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网文是重要的内容出海形态,其衍生的短剧正成为目前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的重要内容形态,成为了文娱内容出海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而AI同样在Content generating方面越来越多的扮演重要的角色。面临未来终端量继续增加,市场需要更为丰富和高效的内容生产。
AIGC与网文/短剧是我们第91期出海同学会闭门研讨的主题。网文与短剧出海的市场格局是怎样的?AI助力内容生成会为行业带来怎样的延展?有哪些实际降本增效的环节及案例?如何为网文/短剧行业出海制定AI战略?企业应该选用怎样的节奏,实操落地AIGC?本文是此次讨论可公开部分。
- 本期课代表同学 -
STUDENT ON DUTY
白鲸出海 短剧网文出海方向记者 李爽
恬嘻嘻 网文负责人 金磊
非凡产研 副主编 李依桐
九州文化 海外事业部负责人 刘金龙
喜马拉雅 战略投资部 吴一佳
必优科技 CEO 周泽安
元盛网络科技 产品运营总监 邓斐
NovelSnack 副主编 方智钧
(*按公司名数字-字母序)
部分同学因公司PR保密不能露出外发内容
我们同样感谢他们的精彩输出
要点问题
Part 1:
  • 网文短剧出海行业现状和挑战?
  • 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 AI给内容领域带来的将本增效案例
Part 2:
  • AI给内容领域带来的将本增效案例
  • AIGC能在什么程度上取代传统制作者?
  • AI能帮助文字/短剧内容产品产生怎样的延展?
网文与短剧出海行业现状和挑战?
白鲸出海,李爽
今年我们明显感觉到短剧出海的赛道非常热,从大平台爱优腾到Kwai在巴西做,再到中小体量的网文厂商,都迅速地在短剧出海赛道上集结。据我们观察,现在做短剧出海和当时做网文出海的阶段非常像,有一波开发者或者说从业者,在做翻译出海,直接把国内的一些短剧翻译后,放到东南亚这一类文化相近的市场,以相对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尝试。
有网文的厂商开始在印尼市场做自制短剧,这一块是今年非常热门的一个趋势,去年我们看到最好的一家,一年下来,印尼 TikTok上拿到百万粉丝的成绩。今年跑出来的是中文在线在北美做的 ReelShort,现在每天的流水大概是20万美金,比中文在线海外代表性产品互动小说流水高很多。这款产品,让我们看到在北美这样成熟地区,用户接受短剧的形式、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都是非常的强。
除了出海厂商,我们关注比较多是东南亚、北美、日本、泰国的产品,或者是像Kwai这类的平台。其实不光是我们的出海从业者,当地的一些影视公司、 MCN 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也有一些产品跑出来。
恬嘻嘻,金磊
我们目前主要做的网文是面向中东,埃及、沙特阿拉伯国家,我们从 21 年开始做,一整年做下来,感觉还有点难。
为什么会有点难呢?大家认知不同,很多出海厂商、大企业也以翻译的方式出去,但是我们翻译的内容他们都不看,比如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经过人工翻译,本地化了以后他们还是理解不了。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找当地的作者,从效果、企业营收方面的反馈来说,中东的情况不算特别的乐观。他们的本土的编剧、作者的想法、处事方式跟我们很不一样,他们不愿意写太长的文,一般网文写6万字以上已经算比较长了(阿拉伯语统计)。对网文来讲是有免费和付费的区分,免费区域至少要两三万字,如果只有五六万字的话,文字非常的短。
NovelSnack,方智钧
分享两个网文的近期趋势。第一个趋势,现在的网文对于既有的主流品类,比如像《狼人》、《吸血鬼》的阅读量和流量是下降的趋势,很难在既有的主流品类和经典的故事模板里面出爆款。
今年的特点是在主流品类上打上一些新颖的标签,比如狼人和末世结合,或者吸血鬼和魔法学院相结合,混搭的风格里反而能有新品类进行跑出来。第二个趋势,母语、英语和欧美的作家,内容质量和受欢迎度、流量度,远远高于非母语的作家。
九州文化,刘金龙
目前短剧海外做得比较好的是ReelShort,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像广州的安悦科技、北京的新阅时代、Dreame等等,一些做网文出海的头部的平台,已经在积极地在准备短剧出海的APP,下半年应该会在短剧出海方面,积极地去发力。
