呗,自己订票,自己做攻略。
期间孩子可能被坑,可能失败,但都没关系,父母只在孩子请求帮助的时候才现身。与此同时,孩子开始意识到,犯错是自己导致的,后果自然也由自己来承担。
试错给叛逆的孩子们带来的是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稳重,更是敢于冒险的勇气。
相较之下,那些没有在青春期进入到抗争性人格发展心理过程的孩子,往往压抑着内心对独立的渴望,按照既定的社会时钟走了很久,才开始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我要的生活」。
成年后的「抗争性人格」
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1. 在做错的时候,主动承担后果。
青春期的「试错经验」结出了为自己负责的果实。
许多时候,在面临失败或自己导致的错误时,有些做法是更简单的,比如否认责任、抗拒承认失败,或是沉湎于羞耻感,不断地懊恼自己太过粗心大意。
但具备抗争性人格的人并不惧怕承担后果,相反,ta 们勇于面对失败后的处境,并以一种挑战的心态从头做起,很少因几次的失败就否定自我的能力。
2. 少走思维捷径,批判性看待事物。
批判指的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既不轻易随大流,也不执拗的认为自己坚信的就是真理。
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候,人脑为了节省认知资源会采用很多便利却暗藏bug的思维捷径,比如讲得通就等于是真理、大家都这样说那就是对的,又或者著名学者or专家都这样说了肯定没错等等(Moore et al., 2011)
以及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坚信的就是对的,但实际上许多事情可能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所以,具备抗争性人格的成年人往往会先留个白,按停思维捷径,多在脑海里打几个问号,再审慎地做出判断。
比如,当社交媒体都在鼓吹跳进人生旷野,ta 们可能先考虑:a. 哪些地方/职业类型算旷野?b. 我需要跳进旷野吗?c. 它适合我吗?
一句话总结,抗争性人格不是盲目地反对权威和秩序,而是用更加审慎的态度看待事物。
3. 尊重他人的同时,还能做到「自我坚定」。
自我坚定(assertiveness)指的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可以冷静而合理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攻击其他人。
举个栗子,去年刚拿了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杨紫琼,在拿下了马来西亚世界小姐冠军、签约了香港影视公司后,她却拒绝了导演当电影中漂亮温柔女主的邀约。
坚定地告诉导演,想试试看当一个会「打」的女主。但她选美小姐的出身很难说服导演允许她瞎打功夫,于是她自己背起了沙袋,跟着武打演员训练,直到她的实力得到认可,才正式参演电影。
也就是说,一个能做到自我坚定的成年人,既会有为自己抗争的勇气,也有清晰、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支持自己的信仰的能力。
有些为了叛逆而叛逆的人,则往往落入固有的模板中,僵化地对一切来自权威的观点都表示拒绝,并且往往是毫无理由的拒绝。
Ta 们从来都是嘴巴上说着「我和社会上的人不一样」,却根部活不出一个不一样的样子,反倒是困在了为叛逆而叛逆的壳子里,怎么都走不出来。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
看到这里,如果你发现自己虽然也叛逆过,但好像还是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并没有形成内在的抗争性人格。那么KY真诚地建议你:学会在心里多反问。
来看一个具体的场景——
当已在北上广深工作5年,30+的你又一次接收到来自长辈的人生建议,比如「听我的话,年轻人在大城市还是不如回家」。
首先,我们可以在心里进行第一重反问:从长辈的人生经验或认知出发,这个观点成立吗?
这通常会有两个答案,一是 ta 确实在外打拼过,过得很辛苦,不如在家乡的那批亲戚或朋友同学;二是 ta 从来没有离开家乡工作过,这个观点立不住脚。
前者我们可以直接进入下一轮反问;后者则要稍作判断,因为对方可能试图将 ta 的要求和期待加诸在了我们身上,而我们是有权力说「不」的。
向来被评价为听话、懂事的朋友们需要意识到,如果自己提出适当的、合情合理的拒绝,而对方无法理解甚至反应过激,那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进行第二重反问:Ta 和我关系怎么样,是在认真地在担心我吗?
许多时候,即便是关系亲近的家人和朋友也会受限于认知和信息,不够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但却是真心从自身经验出发给到建议。
这种情况下,抗争性人格的人不大会感到被冒犯,而是选择先接收对方的善意;当然如果是不怀好意,怼回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神清气爽 .jpg)。
最后,第三重的反问:这阶段我的生活主旨是什么?这个建议能给我启发吗?
这一步可以简单理解为,视情况而灵活行事。比如你在大城市的确过得也不开心,回家乡反而能找到稳定又相对轻松的工作,让你有更多时间过自己的生活,那么这就是一种启发。
而如果你对于未来的生活早已有明确的规划,哪怕现阶段过得不那么开心也决意要坚持,那么这个建议则完全不必放在心上,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告诉对方你的规划,没必要就笑笑不搭理,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
另外,这种反问绝不是杠精式的抬杠,杠精的反问语气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性;而抗争性人格的反问重点在于论证、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总的来说,为了叛逆而叛逆是没有力量的。我们所谈论的叛逆和抗争性人格,要有思考作为前提、有自身前后一致的价值观作为支撑。
正如福柯说的那样:「批判就是这样一种运动,主体由此赋予自己权利,质疑真理的权力效应,质疑权力的真理话语;批判就是自愿不臣服(inservitude volontaire)的艺术,就是深思熟虑的不顺从的艺术。」
而这种深思熟虑的不顺从,正是我们所讲的抗争性人格。并且,这部分人不一定看起来很刺儿、进攻性强或说话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反而有可能是看起来平和又低调,温柔又内敛的人。
如果你发现,你的身边就有这样具备抗争性人格的人,转发 给 ta ,让 ta 看到自己有多酷多有力量。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也欢迎 分享 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也能长出「抗争性的人格」。
今日互动
你是具备抗争性人格的人吗
或者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References:

Abogado, I. (2023). The Archetype of the Rebel in Psychology. the Brain.
Brandner, P., Güroğlu, B., van de Groep, S., Spaans, J. P., & Crone, E. A. (2021). Happy for us not them: differences in neural activation in a vicarious reward task between family and strangers during adolescen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51, 100985.
Browne, M. N., & Keeley, S. M. (2007).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Pearson Education, Inc.
Moore, B. N., Parker, R., & Rosenstand, N. (2011). Critical thinking. McGraw-Hill Education.

本文关键词:叛逆、抗争性人格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学会科学「叛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