我们了解到,除了做国内短剧内容的翻译和出海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市场的热点放在欧美地区,据我观察,大家会做一些欧美本土剧集的拍摄,比如《狼人》《吸血鬼》等等,一些比较符合欧美受众口味的剧集。
对短剧出海行业的判断,短剧在海外的受众不止是短剧的用户,而是整个海外影视剧的用户,这个规模和体量是非常庞大的。短剧出海不管是发展速度,还是天花板,都会比网文出海高很多。
我们的观察是,短剧和海外的网文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因为网文出海在海外发展很成熟了,积累了非常多的爆款IP 作品,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这些IP的价值,参考国内短剧的打法,会根据网文IP做一些改编,把小说和短剧迅速地去拉近。
同时大家可能也会原创一些内容,比如丧尸、惊悚、悬疑等等,在内容粘性上聚集起来,丰富整个短剧用户的颗粒度,让用户群体会更高一些。目前短剧主要还是集中在像言情霸总,对男性受众并不是很友好,随着剧集类型的不断丰富,受众的类型也会不断地丰富。
AI给文字领域带来的降本增效与延展

非凡产研,李依桐
AI 这一波的能力核心是生成式的能力,生成式的能力包括怎么能够在制作内容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时间。
出海和国内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对比,就是审核部分相对来说会宽松一些,现阶段AGI 的能力,那对于生成式内容的要求会稍微低一些,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另外,AI 生成的所有内容,包括原始的素材数据、图像、文本,都会对原图素材有很高的要求。基于这一块,国外,尤其是像欧美有很多内容的分层,对于企业产生内容、制作内容、生成内容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比较好高质量的内容原始素材。包括数据方面,国外的很多数据标注,比国内更清晰,所以,目前来说,出海还是有很多机会和空间。
喜马拉雅,吴一佳
最近我们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试用了一些 AI 写作、AI 漫画、网文和网文下游的一些 AI 产品,同时对作者、编辑做了一些访谈,直接跟大家分享一些更直接的结论。
首先AI对网文能够改变的地方,对于作者而言是助理化的体验,是最能赋能的地方,体验越私人,工作越基础,琐碎的工作就能让 AI 做。
在创作最前端,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新的方向,就是编辑和作家都统一认为,初对于一些尾部创作者,他们需要做一些基础的网文方面的培训,比如常见的黄金三章的套路,以及不同网站的基础调性等等,可以由 AI 对他们进行套路化的培训。
比如编辑对作家的指导,是在更后期的一对一创作上的指导,但对于一些作者投稿时的困惑、不同网文的调性,就由 AI 判断他的文章创作的逻辑和文风等等更适合投稿哪些部分。
总之这是对作者而言,体验是非常私人化的,很难说找到一个完美的服务,这方面 AI是最能赋能的,这是对于一些尾部作者。
在创作流过程中,对于作者而言, AI 现在能做的还是很套路化的东西,但是在搜集资料等等基础的工作端,可以帮忙提供一些人名、资料等等最基础的内容。从 UGC 的方向来看,如果 AI 想要商业化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把整个UGC的想象空间打得更开一些,
另外,有声书涉及到网剧的是在改剧本方面,有声书的画本改本流程,实际是把网文中口语化的词,做最基础的改写动作。目前的AI产品,可以快速地做到口语化剔除,但是到更后端的剧本化,真正地提取一些人物,把人称改掉等等,到能应用的程度,还没办法很精准地做出来。
必优科技,周泽安
现在AI虽然现在很火,但是真正的在实际的内容创作行业里面,还达不到从UGC、PGC一下子过渡到AIGC,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
第二点是,没有达到AIGC,不代表它的价值非常低。最近拿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内部调查数据,AI加持之后办公效率提升35%-55%左右。现在主流的观点是copilot,副驾驶或助理的概念,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机器去替代80%的低质量输出,去让人类去做更高的决策。
整体来讲AI对于网文或者短剧领域,我认为有5个方面的辅助。第一个是框架方面,AI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灵活,在构建内容或知识体系框架上,比单独的个体作者发散性会更强,因为它结合了大量的知识,特定化的涌现能力,所以产生内容框架这一块的应该是有足够的优势。
第二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灵感。举个例子,以前的认知是读了10本小书,只能写出10种小说的风格,但是现在AI产生了涌现的能力,可能会写出15种风格的小说,可以给一些灵感上的参考。
第三点,是在组织内容这块,AI可以模块化输出内容后,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举个例子,比如文风,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根据受众喜好或阅读习惯,重新进行调整。
第四点,是审校方向,AI在这一块算是比较成熟,整个LP的发展其实分为LU跟LG,LG是大家提到的生成侧,理解侧的技术成熟度会更高一点,所以偏审核侧应用价值的成熟度是最高的。
第五点,是纯粹的风格切换,现在出海的网文有的是偏男频、有的偏女频,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有一些倾向,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训练出来一个特定的模型去修改文风。
这是我理解的AI在特定的纯内容输出领域上的影响,通过AI的方式调教出我们想要的模型。
从底层逻辑来讲,大模型不能直接解决具体业务上的问题,更多是一个框架或者整体感知的问题,具体的行业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属于行业者自己理解的模型。
比如大纲,每家公司、每个平台对大纲的理解都是有差异化的,如果企业本身有数据的积累,或者拿到某些行业的通识数据,加入自己的理解判断,训练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模型,这个模型才有可能来才能解决行业和产品定位的需求。
我们的客户对接非常重要的前提,第一个首先有原始的语料,第二个是能明确的标识出需求,再反推交怎么用算法帮你生成预想的模型或能力。
NovelSnack,方智钧
在AI的应用层面,目前办公化对于AI有限经验来说,AI对于本地化的支持力度非常大。站在编辑角度,对于第三世界非母语作家的帮助,如果非母语作家具有比较好的故事架构能力、比较好的情节能力,他通过AI进行赋能,或者通过编辑指导能获得比较大的提升和增益的空间,这是其一。
第二是翻译类型,最近我们发现海外,尤其是欧美他们比较吃我们国内之前的一些经典网文套路,我们通过通过AI对这些网文进行翻译和本地化落实后,发现比前两年表现效果更好,AI在翻译作品上有更好的增效提升。
AI时代确实比拼的是站内的语料,我也是认为这样,尤其是做内容行业的,无论风格怎么切换,同质化类型一定会越来越多,怎么样在同质化类型当中,能有自己的风格体现,就取决于IP的储备和优秀内容的储备。最后AI的运用的或模型搭建到一定层面上之后,还是会落到IP资源层面的比拼。
模型生成小说我们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目前的技术条件是无法和原来小说文档的语料库进行很紧密的连接。
现在AI生成小说有两个方向,比如RMVK,我们之前研究过这个模型。另外一个是基于单本小说,生成单本小说后,发现与之前生成的爆款网文的经验、爆款的风格以及语言的表达体系是有些分裂的,因为那是根据大语言模型自己训练出来的体系。
举例来说,比如爆款网文有很多的对白,情节铺得非常缜密,但是基于大模型生成的网文模型,会有大量的描述性语句或者大量的代入性的心理描述语句,但是冲突、转折不会那么激烈。单本小说,以及现有的语料经验之间存在一个鸿沟,目前就这条鸿沟来说,需要我们思考一些技术方法进行解决。
九州文化,刘金龙
不管是文字成品,还是短剧成品,我们可以通过AIGC拓展。比如真人拍的短剧可以通过AIGC做成动漫,动漫的受众年龄阶段会更低一些,在日韩市场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
提问:AI给短剧领域带来的降本增效案例以及其他机会场景
九州文化,刘金龙
我们自研了一个服务于短剧出海的AI工具,内部取名叫MOS。这个工具然后它会帮我们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在这个项目启动阶段,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发现,国内的爆款短剧不管是翻译成英语、日语、韩语、越南语、泰语这些小语种,都有非常高的翻译和配音成本。单集用人工去配音、人工翻译字幕,成本在500-600人民币。九州在国内对大概有2000- 3000部内容,全部用人工译制不仅效率非常低,而且成本非常高,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自研了AI工具。
运用AI工具我们可以一天同时把三部国内的短剧,译制成英文剧,包含字幕和配音,单集的成本做到100-200人民币,非常实际的帮助我们在海外,迅速地把内容去铺出去。这是AI工具1.0阶段起到的作用,目前正在研发2.0版本,2.0版本可以根据剧本里每个人物的身份,每个人物的文字语言的变化,自动识取音色,配上不同的语调,比如生气的、高兴的、质问的等等,让整个短剧通过AI配音更灵活。
市面上也看到一些工具,还是比较机械的,语言不是那么生动,这跟短剧内容给用户提供的价值是相违背的,用户会通过角色的语言变化,调动自己的情绪,短剧就是给用户提供一种情绪价值,然后让用户为这种情绪价值去付费。这个工具目前还是内部使用阶段,先把九州自己的剧做出海,后面应该会开放,服务整个短剧出海行业。
3.0阶段的规划是,编剧写出来剧本上传到AI,就是可以生成一个影视剧的片段,帮我们做内容库的填充。我们在海外拍一部短剧目前也需要10-15万美金,成本还是非常高的,也不一定每一部剧都是爆款。ReelShort目前上了11部剧,只有一部爆款,这跟网文的爆款率也差不多,大概就是占个1/10的样子。我们可以把大部分资金节省下来,去服务于更高级别的精品的剧创作,剩下的一些充库的剧、尾部的内容,通过AI的工具去生成,这是我们目前在AI这块情况,以及将来探索的方向。
必优科技,周泽安
目前看到很多行业,不管是网文还是短剧领域。第一点,我们称之为叫产生所谓的初稿,在产生初稿的阶段AI有可能会改变现在所有的内容创作流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以前是从头开始收集,开始下手,现在有可能是基于我的想法,设定网文里面的角色有多少,人设怎么样,把大量的关键或者碎片化的信息灌进去,让AI产生初稿,这是完完全全有可能的。
如果某些特定的网文公司,在数据上本身积累的还不错,加上后期的标注相对规范,形成自己的定义之后,迅速的产生初稿的内容,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我觉得这方面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称之为叫二创。以前我们对二创的理解,是拿来做基础的一些改编,但现在AI的改编,成本会非常低。二创把一个风格换成另外一个风格来讲,其实有可能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可以去修改对应的这种风格,或者参照你想要的这种目标群体去做二创这一块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点,是去做对应的延展,刚好是从网文到短剧之间写脚本的问题,目前还达到演出脚本的地步,尤其是对镜头各个方面的把控,没那么好。我们之前帮跨境电商做过一些短视频脚本的尝试,大部分只能做到差不多50-60分左右,后期大量的还是人,前面部分还是很重要的,重要性的是结合很多创意的脚本,迅速把框架搭出来。比如6万或者10万字的网文,切分出来不同的剧本脚本,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AI更多的还是助理性的工作,帮助文字从业者在一些生产环节或者是流程当中提供辅助。
喜马拉雅,吴一佳
网文作家为了投稿要创作不同文风的内容,有六七种文风,不同文风的创作,是否可以用一些标准化的或定制化的AI模型,直接一键生成7种文风,再对应投到不同的调性的网站。作家在创作的最前端,用套路化的模板,再加上自己的创意,形成基础的想法之后,然后剩下的都交给AI去做。
另一个是读者消费机制这边,网文和短剧本身提供的都是情绪和快感的价值,能否对读者的情绪价值点进行抓去,或者通过AI模型,读取读者反馈获的内容,反向反哺模型形成逆向的数据飞轮。
元盛网络科技,邓斐
情节冲突、矛盾、伏笔这些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我们选择先从简单来,聚焦写剧本,从已经想好的相对完整的分级大纲,生成一个完整的剧本,60%-70%的内容不用动,30%-40%的稍微修改一下就行。
提问:生成能力是否受TOKEN数量限制?如何看待长文本的未来?
元盛网络科技,邓斐
整篇长文本,在前端我们会人为地做分块,剧本本来就是一集一集的,在前端设计输入字数比如500字、1000字做了一个限制输入,输入完了之后,在后端根据创作者的创作习惯,比如5集或10集,生成分集大纲和梗概,然后再直接输出剧本。
非凡产研,李依桐
我们正在做AIGC早期项目孵化,也聊过、合作过一些正在做网问长文本的公司。我们看到已经有公司能够完整地生成几万字的小说内容了,是偏英文的,这是基于原有的能拿到的版权和开源的内容,中文很大的问题是找不到非常高质量的文本内容。
我们也看到一家在杭州的团队,他们在做长文本的训练,用在机器人模态当中,能生成一些非常带感性化色彩的内容,预计也会往长文本部分发展。
前面提到了,为什么在审核方面很重要,因为国外市场,尤其拉美、东南亚,不管是原始的内容质量够高,能够帮助你训练自己的小的模型、还是数据集,很重要的是审核的机制没有国内这么严格。相对来说,国内做网文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网文和短剧是两个部分,网文除了逻辑性、框架性、爽点、兴趣点之外,对文字本身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的。用户是可以接受小范围内的词藻不华丽,尤其是英文,是非常规范化的语法和语序。AI这一块已经有公司做出来非常不错的效果了。
国内像阅文这一类的公司,已经在做基于创作者的辅助工具了,但更多的是帮助,类似作家在写网剧的时候,埋了很多坑、赛博的、跨了很多朝代的,可能需要AI帮助做一些时间、年龄的计算基础性的部分,包括做一些角色的驰名,这是目前国内已经实际在做的。
短剧底层是基于文字进行延展的,第一步都是先生成文本、长文本,下一步都是往视频、漫画、有声书、互动小说形式扩展。
只要文字框架是清晰的,就可以延展出来很多,文生图片、生视频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另一个维度上在尝试了,这一块是很快就能有很多突出的效果出来。
如果能够把底层的文本、长文本做好的话,未来空间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也要给大家信心,去多做尝试,市场空间也还是比较大的。
提问:网文翻译的短剧、AIGC生成的内容,版权应该如何处理?
恬嘻嘻,金磊
茄、咪咕从去年开始接触短剧,IP改编短剧渠道是开放的,会收取一定的授权费用,版权费用不高,也很愿意让改,或者可以选择买断。最好还是获得正版的授权,即使是跨境可能追溯不到,以免引起后期不必要的纠纷麻烦。
NovelSnack,方智钧
我们主要是做欧美市场,目前做欧美市场的经验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现在规范化流程是到美国版权协会先进行注册,但是这部分注册仅仅适用于美国市场。
欧美市场是很多的厂家、很多国家的目标市场,一个论坛网站上,可能会有来自中东、非洲市场的来盗版你的版权。
面对这种问题处理起来是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头部作品事先注册,如果一旦事端暴露的话,要进行长期的版权申诉,做好打持久战准备,这是我们目前应对的经验。
微短剧会比传统的网文会好一些,因为网文的搬运成本确实太低了,版权注册对于单一市场来说可能有一定的打击力度,但是跨区域市场的话应对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确实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本期笔记整理员:出海同学会 KK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